山東樣本:為“兩穩”樹標杆

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影響,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在此形勢下,全國更需要以一盤棋思維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在各地開展的鮮活實踐中,山東省的相關舉措成效尤為明顯。2月份,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廣山東省加快外商投資企業復工復產推進外商投資若干措施的函》,將山東省相關政策措施印送全國各省(區、市)參照借鑑。

穩外貿、穩外資的山東樣本究竟有何魅力?

用好政策工具 穩定外貿外資

截至3月10日,山東省外資企業復工11181家,復工率93%,290家重點外資企業復工率99.66%,人員返崗率88.46%;外貿復工企業40812家,復工率92.2%,人員返崗率為88.8%。這組數據彰顯了山東省外向型經濟的強大韌性,也是該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促進穩外貿穩外資工作成績的直觀體現。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全力支持企業復工達產及穩定外貿外資,山東省制定實施了20餘項財政措施。其中,出口退稅是增強本地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的重要工具。據山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外經外貿的衝擊,山東在出口退稅政策應用上下足了功夫,為所有要求無紙化申報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非接觸式”退稅服務,有關證明開具、備案等全部“非接觸式”辦理。如需開具紙質證明的,提供郵寄服務,同時還暫緩調查評估事項,優先辦理出口退稅。對於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對需開展調查評估的,以案頭分析、電話約談等“非接觸式”方式進行調查評估,如確需實地核查但有困難的,可先行為企業辦理退稅,待疫情結束後再開展核查工作。此外,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部分出口企業的有關退稅申報資料無法收齊的情況,自今年起,山東的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取消出口退稅申報期限,企業收齊單證後即可向稅務部門申報辦理,不再有時間限制。

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劉頤告訴國際商報記者,提供無紙化服務並精簡審批環節讓出口退稅時間大幅縮短,原本線下需要5個工作日才能辦結的出口退稅,線上當天就處理完了。這也使公司的資金週轉更靈活,降低了財務成本,公司對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和底氣更足了。

據悉,2月份,山東省稅務局通過電子稅務局等多種線上方式共為企業辦理出口退稅37.75億元。此外,山東省還將繼續擴大外貿產業信貸投放,滿足企業貿易融資需求,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短期險的覆蓋面,促進費率合理下調。

加強機制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

2019年,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3.1%,實際利用外資總額佔全國15%。疫情之下,自貿試驗區的外向型優勢進一步凸顯,已然成為發揮雙邊經貿合作機制的關鍵,成為穩住中國外貿外資基本盤的重要陣地。

為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發揮“先行先試”制度優勢,於近日推出10條措施激發市場活力,通過實行“非禁即入”、精簡材料、深化告知承諾、全面優化行政流程、實行容缺辦理等10條措施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尖刀排”的作用,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創業的活力。比如,其中的“容缺辦理”就是著眼市場主體需求推出的行政審批創新方式,打破了條條框框的制約,這些措施的落實將為經濟社會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和帶動作用。

此外,濟南片區還輔以“四個突出”搶抓生產促發展。即在統籌推動復工階段突出“早”字,及時成立企業排查小組,瞭解復工、用工、防疫物資準備等情況;實行“一企一檔”,壓實企業和商務樓宇防疫主體責任。推進高效備案突出“快”字,堅持嚴字當頭、保安全保效率。營商服務突出“優”字,開展“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活動,對外地返濟復工人員開展“點對點”直達運輸。實行班子成員與園區企業結對的網格化包乾制,幫助協調解決口罩、消毒液等應急物資短缺問題。招商工作突出“實”字,通過電話、網絡視頻等形式開展“雲招商”,目前已有山東便利蜂商貿有限公司、思科(濟南)智創孵化中心、威高集團等8家企業成功落戶濟南片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