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沒死,皇帝卻死了,中國歷史僅此一例

皇帝的老爹,如果在世的話,我們叫他太上皇。

一般而言,太上皇因為比皇帝年紀大,因此都先於皇帝而死去。

但是歷史上卻有一次比較特殊的情況,皇帝死了,太上皇卻還沒死,而且皇帝死後,太上皇還一屁股坐上了皇位,從太上皇變成了皇帝。

這件事發生於明朝時期。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以來,經歷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接著到了明英宗。


太上皇沒死,皇帝卻死了,中國歷史僅此一例

明英宗這個人,性格比較柔和,他比較寵幸一個叫做王振的太監。

王振也是明朝歷史特別出名的幾大太監之後,後來的劉瑾啊魏忠賢這些的在王振面前都只是小輩。

王振年輕的時候為了表示對太監這個職業的崇高追求,不惜揮刀自宮,把自己給閹了,然後進宮做了太監。

王振進宮以後,憑藉自己的察言觀色,極盡討好自己的主子,很快便步步高昇,終於成為了一代大太監。

1449年,蒙古的瓦剌入侵大明邊疆,大太監王振自信心爆棚,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說什麼要建立漢武帝唐太宗一類的功績。

明英宗原本平和的內心,聽了這些話以後,也是熱血沸騰,他體內也是留著朱元璋和朱棣的血,老朱家的祖先當年也是刀口上舔血過來的。

明英宗親起大軍攻打瓦剌,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因為大太監王振的緣故,大軍在土木堡被瓦剌大軍包了餃子,全軍覆沒,明英宗做了俘虜,大太監王振也慘死。


太上皇沒死,皇帝卻死了,中國歷史僅此一例

消息傳到北京城,朝野上下一片恐慌。

瓦剌大軍挾持著明英宗向北京城發起進攻,瓦剌的首領也先企圖以明英宗為籌碼嚮明朝索取利益。

形勢對明王朝相當的不利,這是時候一代忠臣于謙當機立斷,擁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是為景泰帝。


太上皇沒死,皇帝卻死了,中國歷史僅此一例

明英宗一下就成了太上皇了,也先的陰謀也破裂了。

接著,惱羞成怒的也先向北京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都被于謙給打退了。

也先見北京城如此堅固,長期耗下去對自己不利,便撤軍了。

明英宗失去了皇帝的身份,也失去了原本對於也先所擁有的價值,但也先依然沒殺他,而是把他囚禁了起來。

多年之後,經過數番周旋,明英宗回到了北京城,但是此時他的身份是太上皇了。

他的弟弟才如今的皇帝,明英宗被景泰帝安排住在南宮。

不出意外,明英宗會一直在南宮住到死為止。

但是,有人惦記著明英宗啊。


太上皇沒死,皇帝卻死了,中國歷史僅此一例

自古以來,朝堂之上總是免不了勾心鬥角。

石亨、徐有貞、曹吉祥這三個在朝堂之上不得志的人聚在了一起,他們謀劃了一番。

1457年正月十六日晚,紫禁城發生了一場政變,太上皇被人從南宮給弄了出來,一屁股坐上了龍椅,原來的皇帝景泰帝則被軟禁起來,很快便暴死。

太上皇明英宗溜了一大圈,皇上死了,自己這個太上皇依然健在,太上皇又成了皇上。

至於明英宗那位暴死的弟弟,怎麼死的,至今無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