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為何能夠在十九世紀多次擊敗歐洲國家意大利?

庭州行者


許多人一提起意大利,總是不自覺的將意大利等同於古羅馬帝國。並且認為:意大利人祖上的羅馬帝國強盛千年之久,甚至將整個地中海劃為內海,那麼,作為他們的後裔,意大利人也應該戰鬥力也不弱才對。

強大的羅馬帝國

然而,將意大利等同於羅馬帝國,本身就並不合理。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意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這種狀態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870年,意大利才再次統一。

因此,且不說繼承羅馬帝國時期的勇武,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是否還記得怎麼打仗,都很難說。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三大法西斯國家之一,意大利卻成為搞笑擔當,不但坑的納粹德國屢屢吐血,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更弱得令人瞠目結舌。

然而,如果將二戰時的意大利看著特例,那麼你就大錯特錯,在此之前,意大利軍隊早已表現自己戰5渣的本性。

羅馬帝國之後一直處於分裂狀態的亞平寧

19世紀70年代,終於再次完成統一的意大利,決定學習他們的歐洲老鄉,將目光投向了歐洲以外的廣闊天地,試圖佔據一塊屬於自己的殖民地。

然而悲催的是,如同後起之秀的德國一樣,直到1870年才完成統一的意大利發現,世界雖大,卻沒有多少塊兒無主之地。最終,意大利將目光轉向了非洲大陸僅存的三個獨立國家之一,位於東非的埃塞俄比亞。

從葡萄牙開始,非洲這塊兒距離歐洲最近卻始終處於蠻荒狀態的大陸,就成為歐洲殖民者侵略的目標。當時間進入19世紀末時,歐洲大陸絕大部分地區都被歐洲列強吞入腹中。

基本被列強佔據的非洲大陸

其中,佔據非洲土地面積最大的是將西非吞入腹中的法國;而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則佔據了非洲最肥沃和富庶的土地,同時,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還貫穿了整個非洲大陸;至於其他歐洲大強小強們,都開始在非洲佔有一席之地,例如,比利時佔據了剛果,西班牙將西屬撒哈拉吞入腹中,就連姍姍來遲的德國,都佔據了德屬東非。

當時的非洲大陸,只有三個國家尚能保持獨立,倖免於難,它們分別是:位於北非的埃及、位於西非的利比里亞和位於東非的埃塞俄比亞。但是,埃及的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因此,當時非洲大陸上,黑人獨立國家其實只有兩個。

埃塞俄比亞

不過,埃及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利比里亞面積又太小,因此,意大利將埃塞俄比亞列入了自己殖民的目標。剛開始時,意大利的侵略步伐,還是比較正確的,通過英國的支持,利用海軍優勢將埃塞俄比亞北方的領土佔據。

然而逗逼的是,在與埃塞俄比亞簽訂《烏西亞利條約》的時候,意大利不但付出了200萬里拉的“買地款”,甚至還玩起了文字遊戲,試圖通過篡改條約將埃塞俄比亞納入自己的“保護”中,這自然激怒了仍處於獨立狀態的埃塞俄比亞,隨即,第1次意埃戰爭爆發。

看著在歐洲老鄉們腳下無比順服的黑叔叔居然敢跳反,意大利自然火冒三丈,自視為歐洲列強的意大利毫不猶豫的調集軍隊,開始武力征服埃塞俄比亞。意大利從國內調集了17,000多人的部隊,而對手埃塞俄比亞則集結了10萬大軍。

意大利

雖然這兩個數字相差懸殊,但是,歐洲列強由於裝備了先進的武器,再加上現代化的訓練模式,面對土著軍隊,以少打多早成家常便飯。因此,意大利也從沒認為自己會失敗。然而,戰爭的結果卻令意大利瞠目結舌。

埃塞俄比亞軍隊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遠比其他黑叔叔要強許多,再加上意大利之前援助給埃塞俄比亞的大量武器彈藥,第1次意埃戰爭意大利軍隊遭遇慘敗。1.7萬意大利大軍中,近死傷就超過1.1萬,被俘的也超過4000人。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意大利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最終,第1次意埃戰爭,意大利被迫與埃塞俄比亞簽訂了平等條約《亞的斯亞貝巴條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的主權完整。意大利獨立之後第1次對外征服之旅,就這麼黯然落寞。也因為此戰,意大利成為了整個歐洲的笑柄。

意大利軍隊

當然,心比天高的意大利是絕不可能承認自己失敗的。20世紀20年代,首創法西斯的墨索里尼上臺之後,再次將目光轉向了曾令他們顏面無存的埃塞俄比亞。1935年,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發動了第2次入侵埃塞俄比亞的戰爭。

然而,戰爭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數十萬意大利軍隊經過艱難的戰爭,付出二十萬的傷亡,連毒氣都使用後,終於吞併埃塞俄比亞,報了一箭之仇。但是意大利萬萬沒想到,亡國後的埃塞俄比亞不但沒沒給意大利帶來多少利益,反倒是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頗為強烈的埃塞俄比亞人,從未停止過反抗。

二戰前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

此起彼伏的反抗鬥爭使得佔據埃塞俄比亞的意大利始終處於失血狀態,最終,1941年,面對埃塞俄比亞和盟軍的共同反擊,毫不意外戰敗的意大利被迫退出了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再次恢復獨立,意大利再次魂斷埃塞俄比亞。兩次意埃戰爭,意大利成為極少數多次在非洲大陸戰敗的歐洲國家。


鳶飛九天2018


戰爭背景是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東非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重要,意大利作為後來的殖民者,對埃塞俄比亞地區表現出了越來越大的野心。

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意大利居然在這裡吃癟了,乃至到了賠款給埃塞俄比亞的地步,這是為何呢?

原因一,埃塞俄比亞並不是我們錯誤認知裡的土著原始面貌,人家不是什麼拿著弓箭長矛的土著,作為一個有基督教背景的東非國家,與歐洲是有著某種聯繫的,它的國王還是有魄力的,國民也有反侵略反殖民的民族覺悟,在1895年的時候,國王孟尼利克二世麾下已形成一支配備10萬支來福槍、400門加農炮的軍隊,實力不可小覷。



(二戰前的軍隊)

原因二,意大利在1870年,才完成國家統一,這個時候,實力尚不足以支撐它的殖民夢想,本以為埃塞俄比亞是個軟柿子,結果卻是於1887年1月26日在多加利被埃塞俄比亞皇帝約翰四世率領的軍隊消滅了500餘人,意大利不服,又增調援軍2萬人想找回場子,結果卻因突然流行疾病被迫撤軍。再之後就是1895年,也不過是集結了1.4萬人,在10多萬有槍有炮的埃塞俄比亞軍隊面前,意大利崩了牙。


原因三,列強之間相互勾心鬥角,互相使壞,意大利想獨吞東非,豈能讓其他列強如願,就比如法國,就跟埃塞俄比亞簽了協議,又是賣軍火又是幫人家訓練軍隊。八竿子打不著的俄羅斯為了遏制意在北非的勢力擴張,在1896年在國內募捐,透過俄羅斯紅十字會派出醫療隊替埃塞俄比亞士兵進行醫療救護。

戰爭結果,後來我們看到了,埃國王孟尼利克二世親自率軍在埃塞俄比亞北部的阿杜瓦戰勝意軍,意大利被迫和埃塞俄比亞簽定了《亞的斯亞貝巴和約》,承認了埃塞俄比亞獨立地位不說,還得乖乖賠款並賠款1000萬里拉。


(孟尼利克二世)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在東西方的歷史教科書中,對阿比西尼亞1896年阿杜瓦戰役有高度一致的肯定評價:孟尼利克二世率軍民以斃敵1.1萬人、俘虜4000的戰績完勝意大利,後者承認埃塞完全獨立,這是西方瓜分非洲時代唯一的民族解放勝利之戰。

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又以50萬大軍侵入這個封建弱國,埃塞人一如既往,頑強而持續地抗擊侵略,至1941年底祖國光復,他們付出76萬人獻身的沉重代價。各種版本的非洲史再次高度一致:(1)埃塞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在非洲僅次於埃及;(2)以未被西方殖民引以為豪,墨索里尼通過侵略強行將埃塞吞併,皇帝塞拉西流亡英國堅持抗爭,這段歷史不構成殖民經歷,亦有史料將5年多的被佔領稱作“半殖民地時期”。

悠久的歷史、傳奇般國王、相同的信仰,以上三方面構成阿比西尼亞致勝原因(1941年後改名埃塞俄比亞)。

埃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建立王國。公元前後阿克蘇姆王國建立。13世紀起開始阿比西尼亞王國時代。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稱帝,他建都亞的斯亞貝巴,在把疆域擴大了一倍的同時奠定了當今埃塞的版圖根基,被描述為“由那些令人敬畏的勇士用長矛和彎刀刻下的”

埃塞國王傳奇綿延不斷,先後有孟尼利克一世、示巴女王、孟尼利克二世、塞拉西皇帝等,在族群七十多,語言近三百種,信仰多元的埃塞,國王成為凝聚各族各派的核心與支柱。

埃塞的宗教獨特性體現在它與基督教淵源深厚。早在公元4世紀,國王及臣民就開始信仰基督,不像其他非洲國家的被征服或傳教士教化。在埃塞,有一座歷史久遠、甚至超過歐陸大部分地區的教堂,擁有古老的禮拜語言和以該語言寫成的聖經典籍,埃塞大多數地名和人名來自該典籍。據《聖經·舊約》記載,公元前10世紀,當地的示巴女王在朝拜以色列王所羅門時墜入愛河,生下王子,從此埃塞各王朝的繼承者均自認是所羅門的嫡系子孫。


ruixuezhaofeng


關於讓意呆利卡了大臉的第一次意埃戰爭可真就有得說了,其實意大利叫埃塞俄比亞給糊一臉真的不是意外。這場開始於1885的戰爭道道很多,因為牽涉這兩個國家的長期歷史,所以我決定分開說。

意大利菜雞屬性的根源

我們對意大利其實有一個錯覺,總覺得他是歐洲傳統列強,偏偏打仗逗逼無比,經常出去撩閒又被抽的死去活來,人稱歐洲電風扇。其實在殖民地時代之前,意大利就一直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中古時代被日耳曼人入侵、文藝復興以後被法國入侵、16世紀西班牙人也來湊熱鬧、18世紀連奧地利都來插一腳。


意大利人本身也不爭氣,國家四分五裂,自己人打自己人,死活都完成不了統一,即使到了現代意大利南北還有一條清晰的鄙視鏈。一直到了19世紀中期這幫傢伙才覺得自己混得太慘,決定統一報團取暖。1870年意大利通過三次戰爭完成獨立,這還是因為法國和普魯士死磕,把在羅馬的駐軍自己撤掉了。

換言之,這三次統一戰爭多是因為站隊正確或者對手主動撤退獲勝的,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一直就很逗逼,可偏偏這種戰五渣卻完成了統一,於是意大利開始飄起來。他們要重現羅馬帝國的輝煌,開始積極參與殖民地運動,在國家統一還不足15年的時間就去跑非洲撩閒。

兇猛的埃塞俄比亞

提起19世紀的非洲黑叔叔,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光膀子拿木柄長矛的半原始人,然而埃塞俄比亞不是,地處東非的埃塞俄比亞一直是文明和宗教匯聚點。他們那時候信基督教你們敢信?更早的時候他們因為信基督教和穆斯林大打出手誰敢信?他們的民眾早年還有信猶太教的估計更沒人敢信。

再加上埃塞俄比亞沒有殖民者需要的高價貨物,黃金鑽石一概沒有,鋼鐵煤炭儲量感人,第一波殖民浪潮的時候根本沒人願意佔領。反而因為他們有基督徒存在,英法之類的老牌強國還願意跟他們交易點現代武器、替他們搞搞基礎建設什麼的。

也就是說19世紀末的埃塞俄比亞雖然不是什麼強國,但在非洲肯定是鶴立雞群的半現代國家,不能拿他們當傳統黑叔叔看,人家是見過世面的。因為見過世面他們深知主權獨立的價值,這個國家是有凝聚力的,並非一盤散沙狀態。

戰爭起因——無處裝逼的意大利

這時候剛統一的二愣子意大利一頭扎進了非洲,四面觀察一圈後發現這片廣袤的大地上不是插英國旗就是插法國旗,連邊角旮旯都有人佔了。這就尼瑪惆悵了,老子壯懷激烈的趕到非洲,居然連個落腳點都沒有?再仔細搜索了一圈,他們發現埃塞俄比亞還沒人佔,農業國就農業國吧!有毛不算禿,重在參與嘛!

但意大利還是拿埃塞俄比亞沒轍,人家在東非,是個半內陸國家,意大利連個據點都沒有,夠不著人家。正巧這時候英國那群攪屎棍在非洲和法國互黑,為了保障蘇伊士運河的安全,他們把一些周邊地盤租給了意大利。意呆利也是可以的,在非洲最早的殖民地居然是租來的。

就這樣,意呆利利用租來的領地開始在非洲擴張,沒事蠶食點奧斯曼帝國的地盤,終於在1888年惹上了埃塞俄比亞,他們把馬薩瓦西40公里的薩阿提給佔了。埃塞俄比亞皇帝也沒慣病,帶著8萬人就把薩阿提給圍了個水洩不通,但一個月後因為後方叛亂撤軍。一年後老皇帝死去,孟尼利克二世登基,他能夠登基是因為意大利給了他5000條快槍,其他勢力打不過他。

戰前插曲——意大利式談判

對於孟尼利克二世登基意大利是舉四肢歡迎的,畢竟是自己資助的哥們,咱們可以談判解決問題嘛!打打殺殺的多傷和氣呀!在談判過程中逗逼屬性突破天際的意呆利人幹了兩件傻缺事兒。

  1. 他們佔領了北方的厄立特里亞,代價是200萬里拉。不忍直視了,這幫逗逼的殖民地居然是花錢買的,而且是花了大價錢。我們要知道毛熊把阿拉斯加賣給白頭鷹也不過720萬美元,平均一平方公里4.74美元,厄立特里亞一共才12.5萬平方公里,單價要16里拉。

  2. 他們在合約裡耍了兩面派,意大利文裡寫的是埃塞俄比亞接受意大利保護,但阿姆哈拉文版裡那條寫的是埃塞俄比亞與他國建立外交時,自願選擇意大利作為中介人。這種掩耳盜鈴的協議傻子才會自認倒黴。

合約履行階段孟尼利克二世果然不幹了,在中國東北農村你們這種行為叫忽悠知道嗎?你不仁我不義,這合約我一個字都不認,絕對不會履行的!逗逼的意大利人為了讓他就範想出了一個非常牛逼的辦法——賄賂孟尼利克二世200萬發子彈.......

孟尼利克二世是個實在人,糖衣吃掉,炮彈丟回,就是不認這份合約。意大利又賄賂提格雷王公蒙噶沙,給錢給槍給姑娘,只要你推翻皇帝承認合約就行。蒙噶沙的做法和孟尼利克二世完全一致。花了大價錢的意呆利一看是徹底沒招了,還是開打吧!

戰前對比——懸殊的比例

意大利:1.8萬意大利士兵,約3000厄立特里亞僱傭兵,全軍裝備火器,另有大炮約70門。戰略目的是把埃塞俄比亞打服,怎麼打服,在哪打服沒有準確規劃,反正就是出兵打,基本處於XJBD狀態。

埃塞俄比亞:前後動員兵力20萬左右,因為黑叔叔記錄有點模糊,準確數字不詳。其中8萬人裝備了火藥武器,火炮約有40門,很大一部分來自意大利的賄賂,還有和其他歐洲國家買的。

其實看這戰前對比就知道意大利根本不佔優勢,即使考慮士兵訓練問題,意大利也沒什麼優勢。因為在兵力和裝備上埃軍根本不落下風,除非埃軍士氣無比低落一觸即潰,可偏偏當時埃塞俄比亞國家意識已經覺醒,士氣上反而比意大利高。意大利還有一個致命的短板,物資運輸線路太長,後勤必須通過蘇伊士運河,但運河運力有限,其他列強也得使用,所以意大利根本沒法長期作戰,必須速戰速決。

戰爭經過——歐洲電風扇初現

1894年7月17日:意大利軍團開始進攻,當日攻下卡薩拉,埃軍各地領主分散作戰,但主力開始在後方集結。

1894年7月22日:意大利攻佔卡什穆,基本沒遇到什麼像樣抵抗,為了避免太快深入,意大利開始停止進攻,穩紮穩打。

1895年1月12日:意大利連續打敗8個地方領主部隊,他們覺得埃軍確實挺菜,開始準備全面進攻。

1895年3月4日:意大利全面出擊,攻陷北部重鎮阿迪格臘特,這次他們確定埃軍確實挺菜,開始分兵進攻。

1895年12月7日:意大利軍團分成12個小股部隊全線推進到埃塞俄比亞中部地區,兵已經分的足夠散,後勤也拉的足夠長。埃軍在巴拉蒂埃裡地區開始反擊,他們選擇了戰鬥力較弱的厄立特里亞僱傭兵打,用30000人包圍了僱傭兵駐地,將其全殲並殺死意大利指揮官託斯里少將。

1895年12月17日:意大利總司令巴拉蒂埃裡聽到戰敗消息後命令意軍向阿杜瓦地區集結,佈置伏擊圈,準備決戰。

1895年12月19日:孟尼利克二世親率集結完畢的10萬大軍北上,抵達阿杜瓦地區。

1895年12月21日:意大利在阿杜瓦龐大的伏擊圈佈置完畢,準備把埃軍引誘進去全殲。

1895年12月22日:孟尼利克二世抵達伏擊圈外圍駐紮下來,和意大利軍對峙。

1896年2月29日:對峙快三個月的意大利補給即將耗盡,決定在夜間進攻埃軍,然而這群逗逼在阿杜瓦待了三個月還沒熟悉地形,被山坡的荊棘叢把部隊給分割了,到天亮還沒接觸到埃軍陣地。

1896年3月1日:埃軍偵查發現意大利部分分散,採取正面突破加側翼包抄的方式迎戰。在意大利優勢火炮下,雙方激戰到中午埃軍仍未完成對意軍的分割,12:27分,埃皇將3萬的預備隊(沒錯,人家黑叔叔也是玩預備隊戰術的)投入正面戰場。戰場均勢被徹底打破,意軍完全被分割包圍,幾乎被全殲,殘餘部隊突圍向北撤退。

1896年3月7日:孟尼利克二世追擊到原來的邊境,下令停止進攻,並以包圍在默克萊的1000餘名意大利部隊為條件要求和談。戰爭結束,埃塞俄比亞大獲全勝,共殲敵1.1萬,俘虜3000餘人,入侵意軍主力基本不復存在。

戰爭結果——歐洲笑柄意大利

1896年10月26日,經過漫長的談判,雙方簽定了《亞的斯亞貝巴條約》,條約規定意大利承認埃塞俄比亞主權獨立,埃塞俄比亞承認意大利對厄立特里亞的殖民統治。同時埃塞俄比亞釋放所有戰俘,意大利作為戰敗方賠償埃塞俄比亞1000萬里拉。

如此卡臉的結果讓意大利舉國震驚,紛紛開始上街鬧事,軍隊司令官和首相被扔上了法庭。然而意大利逗逼們的要求不是再次出兵報仇,而是全面從非洲殖民地撤軍,繼續關門過小日子。好吧,對這群二貨的腦回路我實在理解不能。

就這樣,意大利淪為全歐洲的笑柄,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嘲諷為“意大利有個好胃口,可惜沒有好牙口”。幾乎所有國家見到意大利人都拿被黑叔叔糊了一臉說事兒,把這群二貨憋屈到內傷又無可奈何,似乎我突然理解了為啥二戰時期墨索里尼要慘烈的報復社會了.....

戰爭總結——全是巧合

這場戰爭能總結的東西真的不多,在戰略、戰術上乏善可陳,沒啥經典的謀略。只能說歐洲最菜的意呆利不幸撞上了非洲最強的埃塞俄比亞,意大利逗逼在戰爭中不停的犯錯,比如賄賂皇帝、比如分兵、比如補給不足還長期對峙。

而埃塞俄比亞贏在沒有犯錯,就是佔著主場優勢穩紮穩打,唯一值得稱道的東西不在軍事上,是他們強烈的國家意識,這種意識讓他們能夠保持團結,以極高的士氣迎戰,以強烈的犧牲精神奪取勝利。當然,先天上他們也不是傳統非洲國家,畢竟是經過多方文明洗禮的,戰爭期間的外交工作非常漂亮。


歷史吐槽機


茶館回答。十九世紀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史稱意大利埃塞俄比亞第一次戰爭,主要發生在孟尼利克二世時期。

在十八世紀的時候,世界霸主英國就已經入侵了埃塞俄比亞,當時的埃塞俄比亞的版圖要比現在略大,和現在的厄立特里亞同為一個國家,只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厄立特里亞宣佈獨立,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那麼為何歐洲列強一直覬覦這個非洲之角的普通小國呢?這是因為自蘇伊士運河被開通以後,埃塞俄比亞的戰略位置就顯得日益重要,向東毗鄰紅海和亞丁灣,死死扼守著歐洲列強通往東亞、南亞、東南亞和非洲其他各殖民地的通道。

埃塞俄比亞地圖

1881年,英國的殖民地蘇丹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穆罕默德起義,英國殖民者全力圍剿,暫時就無暇顧及埃塞俄比亞了。而沒有海外殖民地的意大利是多麼的希望自己能有一塊海外殖民地,於是趁虛而入,加緊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殖民活動。當時的意大利剛剛統一不久,國力比較孱弱;而埃塞俄比亞雖然有著名義上的皇帝,但是屬於群雄割據的狀態,並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君主集權國家。

但是意大利畢竟深受工業革命的洗禮,比起非洲封建的國家,依舊有著很大的優勢。意大利逐步將厄立特里亞納入為自己的殖民地,並開始向埃塞俄比亞北部入侵。埃塞俄比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亡國危機。而此時主角人物孟尼利克開始登場,在埃塞俄比亞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孟尼利克通過和貴族集團聯姻的方略逐步增加自己的勢力,直至登基成為埃塞俄比亞的國王。剛剛登基的孟尼利克(虔誠的基督教徒)以為意大利是上帝派來的朋友,為了自己的統治,他也迫切希望外來勢力能夠幫助他增強部隊的裝備。於是剛剛登基僅四十天的孟尼利克就和意大利政府簽訂了《烏西阿利條約》。但是意大利卻公然宣稱意大利為埃塞俄比亞的保護國,這讓孟尼利克懵了。這時,孟尼利克才意識到上帝派來的不是朋友,而是強盜,於是正式宣佈將在《烏西阿利條約》簽訂5年之際予以廢除。

意大利政府對孟尼利克的做法十分惱怒,決定鼓動親意大利的貴族取代孟尼利克。但是這種內部顛覆的做法並沒有奏效,於是意大利政府不宣而戰,開始入侵埃塞俄比亞。

局勢日益緊張,但孟尼利克卻沒有倉促迎戰,而是抓緊時間籌備兵力和軍火。直到1895年9月,孟尼利克正式頒佈了《告人民詔書》,希望人民能夠一起抵禦外來侵略,保衛祖國。詔書發佈之後,廣大的埃塞俄比亞人民踴躍的報名,希望能夠儘自己的一份力抵禦外來侵略;而比較開明的地方勢力也隨即表示支持孟尼利克。在短短的數日,埃塞俄比亞就籌足了200萬銀元購買武器裝備;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孟尼利克手裡就裝備了 一支配備10萬支來福槍、400門加農炮的大軍。

意大利軍接連八次擊敗各地封建主,使得意軍開始輕敵。在隨後的戰爭中,埃軍在阿拉吉平頂山戰役中擊敗了意大利的兩支軍隊,並收復了馬卡累城。1896年3月,埃軍偵查到意軍的作戰情報,並根據意軍行軍途中分隔距離大的弊端,可以使得埃軍能夠集中優勢兵力逐一重創分散的意軍。埃軍開始使用正面攻擊和側翼縱深作戰的戰法,結合優勢兵力攻擊意軍將領阿利別爾通將軍的縱隊,儘管意大利炮兵有效狙擊了進攻,但是意軍的縱隊在埃軍佔據巨大優勢的情況下被擊潰,甚至差點被全殲,而其他的意軍縱隊也被擊敗。雖然意大利軍擁有良好的裝備和軍事技術,但在阿杜瓦戰役中意軍再度被擊潰。

阿杜瓦戰役圖

阿杜瓦戰役,意大利投入兵力一萬七千餘人,大炮56門;埃塞俄比亞投入了10萬兵力。戰爭結果:意軍幾乎全軍覆沒;傷亡人數高達12000人左右,約佔出征兵力的百分之七十;埃軍陣亡在4000-5000人之間。阿杜瓦戰役慘敗的消息傳回歐洲,一片譁然,意大利內閣隨即倒臺。而新上臺的意大利政府則被迫與孟尼利克簽訂了一項新條約《亞的斯亞貝巴條約》,意大利放棄把埃塞俄比亞變為保護國的要求,承認了埃塞俄比亞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並賠款1000萬里拉。

意軍為何會敗?

首先,意大利剛剛統一不久便進行對外擴張。國內的經濟水平、軍事勢力偏弱,無法持續作戰。意大利國內無法調集數量過多的遠征軍參與作戰行動。

其次,埃塞俄比亞已經成為了一個封建的君主集權制的國家,可以調動埃塞俄比亞一切的力量反對侵略行為。埃軍可以調集十萬人的優勢兵力和意大利作戰,而意大利則不可。

再其次,意大利的侵略行為得不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反而使得埃塞俄比亞國內更加團結一致。意大利軍遠赴埃塞俄比亞作戰,無法得到當地人民的支持,所以必敗 。

再其次,意軍戰術存在錯誤,部隊之間間隙過大給了埃軍可以逐一擊破的機會。

最後,意大利的作戰能力和素質偏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可以看的出來。(英軍有在一戰率領25人與10000意軍作戰,並俘虜8000人以上的戰績;尤為值得一提的事兒是,英軍以不到30臺坦克的軍隊,摧毀了400多量坦克的意大利軍隊,三萬英軍士兵面對四十萬意大利士兵時,英軍俘虜了“大概五畝地的軍官,200畝地的士兵)


文史類小茶館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亞以後,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亞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亞的斯亞貝巴。

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埃塞俄比亞廢除君主制,併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親阿爾巴尼亞的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通過武裝鬥爭上臺,執政至今。

我們知道大多數非洲國家,對於歐洲國家的侵略和殖民,基本都是被打得毫無反手之力。

只有一個國家是例外中的例外,這個國家曾兩次擊敗了歐洲國家,它就是埃塞俄比亞。而被埃塞俄比亞擊敗的國家,就是意大利。

為什麼埃塞俄比亞擊敗意大利避免被佔領被殖民的命運?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大家看到侵略國國名(意大利🇮🇹),這個不只是一個國名,更是19世紀世界戰爭中的一個符號,這個符號代表:搞笑,抓狂,失敗,坑隊友,永遠打不贏!!!命運給了埃塞俄比亞一個贏得機會。

第二:大家看看埃塞俄比亞的地圖,110萬平方公里,巨大的戰略縱深,就是一個巨大的自然防禦體系,埃塞俄比亞有1億人口,巨大的人口紅利是戰爭動員的巨大力量儲備。

第三:意大利侵略戰爭的搞笑從部隊人數開始:1.7萬精銳部隊,埃塞俄比亞12萬部隊,人少不代表不厲害,但是意大利絕對代表“人少絕對死翹翹”!

第四:意大利讓人“抓狂”的兵力部署,在進攻戰鬥中,意大利把本來人數就不多的軍隊,每次分為數百人投入戰鬥,結果大家可想而知,1.7萬分十幾批二十幾批三十幾批分別投入戰鬥,這個還有什麼戰鬥意義?結果大家一目瞭然!

第五:失敗對於意大利🇮🇹是註定的,打了很長時間就前進了幾公里,意大利🇮🇹老百姓組隊旅遊,走的都比意大利🇮🇹軍隊遠,所以除了炮兵炮火猛烈沒有被步兵坑死以外,其他1.7萬精銳全部報銷!





百姓如水


我是很傾城,我來回答。

歷史上埃塞俄比亞曾經兩次擊敗過意大利。這兩次時間分別是,(1895年——1896年),(1935年——1941年)。

第一次,1870年意大利剛剛全國統一就對外發動了殖民戰爭,它的首選地就是東北非。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這一地區的戰略地位急劇攀升。埃塞俄比亞就成為了意大利的目標,1885年在英國的支持下佔領馬薩瓦,並以此為基地不斷蠶食埃塞俄比亞北部的領土,埃塞俄比亞當時的皇帝約翰四世率軍抵抗意大利的入侵,在你來我往的戰爭中,意大利並沒有佔到便宜,1889年5月,意大利在與埃皇孟尼利克二世簽訂了《烏查利條約》時篡改了條約,出兵佔領了埃塞北部地區,埃皇提出抗議,並宣佈廢除條約,戰爭再次打響,結果是意大利傷亡慘重,於1896年十月被迫和埃塞簽訂了《亞的斯亞貝巴條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並賠償1000萬里拉。


第二次,二戰前夕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危機、獨霸地中海恢復古羅馬榮耀、重新劃分殖民地,埃塞俄比亞再次成為意大利的目標,1935年10月,意大利不宣而戰,正式入侵埃塞俄比亞,在這一次戰爭中意大利使用了毒氣,埃軍損失慘重。5月3日,埃皇海爾.賽拉西一世流亡海外。5日,意軍進入埃首都。9日,墨索里尼宣佈將埃塞俄比亞併入意大利王國。從此之後,埃塞俄比亞的抗戰進入了游擊戰階段。後來在英軍的幫助下趕走了了意大利軍隊,贏得了勝利。



埃塞俄比亞是如何擊敗意大利的呢?

  1. 第一次,當時的埃塞俄比亞並不弱,當時的國王孟尼利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籌集到200萬銀元用來購買武器,可見他有足夠強大的威信,埃國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足夠多的人口。意大利方面:當時意大利國內剛剛統一,國內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強,另外距離太遠,寄養很難供應的上。另外還有就是列強的勾引鬥角,比如法國就賣軍火給埃國,俄國提供醫療隊。
  2. 第二次,有了第一次的勝利埃國國王有了很大的威望,在第二次戰爭期間,在很短的時間就調動了幾十萬部隊,全國上下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後來在英國的幫助下埃塞俄比亞終於將意大利軍隊趕出了國土。從而贏得了勝利。

很傾城


意大利太弱,偽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