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宦官专权一直都是中国古代许多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唐朝就属于这许多朝代中的一个。有人说唐朝宦官专政是“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尤其是在唐朝中后期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宦官的权力实际上已经高过了皇帝,当时,甚至是连皇帝的人选都是由后宫之中的宦官来决定的。

唐朝的宦官专政情况非常严重,唐朝的灭亡有一半的原因都要归咎于宦官干政上边,其实宦官专政这个情况在唐朝前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征兆,而且唐朝时期的大部分皇帝应该都知道宦官专政的危险,毕竟一个朝代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在逐渐走向灭亡。既然唐朝的皇帝了解这样一种危机的存在,那为什么他们会对这样的情况视而不见呢?唐玄宗李隆基作为一个创造出开元盛世的皇帝,他是真的不明白宦官专政究竟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吗?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唐朝的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宦官专政的情况出现?他们又为什么会如此的信任宦官呢?

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王守澄(?-835年),唐朝末年宦官


唐代是个奇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唐代的第一个特点是边将的独大,外军的力量压倒中央军。
为此,皇帝必须加强中央军的力量,但是皇帝又不能自己去掌控军队,靠谁呢,靠太监。
第二个特点是门阀大族的衰落,太监们掌握军队后很快强势,皇帝不得不依靠文官向宦官夺权。
第三个特点就是继承法混乱,导致太监在后期垄断了皇权传递渠道。

唐朝宦官专政的起始和发展

安史之乱应该算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也是非常信任宦官的一个皇帝,甚至有人说唐朝皇帝对于宦官这种莫名其妙的信任和容忍就是从头玄宗开始出现的。在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以及历史文献记载当中,我们可以时常在唐玄宗的身边看到太监高力士的存在,人们都说如果唐玄宗能够毫无芥蒂的信任一个人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高力士。

根据《新唐书》记载:“高力士,冯盎曾孙也。圣历初,岭南讨击使李千里上二阉儿,曰金刚,曰力士, 武后以其强悟,敕给事左右。坐累逐出之,中人高延福养为子,故冒其姓。善武三 思,岁馀,复得入禁中,禀食司宫台。既壮,长六尺五寸,谨密,善传诏令,为宫 闱丞。”也许是从小就饱尝人间冷暖的原因吧,高力士这个人很会把握人心,他在唐玄宗李隆基还是藩王的时候就用心的巴结他,并且在唐玄宗登上皇位的时候为他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高力士真正的变成了唐玄宗最信任的人,当时唐玄宗为了奖赏他的功绩甚至给他一个宦官册封了骠骑大将军的职位,不过这个时候唐玄宗对于高力士的信任仅限于承认他的能力,这是一种对于人才的信任和欣赏,还并没有达到宦官专政的地步。


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宰相李辅国

“力士当上(值日) ,我寝乃安”这句话是唐玄宗对他信任的表现,能够让一个生性多疑的皇帝说出这样的话,足以看出高力士的聪慧和对于人心的把握。作为唐朝历史上一个难得的明君,唐玄宗对于政治有属于自己的敏锐和才能,他并不会盲目的去信任一个宦官,这个时候唐玄宗与宦官高力士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惠互利的。总地来说,在唐玄宗时期,虽然宦官有参与政事的这样一个权利,但是这个权力却是由当时的皇帝给予的,而且也可以由皇帝随时收回,这个时期皇帝所拥有的权力仍旧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不可能被宦官所左右,这只是宦官专政的萌芽时期,唐朝的宦官专政真正的发展起来的时期是唐肃宗和唐代宗这两个皇帝在位期间。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里的兵器与法律其实就是国家机器,就是说,国家机器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皇权才能在皇帝本人的手里;具体操作就是分级管理与分权治理。

第一,分级管理;由于规模庞大,幅员辽阔,受制于交通、通讯的限制,只能实行分级管理的模式(科层制);

第二,分权治理;皇权分化为产权与治权(行政权)两部分,治权就是我们所说的行政权,是皇权的一部分,就是皇帝委托他人代为管理,这就是管理学上的授权概念;



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唐肃宗

唐肃宗之所以如此的信任依靠当时的宦官李辅国,主要是因为在唐玄宗成为太上皇的时候,他身边最信任的宦官就是李辅国,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父亲唐玄宗彻底的放下手中的权力,唐肃宗选择和这位宦官合作。尽管后来这种合作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力,但是李辅国这个宦官手中的权力却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他拥有执掌禁军的权力,这就等同于控制了当时的整个长安皇城,也就是变相的把整个皇家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也是从他开始出现了宦官拥立皇帝即位的情况。根据《唐朝灭亡》一文可知:“唐肃宗时期的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权利非常大,曾经拥立唐代宗即位。他非常跋扈,曾经对代宗说:“大家但在内里坐着,外事皆听老奴处分”,唐代宗听了龙颜大怒,但是只因其大权在握也无可奈何。唐宪宗由于宦官俱文珍的拥立而即位。宦官仇士良曾经当着皇帝的面历数其过失。唐文宗称自己连汉献帝和周赧王都不如。唐朝后期的大部分皇帝大都是宦官拥立。其中唐宪宗,唐敬宗竟为宦官所杀。”这还只是宦官专权最开始的一个表现,到了唐朝中后期之后,宦官专权的情况变得愈发严重。如果说在唐肃宗和唐代宗时期,宦官只是掌握了一部分实权,并成为了操纵皇帝即位的一个幕后黑手的话,那么到了唐宪宗和唐敬宗在位的时候,宦官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家真正的主人,他们已经达到了可以肆意残杀皇族甚至是杀掉皇帝的地步。

事实上唐朝晚期的大部分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而来的,这些皇帝的生活甚至不如一个平民百姓,唐文宗就曾经说过,自己现在的生活甚至比不上汉献帝这样的皇帝,他们只是在原有的身份上披上了一层皇帝的外衣,被文献记载了下来,而实际上他们的生活都是受到当时的宦官控制和压榨的,他们连当做傀儡的基本体面都没有。其实在唐朝中后期,一些并不想要继续忍受这些宦官的皇帝和官员曾经多次联合起来对付宦官,但可惜的是这些反对宦官专政的活动都没有取得成功,而且在经历过皇帝和朝廷大臣的一次次反叛之后,宦官专政的情况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它们开始往更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了起来。根据《唐朝灭亡》一文可以理解到:“为了反对宦官专权,皇帝曾经多次连结朝臣共同对付宦官。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唐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但是这些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削弱,反而更加加强。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宦官专权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皇帝可以利用的有四股势力,皇室宗族、宦官、外戚与文官系统。

其中人数最多也是最危险的势力就是文官集团。文官集团可以通过科举,选举许多人才,当所有人都知道,科举的主考官一直都是众多考生们的恩师,这样一来,几乎所有凭借科举上位的考生,都加入了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而且文官集团一般智商都很高,三五成群后,危害可想而知!

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唐宣宗


早在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就意识到了宦官专权的危害性,他当时就为此设立了许多的规定来限制宦官专权的可能性,但可惜的是他想到了许许多多的政治政策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却没办法算记到人心易变的危险。其实唐朝的宦官专政之所以发展到后来那样一个地步,主要是因为唐朝皇帝的一个统一的心理即多疑,古代封建社会的皇帝作为整个国家最至高无上的存在,他的身边存在着很多的陷阱和诱惑,同样,也正是因为清楚自己的权力之大,所以古时候的皇帝对于大多数人都抱有一种怀疑心理,唐朝的皇帝也不能免俗。他们对于靠近自己的所有人都抱着一种多疑的心态去看待,因此很难找到信任的人,在这种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唐朝的皇帝才会去选择信任身边的宦官。为什么宦官能够得到皇帝这样多的信赖呢?首先宦官是一个为宫廷皇室所特生的群体,通常情况下,宦官的一生都会陪伴在皇室人员的身边,而皇帝身边的宦官则会伴随皇帝的一生,也正是因为这种相生相伴的生存方式才让皇帝对他们格外信任。

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鱼朝恩


唐肃宗之后、朱温杀光宦官之前的十二个唐朝皇帝与宦官的关系。

一、 唐代宗是在宦官李辅国支持下登上帝位的。

二、 唐德宗上台、去世与宦官关系不大。

三、 唐顺宗在宦官俱文珍逼迫下退位。

四、 唐宪宗上台、去世与宦官关系不大。

五、 唐穆宗在宦官梁守谦等支持下登上帝位。

六、 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死。

七、 唐文宗在宦官王守澄等人支持下登上帝位。唐文宗时,发生了载入史册的“甘露之变”,宦官仇士良等诛杀大臣上千人,朝堂为之一空。

八、 唐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等人支持下登上帝位。

九、 唐宣宗在宦官马元贽等人支持下登上帝位。

十、 唐懿宗在宦官王宗实等人支持下登上帝位。

十一、 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支持下登上帝位。

十二、 唐昭宗在宦官杨复恭等人支持下登上帝位,在位期间朱温诛杀宦官数百人,彻底结束了唐朝中晚期的宦官时代。唐昭宗后来被朱温杀害。

其次,唐朝的皇帝之所以对自己身边的宦官如此信任,除去他们存在的特殊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双方之间有知识和心灵上的沟通

。唐朝的宦官在挑选的时候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能够在皇帝身边担任宦官职位的人选都是饱读诗书且非常聪慧的,这样一个非常聪慧又有思想,同时又能够日夜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人,想要不得到皇帝的信任都是十分困难的。不论一个人有怎样聪慧和才能,他的情感发展都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皇帝虽然十分多疑,但面对一个几乎24小时陪伴在他们身边,且时间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这样一个人,他们同样也会付出最多的信任给这些宦官,这种心灵上的信任是无法用理智来收回的,这就是唐朝中前期的皇帝对于宦官如此信任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才为后来宦官专政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并让宦官专政发展到了后来那样一个可怕的地步。

最后,军权在手。神策军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宦官手中,军中将吏也由宦官亲信充任。唐朝中后期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也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兵权。

唐朝晚期明知道宦官当权危及江山社稷,为何还火中取栗信任宦官

柳公权《神策军碑》

结论: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宦官专政情况比较严重的朝代之一,唐朝的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因素都来源于此,唐朝的皇帝其实都意识到了宦官存在的危害,尤其是唐朝中后期的皇帝,他们曾经为此做过反抗却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唐朝的皇帝之所以这么信任宦官,除去他们多疑的心理问题之外,前期主要是因为情感方面的因素在作祟,中后期则是因为当时大势所趋,皇帝并没有权利去改变这种情况,他们只能看着宦官专政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一直到唐朝灭亡,他们都没能改变这种政治模式。

参考文献:《新唐书》、《唐朝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