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谶“转正”大事记:败也儒生,成也儒生!

|孙正宇

前言:

如前文所述,儒学孝道、谶纬之学和尧后火德是东汉王朝帝位合法性的三大法理依据,但作为刘秀称帝依据的谶纬之学却得不到儒学正宗的认可。为了解决帝位的合法性问题,在刘秀一朝先后发生了《左氏》之辩、泰山封禅和刘秀之死三大历史事件,这三大事件的有何关联?为什么说图谶“转正”败也儒生,成也儒生?我们来一一分析。

图谶“转正”大事记:败也儒生,成也儒生!


一、《左氏》之辩:学术争端背后的权力之争!

为了让儒学孝道、谶纬之学和尧后火德“三脉互通”,刘秀想到了一部著作《左氏春秋》。在建武四年(28年),朝廷里掀起来关于是否为《左氏春秋》设立博士,以加强对这一著作研究的大辩论。以博士范升为首的儒生坚决反对设立《左氏》博士,并提出反对意见:

1.《左氏春秋》其出自左丘明,不是孔学的正宗。汉朝之前的皇帝并不推崇《左氏春秋》一书。

2.《左氏春秋》不属于儒家的《五经》,研究《左氏春秋》不属于时政的急务,且这部书存在许多错误。

3.虽然太史公司马迁对《左氏春秋》一书评价很高,但是司马迁这样做属于“违戾《五经》,谬孔子言”。

虽然刘秀顶住压力设立了《左氏》博士,但是此举导致舆论哗然,“自公卿以下,数廷争之”。随后,因为《左氏》博士李封的去世,设立《左氏》博士来研究《左氏春秋》的事又废止了。

读到这里,许多朋友会有疑问,谶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是刘秀当皇帝的法理依据,刘秀想设立《左氏》博士,就是想通过对《左氏春秋》的研究,把谶纬之学纳入儒学正宗,让图谶“转正”,以增强东汉王朝帝位的合法性。这一点以范升为首的众多儒生不可能不知道啊。既然知道,那儒生们为什么要跟皇帝对着干?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啊,在许多人印象中可谓“神通广大”,怎么拿这些儒生没有办法呢!

其实所谓的《左氏春秋》有问题,不过是儒生们的一个借口,他们反对其实是另有原因。怎么讲?

刘秀登基以来,尊崇儒学,许多儒生进入了仕途,但朝廷的政治空间有限的。如果朝廷通过对《左氏春秋》一书的研究让图谶“转正”,那么研究谶纬之学的人必然会大批地进入朝廷,这样一来就会挤压儒生们的政治空间,与儒生们争夺政治资源。所以,《左氏》之辩看上去是学术争端,实际上其背后隐藏着政治权力和利益的斗争。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有韩歆、许淑、陈元等一批儒家学者支持刘秀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同样是权力的诱惑。因为刘秀是开国皇帝,掌握着朝廷的最高权力,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仕途命运。所以,有一部分儒学之士为了自己仕途的进步,支持皇帝让图谶“转正”。

可为何《左氏》博士李封的去世之后,刘秀就废止了《左氏》博士一职呢?

思考一个事情的决策,一定要站在历史的大环境角度去考量。《左氏》之辩发生在建武四年,当时国家的形势是群雄割据,乱世争锋;而“自公卿以下,数廷争之”的现实告诉刘秀,在朝廷内部大部分官员是反对图谶“转正”的。如果此时刘秀继续固执己见,搞《左氏春秋》研究,很有可能导致朝廷官员们的离心离德,甚至有的儒生可能会站到刘秀敌对阵营的一边。所以,刘秀最终废止了《左氏》博士,是顾全大局的结果。

聊到此处,读史者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建武四年《左氏》之辩这么重要的事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怎么没有记载呢?

要回答一个历史问题,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去找答案。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官员,他撰写《资治通鉴》是给皇帝看的。如果刘秀是个无道昏君,那还好办,他主张给图谶“转正”自然可以成为反面教材;但问题是总的来讲刘秀是一代开国英主,北宋的皇帝要是看到了《左氏》之辩这段历史,也想学着搞图谶“转正”,将精通谶纬之学的人大批引入朝廷,这势必会挤压包括司马光在内的深受儒家传统教育官员的政治空间。退一步讲,司马光真将其写入《资治通鉴》,这消息一旦传出去,必然会触碰到许多同僚的敏感神经,这写《资治通鉴》的事恐怕要换人了。

图谶“转正”大事记:败也儒生,成也儒生!


二、泰山封禅:一场为图谶正名的旷世盛典!

《左氏》博士废止之后,面对众多儒家学者和官员反对图谶“转正”的巨大压力,刘秀在短期内不敢有大动作,也没有想出让图谶“转正”的好办法。这件事只能暂时搁置。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建议刘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结果刘秀没同意。

因为虽然刘秀已经即位三十年了,但是当时国家还存在许多问题,更何况泰山封禅需要劳民伤财,在其看来得不偿失。

但两年之后,也就是中元元年,刘秀夜读《河图会昌符》时看到了一句话:“赤刘之九,会命岱宗(泰山)。”

首先,刘秀认可汉朝是火德,对应了“赤刘”;其次,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再者,岱宗指的是泰山。

这句话极大地触动了刘秀,他开始构思以图谶为依据,以泰山封禅的形式,让世人认同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以天命的形式让图谶、火德等理论依据得到儒学正宗的认可,实现图谶“转正”。

按照刘秀的诏书,梁松等人查找《河图》《雒书》中的谶文,最后以三十六件事作为依据称第九代应该举行封禅。有了这样的依据,刘秀不惜劳民伤财,继秦始皇和汉武帝之后,搞了一次盛大的泰山封禅。并于当年,“起明堂、灵台、辟雍,宣布图谶于天下。”

图谶“转正”大事记:败也儒生,成也儒生!


三、刘秀之死:在儒学正宗面前,皇权也有脆弱之处!

正当刘秀完成泰山封禅,宣布图谶于天下之时,有一帮人坐不住了,他们就是儒家学者和官员。此时著名的儒家学者桓谭上疏刘秀,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正道”为旗帜,认为谶记属于“奇怪虚诞之事”,“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之人属于“欺惑贪邪,诖误人主”,请求刘秀摒弃图谶,“述《五经》之正义”。

刘秀看完桓谭的上疏后,史书中用了两个字“不悦”。不高兴会怎么办呢?刘秀明白,桓谭不只一个人,他后边站着一大批深受儒学教育的学者和官员;而自己作为皇帝,最有力的法宝就是皇权。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紧要关头,刘秀的办法就是用权力来给桓谭施压,迫使其屈服。

于是,刘秀把桓谭找来开会,名义上商量灵台建在哪里合适。刘秀问桓谭:“我用图谶来决定,怎么样?”桓谭先是沉默,过了良久才说了一句:“臣不读谶。”刘秀问:“为什么?”桓谭大谈图谶不属于儒家经典。结果刘秀大怒说道:“桓谭非议圣贤,无视国法,拿下去斩了!”桓谭吓得叩头流血,过了很久,这事才化解。最后,桓谭被外放为六安郡丞,病死途中。

四百年后,《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为桓谭鸣不平,称“桓谭以不善谶流亡”。其实因这件事深受打击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光武帝刘秀。我们知道刘秀是一个处事风格很柔的人,其大怒,甚至要杀桓谭的背后,一定是动了真气。

刘秀本以为泰山封禅,“起明堂、灵台、辟雍,宣布图谶于天下”,会让儒家学者和官员们认可图谶,可是桓谭让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犯了一个不仅劳民伤财还会让天下乃至后世耻笑的大错误。曾经在昆阳之战中,他创造过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在治国理政中,他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可是现在,在儒家学者反图谶“转正”的巨大压力,刘秀深切地感受到皇权的无奈。在盛怒之下,他曾想过要杀桓谭,可是回过头来务实地想一想,连泰山封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杀了桓谭又能有什么用呢!

多年以来,刘秀一直身体不好,苦于“风眩”之症,早在建武二十年(44年)那场大病时,刘秀本以为自己将不就于人世,欲托身后之事。好在后来病情好转,扛过了此劫。可是十多年后,桓谭事件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泰山封禅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刘秀心力憔悴地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满怀着无奈离开了这个世界。

图谶“转正”大事记:败也儒生,成也儒生!


四、图谶“转正”:意料之外的“成也儒生”!

刘秀带着图谶未能“转正”的遗憾去世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一个让其生前意想不到的情况。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光武善谶,及显宗(明帝)、肃宗(章帝)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訞言。”

这段记载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现实,在东汉初年,特别是光武帝刘秀时期,许多儒家学者是没学过图谶的,比如郑兴、桓谭等人。但是经过了《左氏》之辩、泰山封禅等政治事件,以及郑兴、桓谭等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让许多儒生看到了政治风向。在许多儒生看来,如果不学图谶、不懂图谶,自己在朝廷里上升的政治空间就会受限,就要靠边站。在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的诱惑下,“儒者争学图纬”,由此在东汉政坛上出现了一大批既懂儒家经典又“通晓”图谶的儒家学者。

“通晓”图谶儒家学者大量出现之后,儒学正宗不认可图谶的现象势必影响这批人的政治前途,所以,加强对《左氏春秋》一书的研究,让图谶“转正”就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在建初元年(76年),儒家学者贾逵通过对《左氏春秋》的“考证”得出:“《五经》家皆无以证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而《左氏》独有明文。《五经》家皆言颛顼代黄帝,而尧不得为火德。《左氏》以为少昊代黄帝,即图谶所谓帝宣也。如令尧不得为火,则汉不得为赤。”也就是通过对《左氏春秋》的“考证”,将图谶与“尧后火德”等理论引入了儒学正宗。贾逵的见解得到了时任皇帝汉章帝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让谶纬之学和儒家经典深度融合,建初四年(79年),以讨论儒家《五经》异同的名义,汉章帝在白虎观召开了有众多大臣和儒家学者参加的会议,史称“白虎观会议”,并将讨论的内容制作成《白虎议奏》。班固(《汉书》的作者)、贾逵等著名学者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白虎观会议”一方面讨论儒家经典《五经》,另一方面大量引入图谶作为论断依据,将儒学与图谶融合了起来。由此,刘秀费尽心力没有实现的图谶“转正”得以实现了。

图谶“转正”大事记:败也儒生,成也儒生!


结语:

大禹治水曾告诉过我们一个方法,叫做“堵不如疏”;其实这句话可以换个说法,也就是说许多时候对抗不如疏导。在权力运行中也存在这个方法。《左氏》之辩、泰山封禅,刘秀为了让谶语“转正”,强力地与儒学正宗对抗,结果搞得自己心力憔悴,含恨而终。可是随着东汉王朝在知识界以图谶作为取材的重要标准日益明确,在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的“引导”下,儒生学习图谶逐渐成为热潮,进而图谶“转正”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所以说,东汉王朝的图谶“转正”,败也儒生,成也儒生。

参考书目:《后汉书》《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