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的长子。

诸葛恪很有才,从小就机智过人,比如孙权这个人爱开玩笑,诸葛瑾的脸长的比较长,他就弄了一头驴,然后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

当时诸葛瑾也只能忍受这种玩笑,这个时候,年少的诸葛恪就跑过去请求孙权,让他再写二个字。

他就写了“之驴”两字,顺手帮父亲解了围。

孙权很开心,就把驴赏给了诸葛恪。

孙权还问诸葛恪,你父亲厉害,还是你叔叔厉害。

这个问题也比较难回答,但难不得诸葛恪

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诸葛恪说我父亲厉害,因为我父亲知道辅佐明主,我叔叔不知道。

把孙权拍的舒服极了。

孙权对诸葛恪特别喜爱,诸葛恪也不止这点小聪明。他在丹杨收服山越之民表现特别出色,为他入仕掘得资本。

陆逊被孙权活活气死了,他的接班人就是诸葛恪。

从这里可见诸葛恪的份量和实力。

孙权病重之时,召来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托附后事。

从名字的排位来看,诸葛恪最为重要,同时也可以看出诸葛恪的主要对手是孙弘。

刘备托孤之时,诸葛亮管内政,李严驻守永安,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主要是与李严相争,对付魏延很轻松,入驻汉中,直接纳入丞相府序列就架空魏延的实权了。

孙权死后,孙弘第一个反应就想伪造诏书弄死诸葛恪。孙弘为什么这么急呢?

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因为孙弘与诸葛恪一直有矛盾,而孙弘觉得不是诸葛恪的对手,所以想先下手。

这个时候,辅政中的孙氏宗族孙峻投靠了诸葛恪。他告诉诸葛恪这个秘密。

得到消息的诸葛恪就假装请孙弘议事,直接将孙弘杀掉了。

他叔叔废掉李严花了几年功夫,他只用了一天时间。

大权在握的诸葛恪以自己的叔叔诸葛亮为目标,虽然他回答孙权说自己的父亲比诸葛亮强,实际上诸葛亮一直是诸葛恪的偶像。

诸葛恪治下的吴国一片太平,诸葛恪的声望也达到了诸葛亮在蜀中的声望。

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老百姓争相看到诸葛恪,可见当时江东百姓对诸葛恪的喜爱程度。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了,那么诸葛恪的确已经成功地复制了诸葛亮的传奇。

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此时他的父亲诸葛瑾早已离世,诸葛瑾活着的时候,对诸葛恪的聪明不止一次表示担忧,在于诸葛亮的通信中,这两兄弟都对自己儿子过份聪明表示担忧

诸葛家的基因也太好了吧。

诸葛亮担心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太过于聪明,恐难成大器;诸葛瑾则担心自己的长子太过于聪明,或有灭族之祸。

这两兄弟担心的不无道理。诸葛瞻死于邓艾之战,那诸葛恪呢?

故事还在继续。

司马师想趁着孙权刚死,东吴内部不稳兴兵三路伐吴。

此时诸葛恪就带着丁奉、吕据、留赞、唐咨等人,亲帅4万吴军对阵。结果魏军大败,吴军大胜,诸葛恪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台阶。

进封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有了这么一次大胜利,诸葛恪想趁机扩大战果,建立更大的功勋,第二年就兴兵二十万伐魏,当然所有人都反对。

诸葛亮写了《出师表》来说明北伐的重要性,诸葛恪也写了一篇文章来论证伐魏的重要性。

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可惜这一次诸葛恪失败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失败了,他是顶着众人的压力提拔了马谡,诸葛恪也是顶着众人的压力。

这叔侄两个不一样的是什么呢?

诸葛亮将自己的好友兼知已马谡给处死了,同时还处罚了一大批人,主要还是自己阵营里的人,比如向朗等人,奖赏了提出正确意见之人。

自己上书请罪,自降三级。

诸葛恪一生从没有失败过,这一次惨败,他接受不了。

恪内惟失计,而耻城不下,忿形于色。——《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他把责任推给谁呢?

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他认为是手下人骗了自己,逼着数次献策的都尉蔡林投降了魏军。

吴军大败,伤员无数,诸葛恪此时表现出他冷血的一面,他仿佛没有看到这种情况,根本不理会,也不去安抚这一众人员。

所以大家开始对他有所失望。

回到建业的诸葛恪仿佛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就如同一只受伤的狮子,一定要把自己装的很强大。

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他开始十分严格要求下属,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

这叔侄两的高下在这里就分出来了。

诸葛亮直面失败,承担责任,但诸葛恪不愿意,他要用苛责来维护自己的形象

诸葛恪辅助的皇帝孙亮,虽然此时只是一个11岁的孩童,但是他的智商却是绝顶的。

有一次他想吃梅子,让小黄门去要点蜜。恰好小黄门与这个管蜜有点仇,就想趁此机会弄个锅给他背。小黄门在蜜中放了老鼠屎,然后说是管蜜的人失责。

结果孙亮不听小黄门的,反而让人把老鼠屎剖开,中间是干的,自然证明这是小黄门嫁祸的。

孙亮虽然他还没有亲政,但也开始不满诸葛恪的所做所为。

此时最早帮助诸葛恪干掉孙弘的孙峻,也就是排名最后一个的辅政大臣,他看到了机会。他找到孙亮,与孙亮一合计,就将诸葛恪请来吃饭,然后杀掉诸葛恪,并夷了三族。

诸葛瑾的担心也成了现实。

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这一点来说诸葛亮占优了很多,因为诸葛亮很早就是支持刘禅的,连刘封都是诸葛亮建言处死的。

诸葛恪对孙亮有恩吗?

没有。

君臣之间的关系很难达到像诸葛亮和刘禅这样和谐。刘禅相对孙亮来说显得平庸很多,正因为平庸对诸葛亮的包容度会高一些,依靠度会高一些。

孙亮是个聪明人,诸葛亮恪也是,两聪明人在一起,如果发生犯忌,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从诸葛恪不愿意面对失败的情况看,特别是他当从责问中书令孙嘿 。

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妄数作诏?”——《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显然完全不把孙亮放在眼中,因为诏书自然是用皇帝命令下达的。

相反诸葛亮和刘禅关系这么好,还是表现的十分谦卑,处处突显刘禅是皇帝的事实。虽然刘备说让刘禅以父视之,但诸葛亮从没有摆过相父的谱。

同样是辅政大臣,聪惠过人的诸葛恪为什么无法复制诸葛亮的传奇?

或许论才诸葛恪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但是论情商,诸葛恪连普通人都不如,更别说与诸葛亮相比了。

诸葛亮是用才,诸葛恪是恃才,这是两叔侄之间的最大区别,这也是诸葛瑾为什么说他会引祸的原因。

估计诸葛恪没有读明白或者没有读过诸葛亮写给诸葛瞻的《诫子书》,他也可能没有读明白《道德经》中的这句话:.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当然他更没有读明白自己父亲见到自己如日中天,聪明过人的那一份担忧。

恃才者必会生傲气,而用才者必能居下也。

这或许就是他无法复制自己叔叔的神话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