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親爹的財力,勾結李淵的權力,撬動了隋朝的根基

隋文帝推出考試取才制度,隋煬帝推出分科考試取才制度。楊堅和楊廣這對父子,被史學界認定是科舉制聯合創始人。唐高祖奪了表弟的江山,繼續推行科舉。

《新唐書》記載,唐高祖剛當皇帝,就制定律法,限制“刑家之子、工賈異類”入仕。這些人的子弟,不能參加科舉。

刑家之子,顧名思義,就是罪犯的兒子。父母有犯罪記錄,孩子不得入仕,這條規矩被歷朝歷代沿用。時至今日,父母有犯罪記錄,子女參加公考、事業編考試也過不了政審。


武則天親爹的財力,勾結李淵的權力,撬動了隋朝的根基

隋文帝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不讓罪犯之子考科舉,這個很好理解。不讓“工賈異類”考科舉,這是怎麼回事呢?工,就是手工業者。賈,就是商賈,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商人或者企業家。

古代的王朝,一直奉行重農抑商政策,一直在遏制商人的社會地位。不僅僅是唐朝,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南北朝的時候,規定商人出門必須穿兩隻不同顏色的鞋子,還不準商人騎馬。

歷朝歷代的天子,都遏制商人入仕,不讓商人子弟參加科舉。原因很簡單,就是怕商人的財力,跟士族的權力結合,會撬動王朝的根基。李淵晉陽起兵,就是士族勾結商賈,撬動王朝根基的經典案例。


武則天親爹的財力,勾結李淵的權力,撬動了隋朝的根基

李淵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大唐創業起居注》《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等古籍記載,李淵在太原的時候,有起兵創業的意圖。創業就要招兵買馬,就要花錢。要花錢,就需要融資。要融資,就必須跟商人合作。

當時的幷州,有兩個超級富豪。一個叫武士彠,一個叫劉世龍。武士彠就是武則天他爸,他是販賣木材發財的土豪。劉世龍在李淵稱帝之後,被賜名劉義節。《新唐書》記載的那個“富於財”的太原土豪,就是劉義節。

隋朝也是重農抑商,武士彠和劉義節雖然有錢,但是沒有社會地位。武士彠花錢,搞到了一個隊正的官職。劉義節花錢,搞了一個“補晉陽鄉長”的官職。

古代的時候,縣尉是九品官,是最小的官。縣尉之下,就是流外,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小到沒品級。武士彠的隊正,手下管著五十個府兵,相當於排長級別。劉義節的代理鄉長,跟隊正一樣,都是弼馬溫式流外小吏。

武則天親爹的財力,勾結李淵的權力,撬動了隋朝的根基

孫悟空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孫悟空覺得自己有七十二變,不願意當一個小到沒品的弼馬溫。孫悟空氣不過,就反下天庭,在花果山自立為齊天大聖。

隋朝的時候,雖然沒有《西遊記》,但是武士彠和劉義節的心態,跟孫悟空一模一樣。武士彠和劉義節,覺得自己有本事,不滿足於當一個流外小吏,就想造反了。

問題的關鍵是,武士彠和劉義節只會賺錢,不會打仗啊。武士彠和劉義節,就想通過風險投資的方式,資助李淵起兵造反。

正史《新舊兩唐書》,記載了一個著名的風投洽談酒會。武士彠準備了美酒佳餚,請唐國公李淵到家裡赴宴。武士彠是高手,李淵也是高手,兩個高手都不輕易透露底牌。洽談的過程,非常精彩,堪稱是高手過招的典範。


武則天親爹的財力,勾結李淵的權力,撬動了隋朝的根基

尉遲敬德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淵在酒會上,有意無意透露鴻鵠之志,但是不說造反的事情。原因很簡單,李淵不信任武士彠,怕武士彠告發自己謀反。商人重利,要是告發李淵的收益,超過了謀反的收益,武士彠就肯定會告發李淵。李淵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

武士彠雖然很想把風投資金給李淵,但是也不敢說出口。武士彠害怕自己鼓動李淵謀反,李淵要是沒有反心,就會把自己獻給朝廷。武士彠和李淵,在洽談酒會上,都是點到即止。他們透露了雄心壯志,卻沒有說造反的事情。

《資治通鑑》和《新唐書》記載,酒會在愉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了。武士彠送李淵回去之後,馬上挑燈夜戰,寫了《武士彠兵法》。


武則天親爹的財力,勾結李淵的權力,撬動了隋朝的根基

李世民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武士彠把自己寫的兵法,獻給李淵。武士彠沒打過仗,居然寫兵法獻給名將李淵。他不是想賣弄文采,而是要告訴李淵:“唐國公要是有匡扶天下之志,我武某人願意把全部身家獻出來,資助唐國公起兵。”

事情到了這一步,李淵也表露了反心,接受了武士彠的風險投資。劉義節對李淵的風險投資,洽談的過程也差不多。武士彠和劉義節,把全部家當獻給李淵。李淵拿著這些錢招兵買馬,然後率領兵馬打進長安。

風險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幹活。李淵稱帝之後,武士彠和劉義節都獲得了豐厚回報。武士彠被李淵冊封為應國公,劉義節被李淵冊封為葛國公。

大家要知道,秦叔寶和程咬金,都是奮死拼殺,才得到國公爵位。武士彠和劉義節的國公爵位,相比於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等人,來得容易多了。


武則天親爹的財力,勾結李淵的權力,撬動了隋朝的根基

武媚娘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武士彠還給了女兒武媚娘一塊敲門磚,讓武媚娘入宮,當了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歷經太宗和高宗兩任丈夫,最後成了女皇帝。

唐高祖和商人勾結,坐上皇帝寶座。李淵深知官商勾結的威力,他不想大唐的士族和商人勾結在一起。李淵剛剛登基,就不遺餘力打壓“工賈異類”,也就合情合理了。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和李淵一樣,害怕商人的資金,勾結官員的權力,會撬動國家的根基。商人只要到了一定的財富規模,朝廷必然收割他們。明朝收割沈萬三,清朝收割胡雪巖,就是明證。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大唐創業起居注》。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