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攝影愛好者你有沒有“原廠情節”?工薪沒錢拍日常生活,鏡頭應該怎麼選?

柳侍墨


原廠情節是什麼?一般來說就是機身是佳能的,鏡頭百分百一定要買佳能,什麼適馬、騰龍、圖麗什麼的都看不上,這就是原廠情節,恨不得閃光燈都買原廠的。


原廠情節我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以前的副廠鏡頭確實不咋地,除了便宜就真的沒有其他優勢可言!但是現在的副廠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和完善,我作為一名攝影師,也在慢慢接受副廠鏡頭,比如適馬50mmF1.4,價格都比原廠高,哈哈哈,我就買的這枚鏡頭,價格高效果也確實好!


很多時候原廠機身與原廠鏡頭的搭配度也確實好,現在很多索尼機身加轉接環,效果也就只能是純粹當鏡頭用,不能實現原廠索尼與原廠索尼鏡頭的自動對焦等操作,原廠不原廠其實現在也要看用來做什麼。索尼鏡頭貴,很多人都是佳能轉過去的,沒有捨得買索尼鏡頭,加轉接環照樣拍!
關鍵就是沒有原廠的舒服,用的也不太安心!原廠情節在微單上面體現的淋漓盡致。我相信,不久得以後,微單運營時間久了,鏡頭的價格也就會慢慢下來,到時候,也就全部是一色原廠了。


婚禮攝影師Tanke


原廠情節,簡單的來說,就是機身跟鏡頭是同一個場生產的。我覺得大多數人還是更加偏向於原廠的。不過也不絕對。


現在科技這麼發達,不像以前,以前副廠或者其他廠生產的鏡頭,跟原廠相比,說實話差距很大,所以很多人都不會選擇。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鏡頭說實話黑科技很多。
現在人們都很挑,只挑好的,像適馬的定焦鏡頭,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很多人會選擇適馬的定焦。並且價格也很高。還是有很多人選擇。




其實沒錢也可以選擇其他鏡頭來代替,很多原廠鏡頭也不是很貴,大三元買不起,可以買小三元。或者其他光圈小點的鏡頭,一般光圈越大,價格越好。如果剛接觸攝影,沒什麼鏡頭,可以買些焦段豐富的鏡頭,代替一些定焦。24-105就挺好,價格也不貴。也挺好用的。


青木攝影工作室浪漫


作為攝影愛好者你有沒有“原廠情節”?工薪沒錢拍日常生活,鏡頭應該怎麼選?


要說“原廠情節”,我估摸著90%的攝影師都會有吧!比如我自己用的是sony的a7m2,那我巴不得所有的鏡頭都是索尼原廠的,什麼50/1.4、85/1.4、70-200/2.8、24-70/2.8、16-35/2.8,大G給我來一打!

什麼?大G暫時入不起,那起碼也得是索尼蔡司吧?

還不行?那就普通的索尼鏡頭也可以!

什麼適馬、騰龍不考慮,除了便宜沒有優點!


原廠鏡頭確實會更好用一些,因為不存在一些不適配或者需要轉接的問題。但是有時候我們也要考慮性價比的問題,也就是考慮考慮我們的兜裡的票子到底夠我們怎麼個玩法。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啊,我6月份的時候想入一個135/1.8的空氣切割機,當時一門心思就像入個索尼大G的135,但是索尼的135/1.8價格是13000出頭,太貴了55555實在是玩不起,我就租了一個適馬e卡扣的135/1.8來試用了一下。我發現適馬這顆頭就兩個缺點,一是重(適馬健身瞭解一下),二是強光下對焦有點拉風箱,但是價格只要7000出頭呀!!我一想,不就是重麼,反正我相機輕呀,不就是強光下對焦慢一些麼,慢一些就能便宜一半,這兩個缺點我都可以接受!最後就買了適馬135/1.8.哈哈哈,這個頭的成像效果真的不錯,邊緣銳利、奶油虛化(配圖都是這隻鏡頭拍的)。

所以在經濟不那麼允許的情況下,看一些測評,或者租一個副廠頭來試用一下再決定,也許只用一半的價格就能解決你的需求了。而且現在的副廠頭也越做越好了,可以抱著包容一些的態度去接觸一下它們。

當然,我看到好多攝影師有錢了就會出掉副廠鏡頭入原廠頭(我也是,哈哈哈),也許原廠頭真的就是攝影師心中的“白蓮花”吧!哈哈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人像攝影精選 分享ps後期技術 | 分享攝影教程 | 分享拍攝心得



雙下巴金金醬




凱文侶行創業


作為攝影愛好者而言,你更應該有一個買器材的價格線。如果你是剛進入單反,你的鏡頭費用不能比你收入過高,這時候的你需要去實操,將攝影的基礎知識通過不斷的拍攝來提高你的構圖、光與影的配合。如果你非要”原廠情節“,那麼請你把自己的技術練上來,再考慮。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玩攝影,窮三代。

想玩器材,那也要你的攝影技術跟上來。沒有技術,再好的器材到你手上依舊展示不了它的優勢。


IUP國際攝影家聯盟


為什麼要有原廠情節?同樣的質量,不同的價格,為什麼要買價格?比如佳能35/1.4的價格,拿適馬或騰龍35/1.4比比價格,你還能選原廠的原因,僅僅是原廠“紅圈”那一點點的光環讓你欲罷不能而已啦。

工薪階層買攝影器材,不用糾結什麼,買你喜歡的,買合適你用的,買你買得起最貴的,就沒錯了。不要因為買器材給你的生活帶來壓力,畢竟攝影只是你的興趣愛好,讓自己快樂而已。當然,你是職業攝影的除外。


Edi阿迪


作為一般的工薪階級愛好者來說,一味地追求最好的設備和鏡頭不太現實,要結合自己的經濟能力來說,如果是佳能黨,501.8性價比最高的一支入門頭,不俗的成像素質,出片率也是蠻高的,主要還是鏡頭後面的那顆頭決定的,好的想法加一定技巧,就能打破硬件帶來的部分限制,如果說這顆鏡頭已經無法滿足你的創作了,那麼也應該進階了,顯然50mm焦段拍風光不夠廣,拍人物特寫不夠長,不同焦段的鏡頭還要視拍攝題材來定,拍風光選擇1740f4,人像851.8都是可以的,價格相對來說便宜點。


映象派


原廠副廠鏡頭的成像效果不能一概而論,但原廠的價格絕對高於副廠的,而且高出很多。現在有很多同焦段的副廠鏡頭不亞於原廠鏡頭,有的甚至超過原廠的。

購買鏡頭因各人經濟實力而定,經濟實力可以的追求高畫質的,可以選擇原廠的。我認為買自己最需要的鏡頭而不是最貴的。工薪階層也可以買二手原廠的鏡頭,一些老鏡頭成像質量很好而且價格也便宜,現在全畫幅、微單都可以用。


晨曦29965899


作為攝影愛好者你有沒有“原廠情節”?工薪沒錢拍日常生活,鏡頭應該怎麼選?

攝影人口中經常說的,原廠副廠鏡頭,其實主要是針對自己所擁有的機身而說的。如果你使用的是尼康單反相機,那麼尼康的鏡頭就是原廠鏡頭;如果你所擁有是佳能相機,那麼佳能鏡頭就是原廠鏡頭。





除了原廠鏡頭以外的鏡頭,統稱為副廠鏡頭。目前市場上普及率比較高的副廠鏡頭主要有,適馬鏡頭,騰龍鏡頭,圖麗鏡頭等等。這類鏡頭相比佳能尼康的原廠鏡頭而言,優勢在於性價比比較高。




同樣型號的鏡頭,佳能尼康的原廠鏡頭,就要比上述這些副廠的鏡頭貴上一倍。當然,客觀的說,大部分原廠鏡頭確實比副廠鏡頭的做工成像都要好。這也是很多攝影師推薦購買原廠鏡頭的原因之一。





但是,近幾年副廠鏡頭也開始發力了。比如適馬的ART系列鏡頭,其成像素質以及一些性價比都到了廣大攝影愛好者的認可。有些副廠鏡頭的性能指標甚至已經超過了原廠鏡頭。






副廠鏡頭中還有一類鏡頭,其成像素質和價格,都是超過原廠鏡頭的。比如德產鏡頭中的徠卡和蔡司的鏡頭。德產鏡頭,往往以高品質高價格著稱。一些頂級的德產鏡頭,一支就要好幾萬甚至上十萬。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原廠鏡頭都比副廠鏡頭好。作為普通的攝影玩家,如果我們不想在攝影器材上投入太多的金錢。那麼選擇一些普通的副廠鏡頭無疑是最佳的方案。當然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二手的原廠鏡頭。





總之,在挑選鏡頭的時候不要盲目地聽信別人介紹。因為每一個人擅長的焦段以及題材都不一樣。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一支最適合自己的鏡頭。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簡單的聊到這裡。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有錢當然原廠,原因不說了。我用過三隻非原廠,第一隻騰龍17-50F2.8,非常超值,半幅掛機最佳。第二隻騰龍10-24,用得不多,壞過一次,還行吧。第三隻適馬50定,非art,成像不錯,就是跑焦,用相機調試糾正時,近處調好了,遠處又跑焦。後來買的4只都是原廠紅圈,就是怕跑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