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文|望京博格


主動基金與被動基金之爭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動基金的高費率與指數基金的低費率。


然後,各路專家開始給主動基金高費率找理由:

(1)“吃好草料,馬才跑的快”,意思要給予明星主動基金經理更高的激勵;

(2)主動基金的投研團投入大,所以主動基金就高舉高打的模式,養厲害的投研團隊,才能出業績;


最近一個新聞報道說:“大型基金公司的主動基金管理費的50%都給銷售渠道了,中小型基金公司為了獲得某行的銷售,把管理費的80%都給銷售渠道了……” 嗯,銷售機構不光賺基金申購贖回費用,還賺管理費分成。


然後,支持主動基金高費率的理由頓時翻車, 望京博格也愕然了:

“主動基金1.5%每年的管理費的80%就是1.2%每年,基金公司就剩下0.3%每年…… 這個還沒有大多數ETF的管理費0.5%每年高呢,又從而言,你們的主動基金投研大呢?”


一、31年55倍回報的約翰聶夫


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接著,望京博格剛讀完《約翰聶夫的成功投資》,約翰聶夫是比肩彼得林奇的公募基金經理,在我看來,聶夫比林奇還要厲害……


約翰聶夫也是一位價值投資者,與多數價值投資者相同,他也是一位優秀的逆勢交易者,但他的投資偏向於具有投資價值的低價股公司,他把自己描繪成一個“低本益比獵手”。


聶夫當了31一年基金經理,彼得林奇當13年基金經理,在他們同時期或許林奇的業績更牛,那是因為他趕上了一個成長股的時代。在約翰聶夫1964-1995年期間為投資者創造了55.5倍的投資收益。


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根據晨星的數據,溫莎基金(VWNDX)自1958年成立至今累計回報為480倍左右(包含2020年美股30%的跌幅),如果以基金淨值歷史最高點計算,溫莎基金曾經給投資者最多創造了接近700倍的回報,也就是起初投資1萬美元,現在就是700萬美元了。


根據複利法則:

555倍的回報=55.5倍的回報X10倍的回報;

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溫莎基金歷史一共62年,約翰聶夫在其執掌溫莎的31年創造了55.5倍的回報,在其餘的31年他的前任與後任只需要在創造10倍的回報,就可以完成溫莎基金62年555倍的回報了…… 必須承認約翰聶夫對於這個基金貢獻非常偉大。


二、溫莎基金是先鋒領航的主動基金旗艦


溫莎基金英文名字是Windsor。這個基金由惠靈頓基金在1958年發行設立的,起初這個基金業績並不出色,直到1964年約翰聶夫執掌之後,業績才有所起色。


在1975年,原惠靈頓基金的CEO約翰博格(指數基金之父)被掃地出門。約翰博格絕不認慫奮力反擊,成立先鋒領航然後逐漸合併之前惠靈頓基金,惠靈頓現仍然作為先鋒旗下基金的投資顧問(承擔基金經理職責)獨立存在。


這些並不重要,關鍵先鋒是追求低費率的基金公司,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降低旗下基金的費率,不管是指數基金還是主動基金都要降低費率。約翰博格還在業內率先推出“免佣金”銷售政策,就是先鋒領航不會支持銷售渠道一分錢銷售費用,在約翰博格不懈的努力之下,先鋒旗下的主動基金費率遠低於同業。


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根據先鋒領航網站,

溫莎基金普通份額(3000美元起購)的綜合費率為0.3%每年,

溫莎基金Admiral份額(50000美元起購)綜合費率為0.2%每年,

同業的費率是0.99每年;


溫莎基金目前的管理規模為176億美元,由於約翰聶夫的建議,溫莎基金在很早就開始暫停申購了,為此發行溫莎2號基金,目前溫莎2號基金的管理規模為427億美元,兩個溫莎基金合計規模為600億美元。


三、低費率代表高收益?

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根據晨星最近十年的數據,將指數、溫莎與同類主動管理基金業績進行對比,根據圖表發行,低費率的溫莎基金大幅跑贏同類主動基金。


創造五百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就是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偉大,必然有偉大的道理!


歐耶,就聊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