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摩洛哥危机:近代欧洲与世界大战侥幸擦肩而过

文|过春天


01逃跑的皇帝

公元1918年11月9日,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正处在政治漩涡的中心。因为就在这个月内,曾经是德国坚定的战争盟友的奥匈帝国与保加利亚等纷纷缴械投降,在西线,德军节节败退,曾经处在守势中的英法联军在得到美国等支援后,大举反攻。威廉试图动员国内力量反制。可是,此时的德国上下都从内心深处厌恶这场漫长的战争,所以军队拒绝出击,而恰在此时,柏林的工人又发动了暴动。在内外危机的共同夹击下,威廉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他简单收拾后,随即带着家人逃亡荷兰,从此远离政坛。

巧的是,十年前,清廷的醇亲王载沣在访问德国时,曾就如何统治的问题向威廉请教过,这个年轻的皇帝颇为得意的告诫其加强权力的必要性,但对于如何去驾驭集中到手中的权力,两个人却都轻易忽视了。果然,对于权力的过分迷恋与崇拜,让他们在无意中都扮演了自己背后王朝的掘墓人角色。

此时,威廉的心情或许苦涩万分,或许为自己能够安全逃离动荡的首都而感到庆幸,无论如何,他必将吞下自己当初选择战争所种下的苦果。

两次摩洛哥危机:近代欧洲与世界大战侥幸擦肩而过

(德皇威廉二世)

是什么让年轻的威廉轻易选择同时挑战欧洲的传统陆上与海上强国呢?其实,在巴尔干危机之前,发生在遥远的非洲西北角上的摩洛哥危机,应该成为威廉由妥协转向渴望战争的重要节点。虽然在这次危机中,德国与英法都动员了自己最先进的陆海军力量,但最终,来自大国的调停与复杂的利益关系,让双方最终避免了一场血战。可是,摩洛哥危机毕竟加深了双方的对立,或言之,这场危机,正是第一世界大战的预演。

02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德国暂时屈服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角,扼住了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除此以外,该国可用作工业原料的资源十分丰富,这也让习惯了扩张海外殖民地的欧洲列强垂涎三尺。而法国统治下的阿尔及利亚因紧挨着摩洛哥,更刺激了这个欧洲传统强国的欲望。在公元1904年的英法协约中,双方达成妥协,法国承认英国对埃及的控制权,而英国方面则默许了法国在摩洛哥的殖民渗透活动。

两次摩洛哥危机:近代欧洲与世界大战侥幸擦肩而过

(摩洛哥特殊的地理位置)

但是,有一个国家看不惯法国这种扩张行为,这就是19世纪末期迅速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帝国君主威廉二世与他的臣属普遍认为,德国在摩洛哥的商业利益,已经遭遇到了法国的挑战,因此,不等法国动手,威廉就抢在法国前面访问风雨飘摇的摩洛哥王国,并强调对其主权的尊重。

对于法国来说,威廉此举无异于是挑衅。法德自普法战争以来生下的嫌隙,因为这次危机而进一步扩大。而英国通过自己的情报机构,也了解到了德国对于摩洛哥的野心。因此,英国内阁上层决定履行英法协约中支持法国的内容。英法德三国官方的对立情绪飞速飙升。

最终,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在双方邀请下,对摩洛哥危机中的列强进行了调停,在随后于1906年召开的阿尔黑细拉斯会议中,德国由于准备不足,又受到英法及其支持者的围攻,最终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于摩洛哥土地资源等要求。而法国也应此事件暂缓吞并摩洛哥的行动,并对德国加强了戒备。

两次摩洛哥危机:近代欧洲与世界大战侥幸擦肩而过

(讽刺威廉二世的漫画)

按理说,英法携起手来压制德国,威廉二世应当争取其中一方的合作,以达到走出外交孤立的尴尬局面。更何况,此时德国海军的扩充,已经引起了英国的不满,英国驻柏林大使甚至当面警告威廉,不要试图挑战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03豹号出击与威廉的小心思

可是啊,威廉偏偏不听这个邪,他认为第一次干预摩洛哥的归属权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自己的海军没有适时出击,对法国形成威慑。因此,打这以后,他开始着手于加强德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并密切关注法国在北非的一举一动。

公元1911年,摩洛哥首都爆发了内乱,法国再也按捺不住吞并这个非洲西北角小国的冲动,于是迅速派兵占领。威廉二世得到这个情报后,大为不满,为了回应法国不事先声明就独吞摩洛哥的行为,他先派遣豹号炮艇开赴摩洛哥港口,威慑当地的亲法势力,同时,他又紧急抽调柏林号巡洋舰赶往北非,支援豹号的行动。这下,德法在摩洛哥的矛盾,已经从外交纷争,变成了小规模军事对抗。

两次摩洛哥危机:近代欧洲与世界大战侥幸擦肩而过

(危机中的德国巡洋舰)

英国得到双方在摩洛哥陈兵的消息后,决定还是延续之前支持法国的行为。英国海军的一部分主力组成了公海舰队,向摩洛哥附近集结,而法国也如吃了定心丸一样,拒绝在摩洛哥的退让。

威廉二世过分自信于自己的海军力量了,当发现自己派出的几艘军舰有可能被英法包围缴械的危险后,他态度又转向缓和,主张和法国妥协,撤出自己的海军。不过,妥协的前提,必须是法国把自己在刚果的殖民地分出一部分给德国。

法国高层不干了,他们忌惮于英国的海军实力不假,但对于刚刚统一没多久的德国,则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更何况,自己还有阿尔萨斯和洛林尚掌握在德国手中,新仇旧恨加在一块,所以凭什么让出嘴边的肥肉?

两次摩洛哥危机:近代欧洲与世界大战侥幸擦肩而过

(普法战争中战败一直是法国的耻辱)

04漫长的和谈

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基德伦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微妙的心理,他坚信和谈才是解决摩洛哥问题的唯一出路,但是,德国浓郁的军国主义传统,又让他不甘心无条件解决这场争端。所以,就在德国军舰停泊于摩洛哥港口期间,双方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谈判。

法国在发现德方的口气有所放缓后,也看到如果这样僵持下去,摩洛哥内部的排法势力很有可能借此反击,那样自己必然会前功尽弃。所以,在德方抛出和谈橄榄枝后,法国也谨慎的思考对方的条件。最终,双方在11月达成协议,德国军舰撤离摩洛哥附近海域,而法国为了回报对方的认可,也需要从自己在刚果的殖民地中划出一块来,交给德国人。

05大战还在后面

摩洛哥危机以双方和谈而结束,但是,法国认为,德国从这次危机中尝到了甜头,一定不会就此罢休,所以他抓紧了与英俄等国的战略合作步伐,同时在国内也营造排斥德国的战争气氛。

至于英国,他认为摩洛哥危机反映了德国将自己势力投放到欧陆以外的野心,危机中游弋于大洋之上的德国新式军舰,让这个传统的海上强国十分紧张,

为此,英国自此以后也斥巨资建造新式远洋战舰,以制衡德国的海军崛起。

对于德国来说,威廉二世将法国的让步,视作是对自己发展海军的恐惧,所以从刚果取得一部分利益后,他更是频繁召开高级会议,授意德国陆军参谋部与海军方面加快拟定对法作战的方案,讽刺的是,这个方案的名称中,居然将可能爆发的进攻行为称作是"防御战"。

两次摩洛哥危机:近代欧洲与世界大战侥幸擦肩而过

(装备精良的德国陆军)

战争的阴霾笼罩在欧陆上空,摩洛哥危机的暂时解决,让欧洲列强主导下的大半个世界与战争擦肩而过,可是,当三年后塞尔维亚首都萨拉热窝的枪声响起时,欧洲,将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