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刚开始时美国有核武但苏联还没有,美国为什么没用核武?

月光少龙


所谓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搏奕。

美国1945年拥有三枚小型原子弹,留一枚做试验,另两枚投向日本做实地试验。而苏联是1949年才核爆成功,晚美国4年。

那么冷战开始至苏联拥核,共有3年左右时间,美国为何不对苏联实施核打击呢,那样,美国不是很快就能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吗?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美苏尚未达到兵戎相见的程度。

1945年二战结束至1947年冷战开始,这期间美苏还是盟国关系,基本是坐在一起瓜分二战成果。比如美国要独吞日本,苏联不干了,然后美国把北方四岛送给了苏联。

47年冷战之后,双方各自扩张势力范围,但基本是威慑,僵持,缓和,远没有达到战争程度。最尖锐的对峙也就是分裂瓜分德国事件,但最后还是和谐交易了。

与冷战相对应的叫热战。热战是刀兵相见,冷战是暗中叫劲。

二,美国没有勇气向苏联投送原子弹。

一方面,苏联不是日本,他是战胜国,正义之师,而日本是邪恶之国,世界公敌。美国核爆日本,合天理,顺人心。但若对苏联实施核打击,特别是二战胜利不久,苏联反击德国,进攻日本,受世界称道之际,美国实属师出无名。

另一方面,苏联国土广阔,人口也多,而且小兄弟也占世界半壁江山。当时美国的原子弹当量很小,也没有多少枚,不会给苏联造成多大伤害,而苏联若反击起来,美国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能不能在欧洲站住脚都难说。

三,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对苏联实施核打击也未必行得通。

那时投送核武器,不像现在由导弹投送,而是挂载在飞机上,向扔炸弹一样。飞机必须飞至目标上空才可向下投弹。

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时,日本的飞机和防空网,早被美军摧毁的丧失殆尽,完全失去了制空权。所以,美国军机才可能载着核弹,顺顺利利地抵达投送地。

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空中力量和防空能力都不弱,美国飞机若挂载原子弹闯入苏联内陆投送,几乎是不可能的。


远山344


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苏联有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广阔的地域。美国早期。原子弹的产能不足很让人着急。威力也就在1万吨TNT到几万吨的级别。不足以重创苏联的常规军事力量!

第二苏联很快就拥有了核武器。仅仅在几年后的1949年,苏联就引爆了原子弹。

第三。二战中美苏是盟国。打倒德意日之后都很疲惫。

政治转弯。需要时间。需要组织动员。无论是国内上的还是国际上的。

美国是在1947年进行政治动员。到1949年8月25日才成立了北约组织。完成了基本的政治动员。

所以冷战开始的时候,苏联已经有了核武器。


庄楚狂


..............所以美国为啥要吃饱了没事干去打苏联啊?测试核武的威力?

虽然说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在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崛起的超级大国势不两立,互相敌对;天天都在国际社会上互相威胁,嚷嚷着要开战。但这不过是两边为了声张造势的手段罢了,并不是真的就要往死里打。久违的和平刚刚到来,社会秩序刚刚得到重建,美国若是直接对苏联开战扔核武,那势必会引起民众的愤怒;到时候美苏两边可能还没来得及正面交锋,估计就密苏里号一声巨响,愤怒的陆战队冲进白宫了~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的社会结构组成简单,所以不管有什么矛盾和争端,基本上都会直接用暴力手段去解决。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问题和矛盾是不需要,也不能用暴力手段去解决的,甚至有时候使用了暴力手段不仅不会解决矛盾,还会带来新的矛盾。所以对于美国和苏联来说,能用经济和政治、外交手段解决的事情就坚决不直接用武力去解决;最多也就扶持一下傀儡政权,或者打一打代理人战争;直接使用武力把对方往死里整往往是最终方案。在冷战初期,甚至是在整个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矛盾还远远没有达到要互相把对方往死里整的地步;很多看似很危险,稍不注意就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实际上最后仅仅采用外交和政治手段就解决了。

当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虽然看似繁多,但把这些矛盾汇总起来其实无非就是争夺世界霸权的问题。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美国和苏联都不允许在国际社会上有一个能够和自己匹敌的国家存在并阻碍自己在全球的扩张道路。不少人认为美苏争霸就和打架抢女人/男人一样简单,谁把谁揍趴下就是谁的;然而在冷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国际社会中不只有美国和苏联,还有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的,对美苏两国地位羡慕嫉妒恨的英法两国。倘若美苏打起来,最后争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那必然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美苏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并且在某些时侯,用相对和平的手段往往要比战争更加有效,苏联的崩溃和冷战的结局证明了这一点。

而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讲,美国就算有原子弹也搞垮不了苏联。

军事方面

说到军事方面,就不得不谈谈在和平时期没事干,天天边嗑瓜子边制定各种作战计划和评估各国军事实力的总参谋部了。在1945年9月,包括曼哈顿计划执行人的格罗夫斯少将等等在内的一大票高级军官搞了一个关于“摧毁苏联需要多少核弹”的作战评估。其根据广岛、长崎原子弹的数据和苏联当前的工业、军事实力进行评估,认为如果需要彻底炸毁苏联的各大主要城市和重工业基地,至少需要204枚核弹;后来这群将军们又考虑到了苏联的各大军事基地,将这一数字提高到了224枚;再后来,这群将军们认为原子弹不太靠谱,又考虑到哑火、失灵、误投放、轰炸机坠毁等各种意外事件,就把这一数字又被提高到了466枚......然而,直到1949年苏联核弹研制成功,美国总共也才只有100多枚核弹,和计划中的数字差之甚远。

而在怎么往苏联扔原子弹这个问题上,美军也面临着不少尴尬的处境。首先,美国没有苏联的大城市、重工业基地、军事基地和地形地貌方面的情报和苏联的详细地图,根本无法确定打击目标的精确地点。其次。空军老爷们的B-29续航能力不够,从美国本土起飞够不着苏联本土、从阿拉斯加起飞只能炸炸西伯利亚大平原,帮助苏联清理一下西伯利亚大酒店的劳改犯。从盟友英国起飞吧,英国又打着一堆小算盘,要求美国给予自己核弹使用否决权......总之,在那个还没有弹道导弹核弹头的年代,美军既无苏联的详细地图情报、轰炸机又没有办法达到苏联本土,就是美国当时有上千万核弹也没辙。不过有趣的是,虽然美军当时的确是唯一有着原子弹的国家,但是美国却并不清楚苏联究竟有没有原子弹,这一谜底一直到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才得以揭晓。

而从常规军力来看。苏联刚刚经历过一场世界大战,作为有着“攻克法西斯老巢柏林”殊荣的苏联红军无论是在数量、士气还是在战斗力上都是碾压西欧和美军的存在。在1948年,驻欧美军总共才只有不到10万人,而苏联光陆军就有410万人。就算美国的轰炸机能够进入苏联并实施核打击,没有精确地图和情报,投放的意义并不大。只要美军的核打击没有伤害到苏军的有生力量和绝大部分重工业设施,苏联就依旧有能力碾压西欧,把驻欧美军赶回大西洋彼岸的老家。


而且,美军在战后进行了大规模裁军,其常规陆军实力相比苏联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的优势;所以就算美军封锁了西欧海域,调集本土部队支援西欧,最后的下场估计依旧是被赶回老家。


二战吐槽君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冷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受邀访问美国,而在美国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丘吉尔所说的这些国家,都是二战后苏联红军从德国人手中解放的国家,受到苏联影响,这些国家在战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府,受到苏联的影响很大。

那么到1946年3月,美国有多少核武器?此时距离美国在日本投放核武器仅仅过去了5个月左右,按照当时美国核武器生产能力,当时的美国可能一共拥有数颗原子弹或者还没有新的原子弹。

1945年美国核击日本后,已经用完了核武库存

二战后期,美国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工程获得巨大进展,但是美国也仅仅是只有三颗原子弹,其中一颗在美国本土进行了核试验,而剩余的两颗都扔在了日本,此后美国的核武器库存已经用完,只能继续生产新的核武器。

而此前在1945年第二次大战的欧洲战场上结束的时候,通过战争中壮大了起来的苏联红军,已经成为了欧洲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陆军,苏联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陆军装甲突击部队,一旦贸然开战,苏联的钢铁洪流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席卷整个西欧,将英国人和美国人赶到大西洋。而1945年5月攻克柏林后苏联,在柏林进行了声势浩大的盟军大阅兵中,苏联红军的大规模重型坦克集群给美国和英国以强大的震撼。

1945年柏林阅兵上的苏军IS-2重型坦克集群

而也正是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让美国及其盟友不敢贸然与苏联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也是美苏之间只有冷战,而没有直接的大规模热战。

而到了1949年苏联人也研制出了原子弹,而后再爆炸氢弹,此后苏联大力发展核武器,很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核武大国,后来一度在核力量上超过美国。于是美国和苏联直接形成核武的恐怖平衡,反而让世界保持长期的总体和平。


大东北的小豆包


为啥要用核武啊?换句话说,为啥要和苏联开战啊?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意气用事,觉得什么事情都是要通过战争解决的,这种思想其实是猫狗一类的动物才会有的,而不是人这种高级动物。

我们要明白,战争这个东西不是说打就打的,很多矛盾是要通过外交等手段去解决的,而不是一开始就用武力,直接用武力的是动物,人这个层面,即便是街头混混,也不是直接就打架的。战争是一个国家的领导层去决定的,而国家的领导层则是非常谨慎的,任何一个能当上国家首脑的人,都是非常冷静,非常细致的人,即便是一些鹰派高官都是如此。

战争是国家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后一种方式,侵略战争也是一样的。冷战初期,问题其实没多严重,并没有到非打不可的地步。要是真要打了,1945年盟军就和德军在德国里应外合把苏军消灭了,这会儿苏军是最后一个部队了,再也无法动员出更多的兵力了。这个机会,英美都放过了,等到1947年,苏联完善起来了还可能打了么?

下面我们再来从军事角度看下美国在1949年苏联核试验成功前能否击败苏联。

二战结束,美国军队做的第一件事是裁军,很多二战老兵直接就退役了。这些人好不容易回家,让他们重新拿起枪上战场,简直就和开玩笑一样。

1947年冷战开始,战争已经结束两年了,势力划分的差不多了,苏联打下来的地盘是苏联势力范围,英美打下来的是英美的势力范围。苏联防御最前沿不是苏联边境,而是在东柏林,和苏联开战,意味着要从东柏林打到莫斯科,这个规模不亚于再打一次二战。

有人会说了,你有原子弹怕啥?原子弹是有,但是这个东西并不是战争一开始就要用的,而是一个决定性武器。而且,那会儿没有导弹能搭载核武器,即便是V2也是不行的,投放核武器必须是轰炸机去执行,而苏联不是德国日本,是有足够的实力去和美国打空战的。制空权拿不到手,或者制空权没那么够用,轰炸机起飞就是被击落的。美国在广岛长崎,都是有绝对的制空权,地面威胁也小的情况下才投放的。美国和苏联打,想深入苏联腹地轰炸,根本不可能。

1947年,美国想和苏联打,投入不会比对德对日作战小。这个战争,并不是用核武器去砸,而是要用几万辆坦克从东柏林开始推到莫斯科,这仗打赢了也是个惨胜。1947年的时候,苏联其实不比美军弱,而且那会儿也在蒸蒸日上,军力也是非常强悍的。一旦AK47投入批量生产,美军在轻武器上都不占优。

至于原子弹开路,抱歉,美国虽然有钱,但也没那么土豪。总之,核武器不是那么万能的,核武器万能也是后来才有的,那会儿有了核导弹和氢弹才有的,当时的原子弹也没那么毁天灭地。


军武文斋


因为美国没有一击将苏联打崩溃的信心

想象一下,核武器的威力固然强大,能轻易摧毁一座大城市。但是苏联可不是日本弹丸小国。广阔的战略纵深是天然的屏障。二战德国就是这么被拖垮的。

就算美国有着核武这等战争利器,除非他们能够一举将苏联的政府阶层和军队领导层直接全部抹除。如果做不到,那面对的将是和苏联无休止的战争局面,而且是不死不休的战争……


柯的草稿箱


冷战开始是1947年3月份,苏联拥有原子弹是1949年8月末,在这将近两年半的时间里,美国确实垄断着核优势,但它不敢轻易对苏联使用,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当时的原子弹当量有限

最初几年的原子弹威力其实还有限,不像后来发展得能毁灭人类那么恐怖,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当量大约在2万吨左右,即便经过几年发展威力有所提升,也远不足以一波就消灭疆域广大的苏联,那么苏联就有能力进行反制。如何反制呢?可以参考当初苏联对尚未拥有核武器的TG的核威胁时,TG的计划。(所有幸存者北上西伯利亚,以人口优势占据苏联远东再建国,进行不死不休的抗争)


当然苏联幸存者没法跑到美国去,但他们也有得选择,比如开动剩余的军队一鼓作气涌向欧洲,把西方世界搞得大乱,美帝再猖狂,也不敢轰炸自己欧洲的伙伴地界,那么世界局势就成一团浆糊了,这并不是美帝想要的。

二.舆论钳制

早在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时候,许多科学家就意识到这个玩意不得了,特别是炸了日本之后,有人偷偷把原子弹的资料送到苏联手里去,为的就是对美国形成核平衡,以免美国乱用大杀器。


这是科学界的舆论钳制,政治上,欧洲的国家刚刚结束二战,也不希望再出现大规模冲突事件,冷战时候欧洲国家对美苏在传统军事上有可能发生兵刃相见尚且十分敏感,更不要提用原子弹了,会吓坏他们的,毕竟苏联这时候报复不了美国,却可能拿欧洲泄恨。


至于美国国内社会,当时并不反苏,反而对打残了德国的苏联盟友抱有一定好感,因此,除非苏联主动挑起偷袭珍珠港那样的事件,否则美国国内舆论风向是很难一下子转变的。


三.美苏矛盾尚不尖锐

二战结束后美苏对抗的风向,其实一开始并不明显,更多的是政治家从本国利益出发的担忧,比如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正是为了利用美国入伙,帮助衰落的英国在欧洲抵御苏联的影响力,而美国为了成为欧洲的爹,同时防止GCD在欧洲遍地开花,压缩美国战略阵地,也乐于接受,所以杜鲁门主义提出的是“遏制战略”而非“消灭战略”,相反的,美国要故意夸大苏联这个假想敌,好让西欧盟友更好地依靠和听从美国,让意识形态矛盾取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从这个方面来说。当时的苏联是一个“工具国”,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敌人,而非你死我活的仇人。1948年的马歇尔计划甚至向苏联发出了邀请,虽然是一种附加政治条件的作秀,但其实也可略见美国的思路。


可以说,一方面美国既是被欧洲人拖下水,另一方面也是美国自己确实想游泳,哪怕这水有点冰。

第一次答这种冷战的问题,可能有些观点表达不连贯,请大家见谅。


反对外国人永久居留


冷战真正形成是在1947年3月12日,直到多年后的1991年12月25日结束,近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攻势苏联防守、第二阶段苏联攻势美国防守、第三阶段美国强势出击,苏联重创崩溃,题目问的就是第一阶段初期的事情,这个时候确实美国更强但对于核武的使用就得多重考虑了。

美国是全球最早研制成功并实战使用原子弹的国家,至少在1945年就拥有实战型原子弹,二战末期已经感受到冷战威胁的苏联加大研发力度。在研制期间从美国获得大量绝密资料,为研制原子弹产生重大影响,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核武器——RDS-1原子弹,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对比一下时间就明白为什么美国不可能没向苏联动武,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上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这时二战对参战各国造成的伤害还没有消除,大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快速恢复经济,实现安居乐业为主,就以美国为例也是结束战时体制大量武器装备封存或出售。而且经历过二战洗礼的苏联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雄兵百万,钢铁洪流可以随时突破欧洲防线,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二战已经造成各国惨重的损失,对比可能造成的后果谁都不敢轻言开战。

其次,这个时候的原子弹只能通过B-29这样的轰炸机水平投弹,在苏联广袤国土上想要一次达到摧毁目的有点不容易。而且这个时期原子弹的产能和威力可不像现代,总体来说数量威力都有限,再加上苏联1947年就以B-29为原型仿制出图-4轰炸机,1949年就拥有了原子弹。也就是说美国有的苏联人也有了,而且两者水平差不多这个时候就形不成绝对优势反而实现了战略平衡。


河东三叔


美国人心里面,肯定这么想过,但他们不敢这么做。原因有二,其一是没有这个条件,其二是冒不起这个险。

事实上,核武器发明后,最开始的投放方式,是利用远程轰炸机投放,例如“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实施核打击,就是使用轰炸机投放的。在当时,导弹技术并不成熟,轰炸机投放,是最为靠谱的方式。但是,苏联的防空能力,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美国对苏联实施核打击,苏联早就发现了。苏联的某些部门也不是吃干饭的,恐怕早就知晓了。

假如此时美国对苏联动手,成功率是极低的。在导弹核武时代,总统只需按个按钮,中间环节比较少。在拥有战略核潜艇的情况下,可以在较近的海域,对苏联实施打击,而且隐蔽性极强。1947年,这种条件并不存在。有人说美国为何不动用在欧洲的军事基地?同样道理,美国有这些基地,而且是能够起飞战略轰炸机的基地,苏联也会知道,这是在打明牌。在苏联面前,美军也就没有“秘密”可言了,也许飞机刚起飞,苏军就知道了,从而部署反击和防御。

还有人问到,为何美军不用航母起飞轰炸机?原因也很简单,苏联纵深广阔,假如美军在太平洋起飞轰炸机,其打击距离,是比较近的,顶多对苏联远东地区构成威胁。假如是在大西洋地区起飞,苏联早就发现了,根本没有成功可能。因此,假如美国真的想对苏联使用核武,最佳策略只能是导弹攻击,但在1947年,这种可能性为零,根本没有这种条件。

假如美军计划成功,使苏联遭受损失,但在大概率上,也只是某几个城市遭受打击,或者某几个战略要地遭受打击。以1947年的技术水平,美国同时对苏联几个重要城市实现打击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这也就是说,美军至多,只能成功一次,苏联最大的损失,也只是一处地方,但肯定不是莫斯科,因为莫斯科的防御力量,要比其它地方强,美国空军不可能突入进去。

假如美国无法一次性的解决苏联,则苏联的军事实力,将成为美国的噩梦,也会成为英国,法国和西德的噩梦。在当时,苏联可以迅速集结大军,几个星期就能打到法国,美军在欧洲根本不是苏军的对手。如此一来,美国的霸权地位,也就会失去了。所以说,美国人根本冒不起这个险,在导弹技术成熟后,苏联也已经有了核武器,而且比美国更强,美国也就更没有动手机会了,恐怕连胆子都吓破了。


图维坦


冷战,什么是冷战,恕我冒昧,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如同你和你媳妇昨晚吵了一架,第二天互相怄气,谁也不理谁。这就叫冷战。您总不至于头天晚上吵了个架,第二天就抄把刀把你媳妇给捅了吧!您这问题问的和我给您打的这个比喻有什么不同。家庭中两口子是这样,国际上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虽然有很多的认识和意识形态有所不同,有时也会吵吵闹闹,甚至闹得很凶,但是双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该有的理智还是要有的。要是就因为冷战就使用核武器攻击对方,这要让多少无辜的人死于非命,这和杀人犯有何区别!核弹毕竟不是手榴弹啊!打的比方可能得罪了,可是我实在是想不出再好的方式说明这个问题了。先在这里赔罪了![祈祷][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