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房价会降吗?2020年是不是买房的最佳时间呢?

贝嫲


房价永远不会降的。有人的地方,房价就会一直涨。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房子属于刚需。二线城市的人群居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属于改善型需求。所以房价只会在一个很小的区间价位中小副回落,然后再慢慢上涨。而且下降的幅度永远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而上涨趋势却会以年15到50的价格稳定升值。至于那些老少边穷的县城山区直线下降的无人房,根本影响不了全国房价上涨的趋势。


南京路


灾难学著作《崩溃》已经提醒过我们,现代社会已然组成一个精密的网络,其复杂性和高度耦合,使得灾难的发生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大崩溃。

比如,已经发现了人传人却没有及时公开。

比如,湖北某地的地方管理的工作疏忽和对真实情况的轻佻大意。

比如,口罩等援助物资分配的不合理和不透明。

。。。

不过还好,今天的中国已经具备多年的现代大国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国际医学医疗技术,在疫情进一步扩张之前及时遏制住了更多连锁性的灾难与混乱。

比如,房价的大幅下跌。

非典时期的房价走势不能完全套用,但其中的逻辑可以参考。

1997年四季度,受东亚金融危机影响,香港萎靡不振,进入持续降温期。

但到了2002年下半年,基本已经企稳,可惜突如其来的非典,又让房价在2003年的上半年重启下跌。

不过,非典带来的这波下行期持续时间并不长。

2003年下半年香港房价便再度企稳,2004年则重新步入上涨通道。

香港是当年非典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之一,确诊1755例,死亡300例,当年二季度GDP同比下降0.6%,比前后两个季度平均增速要低了4.5个百分点。

非典疫情波及到各行各业,大量中小企业不得不展开裁员或被迫关停,人们的收入降低,购房意愿出现减弱。且受疫情影响,外出看房意愿,同样是减少。

另一方面,房企回款压力的增加使得其不得不采取降价措施,一手房价格降低马上就会影响到二手房业主挂牌价,从而产生整个楼市的下跌。

不过这些影响都是短期的,和金融危机完全不一样。

金融危机是货币和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往往出现于某种资产泡沫破裂,或某大批量的资本运作的时候。

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不管抗风险能力强弱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波及面更为广泛,甚至可以从一个国家影响到全世界,人们对资产价格的预期也会发生巨大改变,楼市在短期内很难摆脱下行态势。

所以,97年的香港楼市缓了很多年,而非典影响下的03年却能在半年后重振旗鼓。

当时的大陆是什么情况呢?

2002年,中国的GDP增速是9.1%,整个中国处于一个劳动人口红利快速兑现、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疫情期间国内房价延续稳步上行趋势,疫情对国内房价的影响甚微,除了房价增速有所降低,基本没多大影响。

据国金证券统计,当年疫情对国内Q2GDP的影响大约为0.9个百分点,并不算经济上的重创。由于疫情被控制后,因疫情而被压抑住的投资、消费和出口迅速得以释放,经济开始企稳反弹。

所以,既然对经济的冲击都没有那么明显,波及到楼市层面的影响,也就更是微乎其微。

当然,当时的经济背景(高增速)和政策背景(促进房地产发展)都与今天不一样。那么如今2020的疫情结束后,房价还是会和非典一样基本不受影响吗?

受这次疫情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小微企业。小企业资金链薄弱,受到开工延后影响,本来的合同可能会违约,需要面临着巨大的赔付,而且厂房的租金和员工的工资照样付,盈利的来源却完全没有。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是倒闭的结局。

所以,那些以小微型企业为主要经济贡献的三四线城市,经济和房价肯定会受到疫情影响。再加上售楼部关闭,返乡置业潮消失,和本来就人口支撑不足的现状,三四线恐怕就更是雪上加霜。

今天,我们GDP的增速已经来到了6时代,政策面也来到了“房住不炒”和“短不刺激”的盘整期。所以通过经济增长和政策刺激带来的房价上涨动能,已经没过去那么强烈了。

靠着“大锅饭”式的房价回暖,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次疫情过后,部分三四线城市可能会迎来一波小幅度的房价下跌。

但是,我们集中发展核心城市及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和2亿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并没有改变。

大家的买房需求并没有因疫情而减少,我国的金融系统也没有受到疫情而出现混乱,而且中国房企目前已经高度集中化(2018年,top100的房企销售额占58.1%,TOP50的房企土地储备规模占到81.3%,规模排前15%的房企实际的竣工,销售面积均占到了85%),抗风险能力强。

那么在供需关系的作用下,房产仍旧短缺的人口流入城市,房价依然没有下跌的基本面。

就拿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来说,2020会是武汉楼市非常艰难的一年。但长期来看武汉人口流入的现状、中部核心的政治地位、各产业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等方面都没有变化,该市的房产资产长期来说依然是保值增值的趋势。

2020这一年,武汉势必会出现短期需求疲软的状态。

线下售楼处关闭,中介门店暂停营业,武汉一二手房成交量会在2020年呈直线下滑,由此导致的房企业绩压力和回款压力显现,不得不暂时打折出售。

并且疫情作用下,总供给也可能会出现增加。部分当地有投资房产的中小企业家也会着急回款,降价出售名下的房产。

在这种情形下,等到疫情结束,有成交数据的时候,房价低迷甚至小幅回落都是有可能的。但持续时间绝对不长,一般来说不会超过半年。

因为,疫情丝毫不减少本来要在武汉置业的刚改群体,相反如果能和武汉市一起扛过这次抗疫战争,更加会加深对这座城市的情感,从而置业留下。

至于武汉市什么时候回暖,因为现在没有对疫情的一个官方的模型预测,不能乱说疫情会持续多久,但如果武汉楼市在疫情结束以后碰上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本来的需求都会延后释放,可能会对房价产生正面作用。

总之,黑天鹅事件结束的一段时间是短期需求减少,长期需求不变的时期,的确是买楼良机,不过也是因城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文章最后,我想说这么一件事,就是天津疾控中心在1月30日公布了这样一则新增确诊案例,患者在1月19日发热后,在25日至28日期间的三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结果在30日当天第四次检测结果转为阳性。

肺炎的治愈,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现在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求助信息和社会性的恐慌情绪,但这并不代表疫情已经缓和。

目前,疫情仍处扩散阶段时,防控形势确实“严峻复杂”。大家一定要注意加强隔离与防护工作,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从每一个人,每一件小事做起,力争彻底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其实,现在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士兵,让我们共同努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巴中往事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2020年的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而后再谈“房价是否会降”、“2020年是否是买房的时机”。

一、2020年的疫情对房地产有什么影响

这一场疫情规模空前,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全国都延迟了复工时间。因为停工停产所带来的巨大而负面的影响,不少行业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创伤,房地产行业也不可避免。

因楼市供需规模大,增速过快,2016年以来中央就实施多番调控进行抑制;到了2019年年关,大部分城市楼市成交量价已经出现了下行现象,刚刚有稳定上涨的迹象之时,疫情却出现了,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短期内是国民消费意愿、消费预期将普遍下降,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中远期内,疫情解除后,买房的需求将逐步回升至正轨,同时城市优质的配套资源将显得尤为重要,也为城市规划与管理带来新思路。

二、现在是不是购房的时机?

2003年非典期间,楼市波动并出现短暂下行,当时许多地方的房价都比较优惠,而且非典过后,中央为提振经济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家买房。2014年银行信贷收紧,楼市交易量快速下滑,陷入了僵局。为打破僵局,房企纷纷采取“以价换量”的行动来刺激市场成交量的提高。

一句话,是危机也是机会;此次受疫情影响,如果楼市政策松绑,你会上车吗?

三、疫情影响下,房价有可能会降吗?

2020年,全国房地产可能出现的区域分化会更明显,且由于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已经停滞了2、3个月,需要时间修复,总体上不会出现大跌的情况。

武汉由于是疫情的爆发地,创伤弥补期较长,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不是大降而是属于稳中有降的情况。毕竟武汉作为拥有1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他的交通、教育等等优势依旧明显,依旧具有吸引力。

有些地方的房价还有可能会上涨,这是因为经此一“疫”后,优势有所显现。比如浙江,疫情凸显出浙江的医疗水平高、城市治理管控表现优秀;比如深圳,研发生产了病毒检测试剂,助力全国疫情防控,充分展现了深圳优秀的生物技术能力和成果,展现了深圳的科技发展。

四、房地产后续趋势是什么呢?

一是政府将会优化部分区域调控政策,以达到稳定市场经济,提高市场信心的目的。

二是国民购房需求的释放。此次疫情,出行被限制,购房需求也被“延迟”,但随着疫情的结束,前期被抑制的需求会得以释放,逐步回升,市场呈先抑后扬的趋势。

三是房企预计会采取“以价换量”的举措。因疫情影响短期内销售受阻,在资金压力下,房企预计会采取一定的让利以增加客源。

四是新房实际供应量有所下降。因为停工或延迟开工的政策要求,不少项目的施工进程受阻,再加上资金压力问题,房企拿地的积极性也会有所下降,所以,房地产新地新房的供应规模有所下降。

成熟的人民带动成熟的市场。疫情检测的不仅仅是房价,更是每个人心中未来安全窝。对于疫情的管控表现体现着城市的治理水平、人民素质、医疗水平等等方面,不少的城市因为疫情管控表现突出而优势尽显,

也许经历此一“疫”后,很多人都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窝在哪里。


朱房传说


我只点一个致命的因果链:

第一、房地产商多是高负债经营。

第二、今年和明年大量房地产商会债务到期。

第三、相当一部分的借债是来自海外。

第四、全球股市已经集体大幅下跌。

第五、我国政府已明确态度,尽可能减少给房地产业的借贷。

第六、新冠疫情极大的消耗了很多小企业主的积蓄。

综合以上因素,今年和明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向,请自行判断。

P.S.被很多评论烦的不行,我破例多说几句:

人有做得到的事,也有做不到的事,如果连因果的产生顺序和逻辑也弄不明白,就请不要对自己的判断太有信心。

只要房价不再涨,那么即便晚买一两年,哪怕是在北上广,也不过是多付不超过二十万的房租而已,但在目前购买房子,则意味着很多家庭六个钱包+三十年贷款之下一生的付出。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一局是很多人输不起的,各有观点,我言尽于此。


上策论盘


这次疫情过后无论是房产还是其它行业对社会对经济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因为房价虚高这个靠债务堆起来的房价,应该回归他的理性,现在市场投资房子已经严重阻碍其他产业行业正常发展,无论做什么行业的都来投资房地产,无论什么人都在投资房子,其他产业做的一踏糊涂,什么做汽车的,做食物产业的,研究科学科技的,就连农民田也不想种了,田地荒的长草,都不务正业了,都想买房了赚差价。房价远远偏离了正常收入,导致矛盾关系产生,影响社会发展相当大。买不起房子的与有多套房子的租房子的型成新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所租房子的人一辈子为房东打工做牛当马。还有什么劳动所得何在。


世界走上千百回


新冠过后房价大涨,这个是每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梦想,也是手里有房人的梦想,但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错,疫情过后房价大涨只能是梦想,也只能出现在梦中。

有人以2003年的sars为标榜,认为疫情过后房价要疯涨一波,但请不要忘记,sars和这次的疫情不可相提并论,而且这两次疫情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所处的阶段是完全不全不同的。2003年正是房地产的上升初期,只要一点利好的政策跟进市场便会红红火火。而今天,是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稳定的开始,此时即使有一些利好政策出台,目的也只是为了稳定市场。

这次的新冠疫情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就等于关掉了自来水的水龙头,无论是买房的人还是看房的人,在这段时间都急剧萎缩。房子不是米也不是面,不是说饿了几天就必须要吃饭。

现在的买房者以改善或投资居多,疫情影响了经济,必然也就影响大家的口袋。口袋紧了,改善可能就要缓一缓,投资可能也会停一停,或者换一换。从这个角度来讲,疫情不是憋水,而是渗水。

从最近的房地产销售策略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开发企业对资金回流的迫切,有的楼盘3000元就可以定一套房,有的楼盘2000元就可以定一套房,而且基本都是无理由退房。不管这些是噱头还是真真正正的存在,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疫情过后房子能大涨,你觉得那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还至于如此吗?







陈大满满


参考非典,不降反涨


狂娃娃


疫情过后,房价不会降,反而会有一定涨。从长期来看,对于刚需者现在买房还算是最佳时间吧。

房子不是普通商品,如果是普通商品,价格早该就下跌了。房子的本质属于金融产品,用普通商品的眼光和思维分析不了未来房价走势。房价上涨不可怕,但如果房价大幅下跌,那这事就严重了。银行大部分抵押贷款都是不动产,房贷加在一起大约40多万亿元,一旦房价暴跌贬值,会引起大面积的违约破产,以及地方政府的信用也会被毁灭。所以,只有房价稳住不炒、地价稳定压倒一切,才能保障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稳定,免去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归根结底看房价走势的看几个关键因素,房价涨跌从长期来看人口,中期来看土地,短期来看金融。我个人认为,经济的发展不应该再过度依赖房地产,而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如果房价再度上涨,会伤害到实体经济、增加实体业的成本。同时也让年轻人失去了活力,尤其是80后、90后,忍受着高房价、高房租,背负着30年的房贷,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不敢消费、不敢离职、不敢结婚、不敢要孩子。高房价毁了年轻人的爱情和想象力,没有诗和远方,只有柴米油盐。

总结一下,房价不论上涨还是下跌,你需要考虑对你的影响和意义有多大。暴涨和暴跌的两种极端的可能性不大,微调是肯定的。短期刚刚开始复工,会有可能来一波小促销,买房一定要抓住机遇。


得到者说


这个就好比钱人家问你有钱吗!你说没有人家不信,说有钱可惜兜里少得可怜!

房价下降会有!下降多少才是我们关心得!当然也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降!也有例外!


利州美景888


有些吹的很大的气球会破,但有些韧性强,还能吹一会的气球,暂时是安全的,数据分析,房价还会涨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