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抑菌劑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抑菌劑。常用的有機抑菌劑有三氯均二苯脲、苯扎氯銨(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吡啶硫銅鋅等,其中多數有濃度限制,如苯扎氯銨的限用量為3%。無機抑菌劑有銀離子類抑菌劑、氧化鋅、氧化銅、磷酸二氫銨、碳酸鋰等,尤其是氧化鋅和鹼性的鋅鹽能夠與脂肪酸反應生成鹽,因此具有去除臭味的效果。季銨鹽類表面活性劑如鯨蠟基吡啶氯鹽、烷基三甲基氯化銨等,是較為常用的表面活性劑類抑菌劑,這類物質安全性較高,對皮膚刺激小,但是由於結構中含有氯離子,因此不可與含銀離子的組分混用。中藥抑菌劑也是近年來使用較為廣泛的抑菌劑,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丁香、廣木香、茶葉、藿香等。尤其是茶葉中的茶多酚和黃酮類物質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因此是植物提取物中最為常用的兩種類型。


配方組成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的配方除了抑菌劑、除臭劑外,還包含膠凝劑如硬脂酸鈉、單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醇、十六醇、氫化蓖麻油、月桂酰胺DEA、羥乙基纖維素等;保溼劑如丙二醇、甘油、山梨醇、1,3-丁二醇等;潤滑劑如肉豆蔻酸異丙酯、二甲基硅氧烷-聚醚等;以及螯合劑、中和劑、增溶劑、收斂劑、癒合劑、香精等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的配方組成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的劑型常見的有液狀、膏霜狀、氣霧型、粉狀等。

配方舉例

(1)抗菌除臭液


配方1:抗菌除臭液1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製備工藝:先將香精溶解於部分乙醇中,再將其餘組分混合攪拌均勻,然後將溶有香精的乙醇溶液添加於後者,攪拌均勻即可。

配方2:抗菌除臭液2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製備工藝:將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銨、六氯二羥基二苯甲烷溶於去離子水中,加入95%乙醇、甘油混合均勻,加入10%碳酸鈉、CMC,最後加入香精,混合均勻後過濾即得產品。

(2)抗菌除臭霜

配方3:抗菌除臭霜1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製備工藝:將六氯二苯酚基甲烷及油脂、蠟類物質在同一容器內熔化均勻,保持溫度在75℃,將氫氧化鉀、去離子水及甘油在另一容器內溶解並加熱至同一溫度,將水相加入油相中並不斷攪拌,直至溫度降至室溫,香精在45℃時加入,靜置過夜,在灌裝前再攪拌數分鐘。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配方4:抗菌除臭霜2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製備工藝:

①將16/18醇、礦物油、凡士林、純地蠟、羊毛脂、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成分混合加熱至80℃,得到油相;

②將甘油、硫酸鎂溶於去離子水中加熱至80℃,得到水相;

③攪拌下將水相加入油相,繼續攪拌待溫度降至50℃時緩緩加入氧化鋅和硬脂酸鋅,並緩慢冷至40℃,在攪拌下緩緩加入氫氧化鉀、苯酚磺酸鋁和香精,攪勻冷卻至室溫即可。


配方5:抗菌除臭粉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製備工藝:將香精與部分滑石粉混合均勻,然後將剩餘滑石粉與其他組分混合均勻,最後將所有物料混合均勻,研磨過篩,混勻即可。

(3)抗菌除臭氣霧劑

配方6:抗菌除臭氣霧劑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製備工藝:將所有組分混合均勻後,直接加入氣霧罐中,充裝拋射劑DME,即得產品。

(4)草藥型抗菌除臭劑 一些植物提取液也常用作除臭的活性物,如地衣、龍膽、山金車花、茶樹油、鼠尾草和百里香等提取物。草藥的有效成分可滲透至皮膚內,通過減少汗液分泌和抑制細菌的繁殖,達到爽身除臭的目的。含有草藥的祛臭化妝品不良反應,安全性高,不影響人體的功能代謝。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配方7:植物抗菌除臭劑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製備工藝:將甲基纖維素溶解於去離子水中,加熱至70℃,使其溶解完全,然後加入其他組分(香精、側柏葉萃取液除外),攪拌均勻後,加入香精、側柏葉萃取液,混合均勻後即得產品。

配方8:氣霧型植物抗菌除臭劑

抗菌除臭型化妝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