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若是不死,抗日戰爭用不了14年,專家:日本人也不敢開第一槍

日本雖然國土狹小、國民稀少,但其野心有目共睹。從最初的蠻夷之地發展為先進國家,一路的成長離不開中國的扶持,從封建時期,日本到中國就不斷地學習探索,在學有所成之後便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他們假借到中國“旅遊、經商、學習”為由留在中國,開始打探中國國情,甚至繪製了精確到街道的地圖,以便日軍制定最優的進攻路線。

他是日軍的“肉中刺”,他不死,日軍不安

在動盪不安、起義不斷的清末民初,日軍覺得時機成熟、便想趁火打劫,然而時勢造英雄,日本人低估了中國人的志氣。日軍在發動侵華戰爭前曾遇到了一個勁敵。

此人若是不死,抗日戰爭用不了14年,專家表示:日本人也不敢開第一槍,更不敢無端挑起事宜!說到這個人,我們先來說一下“918事變”,發生在1931年的“918事變”,是日本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他們自導自演了一出“炸燬南滿鐵路,栽贓中國軍隊”的一幕。日本之所以敢明目張膽地陷害中國,只因除去了一個“肉中刺”!

日本曾大動干戈地除掉了一個人,這個人是日軍的心頭大患,正是除掉了這個人後,日軍才毫無後顧之憂地開始了他們的侵華陰謀。這個人在東北位高權重,曾被稱為“東北王”,他就是張作霖。提到張作霖,很多人都會想到影視劇中:一言不合就咋咋呼呼、拿槍指人的張將軍,其實真正的張作霖城府極深、喜怒哀樂不言於表!

逆襲的英雄,高升的兵,張作霖讓日軍寢食難安,日軍讓張作霖魂飛魄散

不同於其他人的家境繼承,張作霖的東北地位可謂是在刀光劍影中打拼而來,名副其實的草根逆襲英雄。我們先來看一下的他的出身,張作霖出於1875年,生於小窪村的他和很多底層孩子一樣備受統治者的壓榨,雖然家境貧困,但張作霖自幼好學,在12歲時,跟著私塾先生前去學習,由於機智聰慧、習得了一些文化。

1888年,這一年是他命運的轉折點,也是他痛失父親的一年,他的父親被賭徒無辜殺害,正義無處伸張的他去找賭徒說理,因無形中誤殺了賭徒,為了活命開始了逃亡之旅。

14歲的他為了生計曾經學過獸醫、賣過包子、當過貨郎,底層的很多工作都有經歷,歷經了世間百態、看多了人間冷暖,有超乎常人的冷靜成熟。1894年,19歲的張作霖開始踏上戰場、施展抱負,事實證明。

張作霖是天生的軍人,他不僅在軍事方面有極高的天賦,在仕途上也頗有能力。自幼各種不公的經歷,極大地磨練了張作霖。他在仕途發展的風生水起、在軍事上做得如日中天,從1990年開始鎮壓義和團運動到1927年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在東北的勢力急速擴張,成為了萬人敬仰的“王”。

可以呼風喚雨、絕不出賣祖國,張作霖死得其所嗎?

雖然權傾東北,但張作霖始終心懷國家,未曾有過半分背叛國家之意。日軍在侵華戰爭之前曾想拉攏張作霖,一旦有了張作霖的支持,日軍得到東北就毫不費吹灰之力。

1927年,張作霖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北洋政權的實際統治者,統治期間,日軍多次與其重金談判,但均被張作霖拒絕。就是因為張作霖堅定的拒絕態度,引發了日軍的殺心,張作霖為了阻止日軍進攻,制定了科學有效的抵禦政策。

為了研製生產先進的武器,他和家人省吃儉用、購進先進的武器大量生產;招兵買馬、整頓軍紀、穩定軍心,東北幾乎是一個難以攻破、固如金湯的防守之地,日軍攻入東北幾乎是痴人說夢。所以日軍制定了詳細的暗殺計劃,1928年6月4日,便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張作霖因為傷重不救身亡。隨後不久,日軍便發動了侵華戰爭。

張作霖為人處事較為溫和,但在關鍵事件上從不退步,非常有原則,日軍對其又敬又怕,如果張作霖沒有死,他們也絕對不敢輕易打響第一槍挑起戰爭。除掉張作霖,便是進軍東北的最好辦法。

有人說:張作霖為一代梟雄,從一個流亡者成為東北的實際統治者,其能力可見不同一般,可惜他的大意了,不然可以為中國做更多的貢獻。也有人說:殺掉張作霖是日軍蓄謀已久的事情,防不勝防。民國時的愛國人士極多,但像張作霖這樣是非分明的大將卻極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