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一件明清、中古玉器是老還是不老?除了看神韻、看年代、看型、看工、看沁色、看包漿、看玉質,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看玉器表面的微痕了。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玉器表面的微痕指什麼?有的籠統的稱之為包漿,有的稱之為磨蝕痕跡,有的叫做使用痕跡,還有的叫做歲月痕跡等等。其實,就是一件玉器做成以後,在傳承過程中,在表面由物理反應、化學反應生成的細微痕跡。一般實用玉器的表面都會有程度不同的微痕存在。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玉器表面的微痕有哪些特點?一是縱橫交錯。它區別於打磨痕跡,不應是一個方向或成組的,沒有規律性;二是層層疊加。清代劃一道,民國又劃一道,文革再劃一道,改革開放後還劃一道,疊加在一起,不是在一個層面上的;三是分佈不均。一般講容易磨到的地方微痕重,不容易磨到的地方就顯輕,甚至沒有;四是和玉器的老化、風化作用於一起。有一種熟、瑩潤的感覺,越看越自然,越看越舒服。對於它的特點,每個人的體驗也許不盡相同,我概括的也不一定準,描述得也不一定很明白,要靠自已找對標本件去細細的體會。雖然現在新仿微痕的很多,但真正仿到位的很難。把這個感覺找到了,把它的特性把握住了,一定會少吃不少藥!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怎麼去看玉器表面的微痕呢?一是眼神好的可直接看;二是藉助放大鏡來看;三是拍成微距圖片在電腦上放大看。看的時候要注意變幻角度,要觀察細微的區別,還要注意結合其它方面綜合分析,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明清中古玉器表面微痕


玉器表面的微痕,一般相機不好照出效果來。我選了幾組圖片,力圖給愛好者、初學者提供一個參考。歡迎大家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