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高三學生的高考準備

2020年疫情背景下的高考之“變”

疫情下高三學生的高考準備

No.1

變化一:考綱取消,命題無範圍、更靈活

2019年末,考試中心宣佈。現有高考體系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不再修訂,參考2019年版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也不再製訂考試大綱。有人擔憂,“取消劃重點,整本書都成重點”

一、未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綱和說明

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廣東、河北、遼寧、江蘇、湖南、湖北、福建、重慶8省市的2020屆考生

1.高考大綱(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上述考綱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考命題的參考,也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0年參加高考的考生複習備考的參考。

其中,“文科考試大綱”含語文、漢語、數學(文)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試大綱”含語文、漢語、數學(理)英語、物理、化學、生物七科。

2.考試大綱的說明(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配套圖書。兩本考試說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考試中心試卷(全國卷)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兵團)使用,也可供自主命題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

3. 試題分析(2020年有重大修訂)

二、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考試說明

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第一版。英語考試說明供使用考試中心試卷、目前實施高考改革外語一年兩次考試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也可供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其他科未出考試說明。

比如,考查特殊地理條件與冰雪體育項目相結合,求解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運動週期,進行移動支付的樣本測量…這些2019年的高考題,讓“新高考”命題的趨勢逐漸明晰,也讓考生們“壓力倍增”

2020年1月9日,公佈《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繼去年提出“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查”後,首次明確“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應用性、創新性”

這次疫情,為備考方式的轉型了一個契機,複習的基本理念不變,但複習的方法必須轉變。近幾年,高考命題已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發生轉變。

高考題注重通過情境和情境活動來實現對知識運用的考查。這就要求,由粗放式教學為精準化指導,設置或運用真實情境,設計有效活動,在活動中綜合訓練考生能力。這既符合高考方向,又能提高備考效率。

No.2

變化二:考試時間延長,幅度難度陡增

除了取消考綱,2020年部分省市高考時間也有變化。北京、天津、海南和山東已經決定,2020年高考時間調整為4天!6月7日、8日考語、數、外;6月9日、10日考政、史、地、物、化、生。

對第三批進入新高考的8省市來說,今年是新高考前的最後一次“傳統高考”今年參考的考生確實面臨較大:如果不能升學而選擇復讀,需按各地規定完成與學業水平考試的銜接,再參加“新高考”復讀難度相對較大。學生和老師都要調整心態,適應形勢變化,把握好複習節奏。

No.3

變化三: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推出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了原來自主招生,推出了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No.4

變化四:藝術生、體育生考試錄取的變化

1.藝術生

3月12日教育部部署做好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會議明確,有關高校要結合不同專業人才選拔的特點,本著注重科學、嚴守公平、切實可行、保證安全的原則,科學制訂校考工作方案,穩妥組織實施,切實保證人才選拔質量。高校要科學研究論證後,要儘可能減少校考專業範圍。對於確須組織校考的專業,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勵高校採取考生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對於專業性強且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鼓勵先通過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對報名考生進行初選,在高考後再組織現場校考。有關高校要為農村和貧困地區等不具備條件的考生提供參加考試的兜底條件保障。具體方案由高校自主確定。所有藝術類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由高校根據考生藝術專業課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

2.體育生

3月16日體育總局科教司關於延遲2020年體育單招和高水平統考時間及有關事宜的公告,具體時間沒有確定。

2020年高考命題的基本六項要求


2020高考命題將繼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緊緊圍繞高考的核心功能,上好“立德樹人一堂課”做精“服務選才一把尺”樹好“引導教學一面旗”做到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優化高考選拔功能,強化能力立意與素養導向。

各學科命題都要體現十九大的新精神、新論述,體現高考的“加強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並堅持把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考查滲透到命題全過程,落實“重思維、重應用、重創新”的命題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試題”轉向“解決問題”

要求1:試題設計不超出《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要求。

要求2:

試題要求,必須科學規範,目標明確,在學術上沒有爭議。題目立意情境和設問應科學、可信、新穎、靈活,表達方式應合理、有效、準確、簡捷。

要求3:試題考查的學科核心內容和主幹知識應具有合理的覆蓋和比例,體現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要求4:試題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難易比例應配置合理。

要求5:選擇題的題幹應圍繞一箇中心,和選項的關係一致,干擾項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錯誤,各選項的結構和語言長度應大體一致,各題正確選項的分佈要基本均勻。

要求6:非選擇題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層次學科能力,答題量和思維量與賦分值應合理。

2020年高考命題的十項基本原則

一、方向明確,立意鮮明,情景新穎,貼近實際。

高考命題應體現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試題要用體現中國特色進入新時代後的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將考查內容進行包裝,堅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則。

二、考查基礎,變換情境,設問科學,注重創新。

高考試題具有“重基礎、重應用、重時事、活”的特點。每年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而且起伏不大,變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設問角度。同樣的考點知識,今年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這樣問,明年那樣問,標新而不立異,交叉而不偏離,年年創新,常考常新。

三、材料在外,答案在內,考查思維,體現能力。

高考命題不留教材版本痕跡,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書裡沒有的,但考點知識都是考綱要求內容。考生在考場上看題時間少,做題時間少,想題時間多,“想”就是思維,高考試題就是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程序和思維方法,進而體現考生的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

四、入易出難,路多口小,層層設卡,步步有難。

高考為了保證選拔功能,試題必須具有良好的區分度。較難的題目,考生一般入題較易,之後會發現解題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寬,但越走越窄,越來越難。試題層層設卡、環環相扣,每一問都要攔住一批考生,只有最優秀的才能走到底。

五、體現國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擊軟肋。

六、起點很高,高屋建瓴,落點較低,迴歸考綱。

比如政治有些問題好像提給總經理、董事長,甚至是縣長、市長的。理綜試題有的是尖端科研課題、甚至是獲諾貝爾獎的問題內容,起點很高,但答案不會超越考綱要求,落點很低。

七、重點必考,主幹多考,次點輪考, 補點選考。

重點知識重點考,重點知識年年考,非重點知識輪流考。高考命題首先設定考查的重點內容和層次要求,使支撐學科的主幹知識保持較高的考查頻率,新考綱補充的考點要選擇性的考,以此為基調展開考查網絡,拓寬考查空間。

八、共性好考,個性難考,試題開放,探究創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與個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較容易,個性考查難度較大,因此高考試題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擴大開放性,體現創新性,從獨特的角度對學科知識進行多方位、深層次的考查,體現考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意識,鼓勵有獨特見解、有思想水平、有創新精神的答案。

九、掌握理論,學以致用,學科價值,重在應用。

只有理論實際,才能學有所用,高考試題的學科價值在於考查知識的“應用性”用知識解決問題,正是命題的目的所在。人文學科要與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熱點問題相結合,自然學科要緊密生產生活實際和科學技術發展,使本學科試題更加具有實際性、應用性和學科性。

十、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見大,思維穿透。

試題往往從比較小的一點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擾,小中見大,透過表面現象,從本質上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實際上是對思維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試卷中除了基礎題以外,其餘的都需要較大的思維量去穿透表面,觸及本質。

新高考不是要來而是已來,瞭解它、適應它,是不論疫情輕重都要做的事情。胡向東最後提醒考生,停課不停學、課堂改線上是全國範圍內統一實施的,考生參加高考競爭的激烈程度,並未發生根本改變。懷有平常心,強化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在競爭中發揮應有水平。


No.1

變化一:考綱取消,命題無範圍、更靈活

2019年末,考試中心宣佈。現有高考體系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不再修訂,參考2019年版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也不再製訂考試大綱。有人擔憂,“取消劃重點,整本書都成重點”

一、未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綱和說明

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廣東、河北、遼寧、江蘇、湖南、湖北、福建、重慶8省市的2020屆考生

1.高考大綱(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上述考綱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考命題的參考,也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0年參加高考的考生複習備考的參考。

其中,“文科考試大綱”含語文、漢語、數學(文)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試大綱”含語文、漢語、數學(理)英語、物理、化學、生物七科。

2.考試大綱的說明(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配套圖書。兩本考試說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考試中心試卷(全國卷)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兵團)使用,也可供自主命題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

3. 試題分析(2020年有重大修訂)

二、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考試說明

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第一版。英語考試說明供使用考試中心試卷、目前實施高考改革外語一年兩次考試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也可供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其他科未出考試說明。

比如,考查特殊地理條件與冰雪體育項目相結合,求解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運動週期,進行移動支付的樣本測量…這些2019年的高考題,讓“新高考”命題的趨勢逐漸明晰,也讓考生們“壓力倍增”

2020年1月9日,公佈《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繼去年提出“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查”後,首次明確“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應用性、創新性”

這次疫情,為備考方式的轉型了一個契機,複習的基本理念不變,但複習的方法必須轉變。近幾年,高考命題已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發生轉變。

高考題注重通過情境和情境活動來實現對知識運用的考查。這就要求,由粗放式教學為精準化指導,設置或運用真實情境,設計有效活動,在活動中綜合訓練考生能力。這既符合高考方向,又能提高備考效率。

No.2

變化二:考試時間延長,幅度難度陡增

除了取消考綱,2020年部分省市高考時間也有變化。北京、天津、海南和山東已經決定,2020年高考時間調整為4天!6月7日、8日考語、數、外;6月9日、10日考政、史、地、物、化、生。

對第三批進入新高考的8省市來說,今年是新高考前的最後一次“傳統高考”今年參考的考生確實面臨較大:如果不能升學而選擇復讀,需按各地規定完成與學業水平考試的銜接,再參加“新高考”復讀難度相對較大。學生和老師都要調整心態,適應形勢變化,把握好複習節奏。

No.3

變化三: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推出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了原來自主招生,推出了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No.4

變化四:藝術生、體育生考試錄取的變化

1.藝術生

3月12日教育部部署做好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會議明確,有關高校要結合不同專業人才選拔的特點,本著注重科學、嚴守公平、切實可行、保證安全的原則,科學制訂校考工作方案,穩妥組織實施,切實保證人才選拔質量。高校要科學研究論證後,要儘可能減少校考專業範圍。對於確須組織校考的專業,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勵高校採取考生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對於專業性強且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鼓勵先通過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對報名考生進行初選,在高考後再組織現場校考。有關高校要為農村和貧困地區等不具備條件的考生提供參加考試的兜底條件保障。具體方案由高校自主確定。所有藝術類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由高校根據考生藝術專業課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

2.體育生

3月16日體育總局科教司關於延遲2020年體育單招和高水平統考時間及有關事宜的公告,具體時間沒有確定。

2020年高考命題的基本六項要求


2020高考命題將繼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緊緊圍繞高考的核心功能,上好“立德樹人一堂課”做精“服務選才一把尺”樹好“引導教學一面旗”做到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優化高考選拔功能,強化能力立意與素養導向。

各學科命題都要體現十九大的新精神、新論述,體現高考的“加強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並堅持把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考查滲透到命題全過程,落實“重思維、重應用、重創新”的命題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試題”轉向“解決問題”

要求1:試題設計不超出《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要求。

要求2:

試題要求,必須科學規範,目標明確,在學術上沒有爭議。題目立意情境和設問應科學、可信、新穎、靈活,表達方式應合理、有效、準確、簡捷。

要求3:試題考查的學科核心內容和主幹知識應具有合理的覆蓋和比例,體現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要求4:試題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難易比例應配置合理。

要求5:選擇題的題幹應圍繞一箇中心,和選項的關係一致,干擾項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錯誤,各選項的結構和語言長度應大體一致,各題正確選項的分佈要基本均勻。

要求6:非選擇題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層次學科能力,答題量和思維量與賦分值應合理。

2020年高考命題的十項基本原則

一、方向明確,立意鮮明,情景新穎,貼近實際。

高考命題應體現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試題要用體現中國特色進入新時代後的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將考查內容進行包裝,堅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則。

二、考查基礎,變換情境,設問科學,注重創新。

高考試題具有“重基礎、重應用、重時事、活”的特點。每年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而且起伏不大,變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設問角度。同樣的考點知識,今年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這樣問,明年那樣問,標新而不立異,交叉而不偏離,年年創新,常考常新。

三、材料在外,答案在內,考查思維,體現能力。

高考命題不留教材版本痕跡,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書裡沒有的,但考點知識都是考綱要求內容。考生在考場上看題時間少,做題時間少,想題時間多,“想”就是思維,高考試題就是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程序和思維方法,進而體現考生的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

四、入易出難,路多口小,層層設卡,步步有難。

高考為了保證選拔功能,試題必須具有良好的區分度。較難的題目,考生一般入題較易,之後會發現解題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寬,但越走越窄,越來越難。試題層層設卡、環環相扣,每一問都要攔住一批考生,只有最優秀的才能走到底。

五、體現國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擊軟肋。

六、起點很高,高屋建瓴,落點較低,迴歸考綱。

比如政治有些問題好像提給總經理、董事長,甚至是縣長、市長的。理綜試題有的是尖端科研課題、甚至是獲諾貝爾獎的問題內容,起點很高,但答案不會超越考綱要求,落點很低。

七、重點必考,主幹多考,次點輪考, 補點選考。

重點知識重點考,重點知識年年考,非重點知識輪流考。高考命題首先設定考查的重點內容和層次要求,使支撐學科的主幹知識保持較高的考查頻率,新考綱補充的考點要選擇性的考,以此為基調展開考查網絡,拓寬考查空間。

八、共性好考,個性難考,試題開放,探究創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與個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較容易,個性考查難度較大,因此高考試題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擴大開放性,體現創新性,從獨特的角度對學科知識進行多方位、深層次的考查,體現考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意識,鼓勵有獨特見解、有思想水平、有創新精神的答案。

九、掌握理論,學以致用,學科價值,重在應用。

只有理論實際,才能學有所用,高考試題的學科價值在於考查知識的“應用性”用知識解決問題,正是命題的目的所在。人文學科要與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熱點問題相結合,自然學科要緊密生產生活實際和科學技術發展,使本學科試題更加具有實際性、應用性和學科性。

十、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見大,思維穿透。

試題往往從比較小的一點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擾,小中見大,透過表面現象,從本質上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實際上是對思維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試卷中除了基礎題以外,其餘的都需要較大的思維量去穿透表面,觸及本質。

新高考不是要來而是已來,瞭解它、適應它,是不論疫情輕重都要做的事情。胡向東最後提醒考生,停課不停學、課堂改線上是全國範圍內統一實施的,考生參加高考競爭的激烈程度,並未發生根本改變。懷有平常心,強化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在競爭中發揮應有水平。


No.1

變化一:考綱取消,命題無範圍、更靈活

2019年末,考試中心宣佈。現有高考體系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不再修訂,參考2019年版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也不再製訂考試大綱。有人擔憂,“取消劃重點,整本書都成重點”

一、未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綱和說明

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廣東、河北、遼寧、江蘇、湖南、湖北、福建、重慶8省市的2020屆考生

1.高考大綱(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上述考綱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考命題的參考,也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20年參加高考的考生複習備考的參考。

其中,“文科考試大綱”含語文、漢語、數學(文)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試大綱”含語文、漢語、數學(理)英語、物理、化學、生物七科。

2.考試大綱的說明(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配套圖書。兩本考試說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考試中心試卷(全國卷)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兵團)使用,也可供自主命題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

3. 試題分析(2020年有重大修訂)

二、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考試說明

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試用第一版。英語考試說明供使用考試中心試卷、目前實施高考改革外語一年兩次考試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使用,也可供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其他科未出考試說明。

比如,考查特殊地理條件與冰雪體育項目相結合,求解嫦娥四號探測器的運動週期,進行移動支付的樣本測量…這些2019年的高考題,讓“新高考”命題的趨勢逐漸明晰,也讓考生們“壓力倍增”

2020年1月9日,公佈《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繼去年提出“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查”後,首次明確“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應用性、創新性”

這次疫情,為備考方式的轉型了一個契機,複習的基本理念不變,但複習的方法必須轉變。近幾年,高考命題已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發生轉變。

高考題注重通過情境和情境活動來實現對知識運用的考查。這就要求,由粗放式教學為精準化指導,設置或運用真實情境,設計有效活動,在活動中綜合訓練考生能力。這既符合高考方向,又能提高備考效率。

No.2

變化二:考試時間延長,幅度難度陡增

除了取消考綱,2020年部分省市高考時間也有變化。北京、天津、海南和山東已經決定,2020年高考時間調整為4天!6月7日、8日考語、數、外;6月9日、10日考政、史、地、物、化、生。

對第三批進入新高考的8省市來說,今年是新高考前的最後一次“傳統高考”今年參考的考生確實面臨較大:如果不能升學而選擇復讀,需按各地規定完成與學業水平考試的銜接,再參加“新高考”復讀難度相對較大。學生和老師都要調整心態,適應形勢變化,把握好複習節奏。

No.3

變化三: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推出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了原來自主招生,推出了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No.4

變化四:藝術生、體育生考試錄取的變化

1.藝術生

3月12日教育部部署做好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會議明確,有關高校要結合不同專業人才選拔的特點,本著注重科學、嚴守公平、切實可行、保證安全的原則,科學制訂校考工作方案,穩妥組織實施,切實保證人才選拔質量。高校要科學研究論證後,要儘可能減少校考專業範圍。對於確須組織校考的專業,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勵高校採取考生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對於專業性強且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鼓勵先通過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面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對報名考生進行初選,在高考後再組織現場校考。有關高校要為農村和貧困地區等不具備條件的考生提供參加考試的兜底條件保障。具體方案由高校自主確定。所有藝術類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由高校根據考生藝術專業課成績和高考文化課成績,擇優錄取。

2.體育生

3月16日體育總局科教司關於延遲2020年體育單招和高水平統考時間及有關事宜的公告,具體時間沒有確定。

2020年高考命題的基本六項要求


2020高考命題將繼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緊緊圍繞高考的核心功能,上好“立德樹人一堂課”做精“服務選才一把尺”樹好“引導教學一面旗”做到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優化高考選拔功能,強化能力立意與素養導向。

各學科命題都要體現十九大的新精神、新論述,體現高考的“加強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並堅持把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考查滲透到命題全過程,落實“重思維、重應用、重創新”的命題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試題”轉向“解決問題”

要求1:試題設計不超出《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要求。

要求2:

試題要求,必須科學規範,目標明確,在學術上沒有爭議。題目立意情境和設問應科學、可信、新穎、靈活,表達方式應合理、有效、準確、簡捷。

要求3:試題考查的學科核心內容和主幹知識應具有合理的覆蓋和比例,體現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要求4:試題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難易比例應配置合理。

要求5:選擇題的題幹應圍繞一箇中心,和選項的關係一致,干擾項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錯誤,各選項的結構和語言長度應大體一致,各題正確選項的分佈要基本均勻。

要求6:非選擇題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層次學科能力,答題量和思維量與賦分值應合理。

2020年高考命題的十項基本原則

一、方向明確,立意鮮明,情景新穎,貼近實際。

高考命題應體現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試題要用體現中國特色進入新時代後的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將考查內容進行包裝,堅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則。

二、考查基礎,變換情境,設問科學,注重創新。

高考試題具有“重基礎、重應用、重時事、活”的特點。每年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而且起伏不大,變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設問角度。同樣的考點知識,今年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這樣問,明年那樣問,標新而不立異,交叉而不偏離,年年創新,常考常新。

三、材料在外,答案在內,考查思維,體現能力。

高考命題不留教材版本痕跡,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書裡沒有的,但考點知識都是考綱要求內容。考生在考場上看題時間少,做題時間少,想題時間多,“想”就是思維,高考試題就是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程序和思維方法,進而體現考生的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

四、入易出難,路多口小,層層設卡,步步有難。

高考為了保證選拔功能,試題必須具有良好的區分度。較難的題目,考生一般入題較易,之後會發現解題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寬,但越走越窄,越來越難。試題層層設卡、環環相扣,每一問都要攔住一批考生,只有最優秀的才能走到底。

五、體現國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擊軟肋。

六、起點很高,高屋建瓴,落點較低,迴歸考綱。

比如政治有些問題好像提給總經理、董事長,甚至是縣長、市長的。理綜試題有的是尖端科研課題、甚至是獲諾貝爾獎的問題內容,起點很高,但答案不會超越考綱要求,落點很低。

七、重點必考,主幹多考,次點輪考, 補點選考。

重點知識重點考,重點知識年年考,非重點知識輪流考。高考命題首先設定考查的重點內容和層次要求,使支撐學科的主幹知識保持較高的考查頻率,新考綱補充的考點要選擇性的考,以此為基調展開考查網絡,拓寬考查空間。

八、共性好考,個性難考,試題開放,探究創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與個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較容易,個性考查難度較大,因此高考試題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擴大開放性,體現創新性,從獨特的角度對學科知識進行多方位、深層次的考查,體現考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意識,鼓勵有獨特見解、有思想水平、有創新精神的答案。

九、掌握理論,學以致用,學科價值,重在應用。

只有理論實際,才能學有所用,高考試題的學科價值在於考查知識的“應用性”用知識解決問題,正是命題的目的所在。人文學科要與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熱點問題相結合,自然學科要緊密生產生活實際和科學技術發展,使本學科試題更加具有實際性、應用性和學科性。

十、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見大,思維穿透。

試題往往從比較小的一點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擾,小中見大,透過表面現象,從本質上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實際上是對思維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試卷中除了基礎題以外,其餘的都需要較大的思維量去穿透表面,觸及本質。

新高考不是要來而是已來,瞭解它、適應它,是不論疫情輕重都要做的事情。胡向東最後提醒考生,停課不停學、課堂改線上是全國範圍內統一實施的,考生參加高考競爭的激烈程度,並未發生根本改變。懷有平常心,強化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在競爭中發揮應有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