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堅持“雙優先”穩就業防返貧 全力做大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蓄水池”

舞陽堅持“雙優先”穩就業防返貧 全力做大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蓄水池”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趙明奇

3月23日上午,位於舞陽縣保和鄉上澧村的漯河市裕華隆電聲器材有限公司機聲隆隆,幾十名工人戴著口罩正忙著生產適用於音箱、喇叭等各種揚聲器的盲圈。“疫情開始後,我總擔心今年收入受影響;廠子一復工,這心裡就踏實了。”在此上班的上澧村貧困戶司雪花說。

“多虧鎮裡送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我們一個月前就開始復工,現在復工人數52人,其中貧困戶9人,產能達到去年同期六成。”裕華隆電聲器材負責人周餘飛說。

“老百姓在家門口上班比較自由,能顧得農活和家中老小,人均年收入大約2萬元。”保和鄉紀委書記王海方說。

扶貧就業車間直接影響著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的收入。為此,今年以來,舞陽縣在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持優先組織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優先安排扶貧企業復工復產的“雙優先”戰略,通過開通綠色運輸通道、“點對點”組織勞動力有序返崗以及出臺各項就業、扶貧補貼政策等措施,助力扶貧企業摁下復工“快進鍵”。

位於舞陽縣九街鎮的漯河市樂航箱包製品有限公司也在一個月前就復工復產。“鎮裡不僅給我們協調口罩、消毒液,還組織鄉村幹部入戶發動群眾到公司上班,給我們解決了復工難題。”公司負責人蔡朝陽說。

九街鎮黨委書記許忠克介紹,今年2月份,鎮裡專門出臺規定,貧困戶到扶貧基地就業,每人每月鎮裡補助100元;加工廠每吸納一個貧困戶務工,鎮裡每月獎勵50元。目前,全鎮已復工加工企業37家,佔比83%,1100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產業園區也是就業增收地。在位於文峰鄉大漢李村的華寶百菌園,附近村的五六十名農民每天上午都來採摘香菇。“公司2月13日就陸續復工了。”華寶百菌園總經理助理尚中偉說,園區主要採取返租、承包經營、返租+務工以及單純務工四種模式帶貧,僅務工一項,村民們每天收入就有50-70元。

舞陽縣是全省首個脫貧退出的省定貧困縣。為切實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引導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舞陽縣近期專門出臺《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務工獎補實施辦法》,對縣內外穩定轉移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按照年務工收入5%的比例給予務工獎補,最高補助金可達1500元/年。同時,出臺《扶持特色扶貧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對參與產業發展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帶貧效果明顯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貧產業園區進行資金獎補。例如,對貧困戶新建或租賃蔬菜大棚的,給予每座大棚1000元或500元補助;對貧困戶發展露地蔬菜瓜果、優質花生的,每畝分別給予300元、200元補助;對扶貧產業園區內新流轉連片土地用於建設大棚的,每畝獎補300元,等等。

目前,舞陽縣16個扶貧創業就業基地、5個扶貧車間、6大產業園區已於3月初全部復工復產;全縣建檔立卡系統中疫情前務工13703人,已復工13374人,復工率97.6%。

“脫貧摘帽之後,我們堅持減貧防貧兩手抓,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優先把就業‘飯碗’端給貧困戶和脫貧戶,千方百計穩定脫貧人口收入,最大限度降低返貧風險,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漯河市委常委、舞陽縣委書記李亦博說,除了優先保障扶貧車間和園區復工外,今年縣裡還整合資金4400多萬元,計劃新建和提升12個扶貧產業園區,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帶動7000多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縣67個重點扶貧項目也已開工64個,開工率95.5%,其他3個正在掛網指標,將於近期全部開工,以全力做大群眾就業增收“蓄水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