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史学达人


曹操是我最喜欢的古代历史人物,因为在他眼里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输赢,他是一个和我们一般的真实的人,他会哭,他也会笑当然都是有目的。而哭蒙恬就是著名场景之一。这句话来自于曹操的《述志令》当时曹操五十六岁。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但是孙权、刘备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

原句是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蒙恬之死大家都很了解,这里不多说,蒙家从其祖父开始就帮助秦国建功立业,祖父已经成为秦国中要的臣子,而蒙恬的父亲帮助王翦攻打楚国也是位极人臣。到了蒙恬这一代,蒙恬统领蒙家军三十万,将匈奴打跑,修建长城,修建秦国的高速公路,直道。深受秦始皇喜爱,其弟弟蒙毅更是出任上卿主内政,蒙家成为秦国机器最为锋利的武器,在支撑着这个帝国。然而蒙恬却是公子扶苏的老师,这就意味这蒙家是彻底 的扶苏党,而且蒙恬曾想要处死赵高,这是一场小人和君子的战争,君子往往很难获胜,除非李斯这样的腹黑男能站在蒙恬或者扶苏这里,可惜李斯是法家学派,并且制定了秦朝早期的大部分国策,然而扶苏并不喜欢,有因就有果,除了秦始皇谁都不认为秦始皇能一直活着。蒙恬有三十万大军为何不造反?秦国暗战商君变法已经许久,秦国的厉法已经深入人心,蒙恬不自杀?那就是抗旨,抗旨意味着他家三代名声毁于他手,所以他宁愿蒙冤自杀。

蒙恬输就输在他有实力却没有野心,如果有当知道权利就是双刃剑你站的越高就越危险。而秦始皇的健康尤为重要,秦国没有指派继承人,就是最大的危机。

为何曹操会对这件事十分触动?

使用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修辞手法,骂人会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名来辱骂敌人,夸人也愿意用名人来夸赞别人,许褚的古之恶来,恶来就是用的古人,说许褚战力惊人。而此时曹操正遭受很大的名誉危机,曹操是汉臣还是汉贼,曹操不在乎,但是曹操在乎的是天下的人心,如果天下都认为他曹操是汉贼,那么日后统一天下名不正,言不顺。天子也就失去作用,他需要为自己的名声正明,和现在一样,如今洗白一个人需要,一部十分错的作品和良好的人设重建,而曹操没有媒体帮助出作品所以只有自己创作,这也是《述志令》的诞生。作用就是洗白自己。我读蒙恬的话我哭,为何哭我感同深受啊,我也被冤枉啊,我们家算上我祖父,父亲,我,我儿子也是四世三公,和蒙恬家多像,我们家也是为汉室有贡献的,可我也被冤枉。你们能懂我的内心吗。

当然这些文章都是给年轻人看的懂得自然懂。曹操内心汉室已经是摆设,工具而已。


阐释君


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话,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那么是哪两句话呢?

话说是胡亥当了皇帝后,有人在胡亥面前说蒙恬被秦始皇宠信的时候,曾经在秦始皇面前说过胡亥的坏话。胡亥就怒了,赐死蒙恬。

使者到了蒙恬跟前,蒙恬面对这个局面肯定是心情复杂,说了这两句话: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大概意思是,我的祖父那辈开始,三代以来都深得秦国君主的信任与重用;现在我也拥有三十万兵权,实力足以反抗,但我知道自己必定会死的情况下还是坚守了道义,不做谋反的事情,是不敢忘记祖辈们的教诲以及秦始皇的恩情。

蒙恬说这番话可谓是特骨铮铮,把臣子的忠诚与舍生取义表达得感人肺腑。

蒙恬是何许人也?

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将领,出生名将世家。

他攻破齐国,抗击匈奴,收复今内蒙古一带,还带兵修复万里长城等,为促进北方人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与重用。

他曾镇守边疆十几年,威震匈奴,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

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到头来却被赐死,留下两句表明心志的话。

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蒙恬的这两句话被广为流传。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也珍爱这两句话。因为它说的境况与曹操的经历颇为相似。

曹操自其祖父那一辈开始,到自己的孩子们在朝任职,其家族已是四代被朝廷重用,比蒙恬的三代还多了一代。

晚年的曹操回顾自己的大半生,除了追忆往年岁月,还有想表明没有自立门户的意思。

与蒙恬一样是需要明志,但是世人对蒙恬的评价是忠诚,对自己的评价则是偏向贬义。

所以,曹操读到蒙恬的那两句话会痛哭,既有同病相怜的原因,又有对自己的委屈。


欢迎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陈述影录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靠谱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看看,蒙恬究竟说了些啥?《史记》的蒙恬列传的部分是这么说的: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緥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於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於楚。成王观於记府,得周公旦沈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身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於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於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於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这段话笔者作为一个现代人,读这段话的时候,也是心有戚戚焉,这段话里面有蒙恬对君王的忠,对祖先的孝,对孽臣的恨且无奈,对国家前途的悲,对心中所坚持的义!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风光一时无两!但是在蒙恬说的这段话中,有一段说的是周朝时代的周公旦,周公旦在周成王在位时期,取得了很多功劳,有奸臣向周成王献谗言,说是周公旦想造反。周公旦畏惧谗言逃亡楚国,周成王去到周公旦的府邸,发现周公旦的祷告书:周成王流着眼泪说:谁说周公旦想要造反了,于是杀了那个进谗的人。

这又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更能共情曹操的心理: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曹操和蒙恬一样,身居高位,高处不胜寒,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曹操看到蒙恬的这段话会有强烈的共鸣!


蛋哥侃历史


曹操,世之奸雄,意志何等坚定,性格何等狠辣,420多年前蒙恬留下的两句话,真能让曹操看一次哭一次吗?这似乎令人很难理解。

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不敢妄下决断,如果“读一次哭一次”这句话是出自曹操之口,大家又会怎么想呢?

《让县自明本志令》记载:孤每读此二人(乐毅、蒙恬)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是一章记录曹操对外表面自己思想观点和经历感悟的自传性历史文献,文中详尽阐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平生志向和心迹。而从本文曹操“怆然流涕”的话语中,则不难看出曹操的性格中也有着非常感性的一面。

那么,蒙恬当初究竟说过什么话?

《史记·蒙恬》中记载: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那么,蒙恬为何会讲出这么一句话呢?

战国时期间,蒙恬的祖父蒙骜便在秦昭王摩下担任大将,曾领军攻打韩、赵两国,因功官至“上卿”;父亲蒙武继承祖父遗志依旧效命秦国,与大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因功官至“秦内史”(秦朝京城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蒙恬从小深受祖父、父亲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蒙恬在攻打齐国的战争中,因攻破齐国被拜为内史(父亲曾经的官职),其弟蒙毅被拜上卿(祖父曾经的官职)。后来,蒙恬奉秦始皇之命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拓地数千里,收复河套、榆中、阴山等地的大片领土,设三十四县,进行管理。十多年来,威震匈奴,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

可以说,蒙氏三代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如此忠君为国的蒙氏三代,却因蒙毅在严格执法过程处理过赵高,竟被赵高这个小人记恨在心。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赵高、李斯二人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次子胡亥即位。同年,赵高诬告蒙毅数条大罪,并教唆秦二世治其罪。这时,子婴出面进行劝谏,但是秦二世不为所动,最终将蒙毅处死。接着,侍臣手执谕旨对蒙恬道:“你的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

因此,蒙恬悲伤感叹之下才说出了上面的哪句话。意思是说,我蒙氏三代为了秦国累积大功,多树威信,如今我又手握30多万大军,倘若想要叛乱,谁人可挡。但是,我不敢辱没祖宗的教诲,不敢忘怀先主的恩宠。话毕,蒙自又感叹一声:“我本就该死,从临洮到辽东,修筑长城,挖掘壕沟1万多里,岂能没有截断地脉之处?这就是我的罪过啊!”音落,一口吞下毒酒而亡。

那么,曹操为何会被蒙恬所讲感动到“怆然流涕”呢?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平定北方后,欲图谋统一天下大业,但是这个时候的孙权、刘备两大势力却到处散播他“欲废汉自立”、“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对他进行攻讦诋毁。同时,也为消除朝野谤议流言。因此,他写下了《述志令》一文,并借用蒙恬、乐毅故事表明自己忠心辅汉的心迹。

此外,文中也表明:为避免自身遭到谋害、国家发生动乱、危及子孙,迫不得已之下,他是不会贪图这些虚名而放弃兵权的,就算背负骂名。

至于,他是否真如文中所讲,会读一次哭一次,还是因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而“怆然流涕”,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正所谓“板荡知忠臣,疾风知劲草”,关键时候谁忠谁奸,自然一目了然,而蒙恬就是这样一个明知有叛乱之能,却无反叛之心的忠臣,其节操又岂能不令世人感动落泪呢?


祥子谈历史


蒙恬死前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蒙恬罪当万死,从临洮至辽东修了万里长城,不可避免地破坏了风水,这是蒙恬的大罪。这段话不足以使曹阿瞒大哭,但足可以使曹操引蒙恬为知音:因为曹操曾亲率大军穿越沙漠北击乌桓,威振匈奴!此战后北方的蛮族皆不敢南下牧马,魏、蜀、吴三国可安心内斗而无外患之忧。

真正使曹孟德大哭不止,悲伤不能自已的是蒙恬的这一段话: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这段话中蒙恬说他拥兵三十万,有反叛秦朝的资本与实力,但是他考虑到蒙氏家族三代有功于秦,秦王室待蒙氏极厚,特别是秦始皇视蒙恬为兄弟,选定为托孤之臣。故蒙恬宁愿死也不愿意背叛秦朝,也不愿意辜负秦始皇。

曹操本为热血青年,一心匡扶汉室,少年之时就谋刺于汉贼董卓,失败后又纠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曹操的内心里,他不想做大魏皇帝,他想做的是大汉丞相,想在青史上留下汉朝忠臣的名号。乃何时局混乱,群雄割据一方,不以雷霆手段,不独撑大权则无法平定各路诸侯,则大汉不能复兴。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朝野,以国家公器为重,不以天子权威为重。天下群雄为了自己割剧一方,故称曹操为汉贼,纷纷自立,曹操心里苦,莫有人之!

曹操心怀天下,欲平定各方诸侯后还政汉室,但是汉献帝急于收回权力,以汉献帝的能力必然无法平定天下,天下仍会是四分五裂战乱不休,故曹操始终没有还政于汉献帝。于是汉献帝通过衣带诏号令忠义之士诛杀曹操,先后有董承、于吉、马超、伏寿、刘备等人封诏诛杀曹操。当然曹操命大,手段也狠,想杀他的人除了刘备外,其它的人都被他给杀了。

蒙恬在上书胡亥的表中写道: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緥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於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在这里蒙恬将自己比作周公旦,希望继续为胡亥效力,以保大秦江山。曹操亦将自己比如周公旦,他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旦是西周王朝的重要人物,周武王死后由周公旦摄政辅助年幼的周成王,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而周成王的叔父,被封为周公,故世人谓之周公旦。姬旦代王行政,平定了管蔡之乱,制定礼治稳定了西周江山,但是权势太大,大臣们都说周公旦会谋反。后来周成王猜忌周公旦,意图杀害他,于是周公旦逃到楚国。周成王将周公旦的留给他的遗书拿出来后,才发现周公旦是忠臣,是真心辅助他,于是封周公旦于鲁国。

曹操与蒙恬都曾击败过外族,但都因功高震主而被猜忌,被大臣们说成是反贼,蒙恬以死明志,曹操忍辱负重。天下万民皆曰曹操为国贼,纷纷欲杀之而后快,但是没有曹操,可能北方大地仍然诸侯割据,战乱不断,不知多少民众会死于战乱。因此曹操引蒙恬为知音,以周公旦自比,他忍辱负重就为平定汉家天下,知音少弦断谁人听,故曹操每次读《蒙恬列传》皆会大哭不止。在曹操心中,他希望自己死后墓碑上写着“汉故丞相曹操之墓”而不是“魏太祖武皇帝之陵”!


大秦铁鹰剑士


蒙恬临死前的一番言语,确实是感人至深的,而且曹操每读到一次,蒙恬临死前说的话,他就会流一次泪。

那么,蒙恬临死前说的到底是什么话呢?

我们翻阅《史记》来看一下。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大致的意识就是说,他蒙恬虽然身在牢狱之中。但是,他们家有三代人为秦国效力,而且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家的影响力一直都在,尽管他身在牢狱之中,只要他发号施令,那些他手下的三十万士兵肯定是会听他的话的。

想要杀死你们这些人,还是轻而易举的。即便蒙恬自立当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他不想这样做,之所以不想这样做,就是怕辱没了先祖的名声。

最后,蒙恬在能造反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了。

正是这个情节,让曹操深有感触,他被蒙恬高尚无私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要知道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起家的。

要是他换成蒙恬的话,早就操刀子给赵高还有胡亥拼命了。

但是,蒙恬却没有这样做。

这说明蒙恬一直都是一个忠臣,作为臣子能够接受为主效忠,而主动选择去死亡,这个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呢?

所以,曹操为蒙恬当时的举动所感动,他们佩服蒙恬是堂堂正正的一个汉子。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清楚当时蒙恬为什么要自杀,又要说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话,我们在这里补充一下。

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联合秦二世和李斯篡改了遗照。他们想要让秦二世胡亥当皇帝,除去公子扶苏。

但是,这件事他们还不能让别人知道,因为他们手里没有兵权。当时的兵权都在大将军蒙恬的手里。

蒙恬和公子扶苏正带着三十万人,在北方修筑长城呢。

对于赵高、二世和李斯来说,他们要想光明正大的当上皇帝,就必须要把公子扶苏给杀了。

但是,公子扶苏和蒙恬的关系很好,若是杀了扶苏,蒙恬肯定也必须要除去。否则,他若是给扶苏报仇,那他们还是有性命之忧。

就这样李斯写了一份矫诏,让扶苏自杀。扶苏接到这个诏书,想也没有想就拔刀抹脖子了。

当时蒙恬还劝他,让他把事情搞明白再死,但是扶苏不听,他就相信这是秦始皇的命令,所以,他还是自杀了。

扶苏一死,他们也就把蒙恬给控制住抓进了牢狱当中。

这时候赵高要求二世杀了蒙恬和蒙毅,蒙毅是蒙恬的弟弟。赵高和蒙毅有矛盾,正好赵高想要借着除去蒙毅的机会,把蒙恬也给杀了。

最后二世同意了赵高的请求,他们把蒙毅给杀了。杀了蒙毅之后,他们又要去杀蒙恬,说蒙毅犯了死罪,连累到了你,所以,你也自杀吧。

就是在这个时候,蒙恬说的我们家里的三代人为秦国效力,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家的影响在秦国是无人能比的。尽管我现在身在牢狱之中,但是,只要我一声令下,那三十万军队,还是听我的号令的。

但是,我之所以不那样做,就是怕辱没了先祖的名声,成为不孝之子。希望你们能够放我一马。

但是,最终他们还是把蒙恬给杀了。也就是说蒙恬是在能反叛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他放弃了反叛,也就意味着接受了死亡。

所以,这就是曹操对蒙恬敬佩的原因,每当他读到蒙恬说的这样的话,就会流泪。


史学达人


始皇帝死了,公子扶苏也死了,蒙毅也死了,最后终于轮到蒙恬了,使者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宣诏道:“君之过多矣,而卿弟蒙毅有大罪,法及内史。其赐毒酒以死。”

将死之刻,蒙恬突然变得无比平静起来,他没有激动,也没有震怒,而是语调舒缓的跟使者讲起故事来:

八百多年前,周第一代天子武王去世,临死前将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周成王托孤给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周公旦怕天下有不轨之人趁政局不稳造反,就用筐背着小成王上朝替他代理朝政,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消灭了叛乱、稳定了周室。有一次,小成王病的很重,差点死去,周公旦就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黄河,向神祈祷说:“君王年幼无知,国家是我在执事。如果有什么罪过得罪了天神,应该由我来承受处罚。’或许周公旦的至诚真的感动了天神吧,周成王的病果然好了……

使者不耐烦的说道:“君死则死矣,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作甚。”

蒙恬道:“大夫莫急,且听我把这故事讲完。”

后来过了些年,成王长大成人,正式听政,履天子之席,却有小人进馋,说周公旦谋反。成王大发雷霆,周公旦便逃到了楚国。又过了几年,有一次周成王去档案馆里审阅档案,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金属盒子(金縢),打开观瞧,里边装的正是周公旦当初向天神陈情时的祷告书。成王读完,顿时感动得泪眼盈眶,道:“孰为周公旦欲为乱乎!”于是杀了那个进馋的大臣,亲自去请周公旦回朝,大周由此繁盛了八百年……

使者不说话了,他似乎明白了蒙恬要讲的意思。

蒙恬也停了下来,怔怔的看着窗外。

窗外,秋意正浓,夜空飘散着浓重的绝望,阴郁,混乱不堪的气息。

窗内,一轮秦时明月照进房内,恬淡如水,一如蒙恬的心。

蒙恬留着泪,继续说道:“自我祖父以及子孙,为秦立功,已积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今我蒙氏,世代尽忠,决无二心,天日可昭,而事卒如此,想必由孽臣谋乱,蔽惑主聪。昔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王子比干,信谗拒谏,终致灭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凡臣之言,非欲免咎,实欲慕死谏遗风,为陛下补阙,如此死而无憾。敢请大夫复命。”

蒙恬的意思很清楚了,他为什么明明有实力造反却没有造反,就是为了不辜负蒙氏先祖的谆谆教诲,不辜负始皇帝对他的无比信任。从前他希望见始皇帝一面辨明冤屈,现在他不想了,他只愿对秦二世进谏之后再死。就像周成王的那个故事一样,天子也会犯错,但只要知错改过,那就还是个好孩子,帝国就会与周朝一样繁荣昌盛下去。如果他与扶苏的死能换来帝国的长治久安,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蒙恬太天真了,胡亥会改过,母猪就会上树了!

面对蒙恬这番动情的表白,使者不感动那是假的,然而他还是不能放过蒙恬,因为他太明白赵高的狠辣了,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回去,他必死无疑!他可不想死,像蒙恬这样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造反,对他来讲是一件奇傻无比的事情。于是使者掉下几滴鳄鱼的眼泪,说道:“臣受诏行法,不敢以将军所言,再行上闻。将军且死,臣爱莫能助。”

蒙恬喟然叹息道:“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

使者垂泪道:“将军无罪,冤哉千古。然事已至此,请将军领诏。”

蒙恬只得接了诏书,方想自尽,又想,我无罪而死,天下皆知,倘有不轨之人借为我复仇之名,登高一呼而报秦氏,那么我岂不是平白添了大大的罪过。于是他沉思良久,喃喃说道:“恬罪固当死矣。前起临洮以至辽东,穿凿万余里,难保不掘断地脉。此乃恬之罪也,非陛下所致。大夫可以此言遍传天下。”

到了这个时候,蒙恬还在为秦二世着想,本作者真是受够了!

说完,蒙恬拔出佩剑,方要自刎,又想:我一生杀敌无数,此剑饱饮匈奴之血,怎可用它来刺我这男儿之身。于是他还是选择接过了使者的毒酒,一饮而尽,然后坐下来平躺于席,静待死亡降临。

窗外,秋意正浓,夜空飘散着浓重的绝望,阴郁,混乱不堪的气息。

窗内,一轮秦时明月透进房内,照在蒙恬渐渐冰冷的尸体上,慢慢的,月色隐去,天地沉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

蒙恬死后,三军将士们痛不欲生,他们将其尸体运到今陕西榆林的绥德,以手为铲,以衣为车,掬土以葬,形成了一个小山丘般大小的巨大墓冢,与扶苏墓遥遥相望。这两个携手奋战了半辈子的好兄弟,死后也变成了邻居,从此春雨霏霏,冬雪霜霜,生死相与,直到永恒。

春草离离墓道浸,

千年塞下此冤沉。

生前造就笔千枝,

难写孤臣一片心。


蒙恬死后半年,咸阳城内血雨腥风,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大屠忠臣良将与秦宗室,并征调七十万民夫重修阿房宫,百姓怨声载道。

蒙恬死后一年,秦失众望,暴动蜂起,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北边者皆复去,河套之地复为匈奴所占。最终,匈奴统一北方草原,成为了中华几代帝国最大的敌人。

蒙恬死后四年,刘邦进入关中,秦亡。大秦自建立帝国到灭亡,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立国共十五年,短暂的怒放,有如昙花。

蒙恬死后八年,汉王刘邦在汜水北面登临皇帝之位,中华重新一统于一个强大的帝国之下,是为大汉王朝。

蒙恬死后420年,曹操在他的经典政论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动情的说道:“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乐毅、蒙恬)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千古名将英雄梦


  提起三国时期的曹操,世人一直对他褒贬不一。夸奖他的人,说他是一代枭雄,为结束东汉末年的乱世立下大功;贬低他的人说他是乱臣贼子,窃国大盗,挟天子以令诸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征时,还公然骂曹操为曹贼。但曹操真的是“汉贼”么?其实他在《述志令》已表明自己的抱负。

  《述志令》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文章,其中在写到别人对他的误解,社会对他的不理解时,曹操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人,他说的是战国时期的乐毅。他说:”当年乐毅从燕国逃往赵国,赵王打算图谋燕国时,乐毅伏地垂泣。对赵王说:‘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如果获罪,流放到他国,死了也就算了,不忍谋害赵国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如今又怎忍心谋害燕王的后裔呢?’

  而曹操说的第二个人,便是秦国大将蒙恬。他说,胡亥杀蒙恬时,蒙恬曾说:“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为何曹操对蒙恬和乐毅的事有这么大的感触呢?其实曹操是借景生情。

  蒙恬出身将门,祖父蒙骜在秦昭王时从齐国投靠于秦,并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他的父亲蒙武也是秦国武将,曾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蒙恬在家庭环境影响下,从小立志冲锋陷阵,报效国家。公元前221年,他被秦始皇封为将军,攻破齐国。之后,他又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从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

  把匈奴赶回老家后,蒙恬又奉命督造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有力遏制匈奴南进。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因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而他的弟弟蒙毅也是秦始皇的心腹大臣,官至上卿,外出都陪秦始皇乘坐一辆马车。蒙氏一族对秦国可谓忠心耿耿,结果却要被赐死。所以蒙恬上奏说:“我现在统兵30余万,其势力足以背叛秦朝。而我自知必死无疑,却还坚守忠心,正是因为不敢辱没先人和忘记先王的教诲!”

  而当时的曹操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把汉献帝握在手中,大家都认为他是居心不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当皇帝。面对天下人的质疑,他苦恼不堪,所以才写了这《述志令》来向汉献帝和天下人表明心意。但因为大家都不理解他,所以他一想到蒙恬的话,便想哭泣。


Boss爆史


一个是四百年前的秦朝大将,随始皇踏马天下,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个是四百年后的汉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北方以鼎立三国。两个人的身世有多像,结局就有多不一样。


蒙恬虽不是秦人,但从他祖父就在秦国为将,父亲也是秦将,蒙恬身为将门之后,虽然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并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秦皇一统天下后,就派蒙恬北击匈奴。这是蒙恬一生中最出彩的时刻。他率三十万大军击败匈奴大军,追匈奴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贾谊写的“不敢南下而牧马”,说的就是这件事。

在建立了不世之功后,蒙恬又按照秦皇的要求用“用险制塞”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大军和百姓筑长城,本来秦、燕、赵三国北边就有防护城墙,他将其连起来后又加以巩固,筑成了世界奇迹万里长城。


可是英雄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形色各异的小人,有太多沙场征战的英雄不是马革裹尸,而是含恨而死。蒙恬的弟弟蒙毅深受秦皇宠信,为至上卿。由此太监赵高犯了大罪,蒙毅就要依据刑法判其死罪,却被秦皇赦免了。从此之后,蒙毅和蒙恬两兄弟就被赵高惦记上了。

在秦皇死后,赵高担心扶苏继位后,蒙恬得到重用,再找他的麻烦。所以他与胡亥密谋篡夺皇位,并且假造了“遗诏”,赐公子扶苏和蒙恬死。扶苏比较耿直,拿刀就抹脖子了。蒙恬觉得事情不对劲,就被囚禁在了阳周。后来胡亥知道扶苏死了,就想放过蒙恬。可是赵高不甘心啊,就散布消息说当初秦始皇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蒙毅曾经在他面前诋毁过胡亥。于是胡亥就把蒙毅杀了,然后派人到阳周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本来就有罪,现在又因为蒙毅连坐,所以皇上派我来送你。”蒙恬说:“蒙家从我祖父一直到现在,三代人都在为秦国出生入死。我统领着30万大军,虽然现在被囚禁在这,但是以我的势力足以抗命。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要守义而死,实在是因为不能辱没家门,不能忘记先皇的恩赐。”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你的话告诉皇帝。”蒙恬长叹:“我怎么得罪了上天,没有罪过却要被处死?”沉默良久后他又说:“我本来就有罪当死,我一共挖了沟渠一万余里,地脉肯定被我挖断了,我想这就是我的罪过呀!”于是蒙恬吞药自杀。



当四百年后的大汉丞相曹操看到蒙恬临终前的话后,沧然而下,感慨蒙恬的忠信两个人同是生逢乱世,又身在世家,面对着同样的境地,蒙恬守义而死,时人称其忠义。而曹操拥兵称王,世人称其汉贼。读来蒙恬的身死,曹操只谈忠义,不谈对错。也许曹操应该还感慨蒙恬的愚忠,恨其拥兵而无为。

如果你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你留言告诉我们。一起来庄之蝶的求缺屋,看见千百年前的世界。


邯郸醉


蒙恬,秦之名将,与其兄蒙毅均深得始皇帝信任,号称“忠信”。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秦长城和直道,劳苦功高。然而,秦始皇死后,兄弟二人为赵高、李斯所害,胡亥继位后,被赐毒酒而亡。

《史记 蒙恬列传》中载,曹操每次阅读《史记 蒙恬列传》中蒙恬临死时的话,都会泪流满面。蒙恬的话为何触动曹操呢?


蒙恬将死之时,言于使者: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大意为,我家三代有功于大秦,忠心耿耿。现在我手中有三十万大军,在你们要杀我的情况下,我有能力反叛,但我不会,因为不忘先主对我的恩典。

蒙恬手中有兵,但却慷慨赴死,宁愿身死也不背叛秦王朝和秦始皇,在封建社会忠君思想下,让多少忠臣为之叹息和效仿。

曹操其实也是有一腔热血,一心想要在乱世重振汉朝雄风。少年时,董卓为汉贼,扰乱汉室,曹操先是去刺杀于董卓,未成功,遂又组织起多达十八路诸侯,矛头直指董卓。

对于曹操来说,他一心想的是位极人臣,做大汉的丞相,今后的历史上能留下一个忠臣的称号。奈何当时世道已乱,各路诸侯只想偏居一隅或称霸一方,再无力撑大汉之心。


曹操知道,不以强硬之手段,则无法平定天下的诸侯纷乱,唯有以天子之名义,方能师出有名,更快的结束分裂局面。

然而,汉献帝却无结束乱世之能力,只是想急于获得权力。如还政于献帝,则天下仍然会战乱不息,难以平定天下,曹操遂“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天下均称曹操为汉贼,纷纷自立为王。可这并非曹操本意,此心中之苦自难以平息。

再说回到蒙恬,蒙恬本无反意,他对来赐他死的使臣说: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緥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他的话里意思是,当初周成王继位时年幼,是周公背着他上朝,平定天下,他也本打算仿效周公辅佐新帝。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也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间以周公自比,可见他心向汉室,并无取代之心。他死后,希望在墓牌上刻上“汉故丞相曹操之墓”,可以为证。

由此可见,曹操与蒙恬两人皆因功劳过大,而被猜忌,谓之为反贼。只是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蒙恬用死表明志向,曹操则忍天下骂名只为实现抱负。普天下之人都认为曹操是汉之窃国贼,想要征讨。可他其实一直未曾废汉帝自立,反而维系着北方的和平。


曹操以蒙恬为知己,都有如周公般使国家兴盛之心,奈何均被人指责反叛。曹操心中的苦有谁能知晓,所以只有他读《史记 蒙恬列传》时,能真心领会到蒙恬将死时心中的痛,自然每次读来都会掩卷流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