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买车,别把品牌放第一,代步即可,你认为呢?为什么?

合肥宝迅


普通人买车品牌当然不能放第一,预算才是!

先做好预算,第二步才开始看车,这里推荐一个app叫“汽车之家”,可以输入预算再选择车类型,里面关于车的设计和配置介绍得非常详尽,建议在里面多看看,把自身需求和汽车基本情况都弄清楚了。单身还是家庭用?用于通勤还是周边自驾游?更看中功能、省油还是安全系统?然后再确定要买国产、日系还是欧美车等。

如果问题主想问的是“汽车品牌对于普通人是否重要”,那当然重要了!普通人最受不了意外和折腾,无论时间、金钱还是精力都不允许。因此普通人买车,还是应该在预算范围内买个牌子质量有保障、功能适合自己、靠谱的代步工具。

这里说的“品牌”不等于“名牌”,汽车是大额消费品,不建议透支消费。代步工具重在实用,无需追求名牌。


啥也不是666


「普通人」买车把品牌放在第一位:如果普通人指外行人的话

购买汽车最不应该参考的因素是品牌影响力,这里所谓的影响力并不特指销量保有量,而是指普遍的对某一个品牌的评价。因为有些车企精于市场与消费者心理分析,产品品质可能非常一般但却能将其包装到非常完美;本篇不点名具体是哪些品牌,只能说很多被认定为高品质“省心”车的品牌实际一塌糊涂。那么做普通汽车消费(外行人)应该如何选择一台优秀的代步车呢?


参考百车故障数

百车故障数:为评估某款车的真实质量表现,对每百台车中出现的故障数进行的统计。定义故障的标准为设备(配置)无法正常使用,后设备某些零件失去新车精度标准或性能,以至于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等。百车故障率是参考判断某台车质量的重要参数,不过数据统计标准会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近一年度数据,其二为近五年度数据。两个数据组合分析也能看出这台车的质量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百车故障率(PPH)与“省心”和“不省心”的大致关系:

  • PPH≈50(个)为高品质

  • PPH≈100为省心

  • PPH≈150为略差

  • PPH≥200为糟糕

  • PPH≥300为极差

PPH的多少基本反馈了车辆的品控水平,而关于品控水平又往往与“普通人”的一般理解有很大差异。

按照一般理解往往是品牌影响力很大的合资汽车更省心,然而这些品牌的很多量产车PPH大于200;甚至具体到某些车型后会发现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在合资汽车品牌与国产汽车各占“半壁市场”的前提下,某些热门车型的故障数排放最高的前十位中,总有70%~90%(浮动数据)是合资品牌汽车。所以品牌并不能作为车辆品质的参考,“代步即可”的消费态度也不应该自降对商品品质的要求。


何为代步?何为代步车?

援引汉代李尤所著《天軿车铭》:奚氏本造,后裔饰雍,轮以代步,屏以从容。以古人对代步车的理解,似乎今天很多人对车辆品质的要求反而降级了。

1:在品牌影响力的面前可以无限放低对车辆的要求。比如选择的某款车是所谓“大牌”,这台车的内燃机技术非常落后,变速箱与传动系统等级非常之低,配置简陋到有些“复古”。但是只要品牌知名度足够高,似乎这些都不是问题;那么这就是对代步车辆的错误理解了,代步的汽车是应该具备先进金属、稳定质量与丰富配置的汽车,否则对汽车的理解真的不如古人。

2:在品牌影响力的面前毫无逻辑分析能力。单纯以品牌作为选车参考这有多业余呢?这就像古人选马一样,如果很多人都认为大宛马好,那么懂马的人就会在大宛马种中挑选优秀的某一匹——那么普通人不懂马应该怎么选择呢?此时大部分人都会去寻求相马师的帮助,请专业人士来帮助他们选马。马车在工业时代成为了汽车,而相马师则成为了汽车测评师。

学无止境适应于所有人,对于汽车不懂则应该尝试去了解其相关知识,只有一定程度掌握车辆的知识才能发现车辆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才能具备对车辆性能与品质的分类或分级能力,因为了解才会了然——这一节不具体讨论某某品牌或某某车型品质的高低,重点解析新手汽车消费者如果学习并掌握汽车相关知识。


从新手到“老司机”的知识储备(仅满足选车需求标准)

  • 内燃机的NA与Turbo

  • 变速箱类型特点

  • 传动系统类型与差异

  • 选车参考因素排序

燃油动力汽车的内燃式发动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几近被淘汰的NA“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种机器的缺点是只能吸入常压空气,空气中的氧浓度能实现的只是常规燃烧;通过燃烧产生的扭矩实际会很小,这会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加速/极速/油耗)。

Turbo指主流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原理是通过称之为增压器的空气压缩机将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体积的压缩,体积变小能实现的是单位体内氧分子占比的提升,氧气提升可实现富氧燃烧——燃烧状态为加强“活性”以提升发动机的扭矩,扭矩升高则能够以低转速实现高功率。功率的计算方式为:转速×扭矩÷常数。所以在预算范围内有T则首选T,确定选项方向后再综合PPH判断发动机质量。


变速箱分为:AT>DCT(湿式)>CVT≈AMT四种类型。AT变速箱是目前代步汽车最理想的选项,因为这种机器的传统结构是利用变速箱油实现“油液传动”的液力变矩器,换挡结构是行星齿轮组,这两大核心总成都不用考虑或担心磨损问题,使用寿命与稳定性都非常理想。不过AT变速箱也有传动损耗偏高的缺点,除非是一些非常优秀的高端AT变速箱才能达到95%的高效率。

除AT以外则为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综合品质最高,这种机器虽然以离合器作为传动系统,但离合器设定为通过变速箱油润滑散热的结构,耐用性也仅次于AT的液力变矩器。不过因换挡动作比较复杂,低速TCU控制系统如出现换挡逻辑的错误分析则会造成短时间的两次换挡,换挡时间过长则会造成顿挫。但DCT变速箱也有突出的优点,那就是传动效率可轻松达到95%左右;高效传动可以有效的提升性能表现,如果装备DCT的同排量同级车,其性能比装备AT的竞品优秀很多,那么这类车辆则是通过了DCT的优点弥补了换挡略有顿挫的缺点;反之如DCT车辆不如同排量同级AT车,那么这台车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CVT与AMT只是为降低制造成本而打造的低标准自动变速箱,作为消费者只需要了解AMT耐用性很强、保养维修成本很低、换挡顿挫很明显即可。CVT变速箱为升档平顺、降档顿挫、耐用性差、使用麻烦,唯一的优点只是升档比AMT平顺一些,但综合品质实际还不如AMT。所以CVT只能用在普通代步车上,而AMT是可以用在中重型客货车上的,只是在乘用车领域AMT因顿挫而评价并不高(预算在其范围是可以接受的)。


传动类型排名:纵置发动机四驱系统,横置发动机四驱系统,后轮驱动系统,前轮驱动系统。这四种驱动类型的体验良好程度,以及装车后对车辆操控极限(也可理解为失控极限)的影响正是这一顺序。绝大部分25万以下的代步车都会用低成本的前轮驱动系统,不过在这些车中的SUV已经有基于前驱平台打造的横置四驱车,能选四驱不选前驱。后驱车的操控感优于前驱车,以后驱系统打造的纵置四驱系统是燃油车最高等级的驱动类型。


选车参考因素排序:颜值、质量、性能、配置、碰撞测试成绩。将汽车的颜值放在第一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再优秀的汽车但是看着不舒服也会影响心情;在确定高颜值的选项后,参考上述内容开始用排除法选车,去掉质量不理想的、去掉预算内发动机变速箱技术等级低的。之后选择性能更强的车,因为高性能基本等于大扭矩高功率发动机,这种机器必然节油;同时优秀的性能车也会使用更优秀的钢材或铝材打造车身,安全保证与性能指标是同步增长的。


总结:参考上述提纲尝试发散思维,每一类型的内容都可以找到成熟的知识点的解析或教学,对于普通汽车消费者或爱好者而言,多阅读一些知识点即可。学习一些汽车知识还是很有用的,毕竟以后的主流代步工具是汽车。




天和Auto


因为中国人好面子!要满足自己的虚荣感!

面子始终是在中国难以绕开的问题。用手机要面子,找工作要面子,买房要面子。当然了,买车也不会例外,而且在买车方面“面子”尤为严重。

汽车从发明至今,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工具属性,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价值。最早的合资车并不懂中国的口味,那些在本国销量叼的一笔的车在中国全部歇菜。现在他们明白了,在中国,车要大,要长才能卖得好,没有长轴距你都不好意思跟你说你在中国汽车市场混。

品牌!品牌!品牌!大多数人买豪华品牌的丐版为了就是一个品牌。同样是10万左右的车,一个是大众朗逸,一个吉利帝豪GL,更多的人会选择前者。大多数国人购车所看重的东西,在外国眼里有些不可思议。

现在的车型一般都会以配置来划分价格,在同款车型中,不少人会因为只多出1、2万元车价就多出了一堆配置,而去选择价格更高的车型,但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其实多出来的配置日常使用率并不高,不得不说,这笔钱就浪费了,勉强只能增加一些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家车子时的虚荣感而已。

比如说仿皮座椅、电动座椅、天窗、多碟DVD等等。而不同品牌的同级车也会有配置区别,有些人也会毫不犹疑选择高配置的那一款。

选择SUV的人一般看中其通过性和高大形象,但对于那些只在市区走走,假期也很难到郊外野一野的车主来说,SUV真的没什么必要,为啥还要用一样的钱,去买低一级平台的SUV呢?(买紧凑级车的花费只能买到小型SUV,平台是紧凑级车更高级)而且有个公认的结论,SUV的操控性一般都会比轿车要差。很多人认为SUV有四驱系统,所以操控比轿车要好。

所以大家现在知道中国人买车为什么看中品牌了吧!


梦缘146617083


如果是普通家庭用车,当然认可了

首先,现在的汽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何必要计较什么品牌呢?好开、省心、能跑就可以了,不是吗?如果没有把汽车当成社交工具的需求(如婚庆、商务、礼仪性质),那么真心不需要在意它的品牌。

其次、越是豪华、高档的汽车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以保养为例,国产品牌一般在200-300之间,普通合资在400-600,而bba等豪华品牌不可能会低于1000的,维修所需要的配件更是如此

再次,越是豪华的品牌配置往往越高,所采用的技术也是越新,而这些配置和新技术也是故障高发点,这可以看看朋友圈里的bba,他们的维修频次也是最高的。

还有,如果汽车品牌高于自己所处的圈子,豪华的品牌不仅仅会带来面子上的提升,也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例如朋友的某些场合借车、像婚礼等仪式性质,你借还是不借呢?又如因为车朋友会认为你的收入如何,提一些与你实际不相符的要求,你帮还是不帮呢?

所以买车没必要要求车标如何,能满足自己的出行就可


柠檬不萌呢呢


愚以为实用排名第一,理由有三。第一,品牌车价格高,性价比未必高。而且维修费用较高,不适合普通百姓。第二,普通车性价比高,配件容易购买,维修费用较低。第三,目前二手车市场也十分繁荣,给购车者又一好选择。


老李旅行的脚步


应该看中品牌,但不可以崇洋媚外,国产车也很好


凯瑞豪门影视


首先我认为车在普通人群里就是消耗品,咱们的国情就是好面子,如果你考虑保值的话就买合资品牌,代步的国产的就很不错,吉利领克,长安,哈佛,奇瑞,上汽的,红旗都可以啊,我的长安35开了6年了卖给二手贩子还卖3万,买的时候裸车8万5,13年买的18年卖的。


郑在找房


我认为不当当只是代步,还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列举几点

1.比如车的安全系数怎么样,毕竟车是在路上跑的,安全系数肯定要考虑,当然不能跟豪车比,但起码安全系数也要过得去。

2.车的耗油保养问题,毕竟有些品牌的配件更方面都是贵的,有些车耗油是不低的,咱们普通人,最好是低油耗的。


--嘘别吵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有一定的附属含义,而且每个品牌的生产厂家,对造车的理念和理解都不想同,所以生产的汽车都有差异性。比如你要省油 可靠,就要选日系,你要做工精致就要德系,要舒适型还是美系,驾驶质感就是法系,更别提国产的,除了油耗差点其他都可以。以上品牌都有代步性质的小车,都有价格不贵的可以挑选。


周健大健


代步就行。什么好车不好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