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的南陽不是指宛城

諸葛亮因《出師表》中一句“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被南陽臥龍崗躬耕說派當成寶,要知道那時南陽是郡,不是隋朝才由宛城更名的南陽縣。南陽方拋出一個推測,說《後出師表》中曹操“困於南陽”指的是宛城,前後表同一人做,那麼“躬耕南陽”中的南陽也指代宛城。

出師表中的南陽不是指宛城

《後出師表》: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 南陽臥龍崗說抓住句中“南陽”二字大作躬耕地文章,說此處的南陽就是指宛城。

下面我們從史料記載看看,曹操“困於南陽”中的南陽是不是指宛:

  • 先看《資治通鑑》對曹操在南陽受困的記載

 建安二年丁丑,公元一九七年

 春,正月,曹操討張繡,軍於淯水,繡舉眾降。操納張濟之妻,繡恨之;又以金與繡驍將胡車兒,繡聞而疑懼,襲擊操軍,殺操長子昂。操中流矢,敗走,校尉典韋與繡力戰,左右死傷略盡,韋被數十創。繡兵前搏之,韋雙挾兩人擊殺之,瞋目大罵而死。操收散兵,還住舞陰。繡率騎來追,操擊破之,繡走還穰,復與劉表合。(根本隻字未提宛城

  • 再看《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對後出師表中這句話的註釋: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以操之善用兵,亮謂之彷彿孫、吳,孫、吳固未易才也。〕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伯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困於南陽,謂攻穰為張繡所敗也。險於烏巢,謂攻袁紹將淳于瓊時也。逼於黎陽,謂攻袁譚兄弟時也。幾敗伯山,謂與烏桓戰於白狼出時也。殆死潼關謂與馬超戰時也。危於祁連,當考;或日圍袁尚於祁山時也。偽定者,這雖定一時之功,而有心於篡漢,故曰偽。幾居希翻。〕(胡三省很明白的指出“困於南陽”是攻穰,而不是攻宛城

  • 再有:《三國志 張秀傳》:

濟屯弘農,士卒飢餓,南攻穰,為流矢所中死。繡領其眾,屯宛,與劉表合。太祖南征,軍淯水,繡等舉眾降。太祖納濟妻,繡恨之。太祖聞其不悅,密有殺繡之計。計漏,繡掩襲太祖。太祖軍敗,二子沒。繡還保穰(

“還”字說明張繡大本營在穰), 裴松之註釋:【《傅子》曰:繡有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太祖愛其驍健,手以金與之。繡聞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吳書曰:繡降,(淩統)用賈詡計,乞徙軍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繡又曰:"車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繡,皆聽之。繡乃嚴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備,故敗。】太祖比年攻之,不克。(明顯由於張繡的反覆,曹操多次和他交戰,根本不發生在宛城

  • 《水經注》

卷二十九 沔水、潛水、湍水、均水、粉水、白水、比水

記載:湍水又徑穰縣故城北,又東南徑魏武故城之西南,是建安三年,曹公攻張繡之所築也。 

以上史料很充分的說明,“操困於南陽”不發生在宛城,而是曹操攻穰不利。《後出師表》中的“南陽”不發生在宛城,發生在穰,“南陽”在此指代不了宛,還是南陽郡。臥龍崗說派主張前後表同一人做,兩個南陽所指應該相同,那麼這兩個“南陽”必指南陽郡無疑了。“躬耕南陽”指的漢末南陽郡,具體在南陽郡哪裡,自然有相關史籍記載。歷史事件是發生,發生在哪裡就有史籍記載在哪裡,而不是簡單的指代指向哪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