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如果非要在三國時期選一個標誌性人物的話,應該非諸葛亮莫屬,尤其是經過影視劇的渲染之後,諸葛亮憑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一個人托起蜀漢的江山社稷。正因為他的存在,蜀國才成為三國中最後一個被“改變”的政權。

諸葛亮一生深謀遠略、用兵如神,他足不出戶卻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光輝形象深入人心。但是,他真正讓後人拜服的還要屬那篇流芳百世、感人肺腑的《出師表》,起初覺得那是一個臣子赤膽忠心的體現,可在重讀多次之後,這種想法竟開始動搖了,因為在《出師表》中,除了忠心,還讀出了一絲“權鬥”的味道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我並非要刻意抹黑哪位歷史人物,但是,影視劇《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塑造也確實過於“神”化,他一出場,背後就閃耀著和如來一樣的光環,而且他的每次出場都要鬧出一番大動靜來,起碼也是舌戰群儒、以及和周都督鬥智鬥勇的精彩表演。個人認為,看待歷史的正確方法就是用公平心審視每一位人物,可顯然,《三國演義》有點跑偏了,所有人物的彙集好像就為了拱托諸葛亮的出場,諸葛亮成了這部歷史劇中當仁不讓的NO·1,這對其他人物來說顯然不公平。

文義的分類

言歸正傳,咱們開始正式點評《出師表》。

後世讀書人把《出師表》奉為神作,其主要原因並不是諸葛亮文理優美和他在軍事、政治上的巨大成功,而是他竟然可以這麼寫、竟然有這樣的話語權,一個臣子可以對一個君主以如此真誠的、教誨的語氣說話;而且,孔明說出了歷代士人所欲言而不能言、不敢言、不盡言的東西,這不正是普天下將“帝王師”當成最高理想的讀書人所夢寐以求的境遇嗎?所以,在那個沒有網絡的時代,《出師表》被以“幾何”的速度進行傳播和擴散,不客氣地說,即使放在網絡時代,這也是“爆文”,“風靡”是種必然!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虛君無為,忠君用命。這種無形的特質使得蜀漢這個在當時三國中最弱小、最偏僻的國家,在經濟上落後、軍事上又沒有獲得戰爭利益的狀況下,能夠立國幾十年不滅。翻開歷史記載,幾乎在這同時,曹魏被篡權、東吳被虛耗,而蜀漢卻依然屹立!這是從大局勢上得出的判斷,咱們再把範圍縮小,看看其他兩家諸葛子弟的下場: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在曹魏,為了維護曹氏、反對司馬家,最終被滅了三族;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更慘,作為吳國的重臣而慘遭謀害,也被滅了三族。諸葛家只有諸葛亮穩如泰山,承認與否,這就是種能力的體現!

關於蜀漢的特質,諸葛亮在《出師表》的行文中透露的淋漓盡致,所以它是一篇多層意味的、文意非常複雜的文字,既是忠臣的自白書、也是老臣的牢騷書、同時又是權臣的攻略書!諸葛亮在文中對於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解釋,篇幅不長,可每一句都直中要害。按照忠臣、老臣、權臣的劃分,該文對應地可以分成個人經歷、輔佐先皇、以及警示後主三方面,而前面兩種又更像是在為最後一種“警示後主”做鋪墊,這,必然會牽扯到蜀漢內部的權利爭鬥。(不要懷疑,蜀國同樣存在權鬥,只不過被劉備和諸葛亮壓制下來、不那麼明顯罷了)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分類解讀

咱們就按類型來進行解讀:

第一:忠臣的自白

在中國古代,戰爭意味著禍國殃民,也是百姓流離失所的前奏,所以,《出師表》首先要申明的就是出師的理由。

蜀漢進行北伐的理由是什麼?孔明說的很清楚,並不是閒的沒事除去嘚瑟,而是要完成先帝的遺願,要光復漢室,包括此前平定南中,也一樣是基於“光復”的國策。

後人透過《三國演義》看出師表,往往會曲解諸葛亮的真意。《三國演義》是小說,小說裡對於諸葛亮的誇大完全接近“無厘頭”的境界,好像諸葛亮太厲害,不北伐、不打別人就顯示不出他的高明,實在就是浪費自己的聰明和資源。

還有人說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功高震主”、控制軍隊,將來自己當皇帝(這種“陰謀論”比我還陰暗)。如果北伐成功了,那麼諸葛亮被封王是有可能的,但是對於蜀國來說,“相府”的權利一點也不比“宮中”的權利小,諸葛亮名為“丞相”,其實和皇帝沒什麼區別,他沒必要再去折騰。

還有一點我們得看清,那就是北伐真的能贏嗎?當時曹魏強大,蜀漢弱小,加上北伐遠征軍的補給根本無法跟上,北伐其實是沒有多少勝算的,這也是很多人反對北伐的原因。何況蜀漢與孫吳的聯盟,只不過是一種暫時性的戰略妥協,名為“平分天下”,實際上是互相戒備,從劉備敗歸白帝,直到蜀漢滅亡,蜀漢都在對吳前線設置重兵、修築攻勢。蜀漢亡後,吳國果然來攻,幸好有得力邊將防禦,才使江州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在這種環境下,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很難打破它,蜀漢作為其中最弱小的一方更難成功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那為什麼諸葛亮還要堅持北伐呢?

當時蜀漢的戰爭理念是:三國如果和平發展,曹魏的國力增長速度會遠遠的超過吳國和蜀漢。越是不戰,實力懸差就會越來越大,局面也就越有利於曹魏。開戰越早,成功的幾率也就越大。後來姜維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只不過受到費瑋的掣肘,直到費瑋死後,姜維才得以繼續用兵。同時,諸葛亮也希望通過對曹魏用兵,而促使其內部發生變亂,這樣蜀漢才有可乘之機。從後來曹魏被司馬氏篡奪的過程看,蜀國、吳國的連續用兵,導致曹氏失去了對軍隊的絕對控制,確實是最強大的曹魏在三國中最先被架空、顛覆的主要外因。(給諸葛亮一個膜拜)

此外《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收錄了一篇署名是諸葛亮的“後出師表”,其中回答了一些對他北伐有所質疑的問題,也可以證明蜀漢的北伐有一些必然的緣故。

原來,蜀漢的先皇劉備走南闖北,拉攏了一大批精兵強將,但是到南征孟獲之後,這些精銳逐漸凋零。諸葛亮的意思是,與其養著他們、看著他們老去,不如發揮餘熱,帶著他們去打曹魏,也算是“物盡其用”。《後出師表》中雲: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蜀漢立國,憑藉蜀道天險,不用戰鬥力很強的軍隊,也能固守。後來幾次曹魏攻打蜀漢,也都是無功而返,印證了諸葛亮的這一判斷。到司馬炎時,鍾會、鄧艾攻蜀,姜維扼守劍閣,鍾會大軍始終無法攻克,眼看準備撤退,如果不是天才加亡命的鄧艾取道陰平,奇襲江油、成都僥倖得手,蜀漢可能就再次逃過一劫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明心跡,北伐的目的是“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是“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換句話說,是他作為丞相所理應承擔的責任,“忠”字表露無遺

第二:老臣的牢騷

《出師表》不僅表達了“忠”的意思,而且也夾雜了許多牢騷的成分在裡面。作為託孤老臣,諸葛亮這樣鋪陳自己的悲苦,是要取得皇帝以及群臣的體諒。

在《出師表》的後半段,諸葛亮鋪陳了自己“出山”的軌跡,表明自己的一片苦衷:都是為了你們劉家。看他怎麼說的: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其實,諸葛亮才不是什麼“布衣”,他是名人之後,在荊州已經經營了很深厚的人脈,是荊州青年士子中的精英之一,諸葛亮這樣說的目的,一是表明自己沒有野心,二是強調自己本來與劉氏沒有利益的瓜葛。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句話說明自己為劉家效力,都是來自先帝劉備的一片誠意,而非自己主動投機到劉備賬下。其實,歷史上有記載顯示,是諸葛亮首先主動與劉備接觸的,二人談得投機,遂成君臣“魚水”之誼。諸葛亮在表文中其實也並沒有說誰先訪問誰,而是強調了劉備對自己有“三顧”之禮,換句話說,諸葛亮去拜見劉備的次數可能更多,但那是很平常的事,畢竟當時劉備的身份與聲望遠遠高於諸葛亮,只不過,這些事都沒有說出來的必要。

“後值傾覆,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說的是劉備被曹操擊敗,派諸葛亮出使東吳,構建孫劉聯盟的事情。這強調的是自己為劉氏效命21年,安富尊榮的好日子並沒有享受幾天,從一開始就在危機中殫精竭慮。諸葛亮把他從草廬出山,到上表北伐之間,算進“二十有一年”,這著實是在強調自己的悲苦。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謹慎”作為託孤的關鍵詞,是照應前面強調的“蜀漢立國於憂患”的意思。不謹慎的話,蜀漢可能很快崩盤,換句話說,形勢非常嚴峻,所以我不得不出來替你理政。因為我“謹慎”,而你劉嬋還太嫩,離“謹慎”還遠著呢,另外,這也有強調自己沒有野心的色彩。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通過講解舊事、發點牢騷,敘說一下自己的悲苦,諸葛亮要讓天下人明白,北伐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劉家的事業!平心而論,劉氏待諸葛亮及其家族也是非常優厚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後來做了駙馬、衛將軍,和老爸一樣成為位極人臣,很多好事雖然不是諸葛瞻做的,也算在他頭上給他添彩。

諸葛亮為什麼要進行忠臣的自白、發老臣的牢騷呢?其實《出師表》的這兩部分不是給劉嬋看的,而是給蜀漢內部反對北伐的人看,比如李巖、譙周等人,這些人都是蜀漢政權中“本土派”的代表。所謂“本土派”,指的是益州出身的大臣和將領,諸葛亮重用的則大多數是荊州人。劉備伐吳以益州將士為主,結果幾乎全軍覆沒,益州出身的高層人物一下子損失了不少,百姓更是多有破家之痛,所以“本土派”的態度基本都是反戰的。譙周還曾專門寫了一篇《仇國論》反對北伐。諸葛亮強調“先帝之殊遇”和自己的“職分”,正是要壓倒反對派的輿論,為自己正名、為北伐正名:你們反對我,就是反對先帝立國的國策,我自己作為一個老病號,還不得不除去南征北戰,你們再把矛頭指向我,就有點不地道了。

第三:權臣的攻略

前面咱們說過,忠臣自白和老臣牢騷都是在為“權臣”做鋪墊,有了前面的基礎,後面的攻略才能得以順利實施,也顯得“天經地義”

諸葛亮是在建興五年上的這篇《出師表》,這時候劉備已經死去5年,而孔明在這篇631個字的表文中提到13次先帝,以“臣”自居也是13處,“筆下”則只有7處,而且對“陛下”也都是教誨的語氣,這麼一來,權臣的氣勢展露無遺。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上《出師表》時,劉禪已經21歲,為何諸葛亮不還政劉嬋呢?(別說阿斗無能,阿斗聰明著呢)

從出師表的主要內容看,當時還政的時機還遠未成熟。“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這透露了兩層意思,一方面說明當時的蜀漢還處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不管內臣還是外臣都不敢懈怠;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劉嬋,這些大臣的盡忠其實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而你劉嬋,只是捎帶而已!這是當時的現實情況,也是一種鞭策和提醒

當年劉備入蜀,為了安撫“本土派”,任用了其中的譙周、尹默、來敏等人為太子劉禪的親信與師傅,意思很明確,就是將來劉嬋登基,要使用“本土派”掌權,劉備更是娶了益州豪族吳氏的女子為皇后。作為交易,本土派要容忍荊州派暫時在蜀漢掌權。可是,劉備沒有想到,自己會“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只好託孤給諸葛亮和李巖,諸葛亮是荊州派人物,李巖則是荊州派與本土派之間的牆頭草,沒多久被諸葛亮排擠掉了。諸葛亮雖然也重用過楊洪這樣出身本土派的人,但在實權位置上,他任用的幾乎都是荊州派。

諸葛亮依靠荊州人,一旦他還政於劉禪,表面上是劉禪在親政,可那些荊州人仍會聽命於諸葛亮;而益州人則會急於上位,劉禪也將把益州人提拔上來擠掉荊州人。這樣一來,劉嬋的宮中和諸葛亮府中就會形成政治對立,發生內耗、甚至內亂,這種形式對於蜀漢和劉嬋而言反而是不利的。這就和劉備在自己活著的時候,不能提前傳位於劉嬋是一樣的,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除了壓制反對派的質疑,主要的意思是敲定自己離開之後,朝廷中的權力劃分方案、以及劉嬋應該怎麼做才能與自己的方案配合好、與留在府中的人協調好。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那麼諸葛亮的方案又是什麼?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意思就是要政出一門,哪一門呢?當然是府中!這等於直接告訴劉禪,你不要干涉府中政務,就是我諸葛亮走後,國政繼續由府中處理,刑罰賞賜的事情自然也有相關部門去處理,你就不要費心了。

陛下在宮中如何學習理政呢?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這些人在當時確實也屬於“精英”,但是《出師表》不會告訴我們,這些人全是荊州派。益州派難道連個教皇帝學習理政的能人都沒有嗎?這還真值得我們深思

接下來,諸葛亮特別提到了中領軍向寵,此人也是荊州人,一直掌管成都地區的禁衛軍以及附屬部隊,負責保衛中樞,是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諸葛亮要求劉禪如何處理與項向寵的關係呢?“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注意,不是讓劉嬋管理,而是提醒他多向向寵諮詢,向寵是聽命於諸葛亮的,劉嬋不能隨意調動他,只有過問權。劉嬋親政之後就派向寵到前線去打仗,向寵也不久就陣亡了。

《出師表》背後的恩怨,你真的看懂了嗎?

下面諸葛亮提到了“小人”與“賢臣”,他所說的後漢小人指什麼人呢?指的是宮中的近臣和外戚。有人說指的是黃皓,其實不然,黃皓那時候還是小屁孩兒呢,諸葛亮也許從來都沒聽說過這個人。諸葛亮指的就是劉嬋的師傅譙周、來敏等人,這些人整天在劉嬋身邊,說沒有影響那是假的。諸葛亮在,還鎮得住,諸葛亮外出北伐、常年不歸,那就很難說了。這裡警告劉嬋,不要讓近臣和外戚越權干政,否則下場會像後漢那樣。

那麼要信任誰呢?諸葛亮也給出了他自己的指示:侍中郭攸之、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不僅是荊州派,還都是相府裡的實權人物!這些周密的人事安排和囑託,表現了諸葛亮“謹慎”的權臣個性,這也確實是非常有水平、有分寸的安排,所以,諸葛亮在漢中用兵,但對成都的大小事務均瞭如指掌。

尾話

作為權臣、忠臣、老臣的諸葛亮,為國、為君、為己、為民都考慮到了,這些安排也能使諸葛亮能安心北伐。有人說,從《出師表》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篡位野心。這種說法,有點武斷,如果諸葛亮要篡位,根本就不必去打曹魏,蜀漢周邊還有很多蠻夷部落,即使在平定南中以後,各地少數民族的叛亂也沒有停歇過。《出師表》中提到的那位將領向寵,就是在死於“徵漢嘉蠻夷”的平亂之戰中。諸葛亮如果有心皇位,要廢除劉嬋並不困難,可惜,那不是諸葛亮的追求。

從這些細節我們就能夠看,《出師表》的主要宗旨有兩點:其一,平息反對派的質疑;其二,對於離開後朝政的安排。尤其是第二點,從軍、政各方面入手,牢牢掌控蜀漢的命脈,而且,字裡行間也能看出諸葛亮對益州派的警惕和打壓

穩固的後方是諸葛亮專心伐魏的保障,可是這些安排又何嘗不是蜀漢內部權力爭鬥的折射呢?《三國演義》中的很多情節都是虛構的,但諸葛亮是被“累”死的,我卻相信,《出師表》就是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