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孔子会有什么变化?

我们是湖南人


其实在历史上更难去设想或者假设一件事,就比如楼主的问题“如果没有什么会怎么样”或者“如果……会怎么样……”

但既然楼主提问了,咱们就从孔子的几个贡献上来谈一谈。

首先值得一提的便是孔子创立了儒教,而众所周知,在西汉董仲舒改良后,儒家思想一直作为正统思想存在了两千年。可能有人说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少一个学派怎么了?但作为意识形态的反应,儒家直接影响着中国延误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儒教,中国的帝制不会这么鼎盛,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周的分封制的现象。

其次主要谈一下思想领域。可以这么说,现在咱们中国人都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只是摒弃原先像三从四德之类的糟粕,像义、仁、孝等中华优秀思想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假设如果儒家思想没有出现,中国人有可能受到有神教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就像欧洲、中东人一样,信奉着宗教。

最后,孔子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大贡献便是对教育事业的成就。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人,其主张的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使广大人民也可以读书,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对现在也有这巨大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是世界的财富,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曾向往着孔子所描述的大同世界。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没有孔子,还会有别人创造儒教。但我认为孔子的思想是跨越时空的璀璨的明珠,没有孔子世界会大不一样。毕竟“千年一圣人”(中国历史上称得三个半圣人,即立德立功立言)

写在最后:历史没有如果。也希望和诸位一同谈论




东吉足球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拓展性,我们来开放脑洞,假设一下!

1中国文化或许会多元化发展,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或许能诞生更多的思想家。和儒家同时代的思想家墨家,法家,道家或许不会这么早被儒家掩盖!失去光芒!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直到近代中国人的思想才有了多元化的思想。

2儒家学说不能说坏,凡事都有2面性,儒家坏就坏在被封建统治者当成控制人民的思想工具,尤其科举制中八股文的出现更加深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的禁锢!

3中国人的名族性格的确立!一个民族和人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有他的名族性格,中国人性格中的谦卑,勤劳,传统,包容都离不开儒家思想的渲染,但是性格中的软弱,盲从,个人顾个人的性格跟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思想也不能说脱得了干系!

4东亚文化的认同度。如果没有儒家文化,或许在东亚的文化圈中中国的文化认同度绝对没有今天这么高,众所周知,韩国,日本,越南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子。这有封建统治者的功劳,但是也并不能改变儒家思想中的弊病!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孔子,儒家文化不会这么灿烂!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它!


南看天下


则万古如长夜!


丛影崖柏



硬笔毛笔书法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人心中的历史


不请自来,个人观点,纯属参考!

秦国奉行法家,到了秦国统一天下后,依然推行是严刑峻法,导致暴秦役民,二世而亡。聪明如汉,汉朝首先是黄老学,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到了后来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由此安定强盛,西汉东汉是其他多数王朝难以企及的高度。

自然,有崇敬也就有贬损!有人认为,儒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让古代没有发展出科学;儒学是愚民的学说,孔子这样的人应该扫进历史垃圾堆里,等等。正是在这种观点指导下,历史上多次出现过“打倒孔家店”的情况,孔子被掘坟鞭尸,他的书籍被焚毁,意欲把他的功绩一笔抹杀。但事实究竟如何呢?“孔家店”打倒了吗?事实的情况是,每一次对孔子的贬斥所造成的结果,是儒学很快又复兴起来,孔子被推崇备至!

假如中国文化最终选择道家,而道家的思想主要是小国寡民。大家希望创立一个理想的国度,百姓不需要官员来管理,人民不需要法律来约束。在这国家里没有偷盗,没有战争,人民朴素,饮食简单。只是这样的国家似乎只存在于理想之中,而现实当中很难存在。道家思想很难在社会上推行,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而已。

没有孔子,就没有思想,中华文化就没有灵魂,孔子号释迦摩尼,默罕默德,耶稣是同样的伟人,孔子更是中国代表人物,它是古代中国思想的结晶。没有孔子,中国思想就不会影响世界!


踏雪雪无痕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David曾954


孔子出现的时代——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烨烨雷电,不令不宁。随着西周灭亡,周王威望一落千丈。天下诸侯群起而争。可谓是一个社会动荡,人心思变的时代。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等。这些人面对社会变局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主张。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孔子号召克己复礼。杨朱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等等。合称为诸子百家。这是一个学术自由,思维发散的年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思想根源。

那么如果没有孔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答案很可能是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儒家思想文化依然会被孟子,荀子之类的人提出来。可能论语不存在,很多孔子的名言名句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在其他人的笔下。但是儒家文化肯定是会在春秋战国出现的。因为这个时代几乎任何思想都有生存的土壤。

秦国依旧会依靠法家商鞅的制度安排统一天下。汉朝初期依旧会选择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回复国力。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影响后世千年的事件会改变吗?很可能不会。统治者必然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思想,而且从统治者选中儒家开始,儒家文化便不再只是纯粹的思想派别了,而是逐渐改造成为统治工具。

如果没有孔子,未必不会出现儒家文化。即使没有儒家文化,出于王朝统治需要,相似的文化也会被发明出来。


虎说拔刀莫回头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牛耕等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开始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再加上诸侯国兼并战争开始多了起来,人口流动性也多了起来,更多的人见识到了不同于自己生长环境的新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宇宙宇宙万物,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人性,思考社会治理。

于是很多人提出来了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诸子百家争鸣,各自阐述贩卖自己的见解。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只不过是当时的一个流派,恢复周礼这种想法在当时恐怕不止孔子一人想到了,甚至有可能孔子也是受到他人启发才提出儒家学说。

所以历史上就算没有孔子此人,也会有人提出这个学说。


战国曲士


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对儒家做了不同的政治操作,但是目的确是完全一样都是两大帝王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政治措施而已。

诸子百家的诸多文化经典在经历秦朝后消失殆尽,我们现在看到诸子百家的著作都是汉代整理的。这里我们其实可以把儒家学说看成是一种"宗教",董仲舒当时完全可以不选择儒家。只是因为儒家学说符合当时社会的客观条件,我的观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认为当时的社会有问题,同时都提出过自己的解决方案,法家 墨家 道家 纵横家等等。秦国就是法家立国,实践告诉我们严刑峻法治国不可持续,人民需要教化。我认为如果没有孔子会有其他的类似学说诞生,历史是一个精致的强迫自我选择过程。符合统治者要求的学说才有"推荐量"不断被强化。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大方向不会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