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为何在《出师表》中说益州疲弊?

姒莞萱


不矛盾。环境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

首先,诸葛亮在做《隆中对》时,刘备还没有地盘。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是最现实的。这就好比一个流浪汉,能吃饱肚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哪还管剩饭剩菜馊不馊。(当阳惨败后,刘备还曾一度想去岭南投奔好友吴巨,在交州继续与曹操做对)


其次,诸葛亮做《隆中对》时,益州确实是一个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益州人口约为568万,在当时的十三州中,排名第三,且人口数遥遥领先排名第四和第五的豫州和扬州。

虽然说,东汉的南部四州面积都很大(荆益扬交),人口密度远不如中原州郡。但是相比于同样是面积很大,人口却很少的州,如交州和凉州,益州的综合情况要很多,土地肥沃也是事实,完全担得起天府之国的称号。

并且,益州人口多这一点,也能说明益州的基本盘很大,是一个割据称霸的好地方。


另外,自黄巾之乱后,益州没有受到大的战火侵袭,整体情况比中原州郡好。(益州也存在战争,比如赵韪反叛,张鲁反叛,不过战争规模都不大)

综上所述,结合益州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刘备的现实遭遇(没得挑了),诸葛亮说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并极力劝刘备到益州建立霸业。合情合理,没有毛病。



不过,时移,事易,客观环境是会随时间变化的。当刘备在白帝城病死,诸葛亮临危授命之后,益州在诸葛亮的眼里,就变成了疲敝之地了。

至于他当时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二。

第一,益州长年战乱,经济大不如前。

诸葛亮当年作《隆中对》的时候,益州是真正的沃野千里。农业、纺织、盐、铁,都可以达到自给自足,刘璋无作为,且不喜欢打仗,这在客观上正好起到了养民的效果。

但是刘备当入蜀后,情况就变了。

刘备入蜀后,在212年—214年间,与刘璋混战了三年,益州不敢说被打得稀烂,起码正常的农业生产是受到了影响。

后来在217年—219年期间,刘备与曹操大战于汉中。由于这是不计成本的战争,益州的老底肯定也是被掏了个精光。(诸葛亮还曾对汉中之战有过反对意见,质疑不计成本的死磕究竟有没有意义)

打完汉中之战后,益州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是由于关羽被杀,刘备为了稳定人心,又挑起夷陵之战,结果益州又遭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损失。(益州虽然没受到战火侵袭,但是刘备惨败,益州的人力财力损失必然不小)

刘备死后,益州紧接着又爆发了内乱,先是黄元叛乱,继而是南中雍闿、高定、朱褒叛乱,大半个蜀汉都反了。诸葛亮为了平定内乱,在223年—225年期间,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平叛。

这等于是说,自刘备入蜀后,益州整整经历了13年战争。不是打内战就是打外战。益州就算再如何富裕,再怎么沃野千里,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折腾,想不疲敝都很难。

另外,除了战争之外,刘备时期的经济措施也不行。比如说铸小钱,将益州的工商业和丝织业全部国有化,都是与民争利,把老百姓折腾的很惨。

事实上,诸葛亮北伐前,他只是将益州的经济水平恢复到了刘璋时期的水平,益州等于是原地踏步了十几年。其与中原州郡的差距越拉越大。

第二,益州当时的时局确实很“疲弊”。

诸葛亮作《出师表》时,天下已经确定了三足鼎立之势。蜀汉面临的最大问题倒不是实力最弱,而是蜀汉君臣一副安逸自满,对危难时局看不透、无所谓的态度。

这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蜀汉政权作为一个外来政权,益州本地人是不支持它与外部开战的。因为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益州人都无法沾光。并且不沾光也就算了,益州人反倒还要承受巨大的战争开支。(北伐赢了,皇帝就还都中原了。益州人沾不到便宜,只有如炮灰一般的无谓牺牲)

并且,最让诸葛亮头疼的是,作为皇帝的刘禅在这种安逸的大环境下,就连他也没有北伐中原的志愿了。试想,连皇帝都不想去北伐,蜀汉本地士绅豪强哪个能想北伐?

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的第一句就点出了蜀汉政权的现实问题,告诉刘禅一个残酷的现实:“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不是我闲着没事要北伐,而是如果不北伐,我们就完蛋了)


总的来说,诸葛亮先说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后又说益州疲敝,并不矛盾。关键是要看他站在什么立场说这话。如果刘备没地盘,刘禅只想当一个土皇帝,益州是个好地方。但如果胸怀天下,一统全国,益州是不够的,就是疲敝的。


Mer86


诸葛亮在《隆中对》把益州夸成了一朵花,什么天府之国,什么沃野千里,什么龙兴之地,可是到了《出师表》中,益州成了“疲弊”之地,成了“豆腐渣”。

短短几十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益州由“一朵花”变成了豆腐渣?

原因之一,诸葛亮“卖弄”口舌。


诸葛亮是个口才极佳的人,要不怎么能在江东舌战群儒,怎么能凭一张利嘴骂死王朗呢?他天上就是中国好舌头,能口吐莲花,能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开始了一番自我表演,诸葛亮先是描绘了一道美味的大蛋糕“汉室可兴”,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构想“占荆州,取益州,北图中原”,听的刘备心花怒放,仿佛胜利指日可待似的。

为了让刘备进一步信服,诸葛亮把益州夸成了一朵花,“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仿佛是人间天堂一般,但却对益州偏安一隅,交通不便,瘴气肆虐等缺点闭口不谈。

诸葛亮明显避重就轻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刘备信服自己的政治规划,借以抬高身价。

原因之二,蜀国穷兵黩武。


刘璋父子统治下的益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可是刘备来了之后,一切就变了。

先是刘璋和刘备打了三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刘璋不忍百姓受苦,最后开城投降。

接着,刘备稍微整顿军马之后,又与曹操在汉中较量了两年,打仗需要物资的,需要粮草的,需要封赏的,而一切都是益州百姓提供的。

没过几年,刘备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夷陵之战,倾尽蜀国全部家当,企图对吴国来了个空前大侵略,结果呢?一败涂地,全军覆没,竹篮打水一场空,损耗无数的物力,牺牲无数的男儿,但分毫收益未有。

此时的益州却已疲敝不堪。


休养生息几年之后,诸葛亮又发动了七擒孟获的战争,又进一步消耗了国力。

综合来看,刘备入主益州之前,益州确实“沃野千里”,但刘备入主益州之后,三番五次瞎折腾,空耗国力,结果就成了“益州疲弊”了!


一半秋色


益州疲弊是自称以民为本的刘备自找的。

自毁经济

纵兵劫掠

刘备当年进攻巴蜀,兵临益州时,此时刘备军团已经兵疲将怠,为了激励将士效命,刘备发愿说,攻下益州城,城内金银财宝尽归你们。其实就是纵使士兵对百姓进行劫掠。

纵兵劫掠带来两个苦果,第一是《零陵先贤传》记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众多士兵的大肆洗劫,使得益州百姓无论是富户,还是普通百姓都难逃洗劫,被洗劫后,自然商业贸易和经济都受到极大冲击;第二是,老百姓穷了,税收都成了问题,而且抢夺之后便是大肆赏赐,据《三国志》记载,赏赐按功劳大小分不同等级,最高一档4个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张飞和关羽,赏赐标准是:黄金500斤,白银1000斤,钱5000万,锦缎1000匹。所以刘备府库空虚。

名士刘巴献计

刘巴,清廉且清高的名士,经由诸葛亮推荐向刘备献上一计,“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翻译过来就是,“铸造大面额铜钱,用铜数量不变,面额翻倍,哪个商人或百姓敢拒绝,刀剑伺候。”

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刘巴官升至尚书令,众皆欢喜,唯独益州百姓在历经劫掠之后,又长期深受通货膨胀剥削。

以疲敝之经济北伐,雪上加霜

赋税重,徭役重

需要要指出的是诸葛亮的七次北伐,每次都是开展灭国战,动辄征发全国一半以上兵力,光运输粮食的民夫都无数,由于运输艰难,道路长,即使在改进了运输工具使用木牛流马等机械的情况下,仍然有超过一半的粮食要消耗在路上。益州怎么会不疲敝?战争很大部分其实是打经济战

诸葛亮身为丞相,自己是非常节俭的,而且管束部下也很严厉,在他的身先示范下,蜀国可以说是非常廉政的国家。但是诸葛亮虽然智商很高,财商却不高。

曹魏经营多年,百姓都已经承认了其正统地位,加上曹操父子经济建设搞得好,自曹操开始,历经几世,钱币都是始终如一的大,没有通货膨胀;而蜀汉政权,虽然诸葛丞相率先节俭廉政,但是长期战争频繁,为了支撑战争,不得不越加盘剥百姓,在货币上动脑筋,钱币越做越小,到后来只有三分之一不到,通货膨胀严重,长期征兵征民夫,傻瓜都知道在蜀汉生活艰难,诸葛丞相有匡扶汉室的志向,平民百姓并没有,人口一直净流出。

战争很大部分打的就是经济战,打的是后勤保障,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历史大家钱穆《国史大纲》:蜀亡时,人口94万,吴亡时,230万,魏国亡蜀时,767万人口。可见蜀国经过连年征战后,何其疲弊,人口未必全是战死,恐怕人口外流也不在少数。

我是喜欢聊历史聊三国的“天下会会天下”,欢迎关注!


天下会会天下


诸葛亮在发表“隆中对”的时候是公元207年,那时候刘备是什么状况?他还屁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稳固的根据地啥都没有,整面临曹操的“追杀”,诸葛亮在和刘备的相互面试中,阐述了自己的战略,即是夺取益州,以此为根据地,再夺取荆州和汉中,这样以荆州和汉中两路出击,夺取中原,则天下大定。而益州土地肥沃,自东汉以来,没有遭受大的战争,太适合作为大后方来养兵了,而且告诉刘备,当年刘邦不是差不多就这么干的吗,肯定是能打动刘备的,再说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蜀地的富庶确实能够支撑起长期的军事战略的。

而诸葛亮发布《出师表》的时候已经是20年以后的事情了,当时诸葛丞相的主子已经是刘禅了,先不管诸葛亮出兵的目的,你要出兵总得给老板说个理由吧?荆州已经丢了(实际上荆州没丢之前也是三家各占一部分),那边没蜀汉啥事了,刘老板已经只有益州和汉中了,而且益州也不是先前的益州了,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实力大受影响,老刘老板带去的7万人差点全部洗白,公司规模大幅度缩减。这时候诸葛经理想扩大公司规模,只能给老板说,不能安于现状,要主动出击,事实上确实如此,蜀汉在三国中整体国力的确是最弱的,不通过战争来发展壮大,等魏国做好准备了,出兵肯定是首先灭了蜀汉,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所以益州疲敝这话也不是瞎说的。


低调的大吃大喝


在历史上有两篇政论文章与诸葛亮密不可分,一篇就是《隆中对》,另一篇就是《出师表》。在这两篇文章中诸葛亮都提到了益州,隆中对中说益州是“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把益州形容为一个良好的战略基地。而在《出师表》中又把益州说成“益州疲敝”。诸葛亮之所以会把益州作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述,其根本在于叙述的对象、目的不同,同时也是当时时势不同。

隆中对:从无到有的政治蓝图

《隆中对》并非一篇严格意义上的文章,它是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描写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战略构想的一段记述。后世之人将诸葛亮提出的观点称为隆中对。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把益州形容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呢?

  • 隆中对的目的:作为刘备前来求贤问策的应答,隆中对本质上是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政治蓝图,同时也是为刘备势力规划的明确而完整的政治、军事、外交路线。因此它本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设想。试问,如果你在描绘蓝图的时候就把益州形容为“疲敝”,那么诸葛亮如何让刘备相信他提出的“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路线呢?

  • 隆中对的对象:隆中对要说服的对象是刘备,当时的他正是落魄投靠依附刘表,然后驻军新野的时候。此时的刘备虽然是名满天下的英雄,但是却毫无立锥之地。起兵多年,先后依附投靠公孙瓒、袁绍等多人,但却被曹操等人赶的到处流窜,无奈南渡荆州投靠刘表。此时的刘备有雄心壮志但却有些信心、底气不足,因此诸葛亮就需要为刘备描绘美好的蓝图,制定有可行性的战略计划,为刘备注入更多的信心。因此诸葛亮当然要把益州形容成“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的战略后方,立国根基。
  • 当时益州的形势:隆中对的时间大概是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此时的益州是刘璋的统治之下,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发生,益州本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与战乱多年北方相比,的确当得起“沃野千里”的评价。

出师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誓言

《出师表》也是出自《三国志》,但是这里就明确了这时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也就是是真正的诸葛亮写的文章。因为在中学课本中全文收录了,因此也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古代政论文章之一。全文主旨在于劝勉后主刘禅励精图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

那么这时诸葛亮为什么要说益州疲弊了呢?

  • 出师表的目的:作为一篇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亲贤远佞的表文,诸葛亮当然要把困难讲的大一些,而且本来兴复汉室的困难就不小,所以诸葛亮当然不可能再说什么“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了。如果还这么说,估计刘禅就更加躲起来大肆享乐去了。而且此时的蜀汉虽然已经实现了当初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但是实际上隆中对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攻方向荆州已经失去了,此时的蜀汉已经失去了隆中对中提出的兴复汉室的战略前进基地。而且夷陵之战让蜀汉的精锐损失不少,国力严重下降,自隆中对以来的上升势头已经失去。诸葛亮作为隆中对的提出者,他实质上已经预知了隆中对的后半段几乎已经没有可能实现,但是他仍然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于是出师表就是他的誓言,所以在这里他不可能如当年那般意气风发的描绘美好蓝图,他更多是在以文明志罢了。所以《出师表》的他就实事求是的指出益州已然疲敝,这里更多是直率的承认蜀汉是三国中最弱的一国。


  • 出师表的对象:出师表要劝勉的对象就是蜀汉后主,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这个人物估计不知道的人也没几个了。以他的个性,如果不把实际困难讲透讲深,刘禅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即使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已经言辞恳切,刘禅也依旧本性不敢,只不过与后期的刘禅相比,他表现的没有那么明显罢了。对于刘禅的个性,诸葛亮肯定非常清楚的,因此他不可能会为了让刘禅有信心去夸大蜀汉的的实力,毕竟他知道,这样做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 当时益州的形势:此时的益州已经是蜀汉帝国的核心区域,但是与公元207年的益州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益州因为刘备的介入引发了不少的战事,先是与刘璋争夺益州,刘备在益州打了三年,此后又与曹操争夺汉中,刘备倾巢出动,消耗了不少益州的资源。再后来与东吴的夷陵之战,又是一场倾国之力发动的战争。这几场战争下来,益州多年的积累也消耗了不少,甚至刘备死后,南蛮也开始叛乱,这不得不说与连年的战事有较大的关系。所以当时的益州已经可以用疲敝来形容了。

综上,诸葛亮在《隆中对》和《出师表》中对益州不同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也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但是因为论述的目的和对象不同,诸葛亮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围炉品茗人


为什么前后不同?很简单,刘备和诸葛亮作的。

刘焉和刘表是汉末最先割据的军阀,州牧独揽地方大权由此两人起。这两人年轻时都不是吃素的,也是一代枭雄。

刘璋虽然昏庸了点,却有父亲刘焉留下的班底辅佐,其本人也不是弑杀好功之人,可以称得上一个慈字。民生基本稳定。

益州和荆州在天下大乱中独善其身,民生稳定,富庶与盛世无异,又接受了大量北方流民。可以说刘备刚刚接手的益州荆州足够对抗曹操那被连年征战破坏的四州。尤其是在曹操赤壁损失惨重,又和马超韩遂孙权恶战的情况下。

然而刘备接手后历经汉中,荆州等四次大战,前后损失数十万兵力。尤其是夷陵一战,除了少量留守,刘备几乎是下了全部赌本,然后输了个精光。

诸葛亮经手后修养数年,又连翻北伐,耗费大量民力。

这里且不说刘备梭哈和诸葛北伐政治上是否正确。

但是连翻征战确实把原本富庶的益州荆州掏空了。短短几年,青壮人口损失几十万,财力枯竭。

而曹操父子则修养生息,安抚流民,屯垦军田。四州逐渐恢复生机,地方本身又比益州荆州大,逐渐恢复了对吴蜀的国力碾压。

所以益州由天府变成疲敝丝毫不意外。


天眼观世界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两次说的都没错,益州这块地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已乱我自安,天下已平我未定。无论外面打的多欢,被大山环抱的益州永远蹭不到战火,而且自从都江堰修好后,成都平原是真的沃野千里,这也就是为什么萧何说项羽给刘邦送了一份大礼。


汉末三国也是这个情况,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打仗,唯独益州在刘焉刘璋父子的统治下保持着相对的和平,而且这父子俩都比较佛性,对于益州也懒得管,益州老百姓活的也算舒服。整个地区相对其他地方确实有钱。

但是《出师表》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在《隆中对》和《出师表》之间,益州发生了太多的事,先是刘备为夺益州在益州打了两年仗,后来又有汉中争夺战,夷陵之战,以及南中平叛,这一系列战争下来益州的生产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消耗的财富也是非常惊人的。


而且诸葛亮说益州是天府之国的时候是根据隆中对说的,在隆中对里益州是大本营,荆州才是刘备北伐的主要战场。而出师表的时候荆州早就没了,益州已经从大后方变成前线,战火都烧到自家院子里了,益州还能富到哪里去。

还有一点,这么说也是为了突出当时的情况紧急,表示自己北伐决心的同时也希望刘禅能认真起来。


守仁读仁


诸葛亮说的前后并有矛盾。对刘备说: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这是益州自然资源。但又会对刘禅说:益州疲惫。何解?当初诸葛亮隆中献计,是基于完全掌握益州之资源的,但很不幸,刘备在拿下益州,在未整合各门阀便挂了。益州资源大部份仍掌握在各门阀手中。诸葛亮想整合,奈何!手段不够,或者说地位不够。想想诸葛亮千方百计平定南方,却最后又留下南方原班人马管理南方。按理第一次抓孟获就可杀之另派人马管理。这是最低成本的方式。但诸葛亮不敢试。有两个方面原因。1,蜀国是由益州门阀,荆州残留门阀,马超门阀,汉中门阀组成。各个门阀间只有对付曹魏利益时才一致,诸葛亮不能也不敢打破刘备立国之初,继承东汉门阀的制度。2,诸葛亮真正能用的人只有荆州来的人马,而这些人是要打曹魏的。本来人员就不够,还要份部人马,诸葛亮有心无力。交由其他门阀的人,他也不放心。最后,只能七擒七纵,收服南方门阀。

所以说诸葛亮前后说益州不一样,只是蜀国并没完全执行在隆中的计划。后人评价诸葛亮逆天而行,故才败。何为逆天?天,即天道。东汉的灭亡是其门阀制度严重阻碍社会发展。门阀制度当中的举考廉与曹魏的唯才是举谁更适应时势,一目了然!


张无计7981524272847


这是一个好问题哦,让我来喷一下,喜欢的就点赞,不喜欢的最好不要吐。

正眼看世界,睁眼看历史,豹眼看人生。

《隆中对》、《出师表》都是诸葛亮的杰作,无论文学性、思想性都是被后世津津乐道的。许多人对这两篇作品,都有质疑,认为不是诸葛亮所作。

不管是否伪作,豹眼看来,还是符合诸葛亮当时的思想的。

《隆中对》时,刘备还是寄人篱下,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一个益州对刘备来说,那就是诺大的产业,足可以立身处世。

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足以勾起刘备的欲望。

此时的益州是个啥情况呢?

中平五年(188年),汉室重臣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情况,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并自请为交州牧,意图躲避世乱。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

本来想去交州避祸的刘焉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由于黄巾军起义爆发,致使道路不通,刘焉暂时驻在荆州东界。

黄巾军首领马相杀死了郤俭,然后称帝。没过几日,马相就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迎接刘焉进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

刘焉到任后,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

“五斗米教”首领张鲁的母亲长相美丽,懂得鬼神邪说,与刘焉来往频繁。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进攻汉中郡,杀死汉中太守苏固。

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就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刘焉趁机中断与中央的联络,并进一步打击本地的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封闭状态。

天下诸侯讨伐董卓时,刘焉拒不出兵,保州自守,一心只经营自己的地盘。

此时,中原大乱,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支军力,在刘璋继位后,虽然经常侵暴当地百姓,引起不少民患,但在平定赵韪内乱时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刘焉苦心经营益州,更是制造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驾)千余辆,为称帝做准备。

此后,刘焉假装称病,让朝廷把其幼子奉车都尉刘璋从京城派到益州,趁机把他留下。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密谋败露,刘范、刘诞被杀。此时,绵竹发生了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不得已将治所迁移到成都。

不久后,刘焉伤心死去的儿子,又担忧祸患,背疮发作而死。

刘焉死后,其幼子刘璋继承了益州牧。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不能有效约束东州过来的流民,对当地百姓造成了灾难。

建安五年(200年),赵韪看到民心不合,暗中勾结世家望族发动了叛乱。刘璋利用“东州兵”拼死力战,最终平息叛乱,杀死了赵韪。

在刘焉、刘璋父子经营益州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尽管也出现了叛乱,但由于益州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原的战争混乱,并没有给益州带来毁灭性打击。

性格软弱的刘璋,没有太大的野心,也没有能力来横征暴敛,相对宽松的政策也保障了益州稳定的发展。

这就是诸葛亮所说: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贤君。

其他的不好说,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这两点对刘备来说是极有诱惑力的。

恰恰刘璋犯浑,不清楚张松、法正一帮人的企图,就邀请刘备入川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经过与刘璋三年苦战,最终率大军来到成都城下。

当时,城中有三万精良部队,粮食足够维持一年,绝大多数官吏百姓都想抵抗。

刘璋却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仗,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这都是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哪!”

于是,下令打开城门,出城投降,部下没有不哭泣的。

《三国志》记载;刘备占据益州后,赏赐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等人各自黄金五百斤、银一千斤、钱五千万、锦缎一千匹。其他将士按照功劳、级别大小高低各有赏赐,也不在话下。

有人建议刘备将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现在国贼不只一个,还不是安定下来的时候。益州百姓刚刚遭受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没有满足将士们分瓜田产的请求。

未必就是刘备仁德,一个老农民还知道把猪养肥了再杀。

还有说法是,刘备纵容将士大肆抢掠,府库一空。

这个没有史料佐证,是否纵容将士抢掠不好确定,但府库空了却是真的。

看看刘备对诸葛亮等人的赏赐,简直就是打土豪,差点就要分天地了。

钱财分完了,老少爷们都高兴了,可接下来刘备却哭啦,这是真哭了。

几万人的官吏和将士要吃饭哦,他们可不会吃着自己的赏赐再去给你免费打工吧。

这也不是难事,自有高人出谋划策。

有个所谓清廉、清高的名士叫刘巴,通过诸葛亮推荐,向刘备献上了一计:

“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铸造大面额铜钱,面值是原来的一百倍。用铜的数量一样,而面值却增加了百倍,以此来调整物价。派遣官吏实行市场管制,哪个商人、百姓敢不听招呼,就大刑伺候。“

刘备采纳了这一建议,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刘巴官升尚书令,众将士、官吏有了饭吃,皆大欢喜。

苦可就苦了益州的百姓了。

有点经济学知识的都会清楚,这一招有多狠毒。

就是说原来有一万个铜板,现在也顶一百个使用了;原来一个铜板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一百个了。

这叫百姓的日子咋过哦,如此行径,能得到蜀土百姓的支持,岂不是神话吗?

世族豪强也不干哦,一夜之间,几辈人的积蓄就缩水了一百倍,他们能不跟你对着干吗?

刘备入主益州后,蜀中百姓一直处于高通货膨胀中,苦不堪言。

《晋书·地理志》记载:263年,刘禅举国投降,蜀国户籍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

想象看,九十四万百姓要养活十万二千将士及四万官吏,是啥概念哦。每两户就要供养一个将士或官吏,而且他们的消费可不是百姓生活的标准。

吴国灭亡时,官吏三万五千人,那是三个州的官吏。仅仅一个益州就有四万官吏,不可思议哦。如此庞大的官僚体系,还能说益州没有人才吗?

四万人官理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益州,还把诸葛丞相给累死了,这些人都在忙活啥呢?

难道整天吃火锅,打麻将吗?

后主刘禅窝囊是窝囊了一点,但主动投降,结束了战争,毕竟也算是做了一件人事。起码对蜀中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些主张投降的官吏,升官发财了,那是去领的曹魏的俸禄,起码减轻了蜀中百姓的负担。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诸葛亮《出师表》所说的“益州疲弊”是咋回事了。

此一时,彼一时。诸葛亮目的不同,说法自然不一样,其中还有更多的因素。

但益州经过这一折腾,的确不再是以前那个益州了。

只搜刮益州也不是个办法哦,总在一个羊身上薅羊毛,不仅没有那么多的羊毛可薅,还可能把羊薅死。

蜀汉统治时期的益州,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君未必是仁君,臣未必是贤臣。

历史是统治者书写的,不是百姓记载的。

蜀国咋就没有史官哪?咋就没有史料记载呢?

蜀国是主动投降,不是城破国亡,不会因为战火把史料毁坏。

这样的历史能够示人吗?能够留给后世吗?

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世称道,统治者需要他这样对帝王忠心不二的臣子;读书人渴望像他一样,有机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即便是贪官污吏,标榜他也是借以表示自己的忠心和廉洁。

百姓哪?也渴望有个一心为民的青天大老爷。

真正被推上神坛的不仅是关羽,诸葛亮也算一个。

睁眼看世界,睁眼看历史。吐得好那是燕窝,吐不好那就是一口痰。


豹眼看历史


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诸葛亮之前制定的中性策略,被刘备的一意孤行搞破产了,昔日的优势转变成了劣势。

诸葛亮与刘备关于中兴汉室的不同策略

诸葛亮是一个谨慎的人,也是保守的人

从《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来的几条建议来看,他的策略是兼具荆州与川蜀,联吴抗曹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待天下有变”的时候,从荆州出兵北伐,川蜀只是作为威慑,相机而动。

  • 一来荆楚之地多俊才;

  • 二来地处要冲,四处出击较为便捷,天下有变之时可攻曹魏亦可攻孙吴;

  • 三来可借长江便利的运输条件,将后方安定的川蜀粮草源源不断地供给战时的荆州。

这是一种十分稳妥的办法,只要运营得当,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总结起来就八个字:据守荆州,以待时变。

刘备是心急的人,也是敢于冒险的人

刘备的策略是创造机会,先吞吴,再灭曹。想着和曹魏划江而治,对垒南北。所以他趁着关羽被东吴杀害,积极备战,已经不满足于夺回荆襄之地,更是想要趁此机会直接灭了东吴。

这种做法很冒险,但也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甚至其成功率还要比子午谷奇谋大得多。但很遗憾最后失败了。

荆楚之地没有夺回,那就只能龟缩川蜀了。

失去荆州,就代表着蜀汉政权由主动变为被动

正是有荆州的存在,所以川蜀“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才有了用武之地;而没有了荆州,川蜀的险隘就注定了其只能守成,不能进取,诸葛亮的六出祁山都是无功而返,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毕竟这个地方外人不好进,自己也很难出去。一旦打出去胜了还好,一旦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其实蜀汉就已经处于劣势了。一来粮草运转不便,二来背靠险关,撤退都是个问题。

久而久之,川蜀之地难免会落后于其他地方,只能自给自足罢了。

但经验就是,一个国家长时间没有外患,内耗就会大很多。吴魏两国都可以不管川蜀如何,坐等它自己衰败就好了。

这就是为什么《出师表》里面又认为“益州疲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