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到底是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儲蓄?你覺得呢?

非一般的鐘老師


都不會。

所有的消費大部分都是被逼的。為了孩子的學區房你肯定要買。為了娶老婆你也要買,為了證明你是慈父或是好兒子,你也要被各種宰。

所以該儲蓄的會繼續,該消費的也不得不消費。


自我陶醉45


“我覺得疫情過去,應該是報復性儲蓄,不是報復性消費,在這場疫情裡,很多人被沒平時沒有備好現金而鬧心焦慮。頂多出去逛個街,吃點街邊小吃,其他方面,還是比較理性消費的。” “因為疫情被困在家裡的時候,我也是挺開心的,吃得好,睡得香,沒有特別渴望用什麼東西來彌補自己。我身邊的朋友也都是勤勤懇懇地攢錢,都沒有亂花錢。”

什麼是報復性消費?

報復性消費指的是,人們的消費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後,會有一段大的釋放和反彈。如果你很有錢,當然可以報復性消費。不過我的觀點剛好相反,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直沒有收入,你的錢能支撐多久?一個很扎心的事實:大多數年輕人並沒有多少存款。對於三十多歲的人來說,可能經過七八年的職場打拼,有點存款,拿出十幾萬可能不成問題。但對於剛畢業沒幾年的人來說,存錢太難了,我記得我剛畢業參加工作那幾年,身邊的同齡同事都存不下錢,在北京一個月賺七八千一萬多,但是一個月房租可能就要兩三千,吃飯也很貴,平時再買買衣服鞋子,社交再花一些,談戀愛的更別提,基本一個月夠花就不錯了,存什麼錢?好不容易存點錢,想買個蘋果手機,一萬沒了,有的年輕人還要整整牙,矯正近視,這些花費更高了。存錢,想得美。

以前有個段子,說是段子,其實很寫實:大城市賺的錢大城市花,一分別想帶回家。而且更重要的是,現在很多工作的工資模式是:低底薪+高提成。大白話就是,可能你月收入一萬五,但其中一萬是銷售提成或者業績獎金。這意味著,疫情這兩個月,即使老闆還給你發薪,你也只能拿個很少的底薪。所以,能不慌麼?錢沒怎麼賺到,但以前欠下的債,樣樣不能落,信用卡,花唄,房貸,車貸,各種貸。按照剛才說的工資模式,30多歲的人可能更慌。因為很多人到混到這裡,做個小主管或者項目負責人啥的,更依賴的是那部分彈性收入,而非底薪。而這些三十多歲的人,可能都揹著沉重的房貸,靠底薪肯定沒得還,只能消耗自己的存款了。但一個揹著房貸車貸的中年人,能有多少存款呢?疫情過後,不少東西肯定漲價,有些已經漲了,水果蔬菜豬肉還能正常消費就不錯了,還奢望什麼報復性消費?

“別再說疫情後報復性消費了,我已經被疫情前的過度消費報復了”

很多人已經吃了疫情前過度消費的虧,沒有存款,於是去超市,看著土豆貴了、茄子貴了、白菜貴了,連買菜都要小心比較了,排骨都捨不得吃,沒底氣吃了,你說誰報復誰?


靖遷依


個人觀點哈。
我覺得疫情過後是儲蓄性的消費,這麼長時間沒有出去玩,沒有出去吃飯,錢省下來了就是省下來了,大部分還是比較理性的。
但是消費會多,像我這麼久沒有出去吃火鍋,我就特別想吃火鍋了,所以等疫情結束了我肯定會出去吃火鍋的。
還有個原因就是像我們這種上班族吧,時間是固定的,只有週末兩天時間出去消費,工作日也要上班的。錢還是放自己口袋最有安全感,我們同事平時聊天都開玩笑的說,發現這個月存了不少錢[偷笑]
還有就是我覺得孩子在家憋了這麼久了,等疫情結束要帶她出去玩玩了。
我們今年計劃去北京玩,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我們相約北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b494be225194046a62ad9b701c15f4f\

魔都默默


報復性消費,你得要有閒錢。現在很多人都是月光,要麼就是身背房貸,車貸。2個月沒工資哪來的錢去消費。有閒錢的人經過這次疫情,也會增加儲蓄的比例。也不排除有人想開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當然一些相對便宜的消費,比如吃頓火鍋,看個電影還是會有增加的,大額消費估計會減少。總之報復性消費也好,報復性儲蓄也罷,前提是你要有錢。


MAX晨總


疫情過後,我認為是增長試消費,社會對各方面的需求量都會加大,復工也會加班加點的生產,現在開始各個地方重點工程項目開始先後復工,首先考慮的是防疫和醫療物資,第二是民生物資和糧食生產


億啟和尚


報復性消費


悅巢業之峰裝飾陳學習


一半一半吧


青秋橘


報復性儲蓄,因為庫裡沒糧心中慌啊


背刀大俠闖天下


銷費唄


用戶6563108993346


沒有錢怎麼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