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安徽池州会有怎样的发展机遇?会发展成什么样?

只为途中遇见你c


别的不说,我的老家三十年了了,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那个样子,池州是很难发展起来了,原因有很多:1,没有人才支撑,我高中同学考上大学的基本没有就在池州的,个别留下的都是家里又点关系考个公务员或者在银行上班的,池州学院的学生留下的估计也没几个,现在这个年代没有人才梯队怎么发展。2,没有像样的企业,虽说搞旅游城市生态城市,旅游资源能发展起来的永远只是手头上有资源的那一小部分人,那一小片人,无法支撑整个池州市的发展。3,城市规划混乱,学大城市规划根本不考虑因地制宜,这点看市区的路就知道了,太短见愚见了,车越来越多路越修越窄,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规划的。4,招商环境不好,万达广场全省估计也就池州没有了,大企业不来投资还怎么玩?

我觉得池州未来的发展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总理都出国谈高铁业务了,市政府是不是也要出门大力引进高新企业和产业,紧跟时代的步伐,旅游产业根本无法带动城市发展,2,引进高校和高素质人才,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看看苏州当初为了引进中科大一个研究生院是怎么付出的,没有人才的发展都是扯淡。3,规划要有前瞻性,因地制宜不要东施效颦。4,土地规划,现在农村的土地基本没有人种了,或者再过几十年所有的土地怎么规划?能不能整合土地资源形成产业链,以县区为单位成立研究院,乡镇为单位成立研究所教农民产业种植技术,鼓励他们自行承包给予政策扶持,这样既能形成产业也能带动当地发展而不是全部让外地人承包?太多太多了,都不想说了,反正我是不留在这里了


Hello吴先森1


池州的位置很尴尬,在这个靠都市圈的时代,池州哪个都市圈都融入不了,不光池州,安庆池州铜陵这三个都很尴尬,我叫他安徽三屌丝,我们来看一下位置,北边的合肥带六安混了,不知道带不带蚌埠,东边的南京带芜马宣,南边的杭州看中了黄山的旅游资源,西边的武汉一大堆光环,但跟安池铜不仅隔着大别山,而且也远了,而且看人家的意思,也不愿意带安徽的小弟,这样看来这三个屌丝只能抱团取暖才有出路,但实际上也没法抱团,除了铜陵,池州和安庆都太大了,特别是安庆非常大,不仅大还贫困县特别多,小马拉大车,高铁时代这三个城市一点利好政策都没有,好的政策机遇安徽都给了合肥,省里指望合肥起来了带动别的小弟,三屌丝就等着合肥老大带吧。


没日没夜搬砖


池州与九江是地理位置相邻的两座城市,两座城市自然风格也很相似,池州拥有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连新罗国太子都看中这座山),风景秀丽的牯牛降(旧称西黄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升金湖,和九江一样都属于长江沿岸的小城,典型山水城市。


池州也是座历史文化城市,唐朝杰出诗人杜牧当过池州刺史,写下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不是古代朝庭官员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九江的江州刺史李渤,王羲之,江州司马白居易,彭泽县令陶渊明......),现如今也出了不少名人,例如网络上各大社交平台上的大V杜子建。


未来十年,池州会发展成什么样? 随着皖江一带各个城市继续挺进并融入到世界第六大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池州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沿江发展工业,制造业,山区发展文化旅游,个人认为这是结合自身条件,较好的发展模式,从池州各大媒体发布的信息来看,当地政府也是这样去布局,发展的。池州高铁也在飞速建设,池九高铁正在建设当中,今后无论是到上海,北京还是南下广东,或是往西部,都是非常方便快捷的,成为皖南又一座交通中枢。


浅显的说说个人看法,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肯定是当地人更清楚。 但是自然环境和交通待优势都摆在那里,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长江之子


作为一个池州人,回答这个问很尴尬,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池州在安徽省中经济排名倒数前三(与黄山,淮北长期争夺倒数第一)。在上次看到的江浙皖40城市2018年第三季度经济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一。除了经济,说起池州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国家生态城市,但是对于池州的经济发展没有带动。没有像样的工业支撑(虽然不赞同工业带动),没有大型的第三产业集团公司。地小,人少,无名。相反,消费水平缺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匹配。很多政府决策的出炉,真的让大家感觉十八线城市的胚子,天天想着做一线城市的规划。比如即将实施城区公共停车位收费制度。我真的建议,政府多在优势资源上下功夫,想想怎么利用环境去发展经济,是否需要与铜陵,安庆联手,借力使力,以提高本地人民生活水平为第一目的,再考虑其他!


笑林捂僧


真难,四分山三分水三分地,今天的池州就像昨天的巢湖,拼政治地位搞不过安庆,拼经济搞不过铜陵,其实这三个市命运大致相同,经济不强,除了安庆人多一点其他两市人很少,唯一的出路就是抱团,铜陵跨江往枞阳发展,池州沿江发展,安庆跨江往东至和枞阳发展,三市紧扣,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抛弃争端,沿江三市才会有大发展,不管安庆铜陵池州谁发展起来了都能相互带动。才可以抵抗北边的合肥虹吸南部的芜湖虹吸


爱评论的小哥


池州坏就坏在九华山!实际上没有那座城市是靠旅游发展起来的,而池州,太把以九华山为首的旅游资源当回事了而忽略了带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工业、贸易、信息产业。


用户4736521283683


池州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历史上以唐时发展达到顶峰,其古迹人文历历可稽,高山流水伯牙塔的风韵,粱昭明太子钓鱼台的深邃,李太白的秋浦放歌,无不诠释着大池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人嗜游之余,每以诗之:

《秋浦即行》/七律/汪叔华

纵酒吟诗放性情,谪仙慕迹游秋浦;

林花树下啜新露,燕子檐前哺幼雏;

两岸青山隔碧溪,一行雨雾飞白鹭;

棹歌浩淼远行舟,不惧路险石滩途。

《夜游杏花村》/七绝/汪叔华

清溪河畔杏花村,昨夜楼台寂寞吞;

不见牧童来邂逅,雨中犹叹唐人韵。

《登池州清溪妙因塔凭古》/ 五绝/汪叔华

塔高凭水阔,顾自影婆娑;

信步拾级上,临风叹古幽。

《古徽道雪中即行》/七律/汪叔华

人生岂可图安逸,应似九州鹏展翅;

古道路上正飘雪, 小火炉前初饮食;

旧途犹在成新景,坏碑无由见故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唐韵吟唱犹在嘶。

《九华圣雪》/七律/汪叔华

九华莲开佛国昌,地藏俯窥信众来。

若非观雪万岁宫,定是朝佛伴天台。

极目云海雾飘渺,穷尽台阶路白皑。

分明寄语求正道,莫教留滞混世才。

这些才是池州旅游发展看不到的潜力。近日翻阅全唐诗,描写池州城的诗句比比皆是,其经济战略地位何啻于今之宁沪?明季时,其殷家汇作为徽商承接长江的枢纽,也是千铺绛张,万舟竞发。不想清初安庆崛起,抢了其风头,但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后的生态城市和观光旅游,池州一定会厚积薄发。一个1.5倍西湖面积的平天湖,旖旎风光足够你张开想像的翅膀了,我反正留恋忘返了,诗曰:

《骑游池州平天湖》/七律/汪叔华

极目平天展画屏,淼从白练接池城;

湖中浪漾风不舞,岸上林幽蝉愈鸣;

众鹭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诗人尽日不回首,夜魄骑游意境清。

最后以《秋浦兰赞》为结束语。池州如兰,虽生幽谷,无人自芳。

兰生幽谷冠群芳,不与世俗争短长;

只在坦荡孤自赏,花开一朝动四方。

谢谢!










汪叔华


池州我个人感觉,目前发展分成四个板块。

1-以九华山为首旅游板块

2-以池州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电子(安芯,华宇等)产业板块

3-江南集中区铝制品行业发展(明坤,安安等)板块

4-江南集中区纺织行业集中区位发展,虽有点污染,但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支持。


印象九华


池州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非常高,空气清新,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氧吧”,非常适合居住和养老。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本身又缺乏工业支撑,人口数量少,导致经济不活络,很难有所发展。

真正待在池州的人都会了解一种现象:自己人挣自己的钱!这里缺少外来人口,基本都是池州人挣池州人自己的钱,不像沿海地带或者周边发达地区拥有活跃的外来人口,刺激消费,在这里你会觉得经济十分萧条。

思想理念也不够先进、包容,池州人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感觉,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即使是看到了,也假装不知道,缺乏学习的精神。

传言池州青阳县即将建设高铁,如果这个项目确定了,那么可能对池州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遇。但是想要有重大突破,基本在10年以内是不大可能的。


职场领航


短期看发展某一个行业或产业,可能有一定效果,长期看,还是要有足够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上宽松的创业环境和扶持政策。当前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华东高校在安徽设置分校(极大可能是在合肥以外),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争取到1-2家985、若干家211及其他高校设置分校,同时提供足够宽松的创业环境。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会产生极大的带动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