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誰?

聚朋友之縱橫中外


我是小姐姐,這個問題我來回答。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推動一個民族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共和國建立之後,我國無數科學家為建設繁榮昌盛的共和國甘做默默無名英雄。他們是共和國民族的脊樑,小姐姐給大家講講共和國最偉大的科學家。

首先,在小姐姐的心中,共和國首推的科學家是“錢學森院士”。



錢學森院士,國人家喻戶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由於錢學森院士回國,我國導彈、原子彈成功試驗的時間向前推進至少二十年時間。

錢學森院士早年留學美國,在錢老二十八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家,與其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之後的錢老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從事科研。當年錢老在美國有著世界一流的科學實驗室、科研團隊、科研經費、美國給錢老條件非常優厚。



但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錢老在聽到毛主席與周總理號召海外中華兒女參與祖國建設事業,錢老毅然決然辭去美國一切,準備歸國參與新中國的建設高潮。可以,由於美國當局無理阻撓,軟禁拘押錢老。錢老經受美國五年軟件與精神折磨,在毛主席與周總理老一輩無產階級領導人外交努力下,錢老最終於1955年回到新中國。



當時共和國一窮二白,時常受到帝國主義的軍事威脅與核訛詐,以毛主席與周總理為首新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高瞻遠矚,做出發展兩彈一星計劃。錢老欣然接受任務,發展共和國的東風快遞事業。當時,我們連研究導彈的實驗室、科研團隊都沒有,一切從零開始突破,錢老開始籌建組建新中國的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錢老擔任首任院長。在錢老建議與籌建下,共和國的航空工業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相繼建立,為培育兩彈一星工程的科技人才,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老擔任近代力學系主任,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當時共和國的導彈事業都處於嚴格保密階段,導彈研製在西北戈壁灘,那裡一年四季生存條件惡劣,水資源極度缺乏,常年沙塵暴與漫長寒冷冬季惡劣天氣,加上高寒缺氧。正是在這種極度苦難的條件下,錢老帶領共和國的年輕的科研團隊,經過五年的艱苦卓越奮鬥,與1960年,在酒泉發射場成功的試射了共和國的第一枚近程導彈的飛行試驗;開闢共和國導彈事業的零突破。


在隨後的幾年的全國性自然災害饑荒時代,錢老帶著科研團隊,經常餓著肚子,夜以繼日的攻關共和國的兩彈結合試驗、中程、遠程導彈事業。在我國成功爆炸原子彈之後,帝國主義嘲笑共和國有彈無槍。當時兩彈結合在一起試驗被提上日程來,在錢老帶領下,年輕的共和國的科學家們經過兩年時間的探索,與1966年10月27日,成功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飛行實驗,成功在新疆羅布泊試驗區核爆炸,獲得圓滿成功,自此,共和國有了真正防禦、反擊帝國主義核恐嚇實戰武器。

在1966年,12月26日。東風三中程地地戰略導試射成功,1970年1月30日成功試射東風-4彈道導彈,中國研製的第一代遠程地地戰略導彈,1980年5月18日,東風-5彈道導彈全程飛行試驗成功,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對地戰略導彈。錢老隱姓埋名戈壁灘數十載,從不計功名利祿,為共和國的導彈事業奉獻一生。錢老的名字與共和國的導彈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錢老對於後半生這個選擇,終身無悔。


在小姐姐看來,錢老以及無數為共和國隱姓埋名的科學家貢獻者,都是值得我們緬懷,他們是共和國永遠的豐碑。


小姐姐講史


今天是國慶節,是祖國母親70歲生日,在這個隆重而特殊的日子裡,我覺得要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母親獻禮,那就是,以自己的方式,紀念一下在我們國家70年曆程中,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紀念他們,也是不忘初心,不忘來路,不忘平安富強之本。

他們是哪些人呢?9月29日的上午,有八個人在人民大會堂獲得了共和國勳章,他們是:袁隆平、屠呦呦、于敏、孫家棟、申紀蘭、李延年、張富清、黃旭華。其中,袁隆平、屠呦呦、于敏、孫家棟、黃旭華5位是科學家。

這些科學家,長期以來,在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為中國的富強,民族的發展,辛勤耕耘,不懈奮鬥,讓我們中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無論在科技上,還是在經濟上,都使祖國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是國家功的臣,民族的棟樑,他們更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

袁隆平:1964年,袁隆平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技術,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全國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97年,袁隆平開展超級雜交稻研究,於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別實現中國超級稻百畝示範片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目標。2013年,他又啟動了百畝示範片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目標攻關。據粗略統計,40多年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增產6000多億斤,為十幾億中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因此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創制了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屠呦呦因為創制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從而使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于敏:中國氫彈之父。我們中國的氫彈的構型就叫于敏構型。現在中國的這個于敏構型是什麼樣子,還是一個高度機密,有人說跟美國的一樣,但一定有不同。因為美國人收集了我們氫彈的數據,他沒有說我們模仿他們的技術,說明我們跟他的就是不一樣。于敏構型有個特點,當量可以做得很少,然後又易於維護。但于敏也不出名。因為于敏沒有留過學。而且他的身份高度保密,他的研究從來沒有公開發布,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很多人並不知道。于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孫家棟:就成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領頭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技術總負責人;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總工程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總設計師,樹立了我國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黃旭華:廣東揭陽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原所長,隱姓埋名數十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為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共和國七十年的發展歷史過程中,是這些默默奉獻、不計名利的科學家的奉獻,才給我們帶來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是他們中的一些軍事科學家的努力,才讓我們國家在軍事科技上追趕上了世界軍事水平,才讓我們的國家沒有遭受外來侵略,保證了國家平安和百姓安寧。

一個科學家,就是一面奮鬥的旗幟,就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帝國的臉譜


偉大這個詞義為不計較個人利益為群體犧牲自我所進行的奉獻精神,要說至今科學家能當的起偉大兩字的人我認為非錢學森莫屬,不僅僅是他一人而且是一大批以錢學森為代表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偉大科學家們!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最得意的門生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193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43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1945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但就在他的人生如日中天的時候毅然選擇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試問在美國開出美好的條件和威逼利誘之下如果是我們自己能選擇回到那個滿目瘡痍一無所有的祖國嗎?且不論他的成就如何,單這種熱愛祖國不忘故土的精神就當的起偉大二字!

中國不缺人才 缺的是回報這個祖國的人才 在看其父親再三讓其回國最後他父親到死都不原諒的某人,不忠不孝,兩人品質高下立判。

錢學森回國後就投入了我國導彈航空事業。他放棄了養尊處優的生活,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專心科學工作,1956年,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所成立,錢學森任院長。1960年10月中旬,在錢學森的親自領導下,我國第一枚國產進程導彈製造成功了。1956年錢學森利用改進型中程火箭,可滿足核彈頭的要求。1966年,改進型中程火箭載著核彈頭,向千里之外沙漠處飛去,準確命中目標並起爆。從第一枚原子彈爆炸到第一枚導彈核武器研製成功,美國人用了13年,而我們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因為錢學森,因為有像他這樣的為了大我犧牲小我的科學家們!他使全世界的人不敢小看中國人!可以這樣說,沒有錢學森就沒有我國現在強大的導彈軍事實力。這讓中國幾十年來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籌碼。

有的人有才五德,有的人有德無才,德才兼備的人才才是國家之幸,國之棟樑!


生活不要將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中國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不少的,楊振寧啊、錢學森啊、袁隆平啊等等,我具體來說下:

1. 楊振寧

楊振寧在物理學屆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類歷史上也就是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伽利略可以出其右(排名前十依次是: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伽利略、楊振寧、狄拉克、波爾、普朗克、理查德·費曼、法拉第。)

是不是很驕傲,第五名!唯一的亞洲人!

楊振寧先生的楊-米爾斯理論、宇稱不守恆理論,前者可以說是震驚世界的理論,後者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先生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還活著的最厲害的物理學家了。

2. 袁隆平

袁隆平雖然和楊振寧先生相比,可能成就沒有那麼高,但是他卻給中國乃至世界解決了很多的飢餓問題。他改良的水稻,產量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

如果說楊振寧先生把國人在物理學界的地位提升了,那麼袁隆平就是簡單的提升了國人的幸福指數等等。

3. 屠呦呦

又一位諾貝爾獎的得主。

青蒿素的發現,可以說大幅度解決了紅斑狼瘡和瘧疾。說是造福了世界也是毫不為過。

目前屠呦呦還沒有成為院士,希望這樣的科學家能早日成為院士。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說起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會想到楊振寧、袁隆平、錢學森...... 不過,大家也別忘了中國古代也有科學家。

在所有的諾貝爾獲獎華人科學家中,楊振寧的科學貢獻堪稱是歷史級別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原院長聶華桐曾經如此評價楊振寧:“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物理學家的名字,像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量子力學初建時的海森堡、薛定諤以及狄拉克,現在再要往下排的話,我想楊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裡面了。”

楊振寧的研究包括“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楊振寧-米爾斯非阿貝爾規範場”(Yang-Mills場)等。前者讓他和李政道一起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後者被認為是更牛的成果。

楊振寧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公民。後來,他加入美國國籍。2017年,葉落歸根的楊振寧恢復中國國籍,從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變成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至於袁隆平,他甚至沒選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只是當選科學水平整體上弱於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但袁先生在雜交水稻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恐怕沒有人不尊敬。

中國的女科學家中,屠呦呦大概是最傑出之一了,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證。她因為瘧疾治療藥物青蒿素的研究而獲獎。

再來說中國古代那些偉大的科學家。這些名字,大家肯定都知道。

沈括:杭州錢塘縣人。既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科學史家。他著有《夢溪筆談》,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上最傑出的人物”。而他在科學上也有多項很牛的成果,比如最早發現地磁偏角——地磁的南北極與地理的南北極並不完全重合。沈括也是一名全能戰士,他是王安石變法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還帶兵和西夏人打過仗。

張衡:發明地動儀。

祖沖之: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

題外:

李政道和楊振寧決裂了半個世紀,原因在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這一諾貝尓獎成果中誰的貢獻更大。李政道曾經稱:“我和楊振寧爭論的主要焦點是,在1956年我們合作發表,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論文中,有關宇稱不守恆的思想突破是誰首先提出來的。”

而沈括也被人指責中傷其政敵蘇軾。

不管這些事件的真相如何,楊振寧、沈括他們依然是偉大的科學家。


老虎科技


他絕對算得上是我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一人支撐起半個清華,創辦清華大學物理系,中國科教興國的先驅。

在中國,你可能知道三錢,錢三強、錢偉長、錢學森

你可能知道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

你可能知道鄧稼先、趙九章、翁文波、華羅庚

你可能知道中國的“導彈之父”、“氫彈之父”、、“原子彈之父”、“光學之父”

而這些耳熟能詳的偉人,這些曾經為我國的科技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的那一代人,都曾是他的學生。在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最為艱難的時候,他和她的學生,撐起了我國科學界的半壁江山。

建國後的23位“兩彈一星”裡,有半數之上曾出自他的門下。

他就是葉企孫,清華四大哲人之一。終生未娶成家,無子無女,為我國培養了79位院士,可以說是真正的桃李滿天下,大師的大師。

葉企孫,1898年出生於上海書香門第之家,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在實驗物理大師P.W.布里奇曼(194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門下學習。

1920年畢業,而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次年,他和他的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h,被物理學界沿用十六年之久。

1923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隨後又前往歐洲遊歷,1924年回國。

次年,任清華大學副教授,在此期間,創辦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

這是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的合影,在這張照片中,有11位未來的中科院院士,前排左四就是葉企孫先生。

一生未娶妻成家,對待學生如同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錢學森當年出國留學航天工程,但是在國內學習的是鐵路機械工程,因此葉企孫讓錢學森搬進自己家中便於補習。

1992年,包括王淦昌、王大珩、吳健雄等在內的 127名海內外著名學者聯名向清華大學呼籲為葉企孫建立銅像 ,聯名者平均年齡高達72歲。

1968年,他因弟子熊大縝的事受到牽連,受到嚴重迫害。

1977年1月13日,這位大師的大師,與世長辭。臨走之前還楠楠到回清華。

那時候的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怦然墜地,因為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三體》

他就是葉企孫,《三體》小說中,葉文潔的父親,葉哲泰的原型。堂前桃李萬頃,卻落得潦倒半生。

但願不久的將來, 盛世能如你所願。

以上


木劍溫不勝


葉企孫。不信的話,你說三個人,至少有一個人是他的學生,否則的話,就算我說 錯了。

科學家是否偉大,不但要看他在應用科學方面的貢獻,還要看在基礎科學理論方面的貢獻。前者如“兩彈一星功勳”,後者如楊振寧,李政道。還有人,儘管自己沒有幹過驚天動地的國家工程,但是他的學生卻幹出了這樣的工程,更有甚者,他的許多學生都是全國著名的科學家,這樣人還真有,他就是“非著名”教育大家——葉企孫。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輝煌:

新中國誕生的23位兩彈元勳,有一半以上是他的門生。

中國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是他的大弟子。中國的“衛星之父” 趙九章、“氫彈之父” 彭桓武、“光學之父” 王大珩、“原子彈之父” 錢三強,以及“三錢”中的另外兩位——“導彈之父”錢學森、“力學之父”錢偉長,都是他親手培養的學生。鄧稼先、周光召、朱光亞這些重量級的名字,也是他的門生。

他的學生楊振寧,在世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沒有之一。1971年楊振寧首次回國,提出探望恩師,被政府拒絕。

他的學生李政道深情回憶:“是他決定了我的命運。” 1946年,他破格將年僅19歲的李政道送往美國。半個世紀之後,諾獎得主李政道回國,再次見到那張被他畢生珍藏的泛黃考卷,不禁哽咽。上面是他的字跡:李政道,電磁學,58+25=83分。

第一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人,是他的學生林家翹。

第一位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人,是他的學生戴振鐸。

華羅庚說:“我一生得他愛護無盡。” 當時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是他力排眾議,讓華羅庚在清華數學系任教,又送往劍橋大學深造。與華羅庚齊名,就讀於清華數學系的陳省身,同樣受益於他的諄諄教誨,日後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現代微分幾何之父。

相信各位看官看到這裡,就知道葉企孫的偉大了。不過讓我們值得反思的是:科學是一個互相聯繫的統一體,但是在一般人看來,應用科學家由於能幹出實實在在的尖端科技產品,所以容易名揚國內外,而基礎理論科學家,因為他的理論高深莫測,非常小眾,往往不被世人知曉,除非他得了諾貝爾獎,或者國家科技一等獎。教育家更容易被誤解成紙上談兵的一類,相信我們知道了葉企孫的事蹟,能對過去的思維定式,有一個改變。


有李走遍天下


本身我並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回過頭來看這些回答問題的人發現他們一個個。都像中了邪一樣一味地說某人的功績,卻貶低另一個人。

試問一句,沒有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中國有多少人將會餓死。沒有錢學森先生為中國的火箭事業擔心竭慮整個中國現在要受多少白眼,沒有李四光先生為中國四處奔走尋找石油勘探的,那中國現在還是個貧油國。如果沒有……這些科學上的偉人,一個個都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科學。中國只要缺少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有如今的輝煌。我們卻在這裡說風涼話。還在這兒振振有詞地說某個人功勞最大,某個人功勞應該比某個人高。難道對得起他們為了這一些科學研究奉獻了一生的經歷嗎?

古代有一句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將的功勞,可以通過他斬首的首級的數量,攻取土地的多少?和軍功的大小來衡量他是否比另一個武將強,但是科學上的事,尤其是造福人類的科學,你能說這東西有大有小之分嗎?一昧的牽強附會,一昧的強詞奪理到最後。傷的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心。我們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在這兒爭論,到頭來只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黨爭。這樣於情於理,對於中國科學研究會有怎樣的傷害。我想不必多說,科學研究不是一個人的事兒,他是所有人一起做的事。

如果有人看到這篇問答,我希望。別去爭論誰大誰小的問題了。好好的,講科學家所做的一些研究。才是能夠使那些先被前人所能安心的最好做法,至於有人想借此機會炒作自己的名聲。咱們也就別去管他。


漩渦鳴人yy


這個應該有如下幾個人:楊振寧、錢學森、袁隆平!

排名第一的應該是楊振寧。楊振寧的成就不僅是他和李政道在1957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還在於他在基本粒子、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方面有多達14項諾貝爾獎級成果!特別是規範場論,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合稱20世紀物理學三大發現。

排名第二的是錢學森。他是享譽世界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是中國航天之父、是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為我國兩彈一星等工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排名第三的是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創始人。被譽為“當代神農“、“米神”等。培育出的兩系雜交水稻、超級雜交水稻、超級雜交水稻第二期等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起了突出的作用!被聯合國授予“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家大獎!


地震博士


錢學森讓中國有了膽氣,袁隆平讓中國人不再捱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