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春耕備耕生產見聞①|應用物聯網 春耕更智慧

應用物聯網 春耕更智慧

——河北春耕備耕生產見聞①

日前,在河北省滄州市青縣曹寺鄉廣旺農莊,智能玻璃溫室大棚裡按下了春耕生產“快進鍵” ,各式各樣的新奇蔬菜,被種到了牆上、滾筒上、梯形臺上……大棚內高效智慧化設備為這個特殊時期的春耕保駕護航。

在進入大棚之前,先要通過位於入口處的一個可容納一人、兩側開門的小屋子。“這是消毒室,進入溫室內必須先經過這裡。從外側門進入消毒15秒後,內側門才會自動開啟。”廣旺農業合作社總經理王靜說。

大棚內分中央走廊、葉菜區、蔬果區三大部分。在裡面,記者看到了琳琅滿目的蔬菜品種,現代化種植方式讓人大開眼界,根據不同蔬菜的特性,採用“牆體”“陽臺菜園”“滾筒”等栽培模式,全部實現無土栽培,蔬菜在營養液中培育生長。

河北春耕备耕生产见闻①|应用物联网 春耕更智慧

青縣廣旺農莊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內運用物聯網技術長勢喜人的蔬菜。廣旺農莊供圖

“大棚內植物的營養液供應形成一個循環系統,由中控室統一調控,每天按時按量提供植物所需的營養成分。”合作社水耕栽培技術員孫菲說,溫室大棚運用了物聯網智能控制、水肥一體化灌溉等先進技術,當溫度、溼度等各參數信息傳輸到中控室以後,它會根據不同作物的環境條件指標進行分析,為大棚裡的各種蔬菜提供具體而科學的澆水、施肥、通風等一系列操作,完全擺脫了種菜靠經驗的歷史,針對不同植物不同生長週期,有針對性地調整。

育苗有工廠,田管靠網絡,春耕備耕正當時。通過對農業物聯網技術的運用,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採集到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溼度、溫度等大量的信息,根據作物生長的土壤性狀、空氣溫溼度、土壤水分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等,對大棚內小氣候實現智能化自動控制,實現精準作業,保持農作物生長的最佳環境。

河北春耕备耕生产见闻①|应用物联网 春耕更智慧

在邯鄲滏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建立了“滏農雲”蔬菜大數據管理平臺,以“不見面、不接觸”的方式,開展線上田間管理、種植知識、交易物流等農資技術服務和疫情防控、生產保供指導等,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

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2019年底,全省231家現代農業園區中,累計形成61個農業物聯網示範基地,農業物聯網應用比例由2018年的17.7%增加到26.4%。

河北春耕备耕生产见闻①|应用物联网 春耕更智慧

未來,河北省將加快推進5G、北斗衛星、AI等信息技術應用,提升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水平。依託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農業科技園區和國有農牧場,支持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開展智能節水灌溉、精準施肥、飼料精準投放等精準化作業,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種養加”生態農業新模式。通過各級農業物聯網綜合應用平臺,實現快速採集、智能處理、及時服務和便捷響應服務,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主體提供物聯網監測、控制、預警、宏觀決策和專家諮詢支撐服務,節約生產管理成本,增加農業生產收益。另外,河北省將聯合阿里巴巴共建10個“智慧農業”產業化示範縣,共建智慧農業平臺,涵蓋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種,每個示範縣培養50名以上符合全產業鏈要求的數字化新農民。

據瞭解,今年,河北省將示範推廣1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試點,到2022年形成較為健全完善的農業互聯網產業鏈。(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