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末年,帝王宝物的颠沛流离,乾隆:败家子

乾隆朝之历历盛景,其实是中国传统社会之回光返照,残阳一抹,是不可再现之辉煌。物极必反,月盈则缺。其后所发生的一切,均验证了这一铁律。

盛世末年,帝王宝物的颠沛流离,乾隆:败家子

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 网络图片

时至晚清,国势衰落,内忧连连,外患不断。列强狼奔豕突,朝廷风雨飘摇。百年之前,岁次辛亥,武昌城头炮响,诸省纷纷响应。继而清帝退位,民国肇基。《三希宝帖》之命运堪忧,成为时局板荡之缩影。根据《皇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仍居于紫禁城后宫,养尊处优,称孤道寡。

盛世末年,帝王宝物的颠沛流离,乾隆:败家子

养心殿“三希堂记”挂落局部

时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所部兵临城下,将溥仪逐出皇宫。《中秋帖》与《伯远帖》在劫难逃,历尽坎坷。在当时之一片慌乱中,溥仪庶母敬懿太妃将二帖偷出皇宫,竟低价卖给一家小古玩店。然后,二帖被曾做过袁世凯陶务总监督的郭葆昌购得并珍藏。去世之前,传予其子郭昭俊。新中国成立前夕,昭俊携二帖避至台湾,不久再迁香港,由于生活窘迫,不得已将二帖抵押于英国汇丰银行。

盛世末年,帝王宝物的颠沛流离,乾隆:败家子

清拓三希堂法帖册帖页

后来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政府出重金购回,二帖得以回归故宫博物院。而《快雪时晴帖》更是离乡背井,身世飘零。溥仪出宫之前,暗中派人将其装入行囊,但在出宫时,被守城卫士搜得,交付清室善后委员会。

盛世末年,帝王宝物的颠沛流离,乾隆:败家子

王献之《中秋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头号珍宝,此后一直得到严密保护。1948年,国民政府摇摇欲坠,原故宫博物院召开理事会,决定将部分文物运往台湾。庄尚严奉命将包括《快雪时晴帖》在内的238951件故宫文物带至台湾,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仿建之“三希堂”,形单影只,茕茕无伴。而北京故宫博物院之三希堂,仍保留着乾隆时原样,独缺此帖,大憾无边。三希宝帖至今分离已近九十年,映衬着金瓯未满,两岸分离之现实境遇。

盛世末年,帝王宝物的颠沛流离,乾隆:败家子

王献之《中秋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2010年,在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分别授权,以馆藏《三希宝帖》真迹交付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古书画老字号“荣宝斋”,采用珍贵高仿工艺,按原作规制,等大再现《三希宝帖》之神采。高仿《三希宝帖》完全保留历代名家帝王题识、钤印等历史印迹,被称为“仅下真迹一等”之艺术珍品,限量发行2011套。乾隆帝一生珍爱之稀世珍宝以此方式实现团聚,书法与收藏爱好者可聊作安慰矣。

盛世末年,帝王宝物的颠沛流离,乾隆:败家子

王珣《伯远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诗仙李白有诗云:“我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往日之辉煌于今不再,只能徒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慨叹。作为后学晚辈,面对往圣前贤留给我们的件件瑰宝与文化高峰,只能频发望尘之叹。莫云超越古人,即便是继业守成,亦深感有心无力。

​内容整编自:邸永君《三希堂小史》《紫禁城》 2011年10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