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一定要趁早買房”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成年人,一定要趁早買房

我認為既然是成年人,那麼一定要趁早買房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古語說:成家立業,成年人到了年紀就要準備成家立業了,而家的主要形式就是住房,有了住房才有了穩定,無論對男人還是女人。男人有房代表已經具備了成熟男人可以結婚的條件。這樣在挑選伴侶就可以搶在先機。女人有房代表了已經是經濟獨立的現代女性,可以提前把一些條件不足的結婚對象直接淘汰掉了。剩下的都是有一定基礎的男生。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女人慧眼相中一窮二白的潛力股男生,這種情形另當別論。

  2. 房子在人的一生中還是佔有很重要位置的,而且隨著物價的攀升房子的價格也持續走高。雖然國家也在平抑房價,但我感覺房價依然會平穩的、慢慢漲高的,除了那些房價被惡意爆炒過的城市後會大幅回落,其他的城市都會理性健康的發展向上的。房子在中國人傳統思維裡應該最重要的,一個成年人連個房子都沒有讓人感到很不穩定,所以如果真的要打算買房,那麼就趁早。

  3. 成年人如果有了穩定工作和收入的話,那麼趁早買房吧。住在屬於自己的房子裡感到很有安全感,而且也可以慢慢的適應居家生活的節奏,同時也能享受生活的樂趣。總之早買房早受益。

  4. 房子作為住房可以安家,也可以作為投資可以保值增值。房子也是人一生中的大額財產,無論是個人投資還是將來轉贈給子女都是不錯的選擇。早買房可以選擇優良的地段和房源。購買的房子增值保值的能力也強。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我不是賣房子的,但我是參加工作很早就買房的,也算是踐行者和受益者,希望我的建議幫到您!


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來評論區發言,歡迎討論!


人如雲外峰


同意,我舉一個證明此話正確的例子。我本人就是一個現成的活生生的例子。我在一六年底買了一套房,當時是5700一平方,連車庫一共八十幾萬,當時手裡只有十幾萬,又借了錢湊了30萬交了首付。剩下的貸款二十年,每個月還3000。到一七年底就翻了一倍。最高峰時漲到一萬三一平。總價能賣到180萬左右。記得裝修時賣瓷磚的老闆上門量尺寸,他說,你這個房子賣不賣?要是賣,嘴一張就有人買的 。我說不賣,咱又不是炒房的,自己住,不盤這種發財的心思。況且賣了還得再買。。。再舉一個反例。我堂哥,他是在本市工地打工的,年收入五萬左右,十年前就勸他買房,他說,等房價降到10萬元一套再說。。。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看來他的目標是越來越遠了。再囉嗦幾句,買房是投資,買車是消費。有人在有能力付首付的情況下買了車,有人買了房然後每個月還房貸。過個幾年後看看,車價幾何,房價又是幾何?再說,成年人買房要早,也對平時的一些不必要的參加狐朋狗友的應酬的拒絕有了藉口。對那些酒桌上一口一個哥們、兄弟,等酒醒了一個個跟換了身份的所謂的人,這錢哪怕是AA,我認為花得不值,還不如請家人團聚團聚呢。所以,我同意這句話。[贊]





z不負小時光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成年人,一定要趁早買房”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個人非常認同這句話。

1.如果你是上班族,工資不會比房價長得快

講講我的經歷吧!我是2015年在成都買房的,當時的房價是8000多,首付三層,看了很多的樓盤,當時想的是小孩要讀書。在成都,2017年之前可以享受“購房入戶”的政策,遷戶要一年社保。大家都知道成都青羊區的教育資源是很好的,我們選了青羊區,就在一所小學對面,西三環外,當時還是很偏的。現在的周邊二手房均價在20000多,漲了一倍不止,新盤精裝30000左右。再看看我們的工資,你就會有買房的動力了。

2.未來買房的人會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少,購房條件也越來越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買房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土地少了,價格會更高,各種限購令也就出臺了。當時我們買房的時候,只要顧客手裡有錢就可以買,再看看現在的要求:購房人具有擬購房所在區戶籍(其中戶籍遷入擬購房所在區未滿24個月的,應在擬購房所在區穩定就業且連續繳納社保12個月以上),或戶籍不在擬購房所在區但在當地穩定就業且連續繳納社保24個月以上。

看看十幾年內的房價,在看看現在的房價,不要等到房價跌了再來買,手裡有錢就趕緊下手。

如果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哦!


壹點點兒


我目前二十四歲

在我們地方上結婚

買車買房包括天價彩禮一樣也不能少

我家裡條件一般,同時還有一個雙胞胎兄弟,總會有長輩跟我說 沒有辦法靠家裡,你要自己努力

ps:家是南方小縣城(姐姐家去年十月買的房,中上地段15000+/每平)

那我買房是不是就像夢一樣遠了?

題主的題目有些模糊,怎樣算早?三十歲前買房算不算早?

首先,買房一定是有實力了才買房

其次,就我姐姐夫來說6000+的房貸,有不到一週九個月的寶寶,每個月的支出都是過萬的的,這樣的消費真的望而興嘆

再說說我自己,退役前月薪7000加,攢下15萬,退伍費20萬,地方補助5至6萬,母親說我和弟弟一人17萬是她和父親能力的全部,不論創業也好,買房也好,她都支持。

那麼算下來我一套80平左右房子首付是有了

但是

0技術,高中學歷的我下一步該怎麼走?

有人會說我不該復員,部隊好

也有人說一個月五六千兩口子一起還也夠了

長輩、朋友的話我都認可

但我還是想靠自己的努力把🏠攢出來

不同於他們的趁早買房,而是花少部分的買房資金學會學會最牛的本事

不同於部隊雖然很苦,但不操心錢

現在的我雖然操心錢,但不覺得苦,每天都有在向夢想邁進([捂臉]並沒有進入退休狀態啊,坐吃山空我知道的)

我相信自己三年後會有自己房子並有一身相當🐮的本事

所以我的建議是,有錢也不要著急買房,沒有絕對趁早,只有對你自己來說,這個時機是不是真的合適

都是自己的一點感想,想到哪寫到哪,有不對的地方大家見諒哈


玖壹佰仟


我非常認同。

倒不是介意未來的房子是漲還是跌,我覺得只有把這件人生的大事解決了很多精彩的人生才可以去嘗試。

拿我自己來說吧,買房前,自己總感覺存多少錢都不夠。那時雖說收入達不到非富即貴的程度,卻也算是中等水平,但那個時候生活地真是非常拮据,後來買了房子以後,我發現每月只要留出足夠的錢來還掉房貸,剩下的存款完全可以去享受人生。

而且對於買房這件事情,我覺得沒結婚的要早買,這是可以給自己相親條件加分的項目,結了婚的更要早買,一定要給自己的愛人一個安穩的家庭。

所以,只要還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哪怕多一點房貸,還是早點買房吧,這時你未來穩定生活享受人生的前提,逃避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西窗輕語


成名要趁早,買房也要趁早。如果你有房子,那你倒是不用那麼著急,需要的時候再買也可以。有的人是剛需,有點積蓄,有的時候想再存點錢再買,有的想著等價格降點再買。這兩種人最後那麼是買不起來要麼是高價買入。我2012年畢業,2013年就買了。當時首付12萬,我自己只有三萬,借了8萬多。那時候市區房價3500-4000,新區4000-5000左右吧。雖然我是剛需但是我綜合考慮下來買了一個均價5000的樓盤,然後省吃儉用還貸款。現在還有8年就還完了,現在還貸款也沒什麼壓力,7年的的2000元和現在的2000元真的不一樣。


西安賣房小夥


在年輕人步入社會後,有了一定的積蓄之後就開始要為自己將來的家做考慮了。早晚都要買房的,何不趁早買房

成年人為什麼要趁早買房呢?跟父母一起住不行麼?

一、買了房能讓自己安定下來。我們常說港灣是船的家,那麼房子就是我們的家了。成年之前,我們大部分都是跟父母一起住,但是成年之後,就要考慮自己的生活了,如何獨立養活自己,如果成立自己新的家庭。人一但有了家,居有定所,人就會安定下來不再漂泊了。人安定之後就對其他方面的投入就會更多,比如工作更加努力。

二、工資跑不贏房產的升值。一到年底經常就會聽到有人說,“今年不買房,明年就要白乾活”。說明了我們大部分的工資還是跑不贏房產的升值的。比如100萬的房子,一年漲了一成就已經10萬了,在這個人均GDP1萬美元的情況下(2019年統計的人均GDP),10萬元就佔了很多人一年的工資了。

三、經濟支出可以合理控制。趁早買房,買房所承擔的壓力自己承擔,反正年輕人還年輕,吃點苦,承擔點壓力還能讓自己更茁壯成長。不要等到結婚生孩子了,到時候又要養家,孩子買奶粉要錢,孩子讀書又要錢,所有的生活壓力都壓過來,生活的支出就已經佔了收入的一大部分,那時候再買房,壓力就是壓力上加了。

成年人趁早買了房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

成年人既然選擇了趁早買房,那麼就有了自己的窩,不用再跟父母擠在一起了,生活的空間會更大,有人說過,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麼。

一、組建新家庭有了前提基礎。在現代的社會,相親時女方都會問的一個問題,“你有房麼,你有車麼,你有存款麼”。成年人趁早買了房的,就可以很大聲的說,“我有。”不能說現在的社會越來越物質,女人越來越拜金,但是你想成立一個新的家庭,也要給另一方感覺到你們以後生活的希望。而且買了房的成年人比沒有房的更有優勢不是麼?

二、買房可以說另一種儲蓄。成年人買了房子,每個月就要月供了,就不會亂花錢,不會整天想著去哪裡泡吧了,可以說一種變相的儲蓄了,如果不跟父母住的話,每個月又可以省下一筆租金。將來房子有升值的話,自己還能享受房子升值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就算萬一房子有所下跌,自己也還能住,畢竟自己的初衷就是買來住的。

三、給自己未來的家庭一個穩定的依靠。結婚生孩子以後,孩子不用再為了租房子搬來搬去,讀書也不用去煩惱沒有學位,又要給贊助費,又省了一筆不必要的支出。

成年人有能力趁早買房時也要注意,買自己合適的房子,有定的壓力,不要壓力過大,不然壓力過大也會把人給壓垮的。

小結:

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將來的家庭,成年人,有能力的,一定要趁早買房

。對自己有好處,對未來也有好處。


佛山房產樓市資訊


中國人對土地的渴望已久刻在了基因裡,我們都希望有自己家,有自己的歸宿。

至於“成年人,一定要趁早買房”這句話我覺得這樣說應該更合適,成年人,在你有能力買房時,一定要趁早買房!

首先買房是得以讓自己的家庭安穩,免除顛沛流離的生活,其次從近些年的房產走勢來看,房產保值率較高,不從炒房的方面來看,自住型的房子買來很少說有賠的,所以也算一種資產保值形式。

以我個人為例,85後的工科男,2013年畢業後來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買房,但是當時的普通商品房已經買不起了,所以一直在關注北京的福利政策房,從開始經濟適用房跟蹤,到後來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但是恰巧13年結束經濟適用房及兩限房,只能選擇自住型商品房,雖然遠不如前者那麼合適,但也算是搭上了最後一班車,找親戚朋友借了首付買上了,和我同期來的同事甚至更早來的同事沒抓住這次機會的,直到現在也還沒買上,也很有可能再也買不起了,大家雖然賺差不多的工資,但是這兩年我已經還完親戚朋友欠款緩過來了,而同事手裡握著這些年攢的三五十萬卻什麼也做不成。

所以成年人,有能力時一定要趁早買房!


江河逆流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我來回答。

一,對於成年人來說買處房產,安個家有歸屬感。

我們在外拼搏這麼些年,總想有個家給漂泊的自已找個港灣歇息。長期租房,也得化不少錢去開支。另一方面給自已奮鬥的一種肯定,感到無比榮光。

二,買房不一定要趁早,應該有自己的規劃

和實力支撐。

買房子不比買衣服買白菜,非得趁早。急是急不來,要深思熟慮,地段,環境,性價比都得通盤考慮。最主要得問自已的實力,允不允許,吃飯都困難怎麼趁早買,那就得緩一緩。按計劃來,這不比買衣服幾十幾百,不好退換,買房幾十萬,上百萬,也許花費一家一生的心血。所以慎重為妙,不急一時。

三,不要盲目跟風,隨意決定買房,降低生活質量。

有些人喜歡跟風,看到別人都買房了,蠻著急,東拼西借,按揭一套房。性價比也不在乎,結果本已幸福生活過得狼狽,成為房奴。我有一朋友,至從買了房後,就很少出去玩了,一人打二份工,經常報怨太累了,後悔不該做房奴,降低了生活質量。

所以說,買房不一定要趁早。


無語觀潮


很同意這個觀點。

成年人,沒結婚前不買房,自己倒不覺得有什麼,不管在哪裡生活,父母的家永遠是你的落腳點。結婚生子了,還沒有房子,突然會覺得自己像個漂流者。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小家,沒有房子,每年在出租屋裡過年的感覺不是很好。這都是次要的,主要是孩子大一點,總會被小朋友問你家在哪裡。今天孩子說在這邊,明天說在哪裡.等孩子再大點會比較了,問你我們的家到底在哪裡時,那時你才覺得連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孩子因為房子被別人嘲笑,因為沒有自己家的自卑感,想想可知。有些人年輕時不買房,覺得成家了之後才買房會更好,大錯特錯。成家之後,各種開支,孩子的幾個補習班都能把你壓趴,哪裡有錢買房,所以買房子就是要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