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想要設立內閣制度?

璃陌896


明成祖朱棣為什麼想設立內閣制度?是因為要減少皇帝的工作壓力嗎?是的。是因為要減少決策的失誤嗎?是的。是因為要提高處理國家事務的效率嗎?是的。是因為要加強對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嗎?是的。然而,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度的最主要的原因卻是要加強君主專制。朱棣是什麼身份?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永樂大帝朱棣皇帝的身份就決定了他做任何事情的最終目的是鞏固統治,是加強皇權。總而言之,內閣制度是皇帝加強皇權的一種手段,但內閣制度並不是一種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制度。

關於朱棣設立的內閣制度有以下內容需要了解。

第一,內閣只是一個顧問機構,既沒有行政權,也沒有決策權。內閣制度是皇權強化的表現。

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之下有兩對矛盾,一對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對是皇權和相權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皇權不斷的加強,向權不斷的削弱。漢武帝加強皇權的措施是建立中外朝制度,唐太宗加強皇權的措施是完善三省六部制,明成祖朱棣加強皇權的措施是建立內閣制度。

組成內閣的是大學士,大學士是皇帝的顧問,大學士是由皇帝任命,大學士完全聽命於皇帝。換句話說,由大學士組成的內閣是皇帝的顧問機構,內閣的權力完全來自於皇帝的信任。皇帝信任內閣,內閣就有權力;皇帝不信任內閣,內閣就沒有權力。從法律上講,內閣既不是正式的政府決策機構,也不是正式的政府行政機構。

內閣既沒有行政權,也沒有決策權。內閣能夠行使的權力是票擬權,對國家大事提出意見。內閣行使票擬權後,皇帝會使用自己的批紅權來做出最終決策。內閣承擔了原本丞相應該承擔的工作,但內閣沒有原本丞相的法定權力。內閣制度的建立是皇權強化的表現。

第二,內閣制度的建立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必然要求。

內閣制度是專業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一部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存在的基礎是小農經濟。也就是說,小農經濟是內閣制度建立的根源。小農經濟的發展要求權力的高度集中,權力的高度集中會推動小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以朱棣為代表的封建皇帝會不會主動瓦解小農經濟?以駐地為代表的封建皇帝會不會主動放棄專制權力?絕對不會!皇帝是權力的生物,皇帝會盡一切的可能來加強皇權,皇帝會盡一切的可能來保護並發展小農經濟。為什麼呢?因為皇帝是地主階級的代表,因為專制制度和小農經濟可以給皇帝帶來無窮的利益。

封建社會有三輛馬車:一是專制制度,二是小農經濟,三是儒家思想。這三個因素構成了一個有機體系,小農經濟的存在要求專制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存在。朱棣設立內閣制度是為了加強專制,加強專制是為了發展小農經濟。

第三,內閣制度的建立反映出的是封建制度衰落。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明王朝的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不斷髮展進步。資本主義萌芽是一種先進的經濟因素,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全新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基礎。資本主義萌芽要求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萌芽要求在中國發展民主科學思想。然而,大明王朝在政治上是通過建立內閣制度強化政治專制,大明王朝在思想上是通過程朱理學強化文化專制。

專制制度的強化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這意味著封建制度已經是一種落後的制度。落後的封建制度阻礙了生產力的進步,落後的封建制度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阻礙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就是不符合潮流的,不符合潮流的應該被淘汰。

明成祖朱棣建立的內閣制度是不符合大明王朝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社會潮流的。內閣制度看似是加強了皇權,內閣制度看似是維護了國家統一,但內閣制度並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總之,明成祖朱棣想要設立內閣並最終建立內閣制度的根本原因是要強化皇權。在作為皇帝的朱棣看來,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加強皇帝的權威。朱棣認為皇帝權威的加強可以讓國家順利的發展,但事實是專制的強化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隨著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大明王朝開始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如果社會轉型成功,那麼中國就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然而,以專制制度的強化為表現的落後的封建制度卻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內閣制度的建立強化了皇權,皇權的強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緩慢導致中國逐漸陷入了近代前夜的危機。


歷史緯度


明朝內閣制度的誕生並非是朱棣首創。它的首創者乃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明朝建立之初,其行政模式還是延續了元朝的體制。但朱元璋在經歷了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就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原中書省的權利分散歸於六部。原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從朱元璋開始起,六部百司的政務直接由皇帝掌管,也就是說此時原本的宰相職權由皇帝兼任了。但也可能是朱元璋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了,所以不久後朱元璋又仿照宋朝制度,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這四處大學士實際上就是內閣的雛形。但此時的內閣不具備實權,他們大多都是皇帝的顧問,原本的宰相職權還是由皇帝兼任。

朱棣靖難之役勝利後,成功上位當上了明朝的皇帝。此時朱棣雄心勃勃的想要做出一番功績。實際上朱棣和朱元璋非常的相像,尤其在性格方面。所以朱棣對於朱元璋廢除丞相的行為並沒有反對,反而是非常認同的。並且朱棣也同樣認為,皇帝就應該是乾綱獨斷的。他也不希望臣子來分散自己的權利。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把君主獨斷專行擴大到了頂峰的這種行為,朱棣是一百個贊成。朱棣也同樣非常迷戀這種大權獨攬的感覺。但不久後朱棣就開始覺得不方便了。

朱棣在當上皇帝后,一直致力對對蒙古的用兵政策之上。朱棣不斷的親征讓他無法向朱元璋那樣總攬政事,而且很多政務對於朱棣來說非常的麻煩,會影響到他的親征,甚至是因為征戰而導致處理不及時。所以朱棣就需要一個可以輔助他的機構。這個機構就是內閣。朱棣此時又找伴侶朱元璋的內閣制度加以應用。不同於朱元璋的是,朱棣並沒有把內閣當成一個顧問團,而是賦予了內閣參預機務的權利。此時真正意義上的內閣才算成立。也不再是朱元璋時期的樣子貨。

雖然朱棣賦予了內閣實際權力,但朱棣時期的內閣權利和最初宰相的權利也是天差地別的。明朝初期宰相擁有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朱棣內閣時期,決策權被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議政權分給了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也就是說朱棣時期的內閣,權利實際上只有明朝初期宰相三分之一的權利。史料記載“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說白了朱棣時期的內閣雖有權利,但也只是相當於皇帝的助手,並非一個國家權力機構。

內閣真正開始掌握實際權力是在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後來一步步發展之道嘉靖年間,嘉靖皇帝修道不理政事,把所有政務交給了內閣首輔嚴嵩管理後,此時內閣權利才可以媲美明初時期的宰相權利。而到了萬曆年間,內閣權利真正發展到了頂峰。張居正時期改革,整個明朝的政治樞紐就是內閣,所有國家大事小情皆有內閣處理。當時張居正的地位就好像現在的英國首相差不了多少。國王也只不過是一個樣子貨而已。但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掌權,他推翻了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明朝內閣也再度把權利交還了皇帝,雖然走下了巔峰,但此時內閣已經是明朝的一個權利機構。相對於朱棣時期,權利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內閣制度設立的最初功能是為了輔助皇帝處理公務,相當於秘書機構,只是後期皇帝懶政,很多事情就交由內閣處理,內閣才逐漸成為權力中心。


歷史同塵


建立內閣是因為為了減少壓力以及使決策不過分錯誤。朱棣為了近一步減少壓力,成立了內閣。設立內閣的目的在於加強皇權,內閣成員不再是宰相,沒有決策權,專門為皇帝出謀劃策。

內閣制的成立時間

內閣制是公元1402年,明朝永樂時期建立的。 大明成祖永樂皇帝為了鞏固權力,做出兩個重大決定,一是把首都遷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北京,二,成立內閣制,這樣,一個國事諮詢機構正式建立了。

大明永樂帝雖有洪武帝一樣獨攬大權的雄才偉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讓他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於是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內閣制就應運而生。

內閣制的作用

內閣是皇帝的私人秘書班子,代收外臣的奏摺並作出處理意見,然後交給皇帝n拍板(批紅),皇帝拍板後把奏摺發還內閣,內閣再分發給各有關部門處理問題。

設立內閣減小了皇帝的工作量,並且可以使政府部門在出現不稱職的皇帝的時候保持基本運轉。內閣本來由皇帝設立,本身也是站在皇帝一邊的。

內閣權力的逐漸擴大

內閣制在最初的時候只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構,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時期權力開始上升(三楊輔政),雖有大明正統朝末年的反覆,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際,內閣制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代表。

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戰,卻因為有楊廷和等閣老主撐內閣未成大亂,經過大明嘉靖、隆慶朝的發展,大明萬曆朝早期應該是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他的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

明成祖朱棣建立內閣,由皇帝直接管理政務,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說白了就是由內閣整理彙總各地報上來的事物,報給皇帝審批。然後在分發給各地。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沒有決策權。(內閣初期)


左史右經


朱棣為什麼想要設立內閣制度?因為政務需要。作為中央集權的皇帝,全國上下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是非常多的,這些都需要皇帝批示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批閱奏摺這種事是很耗費時間和精力的,如果光靠皇帝一個人處理,真的可以把皇帝給累死。所以歷朝歷代雖然名義上是皇帝總攬一切大權,所有事都要經過皇帝批准。但是日常政務的有很多並不是直接交給皇帝批示的,會先經過丞相之手處理,篩選,不是特別重要的事物,丞相是可以自己拿主意,拍板的,重要事情再遞交皇帝。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皇帝的工作量。 但是這種制度會導致丞相權力過大,威脅皇權。考慮到這一點,精力過人的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把權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裡。可惜不是每個皇帝都像他那麼精力過人。到朱棣當政,自己處理政務負擔太大。又不能設丞相。於是便設立了內閣制度。內閣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提出各項事務的應對方案,報於皇帝,皇帝不用事事自己拿主意,只需要看看內閣的方案自己滿不滿意就行了。這樣便有效減輕了皇帝的負擔。同時又能避免相權過大的問題。


虎說拔刀莫回頭


中國古代歷史的主流趨勢,是皇權不斷得到加強,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地到完善的過程。明朝的內閣制,是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達到不可調節時的產物,是皇帝為了鞏固皇權,完善中央集權制而設立的。內閣制是朱元璋廢除丞相制之後,皇帝為了提高處理政務的效率而提出的,後來,明成祖朱棣正式確立了內閣制。因此,想要知道朱棣為何設立內閣制,就必須知道朱元璋為何廢除丞相制。

明初丞相制的確立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沿襲元代官制,分為樞密院、中書省、御史臺。樞密院和御史臺分別負責軍事和監察職能,中書省有左右丞相,中書省集決策權、議政權、行政權為一體。朱元璋為了限制中書省的權力,以徐達、李善長分別為左右丞相。徐達是一介武夫,並沒有什麼治理天下的能力,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牽制李善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敏感地認識到,李善長在朝時間太久,權力太大,在朝中頗有結黨營私之嫌。於是,朱元璋在李善長退休之後用胡惟庸代替了李善長的位置。

本來,宰相制度是為了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但是到了明朝初期,宰相的權力實在太大了。中書省宰相直接統轄六部,導致六部的臣子都唯丞相馬首是瞻,這就嚴重地損害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剛開始,朱元璋還是很看好胡惟庸的。他開始以為,胡惟庸比較年輕,在朝中的基礎不牢固,因此才放心把朝中大權交給他。但是,胡惟庸並沒有朱元璋想象的那樣老實,胡惟庸不僅貪婪成性,而且極具野心。胡惟庸當上丞相之後,在朝中不斷培養自己的黨羽,使他們聽命於自己。

十二年九月,占城來貢,惟庸等不以聞。中官出見之,入奏。帝怒,敕責省臣。惟庸及廣洋頓首謝罪,而微委其咎於禮部,部臣又委之中書。帝益怒,盡囚諸臣,窮詰主者。未幾,賜廣洋死,廣洋妾陳氏從死。帝詢之,乃入官陳知縣女也。大怒曰:「沒官婦女,止給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給?」乃敕法司取勘。於是惟庸及六部堂屬鹹當坐罪。明年正月,塗節遂上變,告惟庸。———《明史》

丞相制的廢除

胡惟庸的野心逐漸膨脹,漸漸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了。胡惟庸把持朝政期間,大明朝大小官員的奏章,都要經過胡惟庸的篩選才能送到朱元璋手中,使得上情不能下達。朱元璋為了測試胡惟庸的野心,故意出京並且放權給他,命他坐鎮京城處理政務。胡惟庸以為這是朱元璋太信任他了,於是朱元璋外出期間,胡惟庸直接統轄百官,以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朱元璋在朝中耳目眾多,胡惟庸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朱元璋手中,他只是洞若觀火地看著胡惟庸能掀起什麼大浪。胡惟庸對劉伯溫恨之入骨,劉伯溫告老還鄉之後生了重病,朱元璋令太醫給劉伯溫瞧病。胡惟庸利用太醫瞧病的機會,對劉伯溫動了歪腦筋,最終,劉伯溫被胡惟庸下毒殺害了。劉伯溫的去世,給朱元璋很大打擊,從此,朱元璋暗自下決心要剷除胡惟庸。

胡惟庸利用自己在朝中的權勢,廣結朋黨,居然有了謀反的念頭。胡惟庸上表聲稱自己家出現了祥瑞,邀請朱元璋前去觀看。朱元璋並沒有多想就前去觀看祥瑞,走到半道,突然一個太監哭喊著攔住了他,太監告訴朱元璋千萬不要去胡惟庸家,胡惟庸已經最好了謀反的準備。朱元璋命人前去調查,果然,胡惟庸家裡塵土飛揚,四處藏著伏兵。這件事真的嚇壞了朱元璋,他萬萬沒有想到,胡惟庸居然如此膽大竟然有造反的想法。於是,胡惟庸被抄家滅門,胡惟庸在朝中的黨羽三萬多人都沒有幸免,這就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胡惟庸案”。

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至十八年,李存義為人首告,免死,安置崇明。十九年十月,林賢獄成,惟庸通倭事始著。二十一年,藍玉徵沙漠,獲封績,善長不以奏。至二十三年五月,事發,捕績下吏,訊得其狀,逆謀益大著。會善長家奴盧仲謙首善長與惟庸往來狀,而陸仲亨家奴封帖木亦首仲亨及唐勝宗、費聚、趙庸三侯與惟庸共謀不軌。帝發怒,肅清逆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乃為《昭示奸黨錄》,佈告天下。株連蔓引,迄數年未靖雲。——《明史》

內閣制前身“殿閣大學士”的確立

經此一劫,朱元璋下定決心要廢除丞相制度。他下令,誰也不許提設立丞相的事,否則處以極刑,以後的君王也不能再設立丞相,從此,宰相制度完全被廢除。宰相制度的廢除,並非只是李善長和胡惟庸那麼簡單。它所反映的,是皇權與相權的鬥爭,是中央集權制的逐漸完善。朱元璋為什麼會廢除丞相制度呢?是因為丞相權利的增大,不可避免地挑戰了皇權,影響了皇帝的權威。

“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明史》

廢除丞相制度後,朱元璋的權力極大地增加,全國的決策權、議政權、執行權都集中在朱元璋一人身上。雖然解決了胡惟庸把持朝政期間,上情不能下達的隱患,但是,朱元璋每天要處理幾百個奏章,整個大明朝大小官吏的奏章都要他過目,他發現自己處理問題的效率越來越低了。於是,朱元璋委任翰林院的儒生來幫助他處理這些文件,成立了“殿閣大學士”制度。殿閣大學士制就是內閣制的前身,但是此時的殿閣大學士,只能處理一些地方上的文件,沒有議政權。

內閣制的確立

朱棣通過“靖難之變”登上帝位之後,立即組建了“內閣制度”來幫助他處理朝政。朱棣賦予內閣議政權,此時的內閣制度和宰相制度有根本的區別,內閣大學士沒有決策權和執行權,他的職能只能是議政,也就是跟皇帝討論政務。

朱棣為什麼要設立內閣呢?

1.加強皇權,削弱臣權

明朝以前,歷朝歷代都設有丞相的官職。丞相官職以春秋戰國時期出現,到秦始皇沿襲相邦制度,再到唐宋時期達到頂峰,隨著歷史的變遷,丞相的權力越來越大,到最後和皇權對立成為矛盾體。明朝廢除宰相併非只是朱元璋的性格所致,而且有著歷史的必然性。君王為了加強皇權的至高無上,覺不允許有臣子統領百官,凌駕於皇權之上。因此,朱元璋廢除宰相以及朱棣設立內閣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皇帝直接統領百官,以起到加上皇權,削弱臣權的作用。

2.提高處理朝政的效率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之後,朱元璋親自管轄六部,這就使皇帝的工作量變得太大。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曾經在八天之內處理奏章1660本,處理朝政三千多件。皇帝一天要處理成百上千的文件,人人都不是鐵打的,這效率能好到哪裡去呢?朱元璋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先叫一批不懂朝政的儒生來處理一些文件,後來設立了殿閣大學士的官職,以此來提高處理朝政的效率。但是,這些儒生不懂朝政,雖然可以避免結黨營私,但是也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因此,朱棣一朝,開始初創內閣制度,有皇帝直接任命官員成為皇帝的諮詢師,提高處理朝政的效率。

3.為了下情上達,不受權臣矇騙

宰相制度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容易一手遮天,橫插在皇帝與百官之間,堵塞聖聽,導致下情不能上達,皇帝很容易受到宰相的矇騙。胡惟庸就曾經扣押了很多百官的奏章,他把對自己不利的摺子全部扣押,送給皇帝的都是自己挑選之後的摺子。

朱棣設立內閣制度也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朱棣與朱元璋一樣敏感,他很怕臣子矇騙自己,朝中有人一手遮天。因此,他設立沒有實際權力的內閣,以便自己直接統領百官,百官的上奏也可以直達皇帝。

中國古代歷史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的過程,到了明代,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使得決策權、議政權、執行權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皇權越來越至高無上。但是,它也有著天生的缺陷,隨著歷史的變遷,內閣逐漸成為皇帝私人的秘書,漸漸失去了智囊的作用,只能唯皇帝是從。如果有明君,朝廷通過內閣或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但是如果碌碌無為的君王在朝,便會越發的獨斷專行,使朝廷成為皇帝私人的財產。


我是一觀瀾,一個用心寫作的歷史愛好者,我會用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位讀者,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支持我!


一觀瀾


設立內閣是為了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明太祖朱元璋鑑於歷史上丞相“專權亂政”,妨礙皇帝行使權力的教訓,下令廢除了丞相職位。這樣的話丞相下面的吏、戶、禮、兵、刑、工就隸屬於皇帝,並且宣佈這是定製,從此以後丞相制被永遠廢除。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達到了高度集中的目的。這也就導致了國家事務必定事必親躬。每天要處理的文書就有二百多件。

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是將它作為皇帝處理政務的助理機構的,且最開始的時候內閣裡面的官員都是官位比較低的。但是為了防止地位上升威脅皇權,又以司禮監太監進行牽制,這也導致了明朝宦官亂政。甚至在一段時間宦官控制了內閣,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呲牙哼的那些年


內閣制在最初的時候只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構,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以前,宰相擁有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成立內閣以後,皇帝把原來宰相擁有的決策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也就是為了加強君主集權統治,廢中書省和丞相。


獨上西樓影孤單


在皇帝和百官之間,其實還是有一個官職的,叫丞相,是起到輔佐皇帝統領百官處理政務的職能。是百官之長。

這個官職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諸葛丞相,曹操的曹丞相,甚至於秦朝的李斯李丞相,都是這個官職,它的定義是“中國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

所以丞相幾乎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可以協助甚至代替皇帝處理朝政、軍機大事。

這個官職在明以前,都斷斷續續的存在,只是一些朝代名字不同,但行使的權力和職能都是一樣的。

但到了明朝朱元璋的洪武年間,最後一任丞相胡惟庸,在被朱元璋弄出個胡惟庸案後,就取消了,撤掉了這個官職。

朱元璋在歷史上是一個勞模皇帝。事必躬親,對別人的信任度很低,而丞相這個官職手中操控的權力實在太大。如果丞相結黨營私,形成勢力,肯定危及皇權,架空皇帝,王莽篡漢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


於是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撤掉丞相,一切事務由皇帝親自過問處理,權力高度向皇帝集中。但國務太多太繁瑣,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的,繁重的奏摺給皇帝帶來沉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好在朱元璋喜歡繁忙充實的生活,

沉浸其中,樂此不疲。

朱棣的皇位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從侄子朱允炆手中搶來的,打死不承認造反,不承認是篡權奪位。所以也就必須承襲祖制,而這個“祖制”就是朱元璋,不能打破他老人家定下的制度。

丞相的官職也就不敢重新設立。

但朱元璋是勞模,什麼事都自己處理,享受著痛並快樂著,可是朱棣不是勞模,好不容易當上皇帝,肯定是要享受生活的。

在奔向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上,一切問題都會有解決辦法的。

丞相可以不設,但丞相這個人不能沒有,那當初老爺子是擔心丞相權力太大會架空皇權,那就一職多人,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經過一番思索和推演,內閣制度就誕生了!


長新廟


公元1402年,對大明王朝來說,是個極其特殊的年份,因為政權合法性的紛爭,出現了年號上的混亂。朱允炆之建文政權稱這一年為“建文四年”,而造反的朱棣政治集團後來居上,否認建文政權合法性,稱這一年為“洪武三十五”,次年改年號為永樂,藉以表示永樂大帝朱棣才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合法繼承人。

這一年更值得記住的一件事,是持解縉起草《登基詔》上位的朱棣,搞了個史無前例的創舉。此舉意義非凡,可謂對朱棣老爹朱元璋廢相引發的歷史之問遙相呼應。

這是什麼史無前例創舉呢?

那就是成立內閣,設大學士及首輔之位。

我們知道,朱元璋是在洪武十三年誅殺胡黨廢的相。到了此時大明王朝,已經取消中書省廢除丞相十二年了。朱元璋在頒佈廢相令時,曾留下一句話:“以後嗣君,勿得議置丞相,臣下此請者,置之重典。”這就是等於告誡子孫,丞相制度永遠不可在本朝復活。太祖遺訓,不得違反。

然而,這四兒朱棣卻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僅打掉了老父親的指定接班人,而且還要變通大明王朝的政治結構。

於是,內閣和大學士首輔便一併誕生了。

內閣,大學士,首輔。這是個什麼樣的機構、怎樣的官呢?

大學士之職,是中國自唐朝就有的官職,是皇帝的高級秘書。而內閣和首輔則是明朝的發明。這是明成祖朱棣的傑作。

朱棣是出於什麼考慮發明了內閣呢?

這話還得理到朱元璋廢相之初。朱棣老爹朱元璋將左相胡惟庸連同中國丞相制度一起廢掉後,明王朝再無丞相和皇帝爭權奪利,但也沒人為皇帝分憂。成為永樂帝的朱棣,對大侄子的建文新政不感興趣,但與父親洪武政治卻心有靈犀。上臺之後,他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已被大侄子廢棄的父親制度。同時,為了顯示自己更上一層樓,也為了自己所用,他也要在繼承老爹之制的基礎上,搞些新政。

組建內閣就是永樂新政的一項主要內容。

我們知道,朱元璋廢相之後的一個大弊端,是阻斷了皇帝和官員之間的聯繫橋樑,而朱棣搞內閣,就彌補了1380年取消外廷中書省後所引起的結構上缺點。內閣變成了永樂特色的官僚政制主宰,系文官政府中的主要執行機構。

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宣佈正式成立內閣。這個詞我們現代人聽了可能還挺耳熟,因為內閣在現代一些議會制國家依然盛行,比如日本,他們的總理就叫“內閣首相”。朱棣可謂內閣始祖,但是,請大家注意,朱棣發明的內閣,和現代的內閣,叫法一樣性質卻完全不同。現代內閣是一個分權機構,君主是虛君,實權在內閣,而朱棣版的內閣不是分權機構,而是為皇帝分憂機構,相當於皇家秘書機構,說白了,那些內閣大臣,不是與皇帝分權的,而是與皇帝分活的。

簡單解釋,就是皇帝朱棣在宮裡辦公,需要人打下手,於是就招幾個文臣進宮,這些人的辦公地點主要集中在四殿兩閣,即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此外,還為預備皇帝太子宮設置兩坊:左春坊、右春坊,這些地方都屬於內廷,所以這些人就稱為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

在明朝,內閣學士的官階只五品,且始終如此,永樂時期的內閣屬於初級階段,內閣學士更算不上高官,只是中級官員配置,他們上朝,要排在二品尚書後面。可見,永樂帝朱棣給內閣學士的定位,就是中等品級的皇家顧問秘書。

史料記載,朱棣帝即位後不久就著手組織新的內閣。他任命七位才子到翰林院的高級崗位上來,然後讓這七人擔任國家事務的主要顧問。他們分別是:解縉、黃淮、胡儼、胡廣、楊榮、楊士奇和金幼孜。

這些人的特點是“三化”,一是年輕化,二是知識化,三是幹練化。

他們都來自中國南方和東南方,都因優異的文學才能和行政經驗才入選。 儘管他們幾乎都在建文朝服務過,但卻沒有大儒方孝孺的那般道義負擔,說透了,此七人的自我定位,大多像現代公務員。公務員嘛,幹好自己的活,不摻和政治家的事。

隨著內閣這個新機構產生的,還有一個全新職位:首輔。這個職位,後來被演稱“宰輔”“宰相”,甚至與現代的首相通假起來,其實,遠不是一回事。明朝的首輔,權力比宰相丞相小得多,更不能與今日首相同日而語。今日首相,在議會制國家裡,就是國家實際最高領導人,這樣地位大明首輔想想都是死罪。明朝首輔大學士本身官級並不高,始終只定在五品,而到了明朝中後期,這些內閣首輔是兼任了尚書職位後,才排在朝臣之首的。

以上就是朱棣發明的內閣及首輔情況。

這和解縉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大了。

雖然首輔權力有限,不是決策者,但卻是離皇帝最近的人,可以做皇帝決策的重要參謀,所以一般都要由皇帝最信任的文人擔任。

公元1402年八月,朱棣登基僅一個月後,即宣佈成立內閣。他先用翰林學士黃淮幹了五個月臨時首輔,五個月後,一切妥當,當年11月,便授解縉為右春坊大學士,出任首屆內閣正式首輔,受賜五品官服。

解縉由此成為大明乃至中國歷史承上啟下式人物。胡惟庸是中國最後一個丞相,而他,是中國首屆內閣首輔、即開山首輔。

當然,當時最現實的不是這個意義,而是由此解縉成為皇帝最寵信的大臣。

歷經洪武之貶、建文流放,解縉峰迴路轉,梅花三弄,又成了皇帝寵臣,風光重現。但有同僚對才子不服,對同僚的羨慕嫉妒恨,才子不以為然,接下來,他要為朱棣打幾場漂亮仗,證明自己並非浪得虛名

解縉要用作品為自己正名,而朱棣也正需要一些大作出籠。成為永樂帝的朱棣,處心積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計在正史上證明,自己皇位來源的合法性。讓誰來完成這個“偽大”使命呢?非此人不行。

他就是重新回到大明第一筆桿子之位的解縉。於是,朱棣召喚解縉,耳提面命,再次委以重任。

永樂元年,殺掉葉惠仲、朱棣令李景隆、茹常為監修的同時,任命右春坊大學、內閣首輔解縉為《太祖實錄》總裁,再次啟動重修工程。

什麼是“總裁”?這個“總裁”和現在企業老總不是一個概念,而是相當於現在的總編輯,史志辦編採一把手,有稿件終審權,想改誰稿就改誰稿,說撤稿就撤稿。

受到皇帝召喚的解才子當仁不讓。登上首輔之位後的他躊躇滿志,為了報答皇恩、也為了給自己正名、不是光會寫馬屁詩和矯詔的佞臣,於是他以《太祖實錄》開道,一連幹了四件大事,或者說,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四部作品。

哪四件作品呢?

首先,第一件作品的主題是:血統論。

解縉要為永樂大帝證明,他媽是他媽。

這是怎麼回事呢?有的讀者可能會問,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四子嘛,他還用開證明,證明自己的血統、他媽是他媽嗎?

這個您有所不知。朱棣是朱元璋的親兒子,這沒有錯,朱元璋是朱棣的親爹,這也不用證明。但是,誰是朱棣的親媽,這可需要考證了。

可以說,沒篡位前的朱棣,就已經為了這件事煩了半輩子了。朱棣自認為,自己是父親的原配馬皇后所生,馬皇后就是她親媽。但宮中和民間卻一直有個撲朔迷離的另一種說法,說朱棣是朱元璋和元朝一位妃子所生,保不齊有蒙古人血統。我們今天看朱棣的畫像,高大威猛、連毛鬍子等等,還真有些遊牧民族人的狀態。但朱棣公開場合死活不承認自己有胡人血統。一個胡人,根不紅苗不正,怎麼能做大明王朝的正統皇子?這可要了朱棣的章程了,成為他心中永久的痛。

而今,成為九五之尊的他,必須要解決,也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了,他殺秉筆直書的史官,任命解縉擔任《太祖實錄》總裁,目的就是按照自己意志進行包括嫡出身世在內的歷史消毒工程。解總裁上任之後,對永樂大帝的小九九心領神會,下令對《太祖實錄》進行細心整理修改,在這個過程中,他發揮了頂級神功——“龍爪手”編撰水平。為朱棣“撥亂反正”“找回了生母”。

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史·成祖本紀》,關於朱棣及其生母是這樣記載的“……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也就是說,他的生母是孝慈高皇后。孝慈高皇后就是朱元璋的元配馬皇后。

這就是經過才子整理修理過的《太祖實錄》轉化明朝正史的“成果”。

但真實的情況又如何呢?

沒有人證,又不能化驗DNA,確實不好斷言。但是,有一個物件的佐證,可以管窺一斑。現代南京城,有一座著名的明朝遺蹟:大報恩寺。傳說就是朱棣為其生母元妃所建。當時南京是大明都城,朱棣大興土木之後,留下了這座寶剎。這座寺廟大門內有一座正殿,平日大殿的門緊閉,百姓不能隨便進去,所以也都不知道里面到底供奉著什麼。自朱棣當皇帝后明朝二百多年間,外人從無知曉。直到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它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這座大殿被人打開,一看,裡面供奉的是蒙古女人牌位。朱棣修大報恩寺,原來是想報生母元妃的生育之恩。朱棣雖然對生母心存感激,但從不公開認生母,因為在他的眼裡,權力大於親情。為了權力合法性,必須把生母深埋地下,不願公開祭拜。

對於這段傳說,不可全信,但也不可全盤否定,總之耐人尋味,值得推敲。

解縉當然瞭解皇帝的心思,所以妙筆生花,把“皇帝他媽是皇后”這件事,在正史上做足了。

這是解縉的第一件主題作品,血統論。接下來,還有第二件作品,它的名字應該叫:正義論。

人人都知道,朱棣這個皇位從大侄子屁股底下搶過來的,大搖大擺做到大侄子的寶座上,從道義上來說,這個叔叔說得過去嗎?

我們都知道,從朱棣他爹朱元璋開始,皇帝頒發聖旨,開頭都要加上一個紅帽: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說明自己當皇帝是天命。那麼,朱棣有當皇帝的命嗎?他當皇帝,從道義上講,站得住腳嗎?

解總裁曰:朱棣當皇帝是天命,因為他代表正義。

為了證明朱棣的正義,解總裁首先對《太祖實錄》進行了恰到好處的增刪。增了朱棣的“帝王之氣”,刪了四年對中央政府的種種不法行為。

為了證明朱棣的正義,解縉還要反證朱棣的敵人:大侄子建文帝的邪惡。在解才子筆下,建文朝成了暗無天日王朝。“天變於上而不畏,地震於下而不懼,災延承天而文其過,蝗飛蔽天而不修德,益乃委政宦官,淫泆無度”。

這段記述把建文朝描寫描述成為人間地獄。到處天災人禍,朝中皇帝淫蕩無度,周邊全是奸佞小人橫行,民間大旱,田間螞蚱漫天飛舞。這個樣子的黑暗王朝,不推翻行嗎?顯然,叔叔高舉的是正義的德謨克利特之劍,他是弔民伐罪,幫助百姓脫離苦海。

如是描述,也是解總裁對《太祖實錄》進行消毒的結果。於是,歷史上叔叔篡位變成了正義之戰,而名正言順的大侄子的作為和政績卻被全部抹殺了。

熟悉歷史的讀者應該知道,建文帝朱允炆雖然年輕,執政期很短,僅僅四年,但還是有所作為的,他的四年執政期曾被史學家稱為“建文新政”。

“建文新政”的主旨就是四個字:以德治國。

朱允炆有意結束其祖父朱元璋的暴政,他自己確定新年號為“建文”,與祖父“洪武”剛好形成鮮明的對照,爺爺弘揚武力,而自己要建立文治之功,從中可見建文帝治國方略的改變。

“建文新政”的主要內容是:重用文人,減輕財稅,平反冤獄,精減機構,銳意削蕃,適當放權。

這種情況下,文人獲得了比以前稍高的政治地位,也不用天天擔心像洪武朝那樣動輒以一言獲罪的情況,因此他們膽量也大些了,對朝政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建文帝忠心耿耿,在靖難之役中寧死不降的,都是這類大批文臣。他們就是要以死報答仁君。

而解縉實在是顧不了那麼多了,“氣節”云云在創造過程中基本化為浮雲。史料顯示,披上了血統和正義美麗外衣的新版《太祖實錄》呈送朱棣後,朱棣做了四字總結:深體朕意。這史修的,太契合當朝皇帝的意志了。

才子長舒一口氣。趁熱打鐵,創作第三部作品:牌坊記。

我們知道,歷代中國每一個新皇帝上來,總是要重新立規矩,樹立道德楷模,以打造統治權威。朱棣也不例外,而且他在這方面尤其用心,急於建立永樂綱常。

而朱棣的賢內助,正室夫人徐皇后,此時給丈夫出了個好主意,說樹立道德楷模,立男不如立女。徐皇后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是個非常傳統的女人,她建議皇帝,讓秘書們編寫一本貞潔烈女讀本,讓天下女子和臣民學習烈女好榜樣。朱棣聽從了夫人建議,把這個活派到解縉手裡。於是解縉剛放下整容消毒的《太祖實錄》,就進入另一本書的編撰:這本書的名字叫《古今烈女傳》。這就是永樂一朝的牌坊:倡導大明女子,都做貞潔烈女。

解縉主編的《古今烈女傳》,記載了上千名貞潔烈婦的事蹟,這個數量大大超過了前二十二史的烈女數量總和。表面看,此書的編撰,似乎表現了明朝對女位十分重視,但實際上卻凸顯女性地位低下。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明朝建國之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確立了保守基調,一個保守王朝,不可能對女性的政策是開明的。朱元璋死前,曾勒令部分妃子宮女陪葬,大明王朝恢復了自漢代就已廢棄的野蠻殉葬制度。而朱棣比他老爹更保守,他的永樂朝對女性的控制、管理和摧殘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明史·列女傳》明確規定:“婦人之行,不出於閨門。”女人連出門散步的權利都沒有,悶了也只能在自己院裡轉悠。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年輕的寡婦終老不改嫁,甚至為了避免流氓騷擾自我毀容,均入列烈女榜、得到朝廷的鼓勵表彰。

沒有任何史料證明,解縉是違心地編撰了這本書,他編此書,有迎合皇帝的意思,但也並不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從這個角度看,解縉也是趨於保守的文化人,這是他的作品沒有大量傳世的一個重要原因,保守之物,沒有生命力,經不住歷史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