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養令反轉,鼓勵養豬,為啥農民無響應?豬農:頻繁壓價,誰敢養

說起“禁養令”應該不少朋友都深受其害,好好的豬場就因為一紙禁文不得不離開養豬行業,而我國生豬禁養最嚴格的當屬2017年和2018年。但是隨著2018年發生非洲豬瘟後,我國生豬存欄量大面積下滑,國內生豬供應嚴重吃緊,豬肉價格迎來了暴漲,為了解決國內居民的吃肉問題,一方面加大進口豬肉量和投放儲備凍豬肉,另一方面鼓勵生豬養殖,促進產能恢復。在生豬禁養方面,要求各地廢除超過法律範圍的禁養和限養,而符合範圍的也會給予補貼鼓勵養殖戶到生豬養殖區重新修建豬場。

禁養令反轉,鼓勵養豬,為啥農民無響應?豬農:頻繁壓價,誰敢養

可筆者同幾位此前因為生豬禁養離開養豬行業的朋友聊天時發現,雖然“禁養令”出現了反轉,現在開始大力鼓勵養豬,但是這些朋友均無響應,也無重新進入養豬行業的打算,這是為什麼呢?老豬農說了3點,很現實。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瞭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1、頻繁壓價,誰敢養?

對於生豬價格的壓制主要體現在儲備凍肉的投放上,因為設立儲備肉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調控國內的生豬價格,生豬價格過低是收儲提高豬價,豬價過高時放儲拉低豬價。而為了控制目前30元的豬肉價格,有關部門頻繁放儲,到目前為止已經投放了23萬噸儲備肉,而2019年全年也僅投放了14萬噸而已。在儲備肉不斷投放的影響下,近期生豬價格也迎來了大範圍的暴跌,有地區的生豬價格已經跌至16元,高價地區也下跌至21元左右,在國家控制豬價決心這麼強,頻繁壓價的情況下,誰敢養豬?

禁養令反轉,鼓勵養豬,為啥農民無響應?豬農:頻繁壓價,誰敢養

畢竟生豬並不像肉雞那樣,一個多月就能出欄了,價格相對比較好把握,現在即使補欄仔豬也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出欄,而補欄母豬更是需要一年以後才能出欄,到時什麼情況誰也說不準,所以也就沒人去養豬了。

禁養令反轉,鼓勵養豬,為啥農民無響應?豬農:頻繁壓價,誰敢養

2、非瘟未滅,誰敢養?

雖然專家說非洲豬瘟“可防可控”,但是到了臨床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病的防控根本沒有想的那麼簡單,連疫苗效果那麼好的豬瘟病都會時不時發生,何況沒有疫苗的非洲豬瘟,想防控住更是難上加難。

尤其是此前一段時間,2天發生了3起非洲豬瘟,現在一頭後備母豬5000,一頭帶崽的經產母豬1萬5,一頭剛斷奶仔豬1800,發生非洲豬瘟後的損失不是幾萬,十幾萬而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這個損失農民可承擔不起。

禁養令反轉,鼓勵養豬,為啥農民無響應?豬農:頻繁壓價,誰敢養

3、成本太高,養不起

就像上文說的,往常一頭剛斷奶仔豬,便宜的時候三四百,貴的時候也就五六百,可現在直接賣到一千五六百,農民投資10萬塊錢也只能養40-50頭肥豬而已。而以前那些被迫退出養豬行業的散養戶或者沒有補貼,或者補貼很少,難以支撐他們重新更換地方修改豬場和引種。用老豬農的話說,現在這個行情誰不想養豬,即使有風險也值得去搏一搏,可實在是成本太高了,養不起。

禁養令反轉,鼓勵養豬,為啥農民無響應?豬農:頻繁壓價,誰敢養

“禁養令”反轉,鼓勵養豬,為啥農民無響應?豬農弄說一個關鍵點是頻繁壓價,誰敢養?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