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打造出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后,士兵只认敌人的人头,这是为什么

春秋时期,秦国先祖因为周王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自此后开始建国建制。而后因为周幽王的一波骚操作,导致周王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秦国一路护送有功,被封诸侯王,正式成为诸侯国,脱离了与周朝的附庸关系。这时诸国互相征伐,周天子权柄旁落的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开始。

因秦国与戎领地犬牙交错,封地也是在边荒地带,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直到秦穆公的努力,吞并了犬戎,与晋国结交友好,奠定了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商鞅打造出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后,士兵只认敌人的人头,这是为什么

但后来经过各国的征伐,秦国逐渐衰弱,甚至河西之地都给丢了,敌人直窥关中。直到秦孝公继位,深有不甘,乃下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开始把秦国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农具和耕牛的广泛应用,导致土地从国有制开始向私有制转变。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产生。 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

商鞅打造出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后,士兵只认敌人的人头,这是为什么

商鞅的变法图强进入了锐意进取的秦孝公眼里。

随后商鞅“舌战群儒”的与旧贵族进行辩论,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但法令准备就绪后,并没有急着发布,反而进行了“立木为信”的操作,自此不仅树立了自己言而有信的微信,还进行了一场舆论造势。

商鞅打造出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后,士兵只认敌人的人头,这是为什么

商鞅完全的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的私有合法性,并且建立靠功劳说话的军功爵位制,土地,爵位,等等都能通过军功得,就算是平民奴隶都能以此为晋升之资。自此以后贫民也能成为贵族,奴隶也能拥有土地,秦国上下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躁动起来。

这一制度一经颁发,立刻引起了全国上下青壮年的热情,无数人踊跃参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很快就塑造出了一支威震天下的强大军队。甚至这一制度直到秦国灭亡后也依然延续了下去,汉朝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便是来源于继承了秦朝的军功爵制,后世人们所求的“马上封侯”便是来源于此。为什么这一个制度能有这么大威力呢?

马上封侯

这套制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打破了贵族爵位的世袭制度,给予了底层百姓一个摆脱命运,走向上层社会的机会。战国时期,是一个尚且还属于奴隶制社会的时期,阶级固化严重,各诸侯国的贵族爵位都是世袭,父死子承,连朝中官吏大多也都是贵族出身,至于其他人,不要说没有人权的奴隶,即使是平民也很难出头。

商鞅打造出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后,士兵只认敌人的人头,这是为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士卒们杀敌再多,终其一生也只能继续做一个小兵,没有出头之路。因此对于普通士兵来说,与其拿自己的性命在战场上进行得不到任何利益的厮杀,还不如想办法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士卒没有奋战之心,上层的统帅又大多是世袭贵族,耽于享受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懂得打仗,这样的军队自然没有战斗力。


军功爵制度

而军功爵制度的建立,土地、房产、爵位让士卒看到了希望,有了战斗的理由。土地和房子对于农耕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当时秦国的井田制已经瓦解,土地从国有变为私有,大量田地被大贵族侵吞,百姓手中的土地很少,而一旦依靠军功封爵,哪怕是最低等的公士,也能获得足够支持一家人生活的土地。

商鞅打造出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后,士兵只认敌人的人头,这是为什么

而爵位更是能够改变人一生命运的转折点,是身份地位、尊卑贵贱的变化,是普通人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东西,如今有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在眼前,足够让所有人疯狂。对于秦国来说,军功爵制度更是淘汰了那些碌碌无为的贵族,真正从底层选拨出了能打胜仗的优秀将领。要知道杀敌一人爵位进一级只是针对一无所有的平民而言,随着爵位的提高,需要杀敌的数量就会越多。

明确的上升通道在眼前

而能够凭借军功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将军,才是懂得打仗的优秀将军。长平一战灭敌四十万的白起,助秦始皇扫灭六国的王翦,都是平民出身,在军功爵制度的刺激下一点点成长为战国名将的。另一方面,商鞅在军事上的改革也培养了秦国尚武的风气,军功爵制度为所有人勾画了一个美好前景,让人们去追求战场上的功名,“明尊卑爵秩等级”,宣扬军队的荣誉感。

商鞅打造出秦国这个战争机器后,士兵只认敌人的人头,这是为什么

塑造一种参军光荣的形象,哪怕是曾经的世袭贵族,若无军功在身,也无法彰显荣耀。在这样全民尚武的社会环境下,招募的士卒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素质都远超其他人。与此同时商鞅又严禁私下决斗,唯有参军杀敌才能取得军功,获得富贵,得到荣耀,自然引得大量青壮参军。

秦军统一天下

过去士兵们没有战意是因为没有足够让他们效死的利益,但现在只要杀敌一人,房子、土地、爵位就唾手可得,巨大的诱惑瞬间就能引爆士卒们的热情——不就是军功吗,不就是杀敌一人吗?在财富、和权势面前,杀敌一人又算得了什么?敌人的首级不过是功劳簿上的爵位、土地和房子。而历史也证明了军功爵制对军队战斗力的提高。

结语

在商鞅完成第一次变法后,就亲率大军攻打魏国,灭敌七千人,夺下少梁城,之后又强渡黄河,兵围安邑,一战打出了大秦锐士的威名。在第二次变法之后,商鞅再次出兵魏国,连败三路大军,直接夺取了河西走廊这块战略要地,将魏国这个名列战国七雄的大国打得抬不起头来。而后秦国连年与中原诸侯交战,甚至以一国之力抗衡六国,最终一统天下,靠得就是这不畏生死的悍勇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