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想要把《愚公移山》這篇文章退出中小學課程呢?

陳仲華13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回顧問題的源頭

首先《愚公移山》還沒有從中小學課本退出!

作為教育教學研究有人提出《愚公移山》可以從課本中退出!

回答題主問題

要回答題主問題,首先要明確中小學生教育階段的教育目的和目標是什麼?


中小學教育小學階段:

人文素養教育是主線,基於此,識文認字教育是重點。

科學素養為輔,基於此教育學生對神話與寓言,迷信與科學,現實與科幻的區分是重點。

中小學教育中學階段:

人文素養教育仍然是重點,科學素養教育的比重開始提升,孩子一天的教育教學時間相比小學階段需要增加。

中學階段的高中階段還需要增加部分職業素養教育的內容,以釐清具體一個孩子的成長規劃。

基於此,《愚公移山》一篇屬於人文素養教育的內容,這篇文章放在小學階段稍微有些過早,其效果不如《鐵杵磨成針》。

放在初中中期,在孩子對鬼,神,迷信與科學,鬼神與科幻有一定認知後從更廣域的角度學習才有更大的意義!

《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一個包含有不屈不撓,“盡人事知天命”等諸多智慧的意涵豐富的寓言故事,早在毛澤東主席寫《愚公移山》之前就已經存在!

毛澤東主席寫《愚公移山》是黨的事業處於重大轉折的延安整風運動時期,這篇文章被再次重提則是大躍進以及文革時期!

因此這篇文章的政治意義更加宏大!

基於此,從人文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政治教育和政治倫理教育角度思考或拓展《愚公移山》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現實是能講好《愚公移山》故事的底蘊的老師很少,從語文報教育教學研究刊物以及網絡資訊看能夠從孩子人文素養培養角度,以歷史,政治,文化傳承,科學與神話與寓言多視野為孩子提供這篇文章的精髓的合格教育研究者太少,合格語文老師就更少。

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