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必讀:全球債基一週贖回1080億美元 國內債基限制大額申購

全球債券基金一週內遭贖回1080億美元 創單週流出新高

據美國基金研究機構EPFR最新數據,截止3月18日的七天內,全球債券基金的淨贖回量共計1080億美元,是前一週的四倍,並創下新的單週紀錄。投資者從債券基金中全面撤出,包括那些風險較小的投資級債券基金。同時,全球股票基金亦淨流出206億美元,貨幣基金的申購額連續第二週超過900億美元。(財聯社)

近百隻債基限制大額申購 基金經理直言投資難

近期全球市場巨震,大量避險資金湧入債市,使得債券收益率急速走低。3月9日,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收2.52%,創18年來新低;3月19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收2.72%。

在此背景下,為保護持有人利益,不少基金公司開始限制大額申購。具體操作方面,基金經理也使出渾身解數,在個券配置上精挑細選,適度做信用下沉並利用信用衍生品工具進行對沖。(中國證券報)

本週抄底資金規模翻倍,逾百億借道ETF進場,芯片最受青睞

滬深兩市本週成交4.16萬億元,較前一週減少7900億元,其中滬市本週成交1.63萬億元。截至2020年3月20日,滬指報收於2746點,全周下跌4.91%,深圳成指收於10150點,全周下跌6.29%。

在跟蹤主要指數方面,本週四只指數ETF份額均出現了增加,除了500ETF增加1.7億份較少外,其餘均增加超10億份。其中50ETF、300ETF、創業板分別增加了14.81億份、13.79億份和15.24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分別有39億元、50億元和28億元資金淨流入。在市場連續下跌後,資金抄底意願強烈,相比上週而言,本週抄底資金規模翻了一倍以上。

本週份額增長超過10億份的只有1只基金,為芯片ETF,份額增長了17.31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資金淨流入為18億元。另外,券商ETF、半導體和證券基金份額分別增加了4.48億份、2.27億份和2億份。

從成交量上看,芯片、券商行業成交額靠前,是本週最大的熱門板塊,其中芯片ETF一週成交超過了100億元,交投十分活躍,流動性極佳。(每日經濟新聞)

公募最新佈局路徑隱現 潛伏地產龍頭減持金融龍頭

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陸續披露,行業龍頭的業績表現和機構持股情況引人關注。地產龍頭萬科A去年淨利潤增幅雖然只有15%,卻獲公募基金、北上資金等大幅加倉。機構表示看好萬科A作為規模和轉型兼具看點的穩健龍頭。而非銀行金融龍頭中信證券和中國平安則被公募基金有所減持,兩家企業淨利潤增長均超3成。(金融投資報)

新基建受熱捧 主題基金批量上報搶佔相關投資機會

據證監會網站信息披露,首批新基建主題基金已正式上報,包括博時中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南方中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鵬華中證基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招商中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華安中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共5只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新基建不僅有利於託底經濟、助力經濟復甦,還可以從根本上加速經濟升級轉型。基於此,包括南方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迅速佈局新基建主題產品,搶佔相關投資機會。(上海證券報)

百億級私募密集備案新產品 逆勢大幅提升股票倉位

近期海內外市場劇烈震盪,百億級私募基金卻逆勢大幅加倉,有部分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已進入“越跌越買”模式。此外,多家百億級私募正積極發行新產品,僅在3月份就備案了多隻產品。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淡水泉3月份已經備案了14只產品,僅3月17日就完成11只產品的備案。高毅資產也在3月份備案了7只產品。此外,少數派投資、源樂晟資產、重陽投資等股票策略私募在3月份也有備案產品的動作。(上海證券報)

1.53億底價!英大基金遭兩股東掛牌轉讓,大股東要全盤控股?

近期,英大基金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權將持有的英大基金股權全部掛牌轉讓,合計32.3%的股權轉讓底價為1.53億元,以此估算英大基金100%的股權價值約4.74億元。具體來看,本次英大基金的第二大股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其持有的22.8%股權,作價10807.20萬元;第三大股東航天科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擬轉讓其持有的9.5%股權,作價4503.00萬元。兩家股東分別單獨轉讓。

從近期英大基金新任高管的履歷來看,多和英大基金的控股股東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息息相關,隨著下一步股權變化,英大基金未來將變局有待觀察。(中國基金報)

泰信基金時隔一年再曝“老鼠倉”成立17年規模不及30億

日前,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泰信基金原基金經理柳菁夥同私募基金公司——上海雲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雲騰投資)創始人姜維君,違反規定,共同利用柳菁擔任基金管理公司從業人員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息,從事相關證券交易活動,非法獲利4619萬餘元,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且系共同犯罪。

事實上,這已是泰信基金曝出的第二例“老鼠倉”事件。2019年9月,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泰信基金原金經理袁某夥同時任長城證券(002939.SZ)研究所原所長區志航,因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分別被判處2年、3年6個月有期徒刑,並分別被處以15萬元、320萬元罰金。

泰信基金在2007年管理規模達到峰值215.44億元,而如今已縮水至28.65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規模為22.13億元。與同期成立的廣發基金、興全基金等公司相比嚴重掉隊。(投資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