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冠狀病毒並不是從實驗室裡逃出來的!

#戰疫必勝##科學應對疫情#

隨著引起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直至今日,全球病例已超過28.4萬例,但是更可怕的是一些謠言的傳播速度幾乎與病毒一樣快。

我們知道外界傳言一個一直存在的誤解是,這種被稱為SARS-CoV-2的病毒是由科學家制造的,並從中國武漢的一個實驗室裡逃了出來。然而真相是:冠狀病毒並不是從實驗室裡逃出來的,為什麼呢?

事實證明:冠狀病毒並不是從實驗室裡逃出來的!

一項對SARS-CoV-2的新研究分析可能最終會擊破這個謠言。據悉,一組研究人員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與另外7種已知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進行了比較,如SARS、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等,這7種病毒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其中除了HKU1、NL63、OC43和229E,其它通常只會引起輕微的症狀。研究結果分析清楚地表明,SARS-CoV-2不是實驗室構建物,也不是一種故意操縱的病毒。

克里普斯研究所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副教授克里斯蒂安·安徒生(Kristian Andersen)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從病毒表面伸出的突刺蛋白的遺傳模板。冠狀病毒襲擊原理是利用這些刺抓住宿主細胞的外壁,然後進入這些細胞。他們專門研究了負責這些突刺蛋白兩個關鍵特徵的基因序列:抓取器,稱為受體結合域,它與宿主細胞相連,也就是所謂的分裂位點,讓病毒打開並進入這些細胞。

事實證明:冠狀病毒並不是從實驗室裡逃出來的!

分析表明,病毒長刺的“鉤”部分已經進化為針對人類細胞外部一種名為ACE2的受體,這種受體與血壓調節有關。它可以附著在人類細胞上,看起來就像這些突刺蛋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不是基因工程的結果。

證據一

原因如下:SARS- cov -2與導致近20年前席捲全球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病毒密切相關。科學家們研究了SARS-CoV與SARS-CoV-2的區別,在它們之間,遺傳密碼中的幾個關鍵字母發生了變化。然而在計算機模擬中,SARS-CoV-2的突變似乎並不能很好地幫助病毒與人類細胞結合。如果科學家們故意設計了這種病毒,他們就不會選擇計算機模型顯示不會起作用的突變。但事實證明,大自然比科學家更聰明。研究發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找到了一種更好的變異方式,而且完全不同於科學家所能創造的任何病毒。

證據二

有關擊破“逃出邪惡實驗室”謠言的又一個證據是:這種病毒的整體分子結構與已知的冠狀病毒不同,而與蝙蝠和穿山甲中發現的病毒最為相似,而蝙蝠和穿山甲中發現的病毒很少有人研究,也從未知道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傷害。

根據斯克裡普斯的一份聲明,“如果有人想要製造一種新的冠狀病毒作為病原體,他們會用一種已知會導致疾病的病毒的主幹來構建它。”

事實證明:冠狀病毒並不是從實驗室裡逃出來的!

那麼病毒從何而來?研究小組提出了兩種可能的人類SARS-CoV-2的起源。一種情況是,最近其他一些冠狀病毒已經在人類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可能直接從動物攜帶者身上感染了病毒,比如在非典病例中是果子狸,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病例中是駱駝。而在SARS-CoV-2病例中,研究人員認為,病毒攜帶動物是一種蝙蝠,它將病毒傳播給另一種中間動物(一些科學家說,可能是穿山甲),從而將病毒傳播給人類。在這種可能的情況下,病毒在感染人類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在另一種情況下,這些致病特徵只有在病毒從動物宿主轉移到人類之後才會進化。一些起源於穿山甲的冠狀病毒具有類似於SARS-CoV-2的“鉤狀結構”(即受體結合域)。通過這種方式,穿山甲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將病毒傳給人類宿主。然後,一旦進入人體宿主體內,病毒就會進化出其他隱秘的特徵——分裂位點,使其能夠輕易地侵入人體細胞。研究人員說,一旦這種能力得到發展,冠狀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就會更強。

所有這些技術細節都可以幫助科學家預測這種流行病的未來趨勢。如果病毒確實以致病性的形式進入人體細胞,這就增加了未來爆發的可能性。該病毒仍可能在動物種群中傳播,並可能再次跳到人類身上,準備引發疫情。但研究人員說,如果病毒必須首先進入人群,然後演變成致病特性,那麼未來爆發這種疾病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但是毫無疑問,關於新冠病毒是人為操作實屬造謠,我們應該科學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