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請出”歷史教科書的神醫扁鵲身世之謎

扁鵲,這位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神醫被“請出”了教科書。


相信0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應該還記得,我們在初中語文教科書上有一篇關於《扁鵲見蔡桓公》的文章,扁鵲三次見到蔡桓公都說他有疾病,可蔡桓公沒當回事,到了第四次蔡桓公生病了,扁鵲卻躲得遠遠的,他說說:“病入膏肓,命不久矣。”果然沒幾天,蔡桓公去世。關於扁鵲的高明醫術,歷史上還有很多故事佐證。


我們從小學習的歷史教科書也是把扁鵲譽為“神醫”,一些野史甚至還誇張的認為扁鵲可以把死人醫活。然而,2017年最新版的歷史教科書已經把扁鵲的故事刪除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古代神醫扁鵲真的就只是一個歷史了。

被“請出”歷史教科書的神醫扁鵲身世之謎


其實仔細研究扁鵲的身世,就會發現跟我們以前瞭解到的真的不一樣。我們記憶中的扁鵲是這樣的:扁鵲,原名秦緩,由於醫術高明,廣大群眾認為他是神仙化身,故為“神醫”,於是就借用了上古神話裡的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除此之外,我們瞭解到的還有扁鵲的“望聞問切”診療方法,特別是把脈和望診,可謂神乎其神,而且一些診療方法在如今的中醫學臨床中仍然受用。


然而我們再仔細翻開扁鵲的身世,就會發現不一樣的說法。我們現在瞭解到的扁鵲主要有《史記》還有傳說中的醫學著作《難經》《內經》等,我們都知道扁鵲生活在東漢(戰國時期),《史記》中有專門的扁鵲轉,裡邊提到了三則與扁鵲有關的故事。


根據記載,扁鵲原本不是醫生,而是一個酒館的老闆,後來他認識了一個叫做長桑君的人,長桑君在離別之際贈送一顆藥丸和一本醫書給扁鵲,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扁鵲的醫術就越來越高明。

被“請出”歷史教科書的神醫扁鵲身世之謎


精通醫術後的扁鵲開始四處遊走、救死扶傷。根據史記—扁鵲傳記載,扁鵲先後給晉國大夫趙簡子、虢國太子以及蔡桓公三人看病,這也就是小扎此前提到的三則故事。


然而再認真研讀你就會發現,三則故事在時間上存疑。趙簡子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531年至公元前526年,而第二個接受扁鵲看病的人(虢國太子)他的國家早在公元前655年就已經滅亡了,從公元前655年到公元前526年前後,前後歷經120多年。


再到第三個人,蔡桓公。我們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記載的一個人物,扁鵲雲遊列國來到了齊國,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位叫做蔡桓公的高管嗎?反正小扎是沒聽過,既然沒有,那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就存疑。退一萬步講,就算把齊國當時的國君齊恆公當做蔡桓公,時間上也不對。大家都知道春秋時期是從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開始,到公元前476年三家分晉結束。

被“請出”歷史教科書的神醫扁鵲身世之謎


咱們再把三則故事三個時間放在一起捋一捋。


因為齊國沒有蔡桓公這個人,我們暫且我把一字之差的齊桓公當做蔡桓公的原型,他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643年之前。其次出現的是虢國太子,他生活在公元前655年之前;最近的是晉國大夫趙簡子,他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前526年前後。從公元前643年到公元前526年,再加上扁鵲自己要長大還有自學醫術,最後還要花這麼多時間周遊三個不同的國家,又恰巧碰到這三個人,最後給他們看病,這樣算起來,扁鵲至少要活到200歲才能把這些都經歷一遍。200歲?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小扎目前還無法接受。


歷史是客觀世界的一種主觀表達。每個人眼中筆下的歷史都會存在出入,何況記錄扁鵲的《史記》發生在扁鵲死後幾百年。如果選擇相信《史記》關於扁鵲的三個醫人故事,那就意味著相信扁鵲能活到至少200歲,這顯然不太可能。


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2017版歷史教科書把扁鵲“請出去”就情有可原了,畢竟存疑的歷史在還未得到徹底考證之前,1萬個人有1萬種看法。


其實,民間還傳說扁鵲留下不少醫學領域的曠世奇作,只不過早已失傳,正因為如此,歷史上是否存在扁鵲這個人還值得深究。


但是如今,扁鵲被請出了教科書!專家的解釋是:扁鵲的生卒年代不準確,扁鵲的一些事蹟又太過神奇,不真實。


扁鵲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寫下了曠世的扁鵲醫書。但是這醫書卻早已失傳,這樣對扁鵲這個人的真實性也有待考究。


不管怎麼,教科書把扁鵲刪除那是本著科學謹慎的做法,作為普通民眾,我們還是願意活在被“欺騙”的歷史當中的,畢竟千年“神醫”更符合我們對高人的崇敬,你說呢?

#舊史新說# #小扎說歷史# #小扎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