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雄之决战:垓下之战

秦朝时期因秦王压榨百姓,导致秦朝末年时发动两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起义。之后秦朝灭亡,就进入了楚汉争雄的4年对峙时期,结束刘邦和项羽对峙的战役就是垓下之战。这场战役是这样的。

楚汉争雄之决战:垓下之战

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灌婴引兵进占彭城,同时攻下楚地许多地区。被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将进入九江地区,诱降了守将、楚大司马周殷,随后合军北上进攻城父。刘邦也由固陵东进,形势对楚极为不利,项羽被迫向东南撤退。十一月,项羽退至垓下,筑垒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此时楚军尚有约十万人。

楚汉争雄之决战:垓下之战

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汉军参战兵力已超过60万人,十二月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

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韩信亲率汉军发动攻势,初战进攻受挫后退,在楚军准备追击时汉军左右两翼迂回夹击楚军,两军短兵相接陷入胶着,这时韩信带领大军翻身再战,楚军在三面夹击中被击败。项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楚汉争雄之决战:垓下之战

楚军虽败,但汉军亦伤亡惨重,僵持中,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因迷路耽搁了时间,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楚汉争雄之决战:垓下之战

于是就进入了乌江决战时期。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亦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

历时4年的楚汉争雄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从此刘邦称帝建立了西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的典故也都是出于这场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