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解读投资为什么难赚钱

有很多朋友问我,考个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投资就很厉害了吧?大学学金融是不是以后就可以靠股票投资赚钱?

我总是很负责任的回答:别天真,根本没用!

为什么?今天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一下炒股10人9亏的心理因素!

本文分两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行为金融学,然后分享3个行为金融学典型的导致投资难赚钱的心理偏差。

看完本文如果没有一点共鸣欢迎吐槽,如果有记得点赞哦!


行为金融学解读投资为什么难赚钱

首先什么是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是上世纪8、9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金融学、心理学有机结合的综合学科。2017年行为金融学奠基人(理查德•塞勒)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学科也逐渐开始引起大众的关注。

传统金融学假设人是理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很多理论,有效市场假说EMH、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模型CAPM(不是本文重点,不懂不必担心)。 但是最后发现学了这些的人大多也不按这个做!学基本面分析、股票估值的人照样炒短线,追涨杀跌。

理论上说这不合理啊:我们都喜欢因果逻辑清晰的事儿

上了蓝翔的人开挖掘机就是比我们强!学计算机编程的人足够优秀就是能进BAT!但是经济学家、资深股评人、证券投资顾问,实际投资水平并不一定比你强。

为什么? 因为我们学的传统金融投资知识有很大缺陷,他假设大家都是理性的,实际上没有人是真正理性的,这就是行为金融学要解决的问题

......................................................下方干货.................................................................................

下面真正的干货来了,结合实例说说4个行为金融学的心里偏差 (BIAS)

一、over confidence(过分自信)

这一点太普遍了, 人们通常对于自己会过分自信,没来由的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举三个例子:

1、中国股民大概1.4亿,2/8定律大多数人都知道,起码也知道股票市场多数人是亏钱的。但这1.4亿人去开户的时候全都笃信自己是那赚钱的10%-20%,不可思议吧! (有觉得自己是亏钱的人去开户的吗,非常少吧!)

大家在开户前有没有稍微认真的进行一下自我评估,拿张纸列一列,找出哪怕一两条能说的过去的自己可能成为前20%的理由? 大多数人都没有! 就是这么迷之自信!

2、炒股票的散户很多不喜欢买基金,而且都喜欢吐槽基金经理,太水、不值得信任,说钱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大家有没有细想过自己其实还远不如基金经理,多数情况下自己打理自己的钱更不负责任。

基金经理好歹211/985硕士起,能当选是从几十上百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也是管过几十亿资金的人。虽然仍有可能是水货,但大概率比普通散户强。 一个在投资新手或者亏得一塌糊涂的老手,还笑话基金经理也是迷之自信。

3、最重要的一点!盲目自信一定会忽略风险,缺少应对。一个朋友春节买了一些医药和农产品的股票,前期连续上涨天天高兴的说自己选的股票好,看行业准,别人都亏钱我赚钱,要价值投资。但当他持有的股票下跌,盈利全部回吐的时候,他说脑子有点乱,赶紧把股票全都卖了,要静一静。

盲目自信的人买股票的时候,一般只想着赚多少钱,赚钱了怎么办,买房还是买车?不愿意预想或刻意回避亏损该怎么办,如何应对?

那么亏损是否会发生?大概率会!因为市场是波动的。所以当亏损真实发生的时候,没有思想准备,就会自乱阵脚,大脑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和交易都是非理性的。说好的价值投资看好未来,怎么几天就抛了呢?

为什么人会过度自信?因为在现实世界当中大家都相互给面子,因为不需要成本。你说觉得自己长得很帅,大家也都会夸你长得帅;你是老师跟学生讲经济学,学生都会说老师好厉害是专家。长时间你就真的觉得自己很帅,是专家,然后到了股票市场就会被piapia打脸,在现实当中越好面子的人越容易受挫。

怎么应对过度自信的问题?提一点思路,首先做任何一笔投资的时候都想想自己为什么买,列出支撑你买入的逻辑;然后想明白亏损了,跟自己的预想不一样了,怎么应对!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实在理不出头绪,就说明你太业余了,干脆不要炒股,先去学习!

二、loss aversion(损失厌恶)

这一点可以解释给人推荐好股票,长期对于他人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研究表明大家都不愿意承认失败,很愿意承认成功,人们对于亏损和盈利相同的钱,态度是不同的,赚10000块钱的高兴,填补不了亏损10000块钱的难过。

有人推荐了两支2支股票(第一支好,第二支坏)

第一支涨了10%很高兴,涨20%有点坐立不安,涨30%就天天想要不要卖,不卖万一跌回去就亏了,落袋为安把,终于说服自己卖了。 第二支亏了10%不高兴,20%忐忑 , 30%越来越平静了,不看了,我是价值投资者,巴菲特的学生长期持有!

过一段时间再看,好股票翻了倍,跟你无关;坏股票50%,仍然持有。(俗话说炒股炒成股东) 问题是卖了好股票的钱,仍然去买了两只股票,赚钱的就卖掉,亏钱的留着。长此以往手里都是什么股票,还抱怨运气不好?

这样一个亏损的投资逻辑,推荐他好股票好有什么用?

很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投资逻辑。人们不愿意承认失败,没勇气面对损失,越是差的公司持有越久,不卖就没输啊!

三、Hindsight bias马后炮理论

我们都喜欢给发生的事情找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因为人们不愿意接受没有理由的结果,也就是不可预测性!(推荐大家看看反脆弱吧)

美股下跌了,找原因:对疫情扩散、原油下跌; 原油下跌了,找原因:对沙特和俄罗斯陷入囚徒困境; 股票和黄金一起跌:完了以前的避险逻辑崩溃了,重新找个原因!

找完原因会不会觉得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真谛,心情舒畅!但其实除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在人前显摆,对于投资没有什么鬼用!

如果我们从前做过的因果分析是有用的,可靠的,我们应该拿来预测啊!在下跌之前得出结论,赚钱去就行了。 为什么要不断的等待事情发生之后去找个因果关系?

这个世界的信息量太大,为一个结果找到充分的理由是伪命题!所以预测错误,想不通结果都不怪你,但如果非要固执的把自己的因果逻辑强加给市场,那可能就要当烈士了

以上三个行为金融学的论点供大家参考,肯定有未尽之处请见谅,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共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