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屬於低種姓,卻能做總理是否說明種姓製度在如今的印度已經沒那麼森嚴了?

醉酒踏歌A


5月23日,印度的人民黨在全國大選又大獲全勝,莫迪有很大希望連任總理。眾所周知,莫迪是印度的低種姓吠舍,他能擔任總理是否說明種姓制度沒那麼森嚴了呢?



當然,不可否認印度的種姓制度有了一點進步,但莫迪和人民黨的成功是極端印度教思想的勝利,而不是種姓制度的勝利。要了解這個問題,要先理清印度的種姓制度、印度教、人民黨三者之間的關係。

印度有四類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還有一種最底層的賤民。

婆羅門一般是印度的宗教領袖和掌握國家實權的精英。

剎帝利大多在政府部門工作,像印度的軍隊的軍官和警察部門領導層基本都是剎帝利。

婆羅門和剎帝利都是高種姓,他們基本是雅利安人後代。

吠舍主要的人群有:小商人,有田產的農民和一些漁民等,主要有個特點是有一點資產。


首陀羅是印度的無產階級,就是除了手藝或力氣外,啥都沒有,只能給吠舍打工。吠舍和首陀羅都是低種姓。

賤民一般是俘虜、服過牢獄的犯人及他們的後代。以上是印度歷史上種姓制度及群體分佈。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其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80%,起源於婆羅門教,至今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其核心教義就是教導信徒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婆羅門享有至上的權威。

從上面可以看出,印度的頂層是婆羅門,婆羅門為了統治設計出來了印度教,印度教衍生出了種姓制度,而第二種姓剎帝利就是婆羅門的統治工具。我們再看看人民黨的來歷。


印度人民黨成立於1980年,它的前身屬於印度人民聯盟裡的政治派別,但由於其宣揚極端的政治和宗教思想,所以後來從人民聯盟分離出來成立了人民黨。刺殺甘地的兇手就出自這個團體。

人民黨核心思想是宣揚印度教,打壓其他教派,從而逐漸獲得印度教徒的支持,其真正走上權力中心,是源於1989年的反穆斯林事件。

當時人民黨利用反穆斯林情緒,主張在印度教徒視為聖地的阿約提亞地區興建一座印度教寺廟,但在當時該地已建有巴伯爾清真寺,自此人民黨名氣大振,並從此開始獲得勝選。


從上面分析我們看出,印度的最頂層是婆羅門,印度教和種姓制度都是維護其統治。而第三種姓吠舍的莫迪及人民黨的勝利,只是同剎帝利分權的結果。

推崇印度教是人民黨存在的基礎,所以人民黨是不會從根本上動搖印度的種姓制度,其只不過還是幫助婆羅門統治國家的工具。但由於印度的極端種姓制度已不符合世界潮流,所以婆羅門階層會適當改善低種姓的地位。


花木童說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現在印度種姓問題大體上解決,不算什麼問題。

以莫迪為例,他父親是賣賣茶的小商人,屬於四大種姓中的第三層吠舍。

在莫迪出生的古吉拉特邦,吠舍就屬於最底層的種姓。

然而,莫迪卻能夠最終成為印度總理,也就說明了這點。

我們再說英迪拉甘地,這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理之一。

其實,英迪拉甘地是尼赫魯家族成員,後者是高貴的婆羅門。

有意思的是,英迪拉甘地的丈夫費羅茲·甘地不但是波斯血統,還是拜火教徒。

按照以往種姓的規定,英迪拉甘地當然不能嫁給他,不然孩子就變成了賤民。

但兩人仍然結婚,而他們的兒子拉吉夫·甘地也做了印度的總理。

其實,今天的印度是民主制度,也就決定了不管什麼種姓、什麼宗教、什麼民族,都是一人一票。政客不可能故意輕視低種姓的老百姓,不然就會失去大量選票,導致垮臺。

事實上,在印度,低種姓的公民反而有有些特惠待遇。

低種姓不但可以得到一些補助,而且還有一定的社會優勢,比如高等教育中為他們預留了很大比例的名額,從事傳統的行業,以極低的利率獲得貸款和小額融資等等。

可以說,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到,種姓在印度已經不成什麼問題。

不過薩沙去印度的時候,當地小夥說種姓多少還是有點影響。

比如大家吵架時,有時會說罵對方是賤民之類。

另外,種姓的本質其實是膚色,所以印度社會對於種姓的意識還是有的。

一個膚色很白的婆羅門,即便他是一個窮人,他也可以很驕傲。

相反,原本的賤民之類,受印度教影響往往有些自卑感。

根據印度教的教義,這輩子身為低種姓是因為上輩子沒有積德。所以這輩子必須努力做好事,下輩子才能成為高種姓。說白了,這就類似於基督教的原罪,因為上輩子沒做好事這輩子才會這樣,不由你不心虛。


薩沙


莫迪是虔誠的印度教徒,當然也有劃分種姓,不過他不是一些人所稱的賤民。

賤民階層在印度都被排除在四大種姓之外的。

莫迪是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中的第三等級吠舍,不少平民都是這個等級,也就是普通人。

幾千年來的傳統認為這部分人政治上無權,經濟上要供養以上兩個等級,所以他們必須納稅或者對宗教納貢。這些人主要是從事工商業的人。可見莫迪的祖上種姓還是可以的。

比如印度教徒大約12億人,莫迪的種姓等級大約佔20%。以上兩個等級大約佔10%。也就是說,莫迪在宗教傳統上的地位,要比12億人中的70%要高。也就是說,莫迪至少超越了8.4億人。

其實我們知道的所謂四大種姓讓低等受歧視,只是印度種姓制度的一個側面。

這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為了維持高貴統治而理論化的一種制度。後來隨著印度保守封建主義不斷髮展,種姓制度也層出不窮,還有很多細小的分支和更細節的種姓制度安排。

不管怎麼說,這一制度已經維持了3000年了。而印度進入獨立文明國家的時代只是從1947年開始的。

用幾十年的時間去減少3000年的習俗和傳統,是不可能的。

其實如果做個比較,印度人對低等種姓或者賤民的歧視,歧視有點類似過去西方對黑人的歧視。

要知道400多年前,黑人是被西方白人販賣的,把他們當作會說話的工具來看待的。400多年後至今,還有很多西方世界歧視黑人的現象存在。

因此,沒必要對印度過於吹毛求疵。

這就是為什麼,印度早就從法律上禁止種姓歧視,宣佈各個種姓在人權以及國家事務等權利義務上完全平等這麼多年,印度依然被種姓問題困擾的原因。

這就如同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清官難斷家務事。種姓問題其實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習俗乃至宗教傳統的問題。

印度的偏遠地區貧窮地區還很多,越是這樣的地區,意識形態越保守,種姓制度就越根深蒂固。

因此,這個問題的解決,只能最終隨著保守地區貧窮地區越來越開放,經濟越來越發展,人們越來越富裕而逐步減少種姓歧視。

指望用法律來解決民俗,還是很難的。

所以,印度在不斷髮展,需要給印度更多的時間。

特別是,印度為了防止種姓制度過於影響個人發展前途,特別是影響到印度的進步,在很多國家事務中,比如公務員考試、大學入學考試等,還給低等種姓“特權”來扶植他們。

甚至在印度政界,也越來越有更多低等種姓的人進入政壇。這也算是印度“故意為之”。以此展示開放的形象。

(莫迪給柯文德總統喂糖)

比如,如今的印度總統拉姆·納特·柯文德就是賤民基層。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印度有總統吧!這就是一個禮儀職位,沒啥國際影響力是很正常的。

但是他是名義上印度最高官員,能從選舉賤民當總統,本身就說明印度是在進步的。


木春山談天下


其實現在印度國家元首,即總統拉姆·納特·考文德,是賤民。

2017年當選印度總統的拉姆·納特·考文德,出身於印度北方邦的一個貧困山村,屬於達利特人(Dalits),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最低等的,被上等種姓稱之為不可接觸者。這些人走路時不可將自己影子落入他人身上,不可和他人共用水井等。



印度能選出賤民總統,並不意味著種姓制度已經消失,而是在法國大革命以後,深入人心的人權思想下,普及的人人平等的政治特點,加上賤民的人數龐大,在選舉政治下成為印度政治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可以選出低種姓總統。

印度憲法規定,下議院543個席位中有專門名額給與低種姓的群體,其中3742個低種姓族群享有27%的保留名額。作為低種姓在政壇上的代表大眾社會黨,多次在北方邦選舉中獲勝。使納拉亞南、巴拉克裡希南、拉·庫馬爾成為印度首位賤民出身的總統、首席大法官和下院議長。



雖然目前印度已經出現兩位賤民總統,但是並不意味著種姓制度的終結。印度總統是一個虛位元首,總理是印度國家權力的核心。歷代印度總理至少是平民以上,多為婆羅門,現任總理是吠舍種姓,是第三種姓,印度賤民種姓至今不曾執掌國家權力。

即使印度選出一位賤民總統,也不意味著種姓失去土壤。在千百年的潛移默化下,印度教的影響根深蒂固,對於種姓的執拗是其他國家不可想象的。雖然印度獨立後廢除了種姓制度,也只是在法律層面上,印度人心中的辮子是腦子根除的。



與種姓制度類似的是歧視黑人問題,美國從上世紀開始就進行了黑人平權運動,馬丁路德金用生命推動了這一過程,美國甚至選出了黑人總統奧巴馬,但是對黑人的歧視並沒有得到改觀,白人警察槍殺黑人的案例屢見不鮮,多次引發黑人的抗議。雖然在政治正確下,公開歧視黑人基本絕跡,但是依靠法律強迫白人尊重黑人,更顯示出歧視黑人仍然有廣泛的民意基礎。



印度目前也位於法律規定種姓不合法,民間仍然有強大的思維慣性階段,對於低種姓民眾的壓迫仍然無處不在。高種姓人甚至對政府對於低種姓群體的補助不滿,引發了印度哈里亞納邦的暴亂,造成多人死亡。

所以,莫迪的種姓並不能證明印度種姓制度已經沒有那麼森嚴,只是在印度現代化進程中,國家體制的思想基礎與印度教碰撞下,在世俗的法律制度層面,不得不承認人人平等的思想。但是在印度人的思想裡,種姓制度依然牢牢的佔據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傳統思想與現代化不匹配的現象,以色列的不服兵役不工作哈瑞迪人,美國堅持近親結婚的阿米士人,伊斯蘭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突,包括近代以來儒家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隔閡,都顯示出這一特點。



印度的種姓制度也不過是這其中的一個,現代文明讓這些枷鎖稍有鬆動,但是離解決還很遠。什麼時候印度賤民不需要特殊優待,即可幸福的生活,種姓制度才真正消失。


L夕惕若看世界


只能說這是印度為了彰顯所謂的“民主”而施捨的一個“名額”,印度還給這些低種姓保留了議員席位,畢竟賤民在印度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很大,政府在進行選舉活動時,非常需要他們都選票,比如上次莫迪在面臨連任時,就曾經親自給掏糞的賤民洗腳,但他們不想要總理來給他們洗什麼腳,只是想要改善工作環境,漲漲工資,每年印度因在下水道掏糞而死亡的多達百人,可莫迪是想要選票,而不是真正給他們解決什麼工作環境惡劣的問題,這不當了總理,掏糞工還是得繼續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別的好點的工作他們是沒有資格做的。



其實印度總統基本上是一個虛銜,都知道印度總理是莫迪,誰知道印度總統是誰?印度總統雖然是國家元首,印度武裝部的最高統帥,但其實總統有許多權力都是由印度總理領導的部長會議行使的,所以他本身權利不大,真正的地位也不如總理高,選擇賤民做總統,只是印度政府的一種政治需要而已,這並不能改變印度“達利特”的命運。

印度的種姓歧視問題太嚴重,因為他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的,宗教思想被根植進印度人的基因裡,從骨子裡就有這種階級觀念,歷史上印度被多次佔領殖民,有許多陋習還是殖民者幫助他們改掉的,比如寡婦殉葬就是印度殖民者幫助他們改變的。



但是印度的傳統陋習太多,多如牛毛,難以更改,面對如此龐大的人口,印度政府還不如他們當地的村長說話好使,而這些村長恰恰又是擁有話語權,享受特權的人,所以他們對很多問題都遵循傳統那套糟粕,低種族者可以免費給他們幹活,他們卻不必和達利特們有什麼瓜葛,各種姓之間只平行交流,跨種族之間的任何牽扯,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比如跨種姓結婚,如果高種姓女孩和低種姓相愛私奔,女孩兒的家族就會想盡辦法找到女孩,然後把她抓回來殺死,美其名曰榮譽謀殺,出於對家族名譽的考慮,殺死中的女孩還倍覺光榮。



印度一直想實現自己的大國夢,必要的形式還是需要的,他們需要達利特賤民們來裝點印度民主的門面,下議員留一部分席位,偶爾選一個賤民總統,。但擁有更多權利的印度總理顯然不可能是賤民出身,最差也得是個婆羅門,所以空有名號的印度總統根本無力改變賤民們的命運,如果他超想這麼幹,整個印度社會肯定會亂成一團,畢竟印度高種姓的人是不願意和這些低種姓的人共同生活工作的,他們連影子都不願意落在他們身上,怎麼可能允許賤民單翻身。


風雲一點通


低種姓的莫迪,的確當上了印度總理不假,但這並不代表種姓制度,在如今的印度已經毫無影響力了。

我們先來明確一個概念: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必須按總理的建議,來行使行政職權,這和德國頗為相似。所以,總理是印度政府中最具實權的核心人物。

這麼看來,莫迪的這個寶座,還是頗有含金量的。

根據印度憲法,新總理由印度議會從多數黨領袖中通過選舉產生。而現任印度總理莫迪,是在2014年印度第16屆人民院選舉中,率領人民黨贏得了過半數席位,從而當選了印度總理,並在2019年5月25日,再次連任總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們不給別人投票,而是非得要把票投給低種姓的莫迪呢?換句話說,為什麼絕大多數民眾都支持莫迪,而不是支持別人?

是因為莫迪會給予大眾幫助和愛護嗎?顯然不是,大眾只會對給予他幫助的人報以感激之情,愛只能換回愛,卻不能換來支持和忠誠。

更何況,在此之前,有著無數殘酷的案例在先。

法國大革命領導人丹東,是律師之子,早年從事法律職業,曾供職於巴黎高等法院,後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成為了革命領袖之一。

按道理來說,丹東是巴黎哥德利埃街區貧民的庇護者,他以極大的真誠,愛護著治下的子民。然而,當羅伯斯庇爾命令聖鞠斯特抓捕丹東時,面對企圖糾集民眾反抗的丹東,聖鞠斯特只用了一句話,就輕易摧毀了丹東的抵抗,“巴黎市政府今天要發糧食,過期不候。”

後面的結果,我們不難猜到了:民眾為了拿到糧食,紛紛拋棄了他們的恩人,結果愛民如子的丹東,被自己關愛過的人民送上了斷頭臺。

丹東像父親對待孩子一般幫助、愛護和關心他的大眾,卻被他的大眾僅僅為了幾袋糧食,像豬狗一樣被無情拋棄。

“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也不願追隨施與救濟的人。”----------美國群體心理學家 霍弗

正如同偉大的教皇格里高利所說,“只要能夠忍耐,恭順,便一定在死後可以到達天堂,享受上帝慈父般的仁愛”。

你覺得這是一句沒用的屁話?不好意思,這種話正是大眾最想要的話。在現實的生活中,崛起早已毫無希望可言。在互聯網誕生之前,絕大多數人註定懷才不遇,終身困頓,只能走完憋屈而困苦的一生。如果再沒有這種雞湯屁話支撐著,人們就都會瘋掉。

太陽下面沒有新鮮事,歷史只會一次又一次地重演,毫無例外。

出身低種姓的莫迪,正是給了底層民眾極大的希望,讓低種姓的人看到了希望——我們也有問鼎總理之位的希望。或許這不是主要原因,但這與他的崛起是密不可分的。這也就是莫迪登上總統寶座的原因。


渭水徐公


印度總理莫迪屬於第三等級,為何能做到總理?印度種姓躍升之謎

說起印度的社會結構,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便是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種姓制度。到目前為止,種姓制度依然在印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印度現任總理莫迪,其實出身吠舍階層,屬於種姓制度的第三等級,他是如何站在權利的巔峰呢?是不是意味著印度已經消滅了種姓制度呢?

這件事需要慢慢來說。

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建立的登記制度,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在軍事征服印度土著達羅毗荼人後,通過文化和政治實現長期奴役。在雅利安人的安排下,印度分為了四大種姓:分別是宗教階層——婆羅門,軍事政治貴族——剎帝利,商人和工農業者——吠舍,僕役——首陀羅。四大種姓之外,則是負責掏大糞和倒垃圾的不可接觸者——達利特。

五大種姓過於複雜,如果簡化一下會怎樣?

基本上分為三大階層——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賤民。

而吠舍,雖然處於第三種性,卻實際上因為擁有了雅利安血統,也屬於中等偏上的階層。

首陀羅從人數上遠超過前面三個等級,所以,吠舍和剎帝利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而首陀羅,可能祖祖輩輩都沒有出頭之日。

用《倚天屠龍記》的話來說,首陀羅和達利特,就是"生男世世為奴,生女代代為娼"。

膚色上看,首陀羅是膚色黝黑的地中海歐羅巴人種,賤民則直接就是黑色人種。

當了上千年的統治階級,婆羅門和剎帝利不可避免出現智力到體力的退化。這一點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

"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別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良將怯如雞。"

所以,吠舍成為剎帝利或婆羅門的渠道,實際上一直在打開著。

別說印度現任總理莫迪,就是聖雄甘地,也是吠舍。

甘地這個姓,就是典型的吠舍姓氏。聖雄甘地的父親卡拉姆昌德·甘地因為善於經商,商而優則仕,當上了土邦首相,就進入了剎帝利階層。

莫迪也是類似情況,但稍微有所不同。

聖雄甘地受到父親庇佑比較多,而莫迪,主要靠個人努力奮鬥。

莫迪,全名納倫德拉·達摩達爾達斯·莫迪,是古吉拉特人,1950年出生。莫迪的父親是賣茶葉的小販,據說還有做奶茶的手藝。年幼的莫迪,還曾跟隨父親做過小生意。

莫迪8歲時,加入了印度教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這算是從政的開始。8歲從政,著實不簡單。

國民志願服務團,印度教的童子軍,以羅摩神作為崇拜對象,主要宗旨就是對抗穆斯林。這個組織,和聖雄甘地倡導的"非暴力"理念格格不入,熱衷於暴力鬥爭,實際上是個準軍事組織。

聖雄甘地被暗殺,其實就是國民志願服務團乾的。只不過,當時莫迪還沒有出生。

莫迪從小在國民志願服務團摸爬滾打,積攢了大量的政治資本,到20多歲時,莫迪還通過遠程教育獲得了大學學歷,打開了進入政界的大門。

莫迪35歲加入印度人民黨,成為主流政治圈人物,成功底層小商販和小混混成了政界明星,成了剎帝利。同時他與國民志願服務團的聯繫,也促使他獲得了印度教教徒的支持。

有印度教支持,也有發展經濟引進外資的能力,莫迪通過20年努力,終於登上了印度政界最高峰——總理。

吠舍靠著巴結剎帝利和婆羅門可以實現上升,如果被剎帝利和婆羅門討厭,也有可能被貶斥為首陀羅。總之,吠舍這個階層可上可下,總體來說,在印度地位還不錯。

值得一說的是,那些在美國混得很好的CEO、IT精英,其實大都是首陀羅,因為在印度文化中,程序員的工作是很低賤的。

到現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依然根深蒂固。從法律上看,印度廢除了種姓制度規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印度的政界人士,不管是吠舍還是剎帝利,都不願意和種姓制度開戰,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群體。

印度的種姓制度並不是隔絕了所有低種姓的上升渠道,通過讀書還是很有機會的。


歷史知事


確實,印度的種姓制度在現代文明衝擊下早已廢除,但是也不是一下子被衝擊的無影無蹤,還是有些許殘留,只有留給時間了。


按照印度以前的種姓制度,莫迪屬於低種姓“吠舍”一種榨油工階層。那麼莫迪當上總理是因為種姓制度的廢除嗎?不完全是,這裡講一段故事。應該靠的是自己命運與能力吧。

據說莫迪在沒做總理之前,是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而印度人員信仰分佈主要是印度教與穆斯林。當然信印度教佔絕對的主體,可是印度和穆斯林經常衝突不斷。

在02年的時候在莫迪當時所在古吉拉特邦的一個火車站裡,有50多名印度教教徒被穆斯林人燒死在一節車廂裡,這可是悲慘的大事件。

這樣也就驚動了當時首席部長莫迪,眾人都盼著他怎麼來處理這個事情,其實正是因為莫迪處理完這個事以後,他就成了印度教人心中的神一樣的人物,人們對他的支持率暴漲。

他當時就是以以暴制暴方式來處理這個事情的,他要求印度教的人復仇打回去,按平常人的想法這會引起相互的復仇暴動的,但是出奇的是最後穆斯林的人服輸了,並承認印度教人才是主體,徹底臣服了,後來莫迪領導這個邦,安安靜靜,後來也沒發生過什麼不好的事,莫迪也藉機招商發展所在邦的經濟,讓他這個邦經濟年年評比名列前矛。這也給從政更高總理職位打下了基礎。

後來選舉總理支持率相當高。



牛頭馬面兩鬼


有三個錯誤,第一種種姓制度在印度是有用的,印度基層是需要種姓制度來維持一個大的穩定的.所以種姓制度在印度這片國土是有它的價值的.種姓制度雖然落後但是它的存在在印度也是合理的.第二 不是印度任何領域都認同於種族制度的,班加羅爾,加爾各答的社會中產階級家庭裡不在乎娶個低種姓的媳婦或嫁給低種姓男人.你有個好工作你有真金白銀誰在乎是什麼種姓.律師樓裡也有低種姓的人在工作.當然他們註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但這是另一個問題,至少不是全社會都給低種姓人關了大門.第三 低種姓人做了印度人的管理階層和種姓制度本身無關.毛澤東是農民的兒子,當了國家主席,但是不能說農村家庭的孩子就能當國家領導人,這只是個別現象.多數農村家庭孩子還是無法得到好的教育


大鐵鍬摳牙縫兒


種姓制度在印度由來已久。

千年以前,統治者們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在印度次大陸地位,於是利用印度教,編造神話,人為的將印度人分為四個等級。

最高等級為婆羅門,是由天神的頭演化而成,主要為僧侶,掌管宗教,是神的代言人,在君權神授的年代,婆羅門凌駕於眾生之上。

第二等級為剎帝利,是由天神的雙手演化而來,主要是世俗世界的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飯(即王公貴族),替天神來統治凡人。

第三等為吠舍,是天神的雙腿演化而來,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也屬於印度社會的中層人士,主要從事商業業等。

第四等為首陀羅,是天神的雙腳演化而來,是印度的土著階層,屬於被征服者,主要為傭人和工匠。

此外,還有一些奴隸,他們在統治階級眼中,連人都算不上,被稱之為達利特(賤民)。

種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各種姓之間等級森嚴,涇渭分明,嚴禁通婚。在這種制度之下,印度各種姓階層完全固化,低種姓永遠只能是低種姓。長此以往,在印度人心中已經自發形成種姓的高低,即低種姓之人永遠也不會想著去取代高種姓,他們甘願接受奴役。

隨著世界近代化進程的開啟,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相對來說,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思想也逐漸傳入了印度,種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衝擊,當然,這種衝擊僅限於在高種姓之間,也就是婆羅門和剎帝利之間的界線不再那麼明顯,但是與下兩個種姓之間的等級差距依舊存在。

到了印度獨立之後,種姓制度依然在印度社會存在。但是,種姓制度在形式上已然不適合現代政治的發展潮流,因此在1947年,印度通過了法律的形式正式廢除了種姓制度。

不過,雖然法律上廢除了,實際上種姓制度的影響依然滲透了印度的方方面面,高種姓依然控制著印度的方方面面。不過,很多中等種姓(吠舍)還是趁著這個機會開始步了印度上流社會,畢竟吠舍同樣屬於印度社會30%的存在,最低等的首陀羅和達特利佔據了印度70%的人口。

現任印度總理莫迪同樣屬於中種姓吠舍,在種姓制度的階級壁壘受到衝擊時,莫迪還是成功成功上位。在現代化的選舉制度上,吠舍出身的莫迪只需迎合佔據印度絕大多數的低種姓印度教徒,然後在服侍好高種姓特權,上位並不難。

認為種姓制度在印度消失了,現在還為時過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