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都知道:工業互聯網領域本週熱點快訊(2020年3月1周)

市場趨勢

1、IDC:新冠肺炎疫情下,IT和數字化轉型價值凸顯

IDC從2020年2月初到月底對中國行業用戶32位CXO進行了調研,在疫情對ICT花費影響方面,45%的行業用戶認為2020年第一季度花費會延遲,全年的花費預期也將減少,但仍有26%的行業用戶認為全年ICT花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增加花費0-10%的行業用戶也佔比達21.5%。ICT廠商普遍比行業用戶更為悲觀。在受到疫情正面影響的ICT細分領域,企業協作平臺最為利好,有76%的行業用戶選擇,接下來依次利好的領域是雲計算、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新冠肺炎疫情後引發企業防不可抗力的憂患意識,將加速推進企業全方位數字化轉型。非接觸連接商業與服務將加速興起,線上和線下深度融合,雲+AI+5G/IoT成為推動這一趨勢的催化劑。

2、IDC:樂觀情況下,終端設備供應鏈受到的影響將在本季度結束

IDC發佈新冠肺炎對全球終端設備市場的影響評估。IDC認為,與過去相比,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將給我們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針對疫情的影響提出三大類情景,分別是樂觀情景、概率情景和悲觀情景。其中,在樂觀情況下,供應鏈受到的影響將在本季度結束。中國在本季度的需求會受到大規模需求,但在此後將立即恢復正常。全球智能手機和個人計算設備(PCD)銷量將隨之恢復,在2020年呈現“V”形復甦曲線。

3、集邦諮詢: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生產量將同比衰退13.3%

集邦諮詢發佈報告稱,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生產量,較2019年同期衰退13.3%。同時,疫情波及5G發展,2020年5G手機生產量預估調整為2億部。此外,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將持續影響智能手機供應鏈,在工廠復工進度不明確、人力返崗比例偏低,以及物流運輸中斷等因素下,供應鏈恢復狀況不如預期,推估影響時間將達1-3個月,預計到三月下旬才會恢復至較為正常的水平。

4、華為再次砍單手機,5G產業鏈都將受到影響

受新冠疫情影響,有臺媒稱,華為將啟動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這次主要針對的對象是5G手機,以消化高達四、五千萬的庫存,這次砍單影響範圍較大,臺積電、大立光、穩懋等供應鏈都將受波及。

5、廣東今年重點項目投資7000億元

3月5日,廣東省發改委官網發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於下達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通知》。據統計,總投資5.9萬億元的1230個重點項目,截至2019年底,1230個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1.69萬億元,今年計劃投資7000億元。

小編:這幾天,大家都被“34萬億”震到了,這其中 “新基建”到底佔多少呢?從國泰君安的相關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到,鐵公基第一,約7.1萬億,佔比41%,第二位是地產類,約3.4萬億,佔比20%,而類新基建,如軌道交通、園區開發、垃圾發電等,大約為2.6萬億,佔比14.7%,而大家呼聲最高的新基建,比如信息網絡建設、光電、充電樁、生物質能、智慧城市、科技等不足1000億,佔比只有0.5%,甚至疫情之下,人們關注的醫療衛生,只有3000億左右的項目,佔比1.7%。這裡兩個原因,一個是從政府的角度,大規模的“鐵公基”投入可以獲得更多的行政資源和經濟收益。投資新基建固然前景可期,但週期長、風險大,與當前的執政週期和政績考核不匹配。另一個就是對於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項目,還需要技術和研發達到大規模商用的條件,新基建才能和老基建一樣,當政策和資金到位後,馬上就能啟動併發揮作用。PS:各省的最新計劃清單,請關注本號回覆“新基建”

權威發佈

6、工信部:陳肇雄主持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

3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關於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重要講話精神,聽取基礎電信企業5G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研究部署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出席會議,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參加會議。

7、工信部:公佈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

根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管理辦法》,經評審和公示,39個產業聚焦區中,包括北京順義區、海淀區、朝陽區、石景山區,湖北武漢,深圳寶安區3個工業互聯網特色產業集聚區,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要求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優化產業生態,加快產業集聚向集群轉型升級,強化政策引導,完善培育體系,在優化產業佈局、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等方面集中資源予以重點支持。

8、工信部:印發《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

《指南》旨在指導企業全面梳理自身工業數據,提升數據分級管理能力,促進數據充分使用、全局流動和有序共享。一是明確企業為數據分類分級主體。工業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等作為工業數據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承擔開展數據分類分級、加強數據管理等主體責任。二是與DCMM互為補充、相互銜接。《指南》將與DCMM貫標工作有機結合,引導企業通過數據防護技術應用、管理流程優化、組織體系變革等方式,實現工業數據管理能力躍升。

9、工信部發布建材工業智能製造數字轉型三年行動計劃

工信部發布《建材工業智能製造數字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並公開徵求意見。計劃提出,通過三年的努力,建材工業信息化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和服務體系,智能製造關鍵共性技術取得創新性突破,重點領域示範引領和推廣應用取得明顯成效,全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動建材工業全產業鏈高級化、現代化,加快邁入先進製造業。

10、發改委:促進物聯網、大數據等智能化設施與物流深度融合

3月6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智慧物流發展的監測分析和前瞻性研究,著力創造良好的政策條件和發展環境,促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設施設備與物流活動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智慧物流在提高應急物流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深入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1、科技部: 5部門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科技部等5部門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國家科技計劃突出支持關鍵核心技術中重大科學問題,重點支持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和微波器件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12、教育部:公佈新一批本科專業:新增備案1672個,AI成熱門

教育部3月3日公佈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1672個、審批專業181個(含130個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51個目錄外新專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47個,撤銷專業367個。 在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名單中,“人工智能”專業成為熱門。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180所高校都新增了“人工智能”專業。此外,“智能製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醫學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領域相關專業,也同樣是高校的新增備案和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中的熱門。 名單顯示,各高校撤銷的專業中,服裝與服飾設計、市場營銷等專業排位靠前。

13、人社部:三部門聯合發佈第二批16個新職業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等16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佈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

14、八部門:推進大型煤機裝備、煤礦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範煤礦,初步形成煤礦開拓設計、地質保障、生產、安全等主要環節的信息化傳輸、自動化運行技術體系,基本實現掘進工作面減人提效、綜採工作面內少人或無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礦固定崗位的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

產品技術

15、重慶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易保全成為首批入駐平臺

為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3月3日,重慶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重慶易保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易保全”)成為入駐該平臺的首批企業。 據悉,作為首批入駐該平臺的區塊鏈企業,在疫情期間,易保全將為全市企業提供免費在線電子簽約、文件簽署服務,同時為各類疫情通知、防控表單以及公司證明等提供智能化線上簽署方案。

16、紫光展銳發佈全新AIoT開發平臺

紫光展銳正式發佈一站式AIoT開發平臺,平臺以人工智能和連接能力為基礎,面向廣闊的物聯網應用與生態。

17、雲知聲推出智能電梯方案

雲知聲正式推出基於旗下自研物聯網人工智能芯片的“無接觸智能電梯解決方案”。據官方介紹,該方案讓人們通過語音就可以操作電梯,完成“上/下行”“電梯開/關”“到達指定樓層”“取消樓層”等全部乘梯操作,避免電梯按鈕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

18、深圳科研力量聯合研發黑科技防控疫情,50米內遇高危對象可報警

南方科技大學未來網絡研究院牽頭聯合鵬城實驗室、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緊急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示蹤與預警系統(TWS)”項目取得初步成果。項目集合物聯網、AI、大數據、病毒傳播模型等前沿交叉技術,只需在手機端下載該APP,用戶只要在50米範圍內遇到高危對象即得到警報,阻斷病毒傳播。目前TWS安卓系統公測版“全民防疫APP”已開放下載,功能仍在更新中。

19、AT&T將與谷歌雲合作開發5G邊際運算技術

據外媒報道,AT&T將與谷歌雲(Google Cloud)合作,使用5G邊際運算技術,通過運行更接近於最終用戶的應用程序,幫助客戶提高速度和安全性。谷歌雲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庫裡安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與AT&T進行共同創新,開發各種5G邊際運算解決方案,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推動零售、製造、遊戲等行業的商業價值提升。”

20、蘋果申請智能指環專利:覆蓋整根手指,可安裝拓展設備

根據Appleinsider報道,蘋果公司在週二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的名為“可擴展環設備”的專利中,稱智能指環的大小不一定是靜態的,可以將指環擴展成更長的管子,該管子可以覆蓋更多的手指,包括一些指關節。蘋果公司提議用智能環控制其他設備,例如替換力反饋手套或替換智能手機中的觸覺反饋系統,以節省電池。但也存在其尺寸問題,使用戶無法對其進行精確控制。

21、Java 14 計劃於 3 月 17 號發佈

這一版本包含的 JEP 比 Java 12 和 Java 13 的總和還要多,包括改進的 switch 表達式,instanceof 的模式匹配(這是個一語言特性),非常有用的 NullPointerException 信息(這是一個 JVM 特性)等

22、MWC、F8、Google I/O 等科技大會宣佈取消

因新冠疫情在國外的迅猛增長勢頭,眾多原定今年舉行的科技大會紛紛宣佈取消、延期或改為線上召開。被取消的大會不乏 MWC、Facebook F8、Google I/O、微軟 MVP 峰會等知名大會,今年科技愛好者們或許只能在線上一觀科技新風向了。

行業動態

23、位於台州的吉利衛星項目正式開工

3月2日,位於台州的吉利衛星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國內首個脈動式模塊化衛星智能AIT(總裝集成測試)中心,未來可以靈活滿足不同型號規格的衛星總裝與測試。根據規劃,台州吉利衛星項目規劃建設衛星研發中心、部組件智造中心、測控中心、雲計算大數據平臺等設施,將打造成模塊化、柔性化、智能化製造工廠。這是吉利全面佈局商業衛星領域的重要一步


24、TCL華星與三安半導體成立聯合實驗室,註冊資本3億元

TCL今日公佈,TCL華星與三安半導體共同投資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聯合實驗室,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億元,TCL華星出資佔註冊資本的55%,三安半導體出資佔註冊資本的45%。聯合實驗室將聚焦於Micro-LED顯示技術開發,重點攻克Micro-LED顯示工程化製造的芯片、轉移、Bonding、彩色化、檢測、修復等關鍵技術,從事可穿戴顯示、高清移動顯示、車載顯示、高清大尺寸顯示、超大尺寸拼接商用顯示樣機的研發及試產工作。

25、TCL華星向小米10供應AMOLED曲面屏,已量產交付

對於“小米10 pro全部採用三星屏,而小米10部分採用TCL華星屏”的消息,TCL科技回應稱,小米是TCL華星在大尺寸及中小尺寸顯示屏上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保持良好合作。小米10定製了由TCL華星自主研發並生產的AMOLED曲面屏,此次產品的量產交付,也標誌著TCL華星成為繼三星之後,第二家可量產柔性on-cell打孔屏的公司

26、受疫情影響,LG Display韓國手機屏幕工廠暫時停產

3月1日消息三星並不是唯一一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困擾的韓國科技巨頭。韓國顯示面板製造商LG Display位於韓國龜尾市(Gumi)的一家智能手機顯示屏工廠暫時停止生產,因該工廠附近有一名銀行員工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LG Display預計該工廠將於3月3日恢復生產,但沒有透露停產將對該公司的智能手機顯示屏產量造成怎樣的影響

27、騰訊全年招聘數量將比去年提升 25% 以上

據騰訊消息,騰訊正在社招的崗位超過了 5000 個,全年招聘數量將比去年提升 25% 以上。增加許多騰訊抗疫服務產品的崗位需求,包括騰訊醫療、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微信搜一搜與小程序、 騰訊智慧教育、騰訊智慧政務等。春招校園實習生超 3000 名。

28、京東將雲、人工智能、物聯三個品牌統一為“京東智聯雲”

京東雲與AI事業部正式將原京東雲、京東人工智能、京東物聯三個品牌統一為“京東智聯雲”品牌,並於2020年3月5日正式啟用。

29、寧德時代投資37億美元,計劃將其產能提高三倍

據外媒報道,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將投資高達37億美元,將其用於汽車和存儲系統的鋰離子電池的產能提高三倍。幾周前,有報道稱,特斯拉準備使用不含鈷的寧德時代電池,而且雙方已進入“高級談判階段”。這將標誌著特斯拉首次將磷酸鐵鋰電池納入其產品陣容,這是降低成本的一步

30、繼富士康後,鴻海日本子公司夏普將生產口罩

鴻海集團旗下日本電子產品製造商夏普週一表示,將使用日本中部一家原本生產顯示器的工廠開始生產醫用口罩,以應對疫情引發的高需求。夏普表示,將於本月底開始在日本三重縣(Mie Prefecture)的工廠生產口罩,最初每天生產15萬個,並將逐步增至每天50萬個。

31、雲米科技總部及生產基地落戶順德倫教

雲米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10億元在倫教街道範圍投資建設總部及智能家電生產基地綜合產業園區。據瞭解,雲米科技是2014年在順德起家的創業公司,2018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是以家庭物聯網第一股登陸納斯達克的順德第一家企業

32、360旗下公司智能冰箱專利已獲授權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項專利信息,該專利提供一種智能冰箱,包括:箱體;門體;物體感應器;控制系統。該發明可提高冰箱使用的便利性。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8月,註冊資本5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周鴻禕,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推廣、網絡技術服務等,由360的運營主體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33、微盟放棄自建數據庫服務,全面數據上雲

微盟線上生產環境及數據遭到員工惡意破壞,導致公司系統服務不可用。經過幾天的“搶救”, 3 月 3 日上午 9 點恢復數據正式上線,同時針對受到影響的商家也給出了賠付計劃。微盟發佈的公告中稱,微盟將會支持基礎設施全力上雲,逐步放棄自建數據庫服務 ,遷移到騰訊雲數據庫(CDB),增加數據庫跨可用區和異地災備的能力,同時將黑石 1.0 物理機全面升級黑石 2.0,全面使用雲主機。同時將加強數據安全管理機制和安全災備體系建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區建立全備份的冷備系統架構,並建立高可用的同城雙活架構。

34、美法官稱亞馬遜或在起訴微軟與美國防部雲合同一案中獲勝

美國一名法官表示,亞馬遜公司可能會成功推翻美國國防部將一項大型雲計算合同授予競爭對手微軟的決定。2019年11月14日,亞馬遜宣佈正式發起挑戰,對美國防部把價值100億美元的雲服務合約JEDI交給微軟的決定進行訴訟

資本動態

35、中信證券: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行業迎絕佳發展窗口期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隨著疫情期間人員隔離持續推進以及居民消費需求向線上傾斜,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行業也迎來了絕佳的發展窗口期,“新基建”進程的推進也就水到渠成。往後看,新基建的加速推進將利好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特高壓等行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但疫情衝擊下財政空間承壓也可能成為後續新基建的掣肘。基於此,認為後續赤字率、地方債新增限額都有一定的調整可能,而貨幣政策也將進一步放鬆來對財政空間予以支持。

36、中國信通院:預計到2025年5G網絡投資累計達1.2萬億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4日發表文章稱,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同時,“5G+工業互聯網”將推動工業企業開展內部網絡化、信息化改造,據估計僅網絡化改造未來5年的投資規模就有望達到5000億元。 另外,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

37、工業互聯網創業公司“語禎物聯”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語禎物聯”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雲時資本領投,老股東源碼資本跟投,華興Alpha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後,語禎物聯將加大對產品升級、營銷團隊等方面的投入,通過對行業解決方案的提煉和複製,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語禎物聯是一家工業互聯網創業公司,以機加工領域為核心服務場景,為設備製造廠和加工廠提供從數據採集到SaaS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

38、化工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商異工同智完成Pre-A輪千萬級融資

異工同智的團隊現有50餘人的規模,所研發的產品名為“工智道”,可以直接在Web端登錄賬號使用,也有Android和IOS版本的移動客戶端。通過將工廠中原本各個獨立的環節打通,並將HSE管理體系的知識沉澱在平臺上,用以解決化工廠的安全問題。

39、秒優科技完成Pre-A輪5000萬融資

“秒優科技”已完成5000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綠洲資本,天使輪投資機構源碼資本追投。本輪融資資金,秒優科技將主要用於對服裝雲工廠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和市場團隊的搭建。秒優科技是一家服裝領域提供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企業,成立於2009年

40、瑞萊智慧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瑞萊智慧宣佈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松禾資本領投,同渡資本跟投,融資主要用於團隊擴建、研發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推廣等。RealAI成立於2018年7月,由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是一家第三代安全可控人工智能技術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41、工業物聯網公司“FogHorn”獲2500萬美元C輪融資

據外媒報道,工業物聯網創業公司“FogHorn”完成了2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公司的融資總額達到了7250萬美元。此輪融資由韓國企業集團LS Corp. 領投,Forte Ventures和現有投資者參投,FogHorn是一家邊緣智能軟件提供商,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

42、射頻芯片公司“矽典微”完成千萬元級新一輪融資

智能毫米波傳感器公司“矽典微”宣佈完成新一輪千萬元規模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將用於高端人才引進、研發投入、開拓市場以及支持產品量產運營,加速毫米波系統芯片技術在智能設備上的應用普及,同時持續加強團隊在技術、產品研發上建起的壁壘。成立以來,矽典微已完成多輪融資,累計金額近億元,投資方包括中科創星、元禾原點、俱成投資、佳康智能等。

43、靈活用工平臺“小包智工”獲得雲歌智能戰略投資

小包智工近期獲得深圳雲歌人工智能戰略投資。雲歌智能是快播王欣成立的公司,旗下有一款產品靈鴿AI,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來匹配靈活用工的需求。本次戰略投資小包智工後,雙方也將在靈活用工領域展開合作。小包智工更多從線下的人力資源調配系統來服務自由職業者,同時為靈鴿AI在線上線下的匹配中提供更多數據支持。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小包智工3.0的統研發以及市場推廣。

44、建築雲視頻監控平臺“視動智能 viAct.ai”完成天使輪融資

建築雲視頻監控平臺“視動智能 viAct.ai”已於年前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透露,投資方為阿里巴巴創建的香港人工智能及數據實驗室HKAILAB,以及SOSV和Artesian聯合設立的中國加速。視動智能創始人兼CEO伍震駒表示,視動智能開發了建築行業專用的計算機視覺引擎,建立雲端視頻監控平臺,能實時監測施工現場設備、車輛及工人的安全故障等資源分配。

45、車載智能稱重SaaS服務平臺“深圳漢德”完成8000萬元A輪融資

車載智能稱重SaaS服務平臺“深圳漢德”已完成80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前海母基金、零一創投、峰瑞資本,資金將用於技術研發和團隊建設。深圳漢德以重量維度切入物流市場,研發了“車載智能稱重管理平臺”,搭建了一個綜合車載智能稱重系統和數據分析的管理平臺。

46、國內機器人制造商“卡諾普”完成近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國內機器人制造商“卡諾普”近期完成近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上海長江國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領投,國內某上市公司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技術研發和行業拓展。成都卡諾普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起初生產機器人控制器,2017年開始研發機器人本體,於2019年推出機器人整機產品。

47、AIoT芯片公司“博流智能”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宣佈公司於2月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華創資本、啟明資本以及魔量資本跟投。博流智能創立於2016年,已在南京江北新區、上海張江高科和臺灣新竹設立研發中心,專注於研發超低功耗、智能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等領域的系統芯片與整體解決方案。

48、AI芯片公司“Moffett AI”獲近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AI芯片公司“Moffett AI”(墨子人工智能)近期完成近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凱旋創投領投、創享基金和雲天使基金跟投。Moffett AI目前擁有高算力的FPGA產品,並將用這筆資金持續研發高算力的雲端AI芯片(end)

如果您也喜歡【工業互聯網平臺頭條】嘔心瀝血製作的行業資訊,請記得關注、點贊、轉發。歡迎轉載,並請註明出處。


更多、更新行業資訊,持續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