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為什麼不愛出門旅遊?

為什麼旅遊景點,機場,火車站,酒店甚至出國旅行團,看到的都是城裡人在旅遊,很少看到農民模樣的人出門旅遊?火車站看到的農村人,城市裡,公交車上看到的農村人,大多是農民工,拎著大包小包,好多出來到城裡務工,或者到城裡給兒女帶孩子,盡到做爺爺奶奶的責任。要麼就是攜夫將雛,揹著孩子坐火車。為什麼農村人不愛出去旅遊呢?

農村人為什麼不愛出門旅遊?

首先還是經濟因素,農民收入趕不上城裡,收入來源少,農民大片的麥地,玉米地,有些種著豆子,油菜,還有蘋果樹,梨樹,桃樹等。如果說蘋果樹這些,可以養家餬口,行情好的時候,還算辛苦沒有白費。那麼種麥子玉米這些,餬口都難,因為日常開銷不可小覷。經常聽說哪個城市富豪多,億萬富翁多,沒聽說哪個農村富翁多的。所以農村人沒錢是第一因素。

農村人為什麼不愛出門旅遊?

其次,農民一輩子生活艱苦樸素,自食其力,黃土文明千百年來鍛造了忠厚老實的性格,古代是自給自足,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自己種地打糧食,自己織布紡線做衣服,縫縫補補,什麼都會,所以幾乎不需要和外界接觸和聯繫。幾十年如一日,人們生活在一個村,一個屯,除非有事去個城裡,絕大多數時間,在家裡和地裡兩點一線。時至今日,農村人還是不喜歡去陌生的地方,遙遠未知的地方,對他們有一種不習慣。

農村人為什麼不愛出門旅遊?

還有,農村人老一輩很多不識字,出了村生活碰壁太多。就比如去外面旅遊,農村人很多不識字,著急的時候,連個廁所可能都找不到,你能告訴他去找醫院,酒店,公廁,甚至快餐店嗎?找這些地方對他們來說是個挑戰,就算站在酒店門口,敢進去嗎?我們村一家女兒嫁到城裡,她爸想上洗手間,結果看到人家是抽水馬桶,蹲那半天拉不下,最後跑下樓找蹲坑去了。這就是不方便。去一個地方,要坐公交車,坐地鐵,還要倒車,換乘,幾號線,這些問題對他們來說,比下地幹活累多了。

農村人為什麼不愛出門旅遊?

還有,農村人掙錢不易,花錢捨不得。就算掙了錢,出門旅遊花費,他們捨不得。比如一百多買一張門票,他們肯定捨不得。二百塊吃一份北京烤鴨,他們覺得不如吃麵實惠,面可能還要選擇方便麵。更別提很多導遊帶去的購物點,那裡面都是珍珠,金飾,還有古玩等等,這些對老實的農民來說,沒實力用處。所以很多農民,不愛出去旅遊,我爸曾經到了武侯祠,不進去。杜甫草堂,不進去。故宮,不進去。大雁塔,不進去。西湖進去了,因為開放的,不要錢。

農村人為什麼不愛出門旅遊?

還有,農民在沒有給孩子成家結婚之前,想的都是給孩子買房買車存款結婚的事情。他們講究好鋼用在刀刃上,一輩子省吃儉用,要把錢花在蓋房子,娶媳婦,辦酒席,紅白喜事這些事情上。至於旅遊,在他們來說幾乎是不務正業。不過他們也羨慕別人出去旅遊,覺得自己一輩子坐井觀天白活了。但是農村是熟人社會,過日子講究攀比,攀比房子,車子,有沒有娶媳婦抱孫子,沒人攀比旅遊。

農村人為什麼不愛出門旅遊?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的需求也是有層次的,也就是需求層次理論。農村人滿足的都是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吃喝嫁娶,吃穿住用行。旅遊好不好,當然好,但是要花錢。農村人靠種小麥掙錢,一年一畝地小麥,收成也就八百斤,換成八百塊錢,然後刨去旋耕機,播種機,種子,灌溉,噴藥,除草,還有收割機等等費用,不算人工,純利潤也就幾百塊。十畝地算,也就幾千塊。你想想這些收成,你要自己吃飯,還要看病,各種人情上禮,孩子上學,平時抽個煙,你算算能剩多少?十畝地淨利潤,一分不花,最多也只能老兩口國內遊幾天,然後就沒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農村人不出門旅遊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