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前文說到了,如果想有一個很大的心理空間,需要通過創造外在現實之物去拓寬,也就是“擴容”。

當生命指向成長時,我們的一生必然是不斷擴容的過程。太多人不敢去做事、不敢去愛,不敢去創造、不敢生出渴望,幾乎都是擔心自己會失敗,為了避免受挫後的羞恥感。

遵從你的自由意志,遵從你的心,並且將你的心大膽地投射到外部世界,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問答一

問:老師,總是感覺不到自己的夢想怎麼辦?

說到全然的接受自己內心的聲音,可我現在內心中批評的聲音衝破天際,自己的感受和內心的聲音微弱到難以察覺,怎樣才能排除那些批評帶來的噪音,靜靜聆聽內心之聲呢?冥想嗎?感受身體嗎?現在還是摸不著頭腦。

答:這讓武老師想起了,他採訪孫博時,她像讀心術一樣,問她如何判斷的,她說:我不判斷,只是感覺。

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會用“頭腦”去分析判斷,只用“身體”或心靈直接去感覺。

對於孫博的態度,武老師很羨慕,這種境界真的很少有。他雖然在很多地方,能尊重他的感覺,但離她的境界還是相差太遠。

同樣的,武老師認為,很多基本上一直都在使用頭腦的人,你們的確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什麼。那該怎麼辦?

一個方法是去聆聽自己微弱的感覺的聲音,去聆聽身體,聆聽夢。

還有一個可以使用的方法是,過於使用頭腦的人,可以去注意那些被你視為嚴重人格缺點的東西,它們常常正是你自己的聲音。

然後,可以試試在一段時間內,徹底允許自己去活出這些缺點來。

例如嚴重拖延症,這樣的人會用頭腦拼命批評自己的拖延,但卻發現就是無濟於事,因為這個“內在的批評者”常常就是內在的父母,而那個試圖拖延的部分,就是“內在的小孩”在對抗。

可以好好試試,在沒有大的影響時,就給自己一段時間,完全徹底地拖延。

這也是迪士尼策略的一種延伸。我們心中常常同時有幾個矛盾的聲音,同時出現在一個時空裡,然後糾結在一起,誰都不能發揮作用。

迪士尼是將夢想家、現實主義者、批評家分割開來,我們也可以試試,將這些糾結的聲音分割開,例如分別給批評者和拖延症一個空間。

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當然請記住,這樣做時最關鍵的一點是,我們將內在批評著給拿開。

問答二

問:夢想日和冥想結合,會不會產生意料之外的驚喜呢?天馬行空的想象,與什麼都不想的冥想,兩組交叉練習,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呢?

答:武老師覺得可以試試,聽著是很棒的練習。

依他的經驗,冥想帶來的世界之奇妙,遠勝於夢想。他也在想,也許是那些徹底展開了夢象的人,反而可以更深地沉入冥想的世界。

問答三

問:老師在文章中提到:“全然地投入到自己的夢想中,現實層面的收穫,如錢權名利,就會像副產品一樣自然而然湧來。而如果試圖把它們變成主要目標,會感覺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被卡住了。”

好像很多事情都是這樣,越想達到一些目標往往事與願違,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一定要有”使命感”嗎?可是使命感從何而來,真的是不求甚解?

答:武老師認為使命感不能強求,當一個人忠於自己內心時,使命感就會自然而來。

所謂使命感,就是他貌似是由自己而來,但其實只是經由自己而來。

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法國精神分析大師拉康說,慾望著別人的慾望。意思是你以為你的慾望是你的,但其實都是慾望著別人的慾望,比如說,慾望著父母的慾望,慾望著集體乃至人類的一些慾望。

問答四

問:武老師,依戀是我在和你的關係裡放下了自戀,臣服是我在真相面前放下了自戀。這兩種體驗都需要放下自己的自戀,那麼這兩種體驗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同呢?依戀是人類是人的根本需求,這個好理解,為什麼臣服也是人的根本需求呢?

答:依戀與我們講的臣服很像,只是依戀是把自己交給一個具體的人,而臣服是臣服於存在。它們很像,但臣服的範疇更大一些。

依戀一個人可以,而如果是真臣服於一個具體的人,則容易出問題。具體的人和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平等。

問答五

問:我自身在有了覺知力之後,完全開始接納自己,不再自我攻擊,也不再害怕自己失控,無條件地愛自己之後,我之前的焦慮情緒得到了極大緩解。

這種覺知和自我的容器讓我變得有安全感,也有了些活力。我的問題是像我這種對自我接納帶來的穩定性,和對他人的依戀產生的安穩的感覺有區別嗎?

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答:武老師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問題。

你的自我接納,也許是因為文中一直強調而開始的。所以可以說,這最初仍然是發生在關係中,先是發生在我們的關係中,你把這個聲音內化,變成了“自我接納”。所以實際上,“自我”是一種關係。

並且,目前我們這樣的關係,還是太淺了,這樣的理論會讓你體驗到自我接納,然而,如果你能在一個超深度的關係中,體驗到關係帶來的接納,那會變得更深刻,甚至你會覺得,這兩者簡直不是一個東西,因為在量級上相差太遠。

問答六

問:老師課中提到的“穩定的存在”一般都是指一種關係或者活的客體。我想問:這種穩定的存在,能不能是一種穩定的生活作息,或者某種習慣或穩定的某個空間呢?

這種穩定的行為能不能給創造能力帶來一種穩定感呢?儘管這種穩定感可能會弱一些。

答:這是可以的,我們可以給自己創造一個穩定的空間,然後在這個空間裡讓自己的活力流動。當然,它的確是遠遠不如一個穩定而有質量的關係。

問答七

問:聆聽自己的聲音,嘗試持續地表達和追求它們,讓感覺的流動成為一種持續的存在。沒有能讓感覺流動的外在空間,會影響內在空間的改善嗎?或者說僅僅憑內在空間的擴展,能否帶來改善外在空間的效果?

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答:外在空間和內在空間,自然是可以相互影響的,同時,又有相對獨立性。

一個好的外在空間,會讓內在空間的流動變得非常簡單而自然,而一個殘酷的外在空間,會讓人傾向於選擇關閉自己。

一個深入了內在空間的人,他的外在空間必然會相應地發生改變,雖然這需要時間。相信很多人體驗過,當你的內在不一樣後,你周圍的世界逐漸,甚至立即就開始改變了。

問答八

問:我們需要去學習維護孩子的感覺,孩子天然都在感覺流動之中,不要去頻頻攻擊乃至切斷,孩子就自動會保留住創造力。

該睡覺的時候,孩子想玩,讓他玩兒嗎?該吃飯的時候,孩子吃零食,也隨他們?在商店看到什麼玩具都想買的時候,也滿足嗎?

答:武老師覺得,你可以試試看看,讓孩子在某些時刻徹底自由時,會是什麼樣子。實際上,我們每個人自己也可以試試,如果你徹底自由,那會如何。

首先,武老師相信每個人都會看到自己的理性存在。

其次,我們會感覺到任何一個動力,真正尋求的是被看見,而不是徹底的為所欲為。

再者,武老師認為也許《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中講的那個故事是可能的:

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一個人隔段時間,就會把自己關家中幾天,這幾天,完全信任自己的自發性。任何念頭出現就去追隨,結果到了最後,他的感官敏感度可能會拔到不可思議的高度。

問答九

問:老師,為什麼“當內在感覺很難連續時,就會在頭腦和思維世界中尋找連續的感覺”?怎樣才能判斷當下的感覺是內在感覺,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感覺?

答:武老師的意思是,因為感覺的水流,容易被切斷,就會感覺不到連續。連續彷彿是生,而斷裂彷彿是死,所以人會抗拒斷裂而去追求連續。

當體驗到感覺的水流是連續時,那最好;當體驗不到時,人就會去追求思維的連續,思維的連續很容易發生,畢竟,絕大多數人的頭腦都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瞬間的空隙都難以發生。

哪怕只有瞬間,你的思維之流停了下來,這時你都會發現,原來思維之流下面,藏著偉大的存在之流。這種體驗,就像是一個瞬間的開悟體驗。

問答十

問:會不會發生臣服於自己的情況呢?還是隻是一種新的自戀?

答:這真是個好問題。

不過不知道你說的臣服於自己具體是什麼。如果是臣服於頭腦,那就是對頭腦的自戀。如果是臣服於身體和潛意識,武老師覺得那就是直接進入到自我2的層面,也就不叫自戀了。

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愛,去恨,去投入,去創造


思考

有一次,我要買房子,需要花錢,就給我爸打電話說:我要買房子,你有沒有錢?我爸說:最近我手頭有點緊,對不起,閨女。要不我去管別人借一些,或者貸點款。

聽到對不起那一瞬間,我眼淚唰就流了下來,感覺一顆心變得很溫暖很柔軟。在那一刻,我感覺到爸爸是個愛我的人。

我上初中的時候有生病,主要是鼻竇炎。會頭痛,尤其是下午時,一天快結束的時候,會感覺累的不行,然後只想躺在床上休息,什麼都不想做。

為此,犧牲了好多社交和娛樂的時間。這樣一直持續到成年,很長的時間,都處於這種狀態中。然後直到學了心理學,去感受這份疼痛背後到底是什麼。

然後,我的身體告訴我:很累,自己很脆弱,受不了一點打擊。我的內心是個寶寶。一感覺到外界的挫折、壓力,負面感受,就立馬痛給你看。

感覺我的自我,就像一個氣球,壓力一碰,它就會爆,就會瞬間崩潰。然後開始頭痛,什麼都不想幹。然後我就開始去追求,那些我輕易就能做到的事情。

哈哈,原來我的自我是這樣的。

謝謝你的欣賞,觀點來自《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對於本文內容你有其他觀點嗎?歡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