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前文说到了,如果想有一个很大的心理空间,需要通过创造外在现实之物去拓宽,也就是“扩容”。

当生命指向成长时,我们的一生必然是不断扩容的过程。太多人不敢去做事、不敢去爱,不敢去创造、不敢生出渴望,几乎都是担心自己会失败,为了避免受挫后的羞耻感。

遵从你的自由意志,遵从你的心,并且将你的心大胆地投射到外部世界,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问答一

问:老师,总是感觉不到自己的梦想怎么办?

说到全然的接受自己内心的声音,可我现在内心中批评的声音冲破天际,自己的感受和内心的声音微弱到难以察觉,怎样才能排除那些批评带来的噪音,静静聆听内心之声呢?冥想吗?感受身体吗?现在还是摸不着头脑。

答:这让武老师想起了,他采访孙博时,她像读心术一样,问她如何判断的,她说:我不判断,只是感觉。

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会用“头脑”去分析判断,只用“身体”或心灵直接去感觉。

对于孙博的态度,武老师很羡慕,这种境界真的很少有。他虽然在很多地方,能尊重他的感觉,但离她的境界还是相差太远。

同样的,武老师认为,很多基本上一直都在使用头脑的人,你们的确不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什么。那该怎么办?

一个方法是去聆听自己微弱的感觉的声音,去聆听身体,聆听梦。

还有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是,过于使用头脑的人,可以去注意那些被你视为严重人格缺点的东西,它们常常正是你自己的声音。

然后,可以试试在一段时间内,彻底允许自己去活出这些缺点来。

例如严重拖延症,这样的人会用头脑拼命批评自己的拖延,但却发现就是无济于事,因为这个“内在的批评者”常常就是内在的父母,而那个试图拖延的部分,就是“内在的小孩”在对抗。

可以好好试试,在没有大的影响时,就给自己一段时间,完全彻底地拖延。

这也是迪士尼策略的一种延伸。我们心中常常同时有几个矛盾的声音,同时出现在一个时空里,然后纠结在一起,谁都不能发挥作用。

迪士尼是将梦想家、现实主义者、批评家分割开来,我们也可以试试,将这些纠结的声音分割开,例如分别给批评者和拖延症一个空间。

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当然请记住,这样做时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将内在批评着给拿开。

问答二

问:梦想日和冥想结合,会不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惊喜呢?天马行空的想象,与什么都不想的冥想,两组交叉练习,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答:武老师觉得可以试试,听着是很棒的练习。

依他的经验,冥想带来的世界之奇妙,远胜于梦想。他也在想,也许是那些彻底展开了梦象的人,反而可以更深地沉入冥想的世界。

问答三

问:老师在文章中提到:“全然地投入到自己的梦想中,现实层面的收获,如钱权名利,就会像副产品一样自然而然涌来。而如果试图把它们变成主要目标,会感觉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被卡住了。”

好像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越想达到一些目标往往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一定要有”使命感”吗?可是使命感从何而来,真的是不求甚解?

答:武老师认为使命感不能强求,当一个人忠于自己内心时,使命感就会自然而来。

所谓使命感,就是他貌似是由自己而来,但其实只是经由自己而来。

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说,欲望着别人的欲望。意思是你以为你的欲望是你的,但其实都是欲望着别人的欲望,比如说,欲望着父母的欲望,欲望着集体乃至人类的一些欲望。

问答四

问:武老师,依恋是我在和你的关系里放下了自恋,臣服是我在真相面前放下了自恋。这两种体验都需要放下自己的自恋,那么这两种体验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同呢?依恋是人类是人的根本需求,这个好理解,为什么臣服也是人的根本需求呢?

答:依恋与我们讲的臣服很像,只是依恋是把自己交给一个具体的人,而臣服是臣服于存在。它们很像,但臣服的范畴更大一些。

依恋一个人可以,而如果是真臣服于一个具体的人,则容易出问题。具体的人和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平等。

问答五

问:我自身在有了觉知力之后,完全开始接纳自己,不再自我攻击,也不再害怕自己失控,无条件地爱自己之后,我之前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极大缓解。

这种觉知和自我的容器让我变得有安全感,也有了些活力。我的问题是像我这种对自我接纳带来的稳定性,和对他人的依恋产生的安稳的感觉有区别吗?

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答:武老师认为,这是非常好的问题。

你的自我接纳,也许是因为文中一直强调而开始的。所以可以说,这最初仍然是发生在关系中,先是发生在我们的关系中,你把这个声音内化,变成了“自我接纳”。所以实际上,“自我”是一种关系。

并且,目前我们这样的关系,还是太浅了,这样的理论会让你体验到自我接纳,然而,如果你能在一个超深度的关系中,体验到关系带来的接纳,那会变得更深刻,甚至你会觉得,这两者简直不是一个东西,因为在量级上相差太远。

问答六

问:老师课中提到的“稳定的存在”一般都是指一种关系或者活的客体。我想问:这种稳定的存在,能不能是一种稳定的生活作息,或者某种习惯或稳定的某个空间呢?

这种稳定的行为能不能给创造能力带来一种稳定感呢?尽管这种稳定感可能会弱一些。

答:这是可以的,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稳定的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让自己的活力流动。当然,它的确是远远不如一个稳定而有质量的关系。

问答七

问:聆听自己的声音,尝试持续地表达和追求它们,让感觉的流动成为一种持续的存在。没有能让感觉流动的外在空间,会影响内在空间的改善吗?或者说仅仅凭内在空间的扩展,能否带来改善外在空间的效果?

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答:外在空间和内在空间,自然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

一个好的外在空间,会让内在空间的流动变得非常简单而自然,而一个残酷的外在空间,会让人倾向于选择关闭自己。

一个深入了内在空间的人,他的外在空间必然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虽然这需要时间。相信很多人体验过,当你的内在不一样后,你周围的世界逐渐,甚至立即就开始改变了。

问答八

问:我们需要去学习维护孩子的感觉,孩子天然都在感觉流动之中,不要去频频攻击乃至切断,孩子就自动会保留住创造力。

该睡觉的时候,孩子想玩,让他玩儿吗?该吃饭的时候,孩子吃零食,也随他们?在商店看到什么玩具都想买的时候,也满足吗?

答:武老师觉得,你可以试试看看,让孩子在某些时刻彻底自由时,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自己也可以试试,如果你彻底自由,那会如何。

首先,武老师相信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的理性存在。

其次,我们会感觉到任何一个动力,真正寻求的是被看见,而不是彻底的为所欲为。

再者,武老师认为也许《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中讲的那个故事是可能的:

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一个人隔段时间,就会把自己关家中几天,这几天,完全信任自己的自发性。任何念头出现就去追随,结果到了最后,他的感官敏感度可能会拔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问答九

问:老师,为什么“当内在感觉很难连续时,就会在头脑和思维世界中寻找连续的感觉”?怎样才能判断当下的感觉是内在感觉,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感觉?

答:武老师的意思是,因为感觉的水流,容易被切断,就会感觉不到连续。连续仿佛是生,而断裂仿佛是死,所以人会抗拒断裂而去追求连续。

当体验到感觉的水流是连续时,那最好;当体验不到时,人就会去追求思维的连续,思维的连续很容易发生,毕竟,绝大多数人的头脑都是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瞬间的空隙都难以发生。

哪怕只有瞬间,你的思维之流停了下来,这时你都会发现,原来思维之流下面,藏着伟大的存在之流。这种体验,就像是一个瞬间的开悟体验。

问答十

问:会不会发生臣服于自己的情况呢?还是只是一种新的自恋?

答:这真是个好问题。

不过不知道你说的臣服于自己具体是什么。如果是臣服于头脑,那就是对头脑的自恋。如果是臣服于身体和潜意识,武老师觉得那就是直接进入到自我2的层面,也就不叫自恋了。

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爱,去恨,去投入,去创造


思考

有一次,我要买房子,需要花钱,就给我爸打电话说:我要买房子,你有没有钱?我爸说:最近我手头有点紧,对不起,闺女。要不我去管别人借一些,或者贷点款。

听到对不起那一瞬间,我眼泪唰就流了下来,感觉一颗心变得很温暖很柔软。在那一刻,我感觉到爸爸是个爱我的人。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生病,主要是鼻窦炎。会头痛,尤其是下午时,一天快结束的时候,会感觉累的不行,然后只想躺在床上休息,什么都不想做。

为此,牺牲了好多社交和娱乐的时间。这样一直持续到成年,很长的时间,都处于这种状态中。然后直到学了心理学,去感受这份疼痛背后到底是什么。

然后,我的身体告诉我:很累,自己很脆弱,受不了一点打击。我的内心是个宝宝。一感觉到外界的挫折、压力,负面感受,就立马痛给你看。

感觉我的自我,就像一个气球,压力一碰,它就会爆,就会瞬间崩溃。然后开始头痛,什么都不想干。然后我就开始去追求,那些我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

哈哈,原来我的自我是这样的。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