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趣談:超級逆襲的庶子,記明朝第四任蜀王朱悅菼

前言: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說過,明太祖朱元璋對於親王的襲封有著非常明確和嚴格的規定。任何以庶奪嫡的舉動,輕則降為庶人,重則流竄遠方。而今天本文的主角朱悅菼卻有著逆天的運氣,最終以首封蜀王朱椿第五子且為庶子的身份,最終逆襲成為一代蜀王。

蜀獻王朱椿的兒子們

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個兒子,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出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受封蜀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十月娶涼國公藍玉的女兒為蜀王妃,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之國成都府。

朱椿一共有6個兒子,除了長子朱悅燫是蜀王妃藍氏所生外,其餘五子均為庶子。本文的主角朱悅菼生於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二月,生母身份低微,僅是蜀王府一位宮人。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訓》,蜀王嫡長子朱悅燫被封為蜀世子,其他幾個兒子也都被封為郡王。

(永樂二年四月)甲戌,封蜀王第二子悅燿為華陽王,第三子悅燇為崇寧王,第四子悅炘為崇慶王,第五子悅菼為保寧王。(《明太宗實錄卷三十》)

命運悲催的蜀王嫡長子家族

  • 嫡長子早逝

朱椿作為蜀王,一直有“賢王”的美譽。父皇朱元璋稱他為“蜀秀才”,皇兄朱棣更是將他和漢朝著名的賢王東平王和河間王來相比。

(永樂三年五月)壬戌,上賜書答曰:...惟賢弟抱明達之資,敦忠孝之義。處事循理,秉心有誠。稽古博文,好學不倦,東平、河間無以過也。...(《明太宗實錄卷四十二》)

作為朱椿的嫡長子,朱悅燫也以敦厚端莊,素為皇帝朱棣和皇太子朱高熾所看重。

(永樂三年九月)癸巳朔,蜀世子悅燫來朝,命皇太子宴於文華後殿,其從官宴於西廡。(《明太宗實錄卷四十六》)

(永樂三年十月)丙寅,蜀世子悅熑辭歸。上嘉其純雅,論勉進學,賜白金、彩幣加厚,其從官賜鈔有差。(《明太宗實錄卷四十七》)

可惜天不假年,這位品性端正,學問超群的優秀宗室,卻在22歲的年紀就不幸逝世。

(永樂七年七月)甲午,蜀世子悅熑訃聞。上悼惜之,輟視朝三日,諡悼莊。遣官賜祭,命有司治喪葬。皇太子、諸王皆遣祭。悅熑,蜀王嫡長子。資質敦厚,舉止嚴重,嗜學問,好賢接士,尤為上所重雲。(《明太宗實錄卷九十四》)

明史趣談:超級逆襲的庶子,記明朝第四任蜀王朱悅菼

明蜀王陵

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位悼莊世子身後還留下了三個兒子,三人在祖父朱椿的悉心照顧下健康成長著,直到朱椿在永樂二十一年二月去世。此後蜀王的封號空缺了一年半,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之後才得以重新冊封。

(永樂二十二年十月)壬寅,遣官持節,命蜀獻王嫡孫友堉襲封蜀王。封蜀獻王孫友坿為黔江王,友壎為羅江王。(《明仁宗實錄卷五》)

  • 三孫相繼去世,蜀國大宗絕嗣

朱友堉襲封蜀王之後沒過幾年就於宣德六年去世,年紀26歲。死後因為無嗣,王妃李氏、侍姬黃氏等皆自殺殉葬。

(宣德六年九月)丙子,蜀王友堉薨。王,獻王之嫡孫,悼莊世子之長子。永樂二十二年十月襲封,薨年二十六。訃聞,上輟視朝二日。遣官賜祭,諡曰靖,命有司治喪葬。王薨,妃李氏、侍姬黃氏皆自經。事聞,俱賜祭,命有司治墳。贈黃氏為王夫人。(《明宣宗實錄卷八十三》)

而在朱友堉去世之前,受封為黔江王的悼莊世子第二子朱友坿已經於宣德元年四月去世,因此蜀王的重擔就落在了蜀靖王朱友堉的三弟羅江王朱友壎身上。可惜這位新任蜀王朱友壎也是薄命之人,看來他的父親朱悅燫可能是有什麼遺傳病。

(宣德九年六月)丙寅,蜀王友壎薨。王,獻王之孫,靖王之母弟,初封羅江王。靖王薨,無子。王嗣位,淳厚端謹,言動率禮,未嘗有過。上初聞王得風疾,亟命中官以醫馳驛往視,不及而薨,年二十六。訃聞,上深悼之,輟視朝三日。遣永康侯徐安賜祭,諡曰僖,命有司治喪葬。(《明宣宗實錄卷一百十一》)

明史趣談:超級逆襲的庶子,記明朝第四任蜀王朱悅菼

僖王陵

自作自受的蜀獻王第二子

永樂二年受封為華陽王的朱悅燿是蜀獻王次妃金氏的兒子,無論從年齡還是身份僅次於嫡長子朱悅燫。在蜀府大宗絕嗣的情況下,朱悅燿是最有資格襲封蜀王的人。雖然朱友壎去世之前,朱悅燿已於宣德八年去世,但他還有兩個兒子,足可以繼承王位。事實上朱悅燿就是個不作不死的典型,把自己乃至自己兒孫受封親王的希望給硬生生地作掉。

根據《明實錄》的記載,朱悅燿“素放肆不順,為父所惡。”曾因私自授受官職而被蜀獻王打了一百板子,並準備將其送交朝廷治罪,幸得當時的蜀王嫡長孫朱友堉所相救。但是朱悅燿非但毫不感恩,此後反而恩將仇報。此前朱棣聽信晉府平陽王朱濟熿的誣告,將時任晉王朱濟熺廢為庶人,而把朱濟熿提拔為晉王。這一極其錯誤的示範,顯然給了朱悅燿誣陷朱友堉的底氣,他也盼望著自己能夠取而代之。他也差點得逞了,因為朱棣已經召朱友堉進京對此進行解釋。可惜天不隨人願,朱友堉還沒到,朱棣卻先駕崩了。

明史趣談:超級逆襲的庶子,記明朝第四任蜀王朱悅菼

明仁宗朱高熾

新繼位的皇帝朱高熾對於這種企圖奪嫡的行為有著天然的反感,他派出按察司副使餘信對此事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是蜀王府上上下下都一邊倒的認為朱悅燿誣陷世孫,妄圖奪嫡。朱高熾立刻下旨讓朱友堉襲封蜀王,而把朱悅燿召到北京進行問責。

上遂命友堉嗣蜀王,而召悅燿。既至,猶執奏友堉前過。上厲色曰:“爾兩人行事,蜀人所共知不可掩,況可欺朝廷乎?以庶孽而懷奪嫡之志,天道果興之乎?宗廟神靈亦祐之乎?”抵其奏於地叱之下,悅燿惶恐而退。(《明仁宗實錄卷十三》)

為了防止朱悅燿回成都再造謠生事,朱高熾下旨命朱悅燿居湖廣澧州(今屬湖南省常德市),徹底流放到蜀王府核心圈之外,相當於剝奪了其繼承權。

不幸早逝的蜀獻王第三、第四子

蜀獻王第三子崇寧王朱悅燇,在永樂十四年的時候被親叔叔谷王朱橞當成建文帝朱允炆來企圖謀逆。因此永樂十五年朱棣處理完谷王之後,朱悅燇在永樂十六年突然去世。作為一個去世時候已經26歲的郡王,居然連一個諡號都沒有,只能認為他的死是不正常的,所以也不可能有子嗣流傳下來。

明史趣談:超級逆襲的庶子,記明朝第四任蜀王朱悅菼

靖難成功的朱棣

蜀獻王第四子崇慶王朱悅炘,他在封王之後沒幾年就去世了,年僅17歲。

(永樂九年七月)乙丑,崇慶王悅炘薨。訃聞,遣官賜祭,命有司治喪葬。悅炘,蜀獻王第四子也。(《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十七》)

被天下所掉餡餅砸中的蜀獻王第五子

現在我們回到宣德九年蜀王朱友壎去世以後。蜀獻王嫡長子悼莊世子的三個兒子都已絕嗣,意味著蜀府大宗絕嗣。而順序其後的華陽王朱悅燿則已經被先帝仁宗朱高熾打入冷宮,不可承襲蜀王。獻王的第三、第四子則早已去世,命運的羅盤突然就指到了此前毫無任何希望繼承王位的保寧王朱悅菼頭上,只能是他了。

(宣德十年二月)辛亥,遣駙馬都尉焦敬為正使、都給事中陳瑺為副使,持節冊蜀獻王庶子保寧王悅菼為蜀王。(《明英宗實錄卷二》)

天順五年朱悅菼去世,他的嫡長子朱申鈘襲封蜀王。天順七年朱申鈘去世,因其無嗣,庶弟朱申鑿襲封蜀王。此後蜀王府的歷代蜀王,都是朱申鑿的後裔,一直到明末張獻忠攻破成都,蜀國滅亡。

另外提一句,華陽王家族對於保寧王朱悅菼襲封蜀王,心中一直酸味雜陳。在明憲宗成化年間時任華陽王的朱友堚(朱悅燿庶長子)還向朝廷提出要分蜀獻王的家產,奏章之中還不忘踩一下朱悅菼的庶子身份。

(成化九年八月)辛巳,華陽王友堚奏:臣父悼隱王乃蜀獻王次妃金氏所生,為第二子。叔父保寧王乃獻王宮人所生,為第五子。今保寧王子孫襲王爵位,享有封國之富。臣在澧州,窘乏殊甚。乞以獻王所遺金帛器物、內使、宮女、官校分賜於臣。(《明憲宗實錄一百一十九》)

成化皇帝可是眼裡不揉沙子的主,他既沒有拒絕朱友堚的要求(最終給了華陽王500兩),又警告了對方莫要再有非分之想:“自宜安分守祿,圖稱藩輔之道。毋復妄意索求,有乖親親之誼。”

參考資料:《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明英宗實錄》、《明憲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