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鯉魚,怎麼選用窩料,食性變化與使用技巧同等重要

如今打窩聚魚是釣魚過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實質是人為創造一個高密度魚群聚集水域,降低垂釣難度,裡面有不少技巧可循。回到本文的重點,釣鯉魚用什麼打窩較好,問題看似簡單,但範圍較廣,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如下。

1、影響鯉魚食性(窩料)的因素

2、釣鯉魚,選用什麼窩料,即用什麼打窩

釣鯉魚,怎麼選用窩料,食性變化與使用技巧同等重要

影響鯉魚食性(窩料)的因素

鯉魚在不同的季節、水溫、水體環境下,食性是不同的,可能偏腥味,可能偏香甜,味型多變。所以想要徹底清楚具體情況下,如何打窩,需要了解鯉魚的食性是如何變化的。

1、鯉魚食性隨生長而變化

幼苗至2兩左右的鯉魚攝食、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成熟,對餌料的精細度要高,而大鯉魚則不同,身體各個器官對粗糙、適口性響度較差的食物接受度更大一些。比如小鯉魚對於植物碎屑、藻類微生物更偏好一些而,而大鯉魚嘴大、唇厚,像玉米顆粒、軟體小蟲,甚至螺絲螺都能接受。所以垂釣水域是以大鯉魚為主,還是小鯉魚多,直接影響窩料的選擇。

釣鯉魚,怎麼選用窩料,食性變化與使用技巧同等重要

2、鯉魚食性隨水溫(季節)的變化而改變

鯉魚是食性隨水溫不斷變化的,晚春、夏季、早秋季節,河流、湖泊水溫較高,食物也豐富,鯉魚活性高,此時對穀物類的食物,如發酵玉米、植物莖葉等興趣較高。但冬季水底,此時的鯉魚攝食慾望低,需要強味型的食物刺激,此時腥味是不錯的選擇,並且水溫越低,腥味與其他味型相比,效果越突出。

3、鯉魚的癖食性

鯉魚如果長時間攝食某一種食物,逐漸會對其形成依賴,嚴重時甚至對其他食物抗拒,絲毫不攝食。像專業鯉魚養殖塘,投放顆粒飼料的緣故,釣魚人再用其他餌料,魚口零星。所以通常會在餌料中加入少許原塘顆粒,甚至使用原塘顆粒。所以窩料的選用也有技巧、方法。

釣鯉魚,怎麼選用窩料,食性變化與使用技巧同等重要

釣鯉魚,選用什麼窩料,即用什麼打窩

上文介紹了影響窩料使用的幾個主要因素,那麼在實際應用中應當如何選用窩料呢?如下。

1、晚春、夏季、初秋的自然水域

像自然水域的河流、湖泊,這樣的水體環境下,一般大鯉魚較少、小鯉魚較多,此時可適應發酵的玉米顆粒、豆餅、或高度曲酒浸泡的小麥等,比如發酵的玉米,裡面有玉米碎渣,小鯉魚也能吞食;豆餅中也會豆餅粉末,所以用這些窩料,大鯉魚、小鯉魚都能兼顧得到。

2、深秋、冬季、早春選用窩料

前文提到,低溫環境下鯉魚的食性發生改變,更偏愛腥味的食物,所以此時多用紅蟲顆粒或其他腥味的窩料。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水溫低紅蟲顆粒融化速度慢,發窩時間長,再使用之前,可先在熱水中浸泡,處於半融化狀態再投擲窩點。

釣鯉魚,怎麼選用窩料,食性變化與使用技巧同等重要

3、肥水、瘦水中使用窩料

肥水塘腐殖質較多,有些還有各種藻類、水生植物,活躍在這裡的鯉魚不缺少食物,對氣味濃郁、刺激興趣低,而對本味或味型偏淡的食物比較感興趣。所以可適當選擇肥水塘的光水區,投放一些老玉米,未經任何的加工,連續幾日投放,再垂釣一般會有不錯的魚情。

瘦水則恰好相反,食物匱乏,棲息在這裡的鯽魚對濃郁的氣味,敏感度高,像谷香的老玉米、小雞飼料,豆餅,甚至雞鴨排放的糞便都可作為窩料使用。

釣鯉魚,怎麼選用窩料,食性變化與使用技巧同等重要

4、特殊水域下的窩料使用

其他提到鯉魚的癖食性,在實際應用中並不少見,如果加以巧妙利用,也會不錯的魚情。

比如農村的魚塘。現在的農村魚塘經常有散養的鴨鵝,而塘主很少投放魚飼料,所以這些鴨鵝排放的糞便便成了魚的食物,包括鯉魚。如果在這樣的水域打窩,可將岸邊的幹鴨糞投入窩點。另外鴨糞中或多或少有殘存的鴨飼料,所以用鴨飼料打窩誘鯉魚,也有不錯的效果。

比如大面積的水庫。水庫水深、面積大,但一般水質偏瘦,此時打窩通常大重窩,用成袋的幹玉米或者老壇玉米,也包括豆餅、紅薯都有不錯的效果。但需要根據水體情況、魚情密度決定多大用量。

再比如在水草豐富的水域,特別是深秋季節。埋沒水底已經腐爛、發酵的玉米顆粒,會有乙醇的釋放,棲息在這裡的鯉魚對乙醇香氣,熟悉乃至最後接受。所以應麴酒浸泡的老玉米、碎米,甚至花生,都有不錯的誘魚效果。

釣鯉魚,怎麼選用窩料,食性變化與使用技巧同等重要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影響鯉魚食性的幾個因素,接著對幾個具體情況的水情、魚情做了描述,分別應選用哪種窩料。其實除了本文介紹的常見情況,水質的差異、南北地域的差異,也會影響窩料的使用。釣魚人在實際應用中,結合具體情況,恰當好處的選擇窩料,相信會有不錯的漁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