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了火鍋怎麼辦?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你的舌尖一定沸騰起來!

火鍋是中國人獨有的美食文化,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相傳在戰國時期,當時的人以陶罐為鍋,輔以時令蔬菜。而到了唐宋時期,火鍋已經十分流行普遍,無論是在民間百姓的餐桌上,還是在皇宮貴族的宴席上都有火鍋的身影。

而為什麼叫做“火鍋”呢?據說是因為是沸水發出的“咕咚”而得來的。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式各樣的肉類與海鮮,每一種食材經過火鍋的“洗禮”,都美味十足。疫情的阻隔,使得人們不能出門吃火鍋,但有一部紀錄片(《沸騰吧火鍋》)卻滿足了人們對火鍋的所有想象,一起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四川火鍋--高縣的土火鍋

“巴適!”和無辣不歡的普通四川牛油火鍋不同,位於四川高縣的土火鍋可謂是集合了食材最鮮美的純正味道。高縣土火鍋所用的鍋具是利用高縣特殊的泥土製成,隨後將一層層的食材整整齊齊地碼上去。酥肉,木耳,土雞,豬蹄,鮮筍,再放上特質的肉丸,蒸鍋需要頓整整五個小時。高縣的土火鍋是需要等待的美味。


吃不了火鍋怎麼辦?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你的舌尖一定沸騰起來!

四川高縣火鍋


貴州火鍋--黔地的酸湯魚火鍋

酸酸甜甜,湯汁濃郁,黔東南的酸湯魚火鍋是軟糯的魚肉與酸甜的湯汁的共舞。傳統的酸湯分為紅酸與白酸,白酸由米湯等為主料,而紅酸由番茄主打,各有各自的滋味。而酸湯魚火鍋的魚肉也頗為講究,要求每塊魚肉口感緊緻,鍋底的一勺豬油則是點睛之筆,也是提升口感的關鍵。


吃不了火鍋怎麼辦?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你的舌尖一定沸騰起來!

酸湯魚火鍋


雲南火鍋--昆明的野生菌火鍋

大美雲南的先天氣候條件孕育了野山菌的豐富,最基礎的菌子叫做雞油菌,老人頭與青頭菌,而最名貴的菌子則要數松茸了。野生菌火鍋的湯底極為講究,需選用兩到三年油脂豐富的母雞並燉煮四個小時,且僅用鹽和姜來調味,最大限度的保留湯汁的原味,而當菌子本身獨特的甘甜再加上湯汁的濃稠,雲南人特有的野生菌火鍋便由此出鍋啦!


吃不了火鍋怎麼辦?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你的舌尖一定沸騰起來!

野生菌火鍋


東北火鍋--東北的酸菜白肉火鍋

寒冷的天氣鑄就了東北人的火熱的性格,而在冰天雪地的冬夜裡,沒有什麼是一頓酸菜白肉火鍋解決不了的!火鍋的湯底是豬肉與豬雜的混煮,除此之外酸菜也是必不可少的!當五花肉浸透酸菜的湯底,肥而不膩。


吃不了火鍋怎麼辦?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你的舌尖一定沸騰起來!

東北一家人在吃火鍋


重慶火鍋--無辣不歡的火鍋

說起火鍋,怎麼能少了大重慶呢!街頭巷尾,人來人往,都是火鍋的味道。你的辣在重慶人眼裡可能只是微辣。重慶人吃火鍋極為講究,九宮格里放的都是不一樣的食材,精準到時間,一開鍋,先放上小蔥與豆芽開個胃,脆爽美味,又麻又辣。


吃不了火鍋怎麼辦?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你的舌尖一定沸騰起來!

重慶火鍋


吃火鍋不僅僅是吃火鍋,而是人情與溫暖,吃的是情誼與溫情,不同地區的火鍋美味串起了3中國美食的一角?你呢,喜歡吃火鍋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