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作为皇帝还会孤独、空虚?

什么?作为皇帝还会孤独、空虚?

中国皇帝制度有特色的,这是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但是,发明了这个制度之后,从他开始,皇帝就成了一个标准的独夫,虽然高高在上,虽然高高在上,是他的世界的唯一主人,却谁都不能信任。

什么?作为皇帝还会孤独、空虚?


西周封建制,天子把自己族人分封下去,是期望得到这些同姓诸侯相助的,其实大部分是在西周时期,天子在王畿内的高官,也是找自己的同宗诸侯来做,从来都是不用因为担心属于同宗一旦经济大权在握,就推翻他们自己,取而代之。 不仅天子如此,下面的诸侯都是一样的,每一位诸侯,要帮助自己的臣子,都是自己的家人。在这个制度下,至少,家人或值得信赖的。然而,在郡县制之上的皇帝,由于在继承制度上,自打中国秦始皇起,就没有了嫡长子制度继承这一说。皇帝的子孙,在理论上皇帝能做到。越是自家骨肉,越是不放心。汉高祖刘邦,非刘氏不王,到了他后代子孙那里,捣乱的净是自家人。

什么?作为皇帝还会孤独、空虚?


多少朝代,宗室父子相残,兄弟相凌的故事,不绝于书。在这样的皇帝制度下,只要是皇帝的骨血,就有继承地位的合法性,自然,自家兄弟子侄,也就成了对皇帝权位的最大威胁。君臣之间,推诚相见的事儿,可能不至于一个都没有,但绝对非常少,少到像白乌鸦一样的稀罕。好多君臣之间的佳话,都是后世史家编的故事,好让这个世界看起来美好一点。

看起来,朝廷上下,都是效忠拥戴他的人,有的人忠心表的,简直吓人。但是,朝堂的阴暗角落里,依旧充斥着阴谋和颠覆。皇帝喜欢臣子的称颂,也知道忠言逆耳的谏言可能是他好,但真相究竟如何,他还是看不清。能看清一点的,都被说成是明君,然而,皇帝群中,最稀缺的,就是明君。

什么?作为皇帝还会孤独、空虚?

东汉的宦官专权,是因为皇帝只有靠宦官的帮助,才能从外戚手里把权夺回来。中唐之后的专权,是因为安史之乱后,皇帝不放心武人掌兵,要宦官监军,进而替自己掌握禁卫军。而明代的宦官专权,除了监军之外,所有的大事,都得有宦官盯着,监这个,监那个,宦官就成了太监。

什么?作为皇帝还会孤独、空虚?

谁都不能相信独夫,看起来权力巨大,想干什么,就能可以干什么,让什么人人头落地,人头就落地了。然而,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大好头颅,被人割去。一边是奢靡淫秽,一边是恐惧,一边面是众星捧月,一边是孤家寡人。 所以,所有朝廷五百多皇帝,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不多。毕竟,所谓的皇帝,就是自己把自己关在金笼子里的囚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