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多种模式发展绿色产业 村集体经济去年总收入同比增长近七成

3月17日一大早,贫困户陈刚便来到村中的肉牛养殖基地,拌草料喂牛,逐一观察牛的状况。“这些牛既是村集体的钱袋子,也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宝贝,得好好伺候。”

陈刚是蒙山县黄村镇百合村的贫困户,去年该村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基地里肉牛存栏40多头,收入14万元,带动贫困户10户增收,如今陈刚每月收入有1500元。

蒙山县有“天然氧吧”美称,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该县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推行绿色产业,通过实施实体合作共建型、产业培育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租赁发展型和服务增收型“五型共建”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和贫困群众实现双增收。

合作共建型。由村集体将部分政府扶持资金入股县内龙头企业,通过投资百香果种植、光伏发电等项目,除了采取固定分红的方式外,还根据一定的收益比例再次分红。去年,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村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

广西蒙山多种模式发展绿色产业  村集体经济去年总收入同比增长近七成

产业培育型。培育出“亲情苗圃”、仿野生灵芝种植、肉牛养殖、竹笋加工、标准化茶园等规模不等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8个,覆盖45个行政村,如夏宜乡六海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标准化茶园种植,今年顺利通过验收,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3万元。

物业租赁型。提高村集体拥有的林地、荒山、物业等集体资源资产经营效益,租赁给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进行旅游开发等。如,陈塘镇陈塘村依托旅游资源建设物业出租,打造石燕山特色农庄,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以上。

资源开发型。盘活并开发乡村资源,如文圩镇桃垌村,将600亩林地同乙方共同开发,发展油茶种植项目,顺利实现村集体资源保值增值。

服务增收型。该县的砂糖橘、桑蚕、灵芝等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站快车,通过“电商+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新圩镇电商服务站、网店等年纯收益5万元以上的高质量电商平台。

据统计,该县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94万元,同比增长69.68%。其中,3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万元,52个非贫困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也全部超4万元。今年,该县还将坚持分类指导,依托本地资源特点,力争每个非贫困村达到5万元。

作者/梁乾胜通讯员/唐兰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