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日本同為戰敗國。為啥日本不允許有進攻性武器,而且美國駐軍,德國不用?

君不雅


小張也來說一下自己的灼見:

在前期美國是有駐軍的。

1、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投降。德國分別有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四個國家佔領,首都柏林也被分為四個區。德國被解除武裝,只保留了小規模的境內防護對和掃雷艇部隊。


2、隨著冷戰的開始,西部佔領區建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部被蘇聯控制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社會主義陣營(蘇聯為首)和資本主義陣營(美國為首)


3、冷戰對立陣營愈發嚴重,美國的軍事戰略重點在歐洲。為了遏制蘇聯,美國決定駐軍日本。德國繼續由其同盟國駐軍。所以後來德國沒有美軍駐守。

日本為什麼可以有進攻武器和駐軍?

1、日本是由美國單獨佔領的。為了遏制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十分必要進行軍事戰略。

2、日本戰後並沒有深刻反省,侵略思想頑固不化。靖國神社就是最好輔證。
3、直至今日,日本還有駐軍。首先美日同盟關係又有安保條約,日本是海島國有了美國的保護和經濟支持。日本不強力反抗,美國又能進行各種軍事戰略。各取所需,何樂不為。

以史為鑑,共創和平。以上是小張觀點,圖片來源網絡。


小張問答


在二戰剛剛結束後,德國被劃分為西德和東德兩個國家。西德,由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支持。而東德的靠山就是蘇聯。美國就需要有一個軍事力量強大的德國應對來自北方斯拉夫人的威脅。沒有德國,美國和英國就要直接暴露在蘇聯百萬裝甲雄獅的炮火之下。在之後兩德統一之後,德國軍隊便也繼續保留了下來。而日本,其戰略地位並沒有德國那麼高。


終南山共生家園


作為二戰戰敗國的日本不允許有進攻性武器是其戰後的憲法規定的,日本憲法的第九條明確表示了日本國放棄戰爭、交戰權和武裝力量。當然這是時任駐日盟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迫使日本人制定的。

麥克阿瑟將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吃盡了殘暴的日本軍人的苦頭,再也不想讓美國人再次同日本人打仗,所以迫使日本在憲法中寫入這一條,想把日本永遠排除在戰爭之外。這部《日本國憲法》在1947年5月3日正式實施,當時冷戰還沒有開始,駐紮在日本的美軍是為了鎮壓日本有可能發生的暴亂,支持麥克阿瑟在日本進行民主改革所需要的。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爆發戰爭,本身駐日美軍都是些休閒部隊,全拉到半島去都不夠,這邊日本的治安和可能的蘇聯入侵怎麼辦?這部和平憲法套住了麥克阿瑟,也令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極為不滿,麥克阿瑟只得緊急命令日本首相吉田茂組建一支7萬5千人的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警察預備隊”,後改名為“自衛隊”。

1952年4月舊金山和約簽訂之後,日本得到了獨立地位,美國想讓日本拋棄原來的憲法,其實也就是想讓日本刪去第九條,但吉田茂首相堅決不肯放棄最多擁有輕武裝的方針,有錢用到發展經濟上去,反正你老美誇了海口下來就得兌現來保護日本。此後這個憲法就改不了了,因為門檻太高了:眾參兩院2/3以上的議員同意以及全民投票過半贊成。近年來,日本右翼軍國主義抬頭,企圖修改和平憲法。

同樣是戰敗國的德國戰後成了北約和華約對陣的陣地,被分為東德和西德,西德聯邦國防軍成立於冷戰已經開始了的1955年,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鑑,美國沒有再給西德套上枷鎖而對其軍事上有所限制。

到目前為止美國在德國仍然是有駐軍的,而且是美國在歐洲駐軍人數最多的國家,總共駐紮著35000名美國士兵,是僅次於日本的美軍第二大外國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