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自古有之,聊聊宋代的“大龄单身”男女青年

“剩男、剩女”自古有之,聊聊宋代的“大龄单身”男女青年

古代婚嫁

如果你以为“剩男、剩男”是当代所独有的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大龄未婚青年自从古至今就有,在那个提倡“男有室女有家”的早婚时代仍然有大批的“圣斗士”们,比如著名的杜甫、大禹,他们都是到了30多岁才结婚的。其中,宋朝对于最低结婚年龄的法律规定可是:“男子十五岁,女子十三岁”,但是宋代 “剩男、剩女”的数量却远比别的朝代要多得多,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呢?

一、宋代大龄未婚女青年的价值观

  • 宋代女子的择偶标准和婚姻模式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其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相对较高,人民经济富裕、生活水平也比较高,同时“市民阶层”诞生。其中,宋代中上层的女性们往往过着稳定而富足的生活,他们一般较常人有着较高的追求,

也懂得去提升在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而不像其他时期的女性常常要被生活和各种琐事所约束。同时,宋代的人民对于大龄未婚女性也常常具有较多的包容性和赞赏性。宋代这些中上层喜欢追求娱乐的女性们,与其社会生产解放、经济发展及文化环境具有密切联系。

宋朝的婚姻模式也是造成中上层女性晚婚的一大原因,这是因为中上层的女性们在选择婚嫁对象是往往更加偏爱官宦或宗室,注重对方的才能和地位,对其身份的要求较高。这使得他们往往会形成一个小群体,所以造成了大量晚婚群体的出现,但这一切在当时似乎是被社会所接受的。

“剩男、剩女”自古有之,聊聊宋代的“大龄单身”男女青年

另外,“榜下择婿”的奇怪风气在当时盛行,说的是:中上层的家族往往会选择通过科举考试出身的男子作为自己未来的夫婿。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真正能够从科举制度上升的人又是多么的屈指可数,犹如凤毛菱角一般。因此这些女性们想要真正的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将会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往往为了等到一个能够与自己相匹配的人,常常要付出多年的等待,所以晚婚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 愁人的高昂嫁妆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女子是由于当时所需的婚嫁费用较高,而无法出嫁的。宋朝的经济发展较为繁盛,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崇尚奢华的不良风气,这迫使婚嫁费用一路高涨。宋朝家训经典《世范》就如此写道: “养女当早为储蓄衣衾、妆奁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费力

。”另外,当时《宋刑统》中就有明文规定,只要是女子一方提出离婚的就要被判刑了,这其中就有著名才女李清照的离婚案。

李清照在与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婚后不久,就发现之所以娶自己是觊觎其家产和收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十足的渣男,最后李清照虽与之离婚但还是要遭受牢狱之灾,还受到了社会的非议。另外,由于“榜下择婿”的社会风气形成了一个强势的卖方市场,那些中榜的才子们也就纷纷的以财娶妻,谁家钱出的多就取谁家的女子。有记载“有数女,婚嫁及期,私用不足”,说的就是宋神宗的弟弟杨王为了将自己家里的几个女子嫁人还要向宋神宗借钱操办,。由此可想而知,对于其他普通人来讲,婚嫁费用是一个多么大的负担。

“剩男、剩女”自古有之,聊聊宋代的“大龄单身”男女青年

接亲

二、宋代大龄未婚男青年的价值观

  • 宋代读书之风盛行的男子婚恋观

前文提到由于宋代经济发展繁盛,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读书考试风气也盛行,这也就造成了大量的大龄未婚男青年现象的存在。学子们为了读书考取功名,他们往往要经过数十年的寒窗苦读,无暇去思考婚姻大事。这其中我们所熟知的宋真宗《励学篇》中的诗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用此来勉励当时的读书人。

宋代的男子们热衷于读书考试与当时的读书之风有关,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文官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这是因为宋王朝是建立在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战乱和割据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政治上不存在真正氏族大家,“重武轻文”,这使得当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新兴文官的势力逐渐加强,

并成为了政治体制的主体。

而这些新兴文官们凭借着出色的才能得到了统治者的信任与宠幸,使得他们的社会地位普遍要高,流行着“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宋朝也是我国科举制度最为完善的朝代。因此读书之风盛行,男青年们都希望能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实现鲤鱼跃龙门。也正因此,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处事哲学,告诫的人们他日若真能一朝成名,今日又何必急着娶妻呢?

  • “榜下择婿”的社会风气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向我们说明了,只有通过读书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当时一个家族兴盛的标志,就要看这个家族中有几个人能够登科及第或者有几个女子能够嫁给中榜的学子。也正因此,各大家族者的大家闺秀们个个挤破头,想嫁给那些登科及第的考生,才有了“榜下择婿”的怪风气。

“剩男、剩女”自古有之,聊聊宋代的“大龄单身”男女青年

有些学子即使生活贫困,但是刚刚中榜就能与当朝的宰相结为亲家,这其中就包括宰相王旦的女儿,宰相王安石的女儿,宰相寇准的侄女,所谓的“门当户对”等门第观念在当时相对弱化。但是,真正能够登科及第的人又有几个呢,这其中只能是极少数的。因此,不管是为了等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女子们,还是为了他日榜上有名的男子们,使得一大批的青年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年轮,也就出现了一大批的“剩男”、“剩女”。

男子们个个以读书为荣,以登科及第为己任,都梦想着一朝成名天下知,但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实现呢?无数的人考了一回又一回,一年又一年,到最终都不一定能考上,而这也就让他们的终身大事得到耽搁,比如在宋高宗时期,有个叫陈修的, 73岁时才中了探花,也是个单身汉,还一把胡子,满脸皱纹。

当新科进士唱名的时候,宋高宗就问他“卿有几子”,然后他就眼泪哗啦啦的哭诉“臣尚未娶”,都没结婚哪里来的孩子呢?宋高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于是就下旨“出内人施氏嫁之,年三十,赀奁甚厚。”将一个姓施的宫女嫁给了陈修做妻子,这个宫女当时才30岁,貌美如花。人们就用“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来调侃七十三岁娶妻的陈修。

“剩男、剩女”自古有之,聊聊宋代的“大龄单身”男女青年

  • “禁欲主义”潮流盛行下的男子

其次,在宋代还流行着“禁欲主义”思想潮流,这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人们。受当时“万恶淫为首”的思想影响,人们大多谈性色变。《水浒传》中就有:“相貌堂堂强壮士,未侵女色少年郎。”说的就是对处男的赞赏,认为真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是要远离女色。《水浒传》中各路梁山好汉“不亲女色”行为充满了“禁欲主义”色彩,比如武松在蜈蚣岭看到王道人搂了个女子就把他杀了。

张顺去请神医安道全给宋江治病,因不满神医安道全与烟花女子李巧奴往来,便杀了李巧奴和妓院的人;“黑旋风”李逵更是有着对女性的天生排斥感,有一天他看见宋江在东京与名妓李思思一起喝酒,就认为宋大哥外出淫乱破坏着梁山的山规,便不分青红皂白的拎起板斧

,就要砍了宋江。由此可见,当时“禁欲主义”潮流盛行。

“剩男、剩女”自古有之,聊聊宋代的“大龄单身”男女青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宋代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大龄单身”青年,究其原因既有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因此,只要合理的探究中国各个时期婚恋观念,在某种角度上就能够为我们窥探社会的发展进程提供有利证据。正如今天

大量“剩男、剩女”群体的出现,既有择偶标准高的主观原因,也有男女比例失衡和高速发展的社会压力等客观原因。

但究其本质,我们需要的是面对问题的勇气,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大龄”未婚青年事实。抛去外部环境因素,提高自身能力,以平和之心面对婚姻生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选择合适的婚嫁对象,切莫偏离实际,学会融入群体,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相信自己被剩下的几率将大大降低。同时社会本身要对这部分群体有足够的包容之心,不做催婚族。

参考文献:

  • 《水浒传》
  • 《 宋朝为何有那么多的“剩男剩女”》
  • 《试论宋代婚姻重科举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